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20 07:17: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难点: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呈现:速度×时间=路程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5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使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

2、创设“送材料”的情境。

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因为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相遇的地点离遗址公园近一些,估计相遇地点在离村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第三个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与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相遇时两辆车行的全部路程是多少,分别是什么车行驶的”,从而分析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的数量关系。、

三、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第3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第5题,先引导学生读懂题中的数学信息,可以设牛的体重为x千克,大象的体重就是10x千克,再根据“大象比牛重4500千克”的数量关系了出方程并求出解。

板书设计:

相遇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经过0.5时两车相遇。

第2篇:数学与交通相遇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送材料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理解题意(相遇)

教师出示题目和线路图: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路程是50千米。王阿姨的面包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张叔叔的小轿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请学生读一遍题目。

①遗址公园距天桥50千米。

②小轿车的速度60千米/时,面包车的速度40千米/时。

③两人同时出发。

④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2、全班交流相遇意义,引导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师:我们以前学习的都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如果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相遇问题。(板书副课题:相遇)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①要知道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首先得知道两车跑的路程谁多谁少?

②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快一些,相同时间小轿车跑的路程就多,从线段图可以估计他们的'相遇地点距离遗址公园近,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李村附近。

活动二: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问题

1、引导学生把抽象的问题用线段直观的表示出来:

面包车行驶小轿车行驶

的路程的路程

遗址公园天桥

2、各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出相遇用的时间?

3、汇报交流。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①路程速度=时间,所以,先算出两车每小时的速度和,就可以用路程速度求出相遇所用的时间:

60+40=100(千米/时)50100=0.5(时)

所以,出发后0.5时相遇。

②我们小组可以列综合算式:50(60+40)=0.5(时)比他们小组的方法简单。

③我们小组是用学过的方程来解决问题的:

我们先假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使40x千米,小轿车行使60x千米。60x+40x=50

100x=50

x=0.5

活动三:让学生体会用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方便。

①算式方法简单,但思考难度大。

②方程方法是顺向思维,很容易,所以简单。

小结:有些问题用方程来解决更容易思考,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活动四:思考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

1、各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①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实际就是求出面包车行使的路程,就是:400.5=20(千米)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20千米。

②也可以算出小轿车行使的路程:600.5=30(千米)

总路程-小轿车行使的路程:50-30=20(千米)

小结:同学们能从多个角度看出问题的实质,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值得表扬,希望今后再接再励。

(三)课堂检测

1、解方程:9x-4x=6.52y+y=105

2、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修建一条9千米的公路,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始修建。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70米。多少天完成任务?两队各修建了多少千米?

3、练一练:第4、5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3篇: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送材料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理解题意(相遇)

教师出示题目和线路图: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邢兰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学会解答已知两地的距离和两物体的运行速度求时间的应用题。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其思考方法。难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教材分析:

本课以“相遇求路程”为主,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由于运动速度不同,方向不同或起始时间不同等,增加了数量关系的复杂性和分析解题的难度。因此可以借助生活原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王战平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目标:

1.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之间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出示课件)淘气马虎大意将笑笑的作业本带回了家,于是,他马上打电话给笑笑。如果只能步行,你有哪几种方法能使淘气将作业本还给笑笑呢?

哪种方法能使笑笑在最短的时间拿到自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2012年电教作品—教学设计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颍东区正午镇横山小学 xxx 《数学与交通――相遇》教学设计 颍东区正午镇横山小学 xxxx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2、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送材料”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理解题意(相遇)教师出示题目和线路图: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坐车出发。遗址公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3.9相遇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相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帮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

2、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相遇求路程的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过程实录:

第一节课课堂实录:

(一):从生活事例引入:在路上有没不碰到过熟人?当时你从哪里来?你的朋友从哪里来?能说“你相遇了吗?”(板书:两个人或物体、两地、相遇)

师:小强和小丽住在同一条街上,星期天上午同时出门,猜一猜,他们俩会相遇吗?(演示课件)

李业伟:当他们两人一个人往右,一个往左走,就会相遇了。

师:今天我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