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玩具-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第三节玩具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板书:12345(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点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点评: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手枪请好朋友玩.
(点评: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为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三)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1?2怎么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点评: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第2篇:玩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玩
具(2课时)
课前思考:
教材借助儿童喜欢的玩具,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强的特点,把儿童引入了玩具世界。在观察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描述图画中物品及物品的数量,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锻炼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玩具中抽象出1-5的数字。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并进行交流。
2、正确数出1-5各数,并会正确书写(注意书写姿势和书写笔画的正确)。
3、初步培养数的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准备:
田字格小黑板、玩具、小棒、数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
打开书本,请找一找第4页和第5页。再找一找第6页和第7页。你找到了吗?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小朋友,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有哪些玩具呢?淘气和笑笑也喜欢玩具,他们正在用手中的玩具布置一个“玩具城”,我们来看一看,数一数,他们都有些什么玩具,每样玩具有几个呢。
二、学写1~5各数
1、观察图画,数一数图画上物品的数量。
2、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说一说,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观察1-5各数,说说它们像什么。
4、学写1-5各数。
(可以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兴趣:
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嘎嘎叫,3像耳朵弯又弯,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多个横。)
5、在小黑板上教师指导,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6、说一说怎样才能写的又快又好。板书:田字格黑板上书写1—5.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游戏。(用掌声告诉同学)
教师站在教室后面出示数字卡片,一个小朋友站在教师前面,看到数字后用击掌的方式告诉下面的小朋友,小朋友们听掌声报数。
二、数小棒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数字,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拿小棒,看谁又快有准。
三、练习
1、P7第1题
根据图画独立写数,说说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2、P7第2题
看数画线,先说题目要求,再独立解答
3、P7第3题
掌握数字排列规律,观察,说一说,再填空。板书:田字格黑板上书写1—5.
第3篇:轻重-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轻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
第4篇:操场上-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发展他们的数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发展他们的数感.并且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
(少)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情境图
(一)理解主题图
1.出示图片:操场上
2.根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1)男生有()人;
(2)女生有()人;
(3)男生与女生共有()人;
(4)男生比女生多()人;
(5)女生比男生
第5篇:大熊猫(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一、教材说明
《大熊猫》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并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二、设计思路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
五、教学难点
1.掌握大熊猫的特点。
六、教具:挂图、地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小黑板、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七、教法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会猜谜语,这里有一条谜语,看看哪位同学最会动脑筋,能够猜出谜底。仔细听,认真想,猜出来的同学请坐端正举起手。“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
第6篇:教室-北师大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室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