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陪伴的内容的散文
陪伴的内容的散文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很温暖的!温暖的几近于刷屏!可是昨天一位女性朋友,在给我的留言里很带点忧伤地发牢骚:当陪伴演变为一种羁绊,当婚姻成为一种相对无言,已经隐隐看到日薄西山的味道,如果这种所谓的陪伴是终生,那她宁可逃离牢笼。
这位朋友是一位公司白领,丈夫则在某学校任职,当时相亲认识的,两个人处朋友的时候也倒是中规中矩,男人喜欢讲一些学校里的事情:申请科技课题时的烦恼,带着几个学生做课题时的无奈,因为资金紧张,他和学生们天天煮方便面吃榨菜过日子。也许正是这些烟火生活打动了女人,他俩很顺利地牵了手,婚房是学校里的宿舍,虽然现在社会上房价极高,但学校里上有这份福利,也让她欣喜。
只是结婚后男人变得少言寡语,在家吃完饭就跑到书房去玩他的王者荣耀游戏,女人则是看电视,二人互不打扰,要小孩的事他们达成过协议,玩三年以后再说!
女人很喜欢男人给自己说说话,喜欢他给自己讲他课题的事情,讲他的几个学生和他的故事!可是男人很不耐烦:有什么呀?就是试管试瓶倒来倒去,记下两组数字,再来一次!我忙了一天就是这些破事,烦死了,有什么好说的,你快去看你电视剧吧,三生三世桃花都开始开演了。女人有时候在校园里经过教学楼,看到丈夫微笑的大照片贴在宣传栏里,忽然觉得这种笑太虚伪,他只会笑,不会说话。
二人没有什么浪漫,男人做的就是按期回家,他的实验楼距离教职工宿舍五分钟的路程,而女人上班的地方要远很多,因此每次女人回来都能看见他在家,很认真地玩孩子们的游戏,他有时候把这种游戏称自己童心未泯,但你童心,为什么要结婚呢,女人学会了沉默,每天都是睡觉吃饭家务活,二人最多的时候能一周不说话,这种陪伴看上去无休无止,但女人心理已经忍无可忍了,她开始找人说话,找自己的前任男友,也找心理医生,她觉得自己在这种窒息的陪伴里熬不过三年,更不要说七年之痒,难不成自己非要生个孩子继续这种三个人的相互羁绊吗?
开始听她说这些事情,我第一感觉就是这种现象太普通了,国内绝大多数家庭都是这种相对无言的局面,老婆娶到家里就成了囊中之物,谁肯对“物”再表达过多的'感情呢?我们就是在一起搭伙过日子罢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既然都已经陪伴了,还能怎样?
其实真的不然,所谓的陪伴,并不完全指身体的陪伴,最重要有一种默契和共鸣,陪伴的方式是交流,而不是行尸走肉般堆在一起!
不喜欢泡酒吧的男女,我觉得酒精之下的交流更多的是欲望,如果你真的是爱一个女人,那就会找一个安安静静的环境陪她说话,陪她讲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然有时候两个人不在一起,也可以在视频聊天,甚至一个人忙碌的时候,只让对方看看你的存在也是一种交流,而绝对不是两个人在一起大眼瞪小眼,没有交流的爱人不是陪伴,那叫凑活。
我们朋友也好,家人也罢,重要的永远不是相濡以沫的陪伴,而是推心置腹的交流,让他们知道你需要他们,爱他们,有时候是用语言,有时候只轻轻一笑。为什么非要在一起,那是因为在一起能感觉得到对方和自己在三维世界里的位置,就像开始说的沉默无言,那是毫无意义的陪伴。
爱你,和你在一起,你要宠对方,爱对方,最重要会交流会表达,这才是陪伴的内容!
第2篇:散文:陪伴
散文:陪伴
我家没有麻将,也不参加茶馆周末牌局。作为对麻将不感兴趣的人,我在成都属于稀有品种。说到底,我们是异乡人,没有那么多故朋旧友需要应酬。
但是一到春节回家,看见父母,就想多陪陪他们,而玩牌是最舒坦的陪伴。
父母年事已高,爱静不爱动。年轻人咋咋呼呼的娱乐,在他们眼里都是乱成一团的闹腾。守着电视机,两代人永远选择不同的频道。他们准点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然后就是永远的《星光大道》。老毕都下课了,也丝毫不妨碍他们继续欣赏荒腔走板的浓郁城乡结合部风格的演唱。幸好《奇葩说》是网上看,否则两代同观,那尴尬不是一星半点。
于是每年春节模式开启:提前一个月,每周向父母汇报回家时间。除夕是恒定不变的刻度,唯一的变量只是提前三天,还是提前五天。父母在电话里声声叮嘱:“家里水电气关好,出门不要慌,仔细检查。路上开慢点,不着急,慢慢来。”回到家,吃好老爸熬的香气腾腾的火锅,洗完摞得半人高的碗碟,终于可以洗净手、松口气,开始气定神闲地陪父母玩牌。
老太太是每天下午都有一场牌局,动手健脑,在一群七老八十的牌友熏陶下,牌技保持了相当的水准,对付我这样的菜鸟绰绰有余。通常只在家呆上三四天,就要赶赴一百公里以外的婆家,所以真正能陪着的也就是两三场。
想起小时候,重庆夏天放高温假,与我们的暑假合拍。父母一直是亲和派,在午后明晃晃的白光中醒来,父母、姐姐和我,在席地铺开的凉席上玩牌。拱猪、斗地主就是这样学会的。而大学宿舍里最流行的双抠,我却一次也没有参与过。在我的潜意识里,牌友永远只有父母。
重庆人把这称为“家搭子”,透着温情脉脉。与父母在一起,不是正经枯坐、不是庄重交谈,就是轻松随意,打着牌、聊着天,消磨亲昵时光。
今年夏天,叨念了很久的家族消夏之旅终于成行。父母和姐姐一家三口都齐齐来访,一起到峨眉小住几日。游古镇、登金顶、访名刹、观大佛、回故地,在一系列充实的行程中,我们见缝插针地安排了两个无所事事的下午,品茗打牌,节奏就舒缓开来。
老妈对一切新鲜事物跃跃欲试。趁还走得动、趁还咬得动、趁还看得到、趁还坐得稳……她的口头禅透着骨子里的乐观,往往是彻底的悲观者,一眼看穿了终极的悲,才会欣欣然珍视零碎的喜。
老爸则是稳扎稳打,健康舒适为首要条件。当安排老人们第一次入住五星级酒店后,老爸关心花费,但还是谨慎地表示开心:“偶尔享受一下,体验一下,还是可以。”
小时候,我们的童年由父母照料;长大了,父母的老年由我们陪伴。都是彼此的幸运。一样张罗生活的吃穿用度,只是角色互换,只是光阴荏苒。
在绿树掩映的窗前摆了方桌,父母、姐姐和我依次坐定玩牌,友友和骁哥在一旁玩耍,宫大和姐夫喝茶聊天。能够有这样的下午,觉得岁月温柔无比。
第3篇:陪伴家人散文
陪伴家人散文
婚後少有機會單獨跟母親及姊姊一起吃頓飯,所以這次特別安排母姐會的精心時刻。
今天不當媳婦,只當女兒!
為了今天,早早請了假,而當中協調地點喬了老半天,最後敲定在台中,為此行程規劃了許久終於成行。
先來張自拍
相聚時刻無價,早早跟老公及婆婆請一天假,謝謝老公、婆婆及孩子們。
暫時卸下老婆及媳婦的身分,今天專心當母親的女兒跟姊姊的小妹。
前言、美麗插曲
美麗的插曲,母親手機剛好遺失,因聯絡不上母親十分擔憂,而姊姊因疑似手機遺失於是半途折返回去尋手機,因此母親單獨搭車前來,我在車站繞了好幾圈,不見母親。
碰巧,出了車站後,母親跟一位同車乘客借手機,方得聯繫上。
第一站、一中街豐仁冰
意外的插曲導致美麗的錯誤
為了表示感謝,特地讓對方搭上車,送對方到她要去的中友百貨,趁機繞到一中品嚐讀書時期,夏天愛吃的豐仁冰。
第4篇:陪伴现代散文
陪伴现代散文
上周五到今天,来北京已经5个日子了。
青年路大悦城六楼的局气传统菜,女儿和她的发小阳阳、我和老公,我们四人围坐,烤鸭豆汁儿焦圈儿炸灌肠香辣虾,都是北京味道,大家举杯庆祝相聚。
女儿6月30日到京,经历了网上租房不顺利费力交涉拿回预交费用,终是在链的家收获了满意的结果。珠江罗马嘉园小区,离女儿实习的蓝色光标公交991四十分钟到,下楼过马路就是地铁站。房东人很好,女儿不必押一付三并签一年的合同,实习三月房租按月交,水电费大家均摊。厨房炊具冰箱洗衣机空调齐备,小区安保设施卫生都不错。和之前同价位的女儿痛恨的黑的中介那里相比,这里要好太多。
客厅狭长阴暗,成就了五个房间良好的采光通风。房客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却是各忙各的,互不相干各不相扰。
打过照面也打过招呼的是女儿隔壁的房客,姓钱的短发姑娘,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