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家长该怎样控制情绪
家长该怎样控制情绪
有些父母常抱怨孩子脾气急躁、缺乏耐心,不知该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然而,这真的完全是孩子的错吗?作为父母,也需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孩子
1、情绪也有免疫力
情绪的免疫力和身体免疫力类似。当孩子降生,他们即携带着从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各种素质,这就是形成情绪免疫力的基础。此外,情绪免疫力也是在不同家庭环境下与抚养人的大量互动中、由逐渐形成的各种情绪调节模式而获得的。
2、父母脾气暴躁会损害孩子的情绪免疫力
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的影响。面对情绪暴躁的父母,孩子所启动的情绪调控模式有可能与之一样,也可能相反,亦即表面平静,但在内心厚积愤怒和恐惧。当他们的力量成长得足够强大,这些负面情绪就会爆发为惊人的反抗。
情绪免疫力高的孩子,情绪通常比较稳定,积极乐观,勇于挑战,能很快从痛苦中走出来。而情绪免疫力低的孩子会表现出很多情绪和行为问题,如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用谎言缓解内心痛苦、因烦躁或自卑而厌学、因为情绪调控力差而形成网瘾、严重抑郁的孩子会出现自杀倾向,等等;成年后还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疾病。
家长该怎样控制情绪
因此,父母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常常是培育良好亲子关系的先决条件。家长的情绪免疫力高低决定着亲子关系的质量。那么,关于家长的情绪保健,有哪些事情是你必须知道的呢?
1、父母的情绪保健
尽管家长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的心理其实还处于成长当中。尤其是每位家长的情绪免疫力的成长情况不同,在养育孩子的压力下,会遇到很多纠结痛苦和不知所措的情况。较高的情绪免疫力可以帮助家长度过这些痛苦的`时期,将情绪调控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而这也有益于孩子高情绪免疫力的培育。
2、把控自己的情绪状态
很多时候,家长很容易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但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却很难把控。比如对于孩子的焦虑担忧,其实很容易通过言语传递给下一代:经常指责孩子、拿孩子与其他同辈互比、做未来预期恐慌的心理暗示,等等。这些挫伤孩子自信的行为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焦虑,深埋在心,一旦压力来袭就倾向于逃避而非积极地面对。
3、提高自省能力
情绪免疫力低的家长,情绪时常消沉或波动,容易抱怨、焦虑,生活内容相对单调,用沉默或强硬姿态与孩子交流,常用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评判孩子。家长要提高自己的情绪免疫力,首要的是提高对自身情绪的自省能力。
与孩子的情绪免疫力同理,家长的情绪免疫力也是从小在他们自己父母家里逐渐养成的。自我情绪省察的一部分,就是体验出与自己的前代家庭的情感互动。这种深层次的情感探索与发掘如果做得充分,培养甚至弥补两代人的情绪免疫力就不是空谈。
第2篇:家长该怎样教育孩子
家长该怎样教育孩子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平平安安、出人头地,因此,会竭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教育方式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错误的教育只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而正确的教育方式,则会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如虎添翼。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长该怎样教育孩子,希望有所帮助!
一、和孩子做朋友,不采取过激行为
正确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态,主动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现得高高在上。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深入、亲密的交谈,传递出自己对孩子的爱。
此外,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们要首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切忌对孩子采取过激行为,不论青红皂白先来一阵棍棒教育,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
粗暴地对待孩子不仅无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还会让他们内心留下阴影,性格也变得偏激。
二、多给孩子一些陪伴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爱和陪伴,只有在爸爸妈妈的精心教导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来帮忙看孩子或者直接将孩子留在老家。
这样的话,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会对他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父母要更加用心地对待孩子,平时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或者多视频、打电话,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即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也依然在关心和爱着自己。
三、家长要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有很多书香世家就是如此,父母素质高、德行好,孩子自然而然也很有教养。
相反,如果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孩子也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学会尊重孩子
孩子虽然要依附于父母成长,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别人的尊重,比如:
尊重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不断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当孩子表现出对于某一方面的兴趣时,家长切忌扼杀,而是要进行鼓励,让兴趣助力孩子学会一项新技能;
尊重孩子的人格——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度责骂,而是要帮助他意识到错误,并指导他们进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
尊重孩子的意见——当家庭中需要作出重要决定时,别忘了问问孩子的意见,尤其是关系到他们身的决定。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被尊重,以后也能成长得更加自信和优秀。
孩子犹如一张白纸,长大成材全靠父母的细心教育和培养。家长们学会以上四点,不但可以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在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长大。
第3篇:孩子犯错家长该怎样引导
孩子犯错家长该怎样引导
孩子难免会犯错误,怎样引导才是最好的呢?本报结合两个典型案例,并请长沙市教科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的梁珊老师进行点评。
孩子是一面镜子,再现着父母的行为
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热线每年都要接到大量家庭教育的咨询电话,其中不少家长因为经常打骂孩子而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在长沙某化工公司上班的石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我沿用老一辈传下来的教育经验:不打不骂不成材。所以,只要孩子有一点我们认为不乖的行为,比如到客人家里未经许可就自己动手拿想玩的玩具,或者在外面玩得太晚回家,就会受到严厉批评甚至挨打。渐渐地,孩子常常以一种敌视的眼光看着我,每次被打骂时小拳头都握得紧紧的,似乎随时准备还击。与此同时,他的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好好的玩具时常被他弄得支离破碎。”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