第1篇:培智生活语文元宵节教案(通用5篇)
培智生活语文元宵节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智生活语文元宵节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智生活语文元宵节教案1
第一课时
一、谈话。请学生谈谈前一天晚上参加灯展活动的收获。
长见识,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元宵节还叫灯节、上元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读课文,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课文的,里面不认识的字是怎么学会的。
二、学习生字。
1交流学习方法。认识新偏旁:方框儿。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2把自己认得不熟的字挑出来,记一记,再请同桌帮忙考一考,熟练识记。
3小组长当小老师,考考本组同学,抢答,抗税认得熟练。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快速认读,然后练习组词。
5多音字分辨。读一读这些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正月十五是元宵节。2)他正在吃早饭。
三、总结识字成就,激励学生读好儿歌,背诵儿歌。
师:大家这么快就认了这么多字,还能组那么多词,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得特别好听,有感情。
1自己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读的时候心情怎样?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元宵节全家团圆的情景)(教给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读得绘声绘色)
2同桌互相听对方朗读,评价,说说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学习用心倾听别人的朗诵、正确评价别人。)
3试着背诵儿歌,同样要有感情。分小组、男女生背诵。
四、质疑:
学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的人过元宵节吗?你还知道那些节日?回家在日历上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主要任务:学写生字)
一、词语接龙游戏。
如:团团圆圆球皮球------
二、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节日及其含义。
三、认读生字,主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复习。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作业:收集灯谜、对联,小组合作,办一份手抄报。
培智生活语文元宵节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字:认识10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写字:书写8个生字。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多音字“正”。
3、学习偏旁:方框。
4、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5、进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家人亲情和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感悟儿歌的情感,并有节奏地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元宵节”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过春节的时候,你觉得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
②大声讲给同学听。
2、出示元宵,这是什么?前些日子我们刚刚过了什么节?(元宵节)
3、你们对元宵节有什么了解?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其民俗活动在每年阴历的第一个月(元)月十五日夜(宵)举行。元宵节还叫“灯节”。正月十五夜,街上到处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的花灯上有各种谜语,供人们观赏和猜测。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象征各民族的大团结。)
4、你们还记得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点评:
①元宵节是每个孩子都有的经历,而且刚刚过去,记忆犹新。课堂开始就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拉近了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②学生通过自己查找元宵节的资料,从而培养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
③学生通过元宵节的经历,可以感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体会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点儿。
2、老师大声读课文,你们做好指读姿势,会读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读。
3、同桌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助。
4、自己练习读儿歌。
5、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
点评:
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面地进行评价,体现了课堂上师生、生生都是平等的。
学习生字:
1、元宵节虽然过去了,但是老师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元宵”,请大家品尝。
我带来的元宵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请你们先把“元宵”背后的字学会了,才能品尝到元宵的味道。(同学们认识的读读就行,把较难的字贴在黑板上。)
2、在课文中读一读大家都认识的生字。(出示课件)
点评:测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已知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另外,采用“元宵”进行测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记忆这些较难的生字。
4、反馈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刚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字问题较大。(出示:“吃”、“团”)
请小老师教学生字,说一说记忆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5、认识新偏旁:方框儿
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三)观察田字格,看一看这些字是怎样占格的。
1、自己观察“团、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四)游戏。
摘灯笼的游戏。
方法:能正确读出并能组词的同学可摘到小灯笼。
培智生活语文元宵节教案3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能用生字组词并用部分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的习俗,体会心情、友谊,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措施: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读熟课文。
让学生合作学习生字,一人读一人听纠正错误。
教学策略:
1、学生刚读时可能有不认识的生字,要求学生查课文后生字表。
2、本课采用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和生字,然后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自由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课。
1、问:你们知道哪一天是元宵节吗?你们家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2、示课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教师巡视。
2、教师范读。
3、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同桌互读互评。
5、小组比赛读。
6、指名读,学生评议。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
2、做猜字游戏。
3、开火车读,并让学生组词、扩词。
四、巩固练习
1、学生自读课文,并练习背诵,教师巡视。
2、指名背诵,集体评议。
五、小结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培智生活语文元宵节教案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学习偏旁“方框”
教具: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儿歌《元宵节》,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检查生字的读音并组词
用多种形式读字音:指名读、开火车、集体读、学生A读字音,学生B组词
二、识字、写字:
1.分小组自学,然后汇报:
学生A:按结构进行分类学习。“节”是上下结构的,“欢”“吃”是左右结构的,“庆”是半包围结构的,“围”是全包围结构的……
学生B:“节”的偏旁是“草字头”……
学生C:正的笔顺是:……
学生D:我会给节组词:“节日”……
2.重点直到“欢、吃、团”三个字,请学生当小老师
欢“又”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第四笔是横钩,书写时左宽右窄
吃“口”字旁要写的小,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注意区别“”
团写方框时注意距离天字格上下、左右距离要相等
3.板书生字结构笔画
三、范写生字、个别指导
四、板书设计:
元宵节
欢吃团圆饭
五、课堂作业:
培智生活语文元宵节教案5
教学内容:
“元宵节”为主题,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片自读课文,安排了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设计了笔顺指导、扩词、造句、积累偏旁及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
1。认字25个,写字16个。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学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圆、灯、年”组词。用“觉得”造句。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
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中国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
6—7课时
第一课时元宵节
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听读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干些什么?吃些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元宵节》。
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课文,听清字音。
2.学生练读课文。(1)自己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读。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3.学习生字。
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
(1)以小组为单位在识字小先生的带领下认字。
(2)师指导认识方框儿。
(3)谁愿做小老师。
(4)生字组词接力游戏。
二.背诵课文。
1.自己背。
2.开火车背。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得真棒!
板书设计:
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
教学回顾:这节课同学们能认真读课文,读的有感情,并能背诵。基本上都能掌握认识的字。
第2篇:培智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
研究领域:
1、评量诊断
2、行为干预
3、教学模式
4、个别教学
5、心理健康 教育理念:
回归生活、促进发展、分类分层、学科整合、功能补偿、行为干预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5分钟
二、活动体验,生活运用(过程)20分钟
三、分享收获,德育渗透(结束)5分钟
四、个案训练,功能补偿(辅导)10分钟第1课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人:一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男孩、女孩
二、新授 认识人体几个部位 出示人体图
1、出示头部
指认、几个头?板书,读:头发„„
2、出示手
指认、几只手?板书,读:手掌„„
3、出示足(脚)
指认、几只足?板书,读:足底„„
三、活动
1、听口令,做动作
点点头,摇摇头。拍拍手,握握手。踢踢脚,跺跺脚。
2、看动作,练说话 例:杨老师点点头。
3、指认 帖
人-------字卡
头-------帖头------字卡
手-------帖手-------字卡 足-------帖足-------字卡
5、儿歌。(手指动作)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四、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五、德育:保护身体
第2课 耳鼻口目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他是谁?(喜羊羊)他还知道我们班上一共有十名同学,不信,大家数一数。喜羊羊向大家伸出了大拇指,是给大家来加油鼓励的,他可是一只聪明能干的羊,你们想向他学习吗?(想)那就好好表现吧!
二、感官参与,情感体验
1、口:喝水,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2、耳:听哨子声音,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3、目:看红色粉笔(这是什么?),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4、鼻:闻大宝气味(什么气味?),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5、舌:尝棒棒糖味道(什么味道?),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6、牙:咬饼干,说名称,指感官,看图片,读名称,书汉字。
三、儿歌激趣,寓教于乐
我们一起重新认识了“口、耳、目、鼻、舌、牙”,它们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六官”。现在大家轻松一下,听一首儿歌《小手拍拍》,边听音乐边学着老师做动作。
四、集体互动,提高认识
现在一起看大屏幕,上面有什么?(气球)数一数有多少个?(10)每个气球背后藏有一个小秘密,你们想知道吗?在揭示小秘密之前,先来看看这是什么?(图片和卡片)生1:指官 生2:辨图 生3:识字
五、游戏嵌入,操作感知
下面,一起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贴五官》。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一个人的面部,仔细观察下,它缺点什么?现在,就找几个同学把它贴上去,看贴的对不对?正不正? 游戏《贴五官》(精细、整体与局部)
六、拓展延伸,提高技能
老师将“六官”自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1、自编儿歌,发展语言
《六官歌》
开口说话人人夸,耳朵听话记于心 眼睛睁大看黑板,鼻子流涕用纸擦 舌头舔手不卫生,牙齿勤刷身体棒
2、德育渗透,保护身体
同学们,六官对我们非常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六官呢?(学生自由说)下面,这几位小朋友,做得对吗?保护六官,图片判断。
3、知识迁移,生活运用
同学们,除了在课本里我们认识了“口、耳、鼻、目、舌、牙”这6个字,日常生活中,这6个字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吧!日常生活广告中的字
七、课外巩固,加强练习
1、描六官
2、书写
第3课 袜
一、创设情境 视频:某一学生穿袜子
二、图片:袜子:读、认
三、袜子的种类、颜色四、四季穿着:春夏秋冬
穿着:季节不同,穿着不同;性别不同,穿着不同;年龄不同,穿着不同。
五、穿法:
1、多媒体游戏交互:穿(动漫)
2、现场演练穿
六、儿歌《一双袜子》
七、德育:自己穿、勤换洗
八、购物商场“袜” 第4课 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视频:鞋城
二、实物展示,认图识字
三、全面了解,增长见识
1、作用:保护、审美
2、结构:面、里、底
3、种类:各式各样
鞋品类 鞋有多种分类方法。①按穿用对象分,有男、女、童等鞋。②按季节分,有单、夹、棉、凉等鞋。③按材料分,有皮鞋、布鞋、胶鞋、塑料鞋。④按工艺分,有缝绱、注塑、注胶、模压、硫化、冷粘、粘缝、搪塑、组装等鞋。⑤按款式分,头型有方头、方圆头、圆头、尖圆头、尖头;跟型有平跟、半高跟、高跟、坡跟;鞋帮有高靿、低靿,中统、高统。⑥按用途分,有日常生活鞋、劳动保护鞋、运动鞋、旅游鞋等。
4、颜色:五颜六色
5、大小:
四、活动体验,生活运用
1、购鞋
2、试穿
3、儿歌
4、穿鞋带
五、分享收获,德育渗透
1、谈学到了什么
2、德育
第5课 男女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视频:班中男同学:出示“男”,问多少人? 班中女同学:出示“女”,问多少人?
二、男:老人、青年人、小孩女:同上
性别知识宣传图:男女从婴儿到老人
三、活动
1、游戏:看谁笑到最后。规则:听口令,男生拍手,女生拍手
2、猜猜看:男女区别(图片)外貌、衣着、打扮、行为
3、问答: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四、谈收获
五、德育: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第6课 厕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视频:男女学生上厕所
二、标志认识 图片1:厕所标志
图片2:场所:公共、商场、公园、社区、学校、家庭„„
三、活动
1、游戏:看谁站得对?出示图片:站位
2、判断:上厕所视频:对与错
3、儿歌《上厕所》
四、收获
五、德育:
1、讲卫生:便后洗手
2、不准随地大小便。
第7课 碗勺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视频:一家人吃饭
二、活动体验
1、出示实物
实物—图片—字(整理:分类)
2、游戏(精细)筷子夹豆到碗里 勺舀水到碗里
3、儿歌《小勺》
三、收获
四、德育
第8课 米 米饭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视频:淘米、蒸饭
二、新授:
三、米:产程
种类
实物展示
营养、健康
四、活动:
实物——图片——字卡 摘苹果:图片、字卡 同类同篮
五、收获
六、德育
第9课 床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月亮升起,睡觉,引出“床”
一、种类
二、结构
三、活动体验
1、从图片中找“床”
2、搭积木床
四、延伸 床上用品
五、收获
六、德育:
1、图片判断对错
2、早睡
3、自指令、看词卡做睡、己整理床铺
第10课早睡早起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太阳、月亮升降,闹钟铃声 听起动作(背景音乐)
一、看图指认、看词指认
二、看图自由说话
三、儿歌
四、收获
五、德育
第11课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一认
1、种类:铁、木、玻
2、功能
二、写一写 笔画
三、说一说 观察:门上有什么
四、演一演
活动:
1、敲门、开门、关门(表演)
2、找图片 找词语
五、唱一唱 儿歌
六、判一判
德育:对与错(爱护)
七、谈一谈 收获
第12课窗
教学过程设计:同第11课“门” 德育:安全
第13课爸爸妈妈我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房子:一家人画像(大耳朵图图)
一、认一认
图片分割(爸、妈、我)
二、指一指
从多张图片中指出爸、妈、我三、找一找 图片、字
四、说一说
1、爸爸妈妈工作?
2、看图片(多种、爸爸妈妈爱我之类)
五、演一演
音乐儿歌:我的好妈妈
六、收获
七、德育
第14课扫帚簸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视频
二、认一认
1、图、字
2、种类多样
三、找一找
1、找图片
2、找实物
3、找字卡
四、说一说
1、作用
2、谁用什么做什么?例:杨老师用扫帚扫地。
五、演一演 扫地
六、念一念 儿歌
七、收获
八、德育 判一判
第15课抹布脸盆 教学过程设计:同第14课
第3篇:培智生活语文第四册教案
1、比一比
认一认
教学要求:
1、区分形近字,能够组成词语。
2、掌握生字"百、去、米、们、朋"的写法,注意笔画,笔顺。认识新的部首"单人旁",并会写。
3、会读句子"我们是好朋友。","我爱吃米饭和白菜。"。
教学重难点:
1、区分形近字,并会组词。
2、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教学课时: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比一比 认一认。
二、新授:
1、出示生字。
白
百
来
米
门
们
2、认读生字。
3、区分生字。找找不同的地方。
4、给生字组词。
5、指名读一读。教师指导。
6、齐声读。
三、小结。
今天区分了形近字。
四、作业。
拓展:还能组哪些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一读。
二、新授: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2、认读生字
第4篇:培智生活教案
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认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表现,激发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愿望。
2.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3.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学习讲究卫生的策略,掌握保持个人卫生的具体方法。
4.通过讲故事、辨析讨论等形式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动手实践,学会正确地洗手、洗脸。活动重点: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活动难点:掌握保持个人卫生的具体方法。
第一课时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和“观察哨”相关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制作小白鸽头饰。3.录音:知识老人的话。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出话题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胖胖,(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