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君之任永康》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24 07:13: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送杨君之任永康》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送杨君之任永康》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欧阳修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①。

【注】①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不必亲自去走永康之路,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足以令人吃惊畏难。

B. 颔联从视和听的角度,极尽夸张描写,表现出杨君赴任永康的路途艰险。

C. “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希望杨君向陶渊明学习,刚正不阿。

D. 在欧阳修看来,杨君才能出众,品德高尚,做永康令这样的小官是可耻的。

E. 诗歌题目内涵丰富,“送”点明事件,“永康”杨君所往之地。“任”暗示其身份。

2.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CD 2. ①从道路艰险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杨君的担心和牵挂之情。②作者劝杨君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施政,表现出作者希望杨君为当地百姓造福的愿望。③作者认为杨君德才兼备,愿为推荐,表达了爱惜人才之心和希望杨君进步的期许。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D项考核内容,BC项考核手法,E项考核标题,其中C项,“希望杨君向陶渊明学习,刚正不阿”错,诗句的意思是“不要向陶渊明学习”;D项,“做永康令这样的小官是可耻的”错,诗句意思是“做官不要以官小为耻”。故选C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中的“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描写路途艰险,分析作者对杨君的担心和牵挂之情;根据“为政须通异俗情” 分析作者希望杨君为当地百姓造福的愿望;根据“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分析作者爱惜人才之心和希望杨君进步的期许。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第2篇:《送杨君之任永康》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材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欧阳修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①。

【注】①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不必亲自去走永康之路,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足以令人吃惊畏难。

B.颔联从视和听的角度,极尽夸张描写,表现出杨君赴任永康的路途艰险。

C.“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希望杨君向陶渊明学习,刚正不阿。

D.在欧阳修看来,杨君才能出众,品德高尚,做永康令这样的小官是可耻的。

E.诗歌题目内涵丰富,“送”点明事件,“永康”杨君所往之地。“任”暗示其身份。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D 2.①从道路艰险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杨君的担心和牵挂之情。②作者劝杨君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施政,表现出作者希望杨君为当地百姓造福的愿望。③作者认为杨君德才兼备,愿为推荐,表达了爱惜人才之心和希望杨君进步的期许。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D项考核内容,BC项考核手法,E项考核标题,其中C项,“希望杨君向陶渊明学习,刚正不阿”错,诗句的意思是“不要向陶渊明学习”;D项,“做永康令这样的小官是可耻的”错,诗句意思是“做官不要以官小为耻”。故选C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中的“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描写路途艰险,分析作者对杨君的担心和牵挂之情;根据“为政须通异俗情” 分析作者希望杨君为当地百姓造福的愿望;根据“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分析作者爱惜人才之心和希望杨君进步的期许。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第3篇:欧阳修《送杨君之任永康》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送杨君之任永康》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欧阳修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①。

【注】①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不必亲自去走永康之路,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足以令人吃惊畏难。

B. 颔联从视和听的角度,极尽夸张描写,表现出杨君赴任永康的路途艰险。

c. “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希望杨君向陶渊明学习,刚正不阿。

d. 在欧阳修看来,杨君才能出众,品德高尚,做永康令这样的小官是可耻的。E. 诗歌题目内涵丰富,“送”点明事件,“永康”杨君所往之地。“任”暗示其身份。

15. 全诗表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练习题及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练习题及答案

引言: 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阅读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阅读练习题

1.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练习题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练习题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以是为07年襄樊中考题,以下为03年连云港中考题)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送杨君之任永康》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送杨君之任永康》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