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剪不断的乡愁》有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21 07:12: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读《剪不断的乡愁》有感

读《剪不断的乡愁》有感

琦君的一篇《春酒》把那浓浓的家乡味带到我们的面前,八宝酒中最浓烈、厚重的一味想必就是乡愁了吧。琦君没能再一尝家醅的味道,相比之下,著名作家琼瑶是不是幸运很多?那次短暂的大陆行后,她对故乡的眷恋是否又多了一分?在领略过那剪不断的乡愁后,我似是找到了部分答案。

“这样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鸟的飞行。候鸟一年飞一次,而我们,经过三十九年,才飞第一次。”三十九年——这是怎样一段时间的长河,是大地上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却被海水填得满满的,从此难以跨越。阵阵海风,片片浪花,送来的只是愈来愈沉重的乡愁。“……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琼瑶就站在千千万万台湾同胞中间,望着对岸影影绰绰的大陆的影子,想着可能早已白发苍苍的亲人。

“从别后,盼相逢,几回魂梦皆相同,卷我乡愁几万重……今宵坐拥长江水,犹恐长江在梦中。”三十九年的乡愁积淀出的诗句,我无法体会琼瑶在踏上祖国土地时的心情。那会是怎样的百感交集?紫禁城、颐和园、圆明园、三峡、石林……当你看到字里行间的喜悦,看到琼瑶如数家珍的介绍,仿佛午后坐在露天茶餐厅,阳光下的温暖和着咖啡的香甜,互相搅拌着,搅拌着,升华出幸福的味道。回味良久,竟会品出一丝苦涩……

三十九年,物是人非。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乡音,恐怕早已不见踪迹。祖国的大好河山依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故乡的人是否依旧在,是否早已两鬓斑白?在北京的会亲,让琼瑶发出了“聚散两依依”的感慨;远在湖南(琼瑶的家乡)的`那一丕黄土,更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来面对!相聚竟是这样的不容易。还是苏轼写得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是当这祝愿变成现实时,或许我们又没有勇气面对了。三十九年,人是物非。曾近的“兰芝堂”(琼瑶幼时的家),昔日的深宅巨院,尽管还有亲人守着它,但恐怕早已变成了“残破”二字。途径湖南,却不敢回家,所谓“近乡情怯”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不曾那么长时间的远离家乡,确实无法理解这般的乡愁。合上这本书时,心里却也是沉甸甸的。琼瑶用一支笔记下短短几十天的大陆行记,记下心头无尽的欢欣与感慨,始终没有回老家,这到底是成了个遗憾吧。只是,这乡愁也是有范围的吧——琼瑶的乡愁是来自祖国,来自大陆。海峡两岸的分隔,让她早已把大陆看成一个家,而我们很多人有时怀念的仅仅是自己土生土长的那片土地。它可能繁华如上海,亦或是淳朴如黄土高原;它可能大厦林立,亦或是一弯小溪轻轻流过门前……许多人出去旅游的时候,常常吃不饱睡不好。这是心头是否会想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之类的句子。所谓“水土不服”或许就是故乡的每一寸土地对漂泊异乡的游子丝丝缕缕的牵挂。故乡,家,永远是那个包容你的一切,最温暖舒服的地方。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无论是乡愁还是离恨,都会如春草般,随着你的渐行渐远,愈长愈大。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别忘了故乡的呼唤!

注:《剪不断的乡愁》是琼瑶作品集1988年10月15日写于台北可园,从别后,盼相逢,几回魂梦皆相同;滚滚长江东流水,卷我乡愁几万重!山寂寂,水蒙蒙,断续寒砧断续风;今宵坐拥长江水,犹恐长江在梦中。

第2篇:《剪不断的乡愁》

《剪不断的乡愁》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篇“游记”,而是琼瑶生命中一段“历程”。

这样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鸟的飞行。可是,这群候鸟经过了三十九年,才飞第一次。

她把这趟飞行的经历,细细写下。其中,有“接触”,也与“感触”。她“接触”的不止是河山和大地,也有亲人和友人。“感触”是随“接触”而至,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琼瑶回大陆,只有短短的四十天。在这四十天中,几乎天天都情绪激荡。她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容易感动的人,常常陷在感动的情绪中,无以自拔。

“探亲之旅”,总有一天,会变成历史上一个“过去式”的名词。但是,在琼瑶的生命里,这短短四十天,将是她永恒的记忆!

琼瑶,一位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伟大女性,虽然打拼辉煌在台湾,却始终眷恋着养育自己的故土。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后,她立即提出申请,圆了归乡梦。“带着一份无法言喻的欣喜”,40天跑了十几个省:遍览北京名胜古迹,夜访长城烽火台,攀石林钻古洞,眺洱海看蝴蝶……离别时泪珠夺眶而出,起飞后依然恋恋不舍,不禁喟然感叹:“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反而比来大陆前更重了”。 返台后,她就把满腔乡情注入荡气回肠的`散文集——《剪不断的乡愁》,以及情真意切的诗篇:“梦里的长江,涛涛滚滚,卷不走我的乡愁别绪,忆里的长江,隐隐约约,填不满我的百斛相思”。

以后,频频往返大陆的她,坦诚直言:“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宗,爱自己的土地,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家园,有强烈的‘山河之恋,故国之思’”。

作者简介

琼瑶,本名陈喆,台湾最著名女作家、影视制作人。著有60多部言情小说,本本畅销,拍成影视,部部卖座,赚尽海内外华人的爱与泪,人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琼瑶作品感人至深、可读性强,让三代人流尽热泪,成功囊括在世的几乎所有年龄层读者,成为“钻石级”纯爱代言人。其各时期不同风格代表作品均为其拥趸们竞相收藏。

琼瑶原名陈喆,祖籍湖南衡阳。取名为喆,是因出身书香世家的父母,结识相恋于北京两吉女中。“七七”事变后,年轻的父母离开哺育自己的古帝都,避难迁居四川成都。1938年,琼瑶在这里呱呱坠地。1942年,因祖父思儿心切,一家回到湖南老屋,在兰芝堂度过两年幸福时光。1944年,战火烧到衡阳,为躲避战乱,一家人与祖父“生离死别”,历尽艰辛逃难到重庆。母亲在泸南中学讲授国文时,琼瑶就跟在身边旁听,6岁开始诵读古典诗词。1947年,父亲应聘同济大学,全家来到上海。琼瑶进弄堂小学插班读书,由于语言不通,备感孤独无助。在失落和寂寞中,她把兴趣转向阅读写作。9岁时,根据自身经历,写出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父亲投寄给《大公报》后,很快在儿童版刊登出来,给她带来极大的快乐。从此,她痴迷写作,每天下学回家,就涂涂写写,乐此不疲。1949年,时局动荡,人心惶惶,父亲携全家来到宝岛,执教台湾师范大学。

第二年,琼瑶升入台北女中。战乱中的东迁西从,使她除了国文,其他功课一塌糊涂,为此遭到父母冷眼“放逐”。缺少关爱的琼瑶,只能对稿纸倾诉郁闷忧愁。16岁时,第一次以成年人口吻创作小说《云影》,发表在文艺刊物《晨光》。但她的文学天赋,并没有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肯定,只有高中国文老师给予赞赏和鼓励。于是饥渴着温暖的她,热烈地爱上这位来自大陆的儒雅潇洒的老师。可是“四面八方涌来无数的责备,无数的轻蔑,无数的诋毁”,终于扼杀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师生恋情。高中毕业后,两次高考落榜,23岁时她嫁给了一个同样热爱文学的大学生。岂料“贫贱夫妻百事哀”,为挣钱养家糊口,她只得一手抱着幼子,一手赶写小说。作品陆续在刊物上发表了,丈夫却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经常夜不归宿,沉迷赌博。失望的琼瑶,更加疯狂地埋头写作,在美丽的梦幻中逃避痛苦。

1963年,琼瑶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大获成功。这部记录其轰轰烈烈初恋的自传体小说,一版再版,被抢购一空。出版社佳音频传,家中却是责骂不断。翌年,与丈夫婚姻破裂离异后,她在《皇冠》、《联副》两大刊物同时连载小说,一口气出版了《烟雨濛濛》、《六个梦》、《幸运草》、《几度夕阳红》4部作品,顿时名声大噪,终于成为职业作家。而作为她的“出版人”、“经纪人”、“保护神”的平鑫涛,始终扶持她,使其创作源源不断,发行之处,所向披靡。1979年,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琼瑶寻找到幸福的港湾。

第3篇:剪不断的乡愁

剪不断的乡愁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篇“游记”,而是琼瑶生命中一段“历程”。

这样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鸟的飞行。可是,这群候鸟经过了三十九年,才飞第一次。

她把这趟飞行的经历,细细写下。其中,有“接触”,也与“感触”。她“接触”的不止是河山和大地,也有亲人和友人。 “感触”是随“接触”而至,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琼瑶回大陆,只有短短的四十天。在这四十天中,几乎天天都情绪激荡。她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容易感动的人,常常陷在感动的情绪中,无以自拔。

“探亲之旅”,总有一天,会变成历史上一个“过去式”的名词。但是,在琼瑶的生命里,这短短四十天,将是她永恒的记忆!

琼瑶,一位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伟大女性,虽然打拼辉煌在台湾,却始终眷恋着养育自己的故土。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后,她立即提出申请,圆了归乡梦。“带着一份无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剪不断的乡愁》内容简介

《剪不断的乡愁》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篇“游记”,而是琼瑶生命中一段“历程”。

这样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鸟的飞行。可是,这群候鸟经过了三十九年,才飞第一次。

她把这趟飞行的经历,细细写下。其中,有“接触”,也与“感触”。她“接触”的不止是河山和大地,也有亲人和友人。“感触”是随“接触”而至,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琼瑶回大陆,只有短短的四十天。在这四十天中,几乎天天都情绪激荡。她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容易感动的人,常常陷在感动的情绪中,无以自拔。

“探亲之旅”,总有一天,会变成历史上一个“过去式”的`名词。但是,在琼瑶的生命里,这短短四十天,将是她永恒的记忆!

琼瑶,一位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伟大女性,虽然打拼辉煌在台湾,却始终眷恋着养育自己的故土。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后,她立即提出申请,圆了归乡梦。“带着一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剪不断的乡愁内容简介

剪不断的乡愁内容简介

琼瑶作品集《剪不断的乡愁》1988年10月15日写于台北可园,从别后,盼相逢,几回魂梦皆相同;滚滚长江东流水,卷我乡愁几万重!山寂寂,水蒙蒙,断续寒砧断续风;今宵坐拥长江水,犹恐长江在梦中。

这不是一篇“游记”,而是琼瑶生命中一段“历程”。

这样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鸟的飞行。可是,这群候鸟经过了三十九年,才飞第一次。

她把这趟飞行的经历,细细写下。其中,有“接触”,也与“感触”。她“接触”的不止是河山和大地,也有亲人和友人。“感触”是随“接触”而至,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琼瑶回大陆,只有短短的四十天。在这四十天中,几乎天天都情绪激荡。她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容易感动的人,常常陷在感动的情绪中,无以自拔。

“探亲之旅”,总有一天,会变成历史上一个“过去式”的名词。但是,在琼瑶的生命里,这短短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剪不断的乡愁作者简介

剪不断的乡愁作者简介

琼瑶,本名陈喆,台湾最著名女作家、影视制作人。著有60多部言情小说,本本畅销,拍成影视,部部卖座,赚尽海内外华人的爱与泪,人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琼瑶作品感人至深、可读性强,让三代人流尽热泪,成功囊括在世的几乎所有年龄层读者,成为“钻石级”纯爱代言人。其各时期不同风格代表作品均为其拥趸们竞相收藏。

1996年版封面琼瑶原名陈喆,祖籍湖南衡阳。取名为喆,是因出身书香世家的父母,结识相恋于北京两吉女中。“七七”事变后,年轻的父母离开哺育自己的古帝都,避难迁居四川成都。1938年,琼瑶在这里呱呱坠地。1942年,因祖父思儿心切,一家回到湖南老屋,在兰芝堂度过两年幸福时光。1944年,战火烧到衡阳,为躲避战乱,一家人与祖父“生离死别”,历尽艰辛逃难到重庆。母亲在泸南中学讲授国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剪不断的乡愁诗歌

剪不断的乡愁诗歌

凝把窗帘望故容,江城春草自秋生。

花开明月对孤酒,几处相思泪雨眸。

无为无意亦无终,可遇回城相回首。

一片诚心对空楼,两处闲愁几处忧。

对月不堪忆非事,笑语凄容多心重。

爬踏山河多秀色,只待春来为雪纷。

一处相思两处泪,空镜对台发先失。

不明今夕待何年,只为燕归心悦时。

莹莹珠泪话情衷,几度想思在魂萦。

乡愁淡淡难消融,落霞点点染乡情。

头头头几段兴,兴兴兴几处明,

明明明几多秀,秀秀秀在画中。

茶饮饭足忆往事,他方言笑你方兴。

断愁之酒在杯中,闲愁几处是新忧。

鹊起巢笼画春风,旧都重外柳枝生。

关门开外一枝梅,不经只因春来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读《剪不断的乡愁》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剪不断的乡愁》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