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散文:如诗的女人
散文:如诗的女人
都说如诗的岁月,都说岁月如诗,都说40岁的女人是首诗,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可是这首诗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没有用心去体味的根本就不知诗中的含义,这首诗要有耐心静静地读,才能体会出诗中流淌的感情,那种抚平内心得安宁,那种万种风情,皱纹里不但刻画的是岁月的苍桑,也是对生活的体会,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种妩媚。
都说如诗的岁月,都说岁月如诗,都说40岁的女人眼神深邃,那清澈的双眸里饱含深情,那轻柔的眼光就是一把尺子,能从你的外表丈量到你的内心,她看到的很多很多,她想到的很多很多,她懂得生活赋予人们的是什么,她懂得男人的艰辛,知道用什么方式去安慰,她懂得生活的内涵,她会调剂的你的生活有滋有味。
都说如诗的.岁月,都说岁月如诗,都说40岁的女人很多情,内心丰富的情感传给身边每一个人,让平淡如水的生活荡起阵阵涟漪,让所爱的人时刻沉浸在她的柔情当中,对父母亲人像春风拂面,对儿女关怀备至象阳光一样温暖,对爱人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对朋友就像春雨滋润大地,就这样默默地奉献,就这样燃烧着自己,就这样在生活的雕琢中更具魅力!
都说如诗的岁月,都说岁月如诗,如诗的女人就在这匆匆岁月中奉献着自
己,无论生活给予的什么,只能让她更坚强,她是一首永远也不会让人厌倦的诗,什么时候随手翻起什么时候就会被吸引,一直不停地读,不停地感悟,不停地被感动,诗情画意,让你沉湎其中,如诗的女人,如诗的岁月!
第2篇:男人如书女人如诗散文
男人如书女人如诗散文
外表潇洒英俊的男人,犹如一本精装书,封面典雅,装帧精美,无论其正文内容如何,总能抓住别人的第一视线,夺人眼球。待到你有时间仔细翻阅时,也许大呼上当,也许心悦诚服,但翻书的那一瞬间,女人的心情总是美丽的。
高深莫测,阅历丰富的男人犹如一本厚厚辞海,其厚重令人望而生畏,女人想一阅其内容,必先得掂掂自己几斤几两,能否与之匹配。这类书,只有同样知性感性的女人才可以读懂,一般人不敢随便去翻。
那些最平凡的男人,犹如一本新出版的新华字典,浅显易懂,随手可翻,从小到老,定可相伴一生!
未婚的男人犹如随笔散文,心灵鸡汤,很轻松随意,读来琅琅上口,只是如果看的过多过滥,书店关门,常常错过该买的好书!
已婚的男人犹如一本借来的书,为着一刹那的欣喜捧到手中,越读越精彩,越读越感动,可惜某天突然被告之,借期已到,不还重罚。怎么办?虽然余味无穷,依依不舍,还得归还。终于照葫芦画瓢买回一本属于自己的,却怎么也读不出那本书的味道!于是失落的.女人叹一声:“书还是别人的好!”。
离婚的男人犹如一套系列丛书,不管你情愿不情愿,甘心不甘心,只要看上了其中最好的一本,对不起您了,要买,必须全套供应,单本不卖,不论其他书内容是好是坏,是多余的还是附加的,请一起买去,令人踌躇再三,买吧,有破损了,不买吧,又怕以后遇不到同样的书。为了喜爱,一咬牙,一狠心,只能消受硬性搭配的无奈。
风流多情的男人犹如一本通俗小说,香艳,蚀骨,趣味不高,格调不低,只供消遣,可是千万不要当真。但若是其内容通俗不庸俗,风流不下流,尚可登大雅之堂,否则,只能流入昏暗灯光下,夜市那些暧昧破落的地摊。
资深有名的男人犹如一本编号珍藏本,因为是百年不遇的孤本,因获得而喜悦,因收藏而焦虑,所以终日惴惴不安,恐遇贼盗,无端平添了三千烦恼,高处不胜寒,还是怀念平凡即是福!于是高价转让,从此高枕无忧!
成功的男人犹如一本标准的字帖,令人羡慕,邀人效仿,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字帖上光环底下有几多磨练,买回去学得成学不成,还须看各人造化。
所以,要与英俊的男人握握手,与高深的男人交朋友,与平凡的男人过日子,与成功的男人多交流……
二十岁的女人是一首抒情诗。你看,脸如初放的芙蓉,眉聚山川秀色;笑若银铃,美目流盼,窈窈窕窕,裙裾飞扬;乌发如云,是美的化身。
三十岁的女人是一篇风景散文诗。她们身材丰满,丰韵犹存;端庄的举止展示高雅的风度。她清澈温柔的目光让人沉醉。虽然青春的背影只能在作凭栏时定格为远景,但一轮满月似的脸庞仍饱蕴温柔,灿烂着男人和孩子的每一个夜晚与白昼。
四十岁的女人是一本通俗话剧剧本里的台词。在生活舞台上她是丈夫和儿女的配角。为演好妻子和母亲的双重角色,曾经妩媚的眼角悄悄爬上鱼尾纹,曾经纤细的十指的渐渐皲裂,出门前需要必要的化妆,而夫君的脏衣服和孩子的课程表,则是不可缺少的道具。
五十岁的女人是一篇让人回味的哲学论文。走过了多少坎坷曲折的道路,都在额上缩影出条条路线图,时光的皑皑积雪也在两鬓结成秋霜,汇聚成了酸甜苦辣和冷暖炎凉的心潭,因不起波澜而深不可测,足以淹没任何男人。
女人是一本书,但并不是每一本书都那么耐人寻味。
外表漂亮的女人有点象畅销书,但往往因太流行而品味不高,过目不久即被忘却,很快成为旧挂历。
丑陋的女人未必就是工具书,只要她内涵丰富,常常让人觉得开卷有益,大家也都愿意同她接触。
最可卑的女人是那种浓妆艳抹,出言粗俗的,简直象一本外面装祯华丽,内容错字连篇的盗版书,让人感到是走在遍布垃圾的胡同。
最值得读的女人是一本优秀的诗集,是善解人意又心智成熟,时而如花解语,时而让人警醒,时而让让人心生敬佩。无论她在风华正茂或者韶华已逝,都是启迪人心的名著,读过的会过目不忘,以致忽略其包装究竟是精致抑或简朴,这种女人堪称书中圣经,人中圣母。
一个男人毕生可以读很多书,结识很多的女人,但能够以爱心,应该去精读细读反复读的藏书,大抵只有一本,那就是自己的妻子。
一个女人,也许读过很多书,但是应该最珍惜,最应该相互尊重保存的一本书,也只有一本,那就是陪伴自己终生的丈夫。
第3篇:母爱如诗散文
母爱如诗散文
我出生在物质与精神娱乐都相当匮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多年以后,当年龄相仿的人们用一种痛心、不堪回首的口吻谈论起那个年代的生活时,我心里竟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怀念之情。那个年代给予我的回忆,多是一种田园牧歌般的诗意与畅快,究其原因,与我的母亲有关。
母亲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她虽然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却与普通的农村妇女很不一样,这一方面是个性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她多念了几年书,积淀出了温婉沉静的气质。当单位上的大妈阿姨们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喋喋不休时,她要么专心地看一本书,要么静静地做着女红针线,要么领我到田野边散步。童年的家旁边有条小河,河畔有毛茸茸、绿茵茵的草地。幼时的我,就常常由妈妈带着,在黄昏时坐在河边的草地上玩。妈妈会用野花编花环戴在我的头上,教我用河边的一种草杆编制宝塔,有时妈妈会吹起
第4篇:如诗现代散文
如诗现代散文
冬日的雨雪让回忆措手不及,我靠在家门外的柿子树上,看着邻居们坐在屋檐下将年久的往事重提。将左右手揣进衣袖里互相取暖,姿态安然,让人很容易从城市的陌生回到乡村的熟悉。母亲似乎并不习惯退休的生活,一个劲地给侄子灌输日后的知识。而父亲距离退休还有一年,还在黑板上写着关于席慕蓉的诗。
父亲在镇上的中心小学里教书,教了三十年了。记得清楚是因为从我出生那年开始,父母亲便做起了教师,如今我三十岁整。母亲退休前一直在我们村教书,上到四五十岁的大人,小到十来岁的孩子,几乎都是她的学生。因此在我们村不论是谁,不论辈分高低,都称呼母亲为“白老师”,称呼父亲为“刘老师”。
以前我总觉得父母亲是因为职业大家才这样称呼,后来才渐渐明白,是因为尊重。
我一直在外工作,回家是因为结婚的事宜,父母亲含辛茹苦将我养大,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