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习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19 07:13: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六年级语文习题

六年级语文习题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习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六年级语文习题1

《月光曲》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幽( )

恬静( )

照耀( )

陶醉( )

苏醒( )

二、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_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实际事物,用“~~”画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三、你还了解到贝多芬的什么故事?和大家说一说吧。

参考答案

一、幽静 安静 照射 沉醉 醒悟

二、

1.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一缕一缕 恬静 波涛汹涌

2.③

3.略

4.(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

(2)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3)海面波涛汹涌

5.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三、略

六年级语文习题2

《盼》

一、选字组词。

(筒 桶)水___ 竹___ 炮___ 油___

(篷 蓬)帐___ ___勃 莲___ ___布

二、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

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

三、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这篇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意思,运用具体事例表达出了作者的心情。

2.把下列事例按照课文中叙述的顺序重新排列。

( )看着雨后的景象,想象穿上雨衣的情景。

( )又下雨了,我终于穿上了新雨衣。

( )我开始盼着变天。

( )下雨了,我找借口穿雨衣到外面去,妈妈不允许。

( )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

( )我在晴天穿上雨衣,热得出了一身汗。

四、你有没有像课文中作者一样的经历,写一件事情来表达出自己“盼”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水桶 竹筒 炮筒 油桶 帐篷 蓬勃 莲蓬 篷布

二、1.你向窗外看一眼吧。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怎么会不高兴呢?

3.我的心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一样。

三、

1.盼

2.563412

四、略

六年级语文习题3

《在柏林》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驶出

( )的老妇人

( )的寂静

( )地挺身

( )的老兵

( )的举动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缩句)

2、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改为双重否定句)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三、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

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一、缓缓 体弱 多病 可怕 费力 年迈 奇特

二、

1、老妇人数着。

2、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三、

1、“头发灰白”“身体瘦弱而多病”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2、失去了三个儿子。

3、这句环境描写,一方面以“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的震撼;一方面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六年级语文习题4

《桥》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dǎnɡ yuán

( )( )

liú tǎnɡ shā yǎ

( )( )

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野马 ( )地喊

( )的脸 ( )的人们

沙哑地( ) 痛苦地(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洪________着,像一群________的野马,从山谷里________,________。

2.老汉________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________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村庄惊醒了。人们________,却一脚踩进________。是谁________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________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________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第二课时

一、辨字组词。

咆( ) 党( ) 淌( ) 呻( ) 舔( ) 废( )

泡( ) 堂( ) 倘( ) 伸( ) 添( ) 泼( )

二、缩写下面的句子。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瓢泼似的雨水淌在老汉那清瘦的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这句话中的“蹿、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___,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___________一句中体会出来。

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

(1)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___________;

(2)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___________。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请你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咆哮 党员 流淌 沙哑

二、

(受惊)的野马 (惊慌)地喊

(清瘦)的脸 (乱哄哄)的人们

沙哑地(喊话) 痛苦地(呻吟)

三、

1.咆哮 受惊 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2.清瘦 乱哄哄

3.翻身 下床 水里 惊慌 你拥我挤 洪水

第二课时

一、咆哮 气泡 党员 课堂 流淌 倘若 呻吟 伸手 舔手 增添 废物 泼水

二、

1.死亡逼近。

2.人跑。

3.雨水淌在脸上。

三、

1.洪水的凶猛、肆虐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2.(1)怎么能这样,不配做党员!

(2)快上去吧,谁让你是我的儿子呢!

3.儿子啊,是我对不起你,可我们是党员,党员的责任就是保护老百姓……

4.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六年级语文习题5

《竹节人》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供:( )

①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

②奉献,供养

③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

④祭祀用的东西

2.奶奶在油灯下给前线的战士们纳鞋底。纳:()

①收入,放进

②接受

③补缀,缝补

二、缩句。

1.我和同学一起在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

2.老师在办公桌上全神贯注地玩他从课堂上没收去的竹节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还有同学别出心( ),想技高一( ),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弄巧成(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黒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2.这些别出心裁的同学想出了什么点子?

3.“挺像是那么一回事”指的是什么?

4.“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是哪里来的声音?

四、你知道的传统玩具有哪些?把你最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① 2.③

二、1.我和同学转悠。 2.老师玩竹节人。

三、

1.裁 筹 拙

2.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了一套纸盔甲。

3.竹节人做出的各种搏斗动作。

4.观战的同学们喊出的为竹节人助威的叫喊声。

四、略

第2篇:六年级语文习题

一、识字写字。

1、看拼音写词语。

liándāohūnyōnɡnüèshāquánhénɡrónɡqiàkuānshù

piānpìwūrǔbō li áóxiánɡxiūsèpāndēnɡ

2、把成语补充完整。

脱()而出大名()()神()莫()()()古今 锣鼓()天感人()()()牵()绕()()不安

3、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坦()峻()敦()遣()梁()袒()竣()郭()遗()粱()

二、阅读积累。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2)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3)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也不紊乱。()

2、照样子,写成语: 浓妆淡抹(反义词):、、、无影无踪(ABAC):、、、3、在括号里填上用“珍”组成的词。(不可重复)(1)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不能让年华虚度。

(2)这块机械表虽然很旧,但是我妈妈几十年来却一直()着。(3)他特别()这套线装书,因为那是找了很多地方才买到的。(4)离别时,我们俩互道(),相约十年后相见。

4、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带有“风”字的词语,不要重复。()化雨()习习()凛冽()送爽()怒号()骤雨()劲草()细雨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从这句体会出草原天的特点是。(《草原》)

(2)“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每一个舞姿都是,每一个舞姿都,使人叹为观止。”这一排比句写出了安塞腰鼓“好”在有。(《安塞腰鼓》)

(3)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临终前的遗憾是“,”;他强调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是“,”。

(4)《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被称为“ ”,他的科学著作 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5)《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

(6)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他采用了;而八达岭隧道因为,所以采用了。(7)两耳不闻窗外事。欲知天下事。便于思索,便于记忆。初读好书,;重读好书。处处留心皆学问。

6、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中的“战国”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国家。()

(2)“人多势众、悬梁刺骨、奋不顾生、富丽堂煌”这四个成语中有三个错别字。()(3)“四海之内皆兄弟”中的“兄弟”应该读“xiōngdì”。()

(4)《安塞腰鼓》给我们呈现出了“静—闹—静”的完整的腰鼓表演过程。()

7、阅读做题。

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片断

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疾驰:()A、根 B、快 C、病

②弥漫:()A、水溢出来 B、满,遍 C、没有限制(2)这段话写了三个场景,分别是:咏唱送别曲→ →。

(3)填空。埃斯内尔送给肖邦的“特殊礼物”是指,老师送给肖邦这个礼物的目的是。

二、《生命的林子》课文片断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的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1)“水深”在文中指,“龙多” 在文中指。

(2)由“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你联想到文中、这些词语。(3)这个人劝玄奘的话可用一句谚语归纳:。

(4)这段话出自课文《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就像。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三、《礼物》

教师节前,同学们都在想:送什么礼物给老师才是最好的呢?

教师节前一天,二(2)班的讲台上,一大早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开门了,何老师像往常一样,微笑着向讲台走去……她看见了那小山似的礼物,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同学们,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的?”刷,刷刷……四十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好,请放下。”何老师低下头,一件一件翻看起礼物来:日记本、钢笔、画片……她的手停住了,捏起一个1毛钱的硬币。

“这是谁的1毛钱?”她抬起头问。

一个胖胖的女孩站了起来,下巴快贴到胸脯上去了:“是我的。不,何老师,这不是送给您的,它是今天早上我在路上捡到的,我就放在讲台上了。”

这时,何老师又拿起一封信念了起来:“何老师:您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但十分对不起您,因为我的进步总是不大。何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一定改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毛病,请您相信我吧。李冬冬。”何老师念着信,充满了惊喜。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礼物都拿回去吧,我只留下这封信和这枚1毛钱硬币,因为这才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1)请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霎时()体贴入微()

(2)请用“ ”画出与文中最后一句相照应的句子。(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答案。()A、教师节前,孩子们送了很多

第3篇: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习题

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习题

六年级时小学的最后阶段,作为学生应该要好好珍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习题,希望有所帮助!

一、根据读音,写出同音字,组成词。

Jùn()马()俏()岭

Biān()造()子()塞

jí()合()度()驰

二、填空: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我国第一大河是___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高峰指____________,“天下第一奇山”指_______________,“天下第一关”指_______________。

2、读完了《我们爱你啊,中国》,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

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能力的高低还决定着其他科目的成绩,所以学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1

藏戏

【字词荟萃】

1、读拼音写汉字。

jiānɡ shì jùn nuó

( )绳 ( )图 ( )俏 婀( )

边( ) 擦( ) 严( ) ( )动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哄( )大笑 两面三( ) ( )心所欲 ( )哉游哉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江水

【句段集锦】

摘抄课文中你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

【课文链接】

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

【课外延伸】

1、阅读:

白银仙境的悲哀(节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六年级语文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语文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