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精选9篇))由网友“neve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当赫耳墨斯听见自己的雕像当饶头被送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赫耳墨斯拖长声音说。商人以为他觉得不合理,便满脸笑容的说:“假如你买1个宙斯的雕像、1个赫拉的雕像再加上1个阿波罗的雕像就送你3个赫耳墨斯的雕像如何?”赫耳墨斯听后脸都绿了“真的~~”。他已经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商人以为他是黑社会便小心地伸出四个手指说:“那四个如何?”赫耳墨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便马上“变成”笑脸说:“可赫耳墨斯不是商人的庇护神吗?他还是宙斯的儿子呢?”商人没好气的说:“庇护神?哼!什么庇护神啊?他什么也没为我们做,你看那个城主天天收税,也没看见他惩罚他呀?庇护神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还有你到底卖不卖”“我买,我买。”赫耳墨斯连忙说。他的脸已经通红。
赫耳墨斯手里抱着7个雕像,回到神间。哪七个雕像一直放在他房间最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他要做一个好神。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因为他相信爱慕虚荣是不会被别人尊重的,还不如做点有用的事。
栖霞中学初一:李安
篇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导语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本单元第三则寓言的.作者严文井是我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一)明确目标
目标(略)
重点
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2.重点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体会特点,理解寓意。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要求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
③体会寓意。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这则寓言内容上可以分为故事和寓意两部分,下面请三位同学上讲台,不看书把故事 复述一下。三个同学中一个复述讲述的部分,其他两人分别复述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语言。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复述进行评价。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
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不一样。第一次问,神态平静,问话简洁,语气也平直;第二问是在得知最高神、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竟然不值一个银元后“笑”
着问,复述时要抓住“笑”的表情,问话的语气稍重一些。当听说赫拉的雕像“要贵些”
时,大大出乎意料,第三问复述时要稍加思索,语气中带着急切,语调要更重一些。)
三次问话,只写了一次问话时的神态:“笑”,只写了一次心理活动,你能由此分析一下三问三答中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吗?
讨论、明确,开始赫耳墨斯内心深处是坚信自己在人间是受尊重的,只是不知道受尊重的程度,所以打算去考察一下,他来到雕像者的店里,先看见宙斯的像,于是随意问一句,不假思索,心请是平静,得知宙斯的像出乎意料的便宜,心想:“赫拉的一定会更便宜’,于是有些幸灾乐祸,暗自得意,这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而赫拉的雕像“还要贵一些”,又出乎他的意料。这次他变得小心了,先思量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地位,并用自己的小人之心去揣度商人的心理,然后才问,而雕像者的回答,令他如当头一盆冷水。三问三答,赫耳墨斯的心理有起有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受到了教训,但愿他以后再也不敢自以为了不起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同学读一下第二段,再用自己的话把寓意表述明白。
爱慕虚荣的人一文不值。
(四)总结、扩展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三问三答,变化起伏跌宕有致,耐人寻味,故事告诉我们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最没有价值,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受人尊重呢?(谦虚,有真才实学)。
(五)板书设计(略)
篇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则伊索寓言。首先了解一下背景材料,一起读(屏显):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实际上是古希腊流传于民间的讽喻故事,共三百多篇。
师:请注意,把“讽刺性”、“哲理性”、“文学作品”批注在课本上。(生批注)
师:好,继续读材料。(屏显)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师:再批注。这则寓言以“神”为主人公。寓言有的以人为主人公,也有的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生批注)
二、浅文深教,阅读训练
师:同学们,这节课是“浅文深教”,你们就是浅文深学。好,把课文读起来。
(生齐读课文)
师:注意两个词的读音:“庇bì护神”、“那nèi两个”。“那nà”后面如果跟的是数量词,它就读nèi。好,刚才的朗读有一个弱点,不像读故事,我们要用读故事的语调来读,(师示范读第一节)用叙述的语调,讲故事的语调读出来,好不好?好,各自读起来。
(生自由读课文)
1.文意把握训练。
师:好,我们开始第一次训练(屏显):
文意把握训练:提取这则寓言中的关键信息,找出四五个关键词(语)。
师:其实我们读一遍,就已经知道文意了,但是我们要学用一定的方法来提取这则寓言中的关键信息,找出其中的四五个关键词。我先举例:寓言中有一个人物,那么人物就是一个关键词。请大家接着“赫耳墨斯”四个字,再找四个关键词(语)。好,各自读课文,找关键词语。(生找关键词语)
师:好的,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找到了关于赫耳墨斯的五个表动作的词语。 “想”、“问”、“笑着问”、“心想”、“问”。
师:啊,文章中为什么写三次问呢?这个“问”一定是个关键词。
生: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来到人间。这是故事的起因。
师:我们要注意两个字,赫耳墨斯想的是“尊重”。于是下到凡间去“问”人家。
生:我从“一个银元”,还有“还要贵一点”,“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绕头,白送”,看出这三个神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是多高。
师:你说的是钱,这个钱在课文里是不是有一句话呀?赫耳墨斯怎么问的呀?“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关键地方。那么经,问的结果如何?
生:不被雕像者重视。
师:是,但是课文中没有直接说。
生:我和这位同学的看法是一样的。“不被人重视”正好和雕像者的回答呼应,看出赫耳墨斯不被人重视。
师:是啊,但关键词在哪?
生:我觉得是“白送”。
师:我们来看是不是这样(屏显):
赫耳墨斯
尊重
问
值多少钱
白送
师:就这五个词语,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说话,来概说这个故事。说起来。
(生自由说话训练)
师:这就是故事的主要信息。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概括的方法同样可以理解文意,把这段话读一读(屏显):
我们还可以用“概括”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则寓言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三问三答来展开故事,讽刺了那些自以为了不得其实远不如别人的人,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2.层次分析训练。
师:咱们开始第二次训练(屏显):
层次分析训练:分析这则寓言的层次并说明这样分析的道理。
师:提示一下,这个寓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开始!各小组讨论。
生:我觉得第一层应该到“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这说明了起因,后面是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三问三答。
师:这位同学不仅回答了分到哪里,还阐述了理由。很好。
生:第一层次分到“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前面是赫耳墨斯询问赫拉和宙斯,询问别人的价值,后面是询问自己的价值,询问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
师:言之有理。
生:我是按照后面是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它说“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所以我的第一层分到“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讲的是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而后面讲的是赫耳墨斯从此知道自己并不被人重视。
师:你要注意一个问题,“于是问道”与前面的内容是紧接着的,所以这个地方分不开。
生:“后来”是故事情节给我们的一个提示,所以我第一层分到“还要贵一点”。
师:对,故事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发展的。
生:我觉得第一层应该分到“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这是寓言的开始。后面三次问答是经过。
师:到底怎样看待两个层次呢?第一位同学和最后一位同学是准确的。我告诉大家一种分析方法(屏显):
第一层:概写一笔
第二层:细写几笔
师:以后你们遇到的很多文章或文段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展开的。
(屏显)
“概写一笔、细写几笔”是一种常用的段落形式。也是常用的段落分析的着眼点。
师:不管是写景文,还是叙事文,还是讲道理的文章,概写一笔和细写几笔是一种常用的段落形式,它也是常用的段落分析的着眼点之一。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根据情节结构来分析(屏显):
故事的开端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故事的发展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故事的高潮与结局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师:继续旁批。第一句话是故事的开端,前面的两问是故事的发展,最后的一次答问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师示范读最后一次答问)
师:听我刚才的朗读,注意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值多少钱”,注意神的口气,“值”要拖一下;第二个地方,“这个值多少钱”,注意“这个”后面要停顿一下;第三个地方是雕像者的回答,“白送”两个字要读得很有味道,“白-送”。(生齐读,师跟读)
3.人物评价训练。(屏显)
人物评价训练:用几个成语或者四字短话评价赫耳墨斯这个人物形象。
师:好,接下来是我们的第三次训练活动。请大家用几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评价赫耳墨斯的形象。马上想,直接回答。
生:爱慕虚荣。
生:自命不凡。
生:极其自负。
生:自以为是。
生:目中无人。
生:狂妄自大。
生:高傲自大。
生:骄傲自满。
师:大家都能很准确的把握赫耳墨斯的性格特点。
生:我认为赫耳墨斯还是玩世不恭的。
师:这个概括也很准确,赫耳墨斯只关注自己受别人多大尊重,不忠于自己的工作,到处打听。我们看,是不是这样(屏显):
爱慕虚荣 自视甚高
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妄自尊大
赫耳墨斯是一个不忠于职守的人物形象。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赫耳墨斯是玩世不恭,老师用一个确切的词,说他是一个“不忠于职守”的人。
(有一个学生高高把手举起)
生:“不忠于职守”我认为可以从赫耳墨斯“笑”中看出,不过是“一个银元”他就嘲笑。
师:呵呵,这个同学有点激动。
生:他是主管商业的,商人赚“一银元”还不同情,还嘲笑。
师:我以为,“一个银元”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其实是很贵的。宙斯的雕像很贵,赫耳墨斯心里认为他自己雕像的价钱会更贵,于是他就“笑”。
师:用成语和几个短语来评说人物形象,这种方法甚至出现在高考题中。一起来看一道题(屏显):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出三个适于评价“约旦河”、“盐海”的成语。
约旦河滚滚注入盐海。盐海对约旦河说:“你整天奔波,活得太累了吧?什么时候你也能像我一样舒服地徜徉在柔和之中,犹如富贵太太靠在沙发里一样?”约旦河答道:“想永远保持新鲜,就不能整日躺在那里做梦!”若干年后,约旦河依然年轻秀美;而盐海呢,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名叫“死海”。
师:这道练习,可以是同学们的课外作业。
4. 浅议表达技巧。(屏显)
表达技巧浅议:试议议这则寓言的表达技巧。
师:阅读就是要有阅读的本领。现在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训练,请同学们议一议这则寓言的表达技巧。换种说法,就是议一议写作技巧。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认为这则寓言是夹叙夹议的,如果没有议论,叙述就失去了基础。
师:把你的说法改一下:叙议结合,先叙后议。
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欺欺人,但雕像者的回答是“这个算饶头,白送”,这就是侧面表现它不值钱。
师:好,但“自欺欺人”这个词可以不要用。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则寓言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赫拉雕像的价钱、宙斯雕像的价钱和赫耳墨斯自己心里想的价钱和雕像者给的价钱,很好地写出了赫耳墨斯是根本不受人重视的。
师:对照鲜明。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这篇文章用了衬托的手法,先写的是赫拉和宙斯雕像的钱数,而赫耳墨斯希望自己能够值的钱比他们的更多,从而体现赫耳墨斯十分爱慕虚荣。
师:又是对比,又是衬托。
生:这篇文章还描写了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里只想受多大尊重,体现了他爱慕虚荣。
师:想,又想,几次写到想,还有“笑”,也是写心理活动。
生:一开始的期望值很高,最后的“白送”写出他的心里落差。
师:反差很大。这种反差其实就是一种表达技巧。
生:他自己心里的价钱与后面的价钱形成对比,从而写出他不被人重视。
师:可以的,他自己的前后表现也是一种对比。
生:还有赫耳墨斯语气的描写。
师:这也是一种描写。
生:这个寓言的结尾最后没有写出赫耳墨斯的想法,引起读者遐想。
师:这个同学的发现有意义。故事到此不再往下写,这也是技巧。
生:这篇文章没有用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而是运用了对话的形式。
师:三问三答,展开一个故事。
生:这篇文章运用赫耳墨斯这个形象代表了所有像赫耳墨斯的人。
师:这个说法也很好啊!通过一个神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大的道理,来普遍地讽刺像他这样的一类人。
师:老师把大家的说法小结一下(屏显并讲析):
以“神”喻人
同学们学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以神喻人”。批评、讽刺的是我们自己,是“人”。到了八年级你们还要学到一篇《马说》,它是以马喻人。
“对话”展开
文章运用对话的手法展开整个故事。
“白描”手法
白描手法,就是用简单的几笔就把人物的形象勾勒了出来。
留下“空白”
赫耳墨斯最后想什么,说什么,有什么表现,我们都不知道,这让我们去想想像。
最高妙的手法是:蓄势于前,急转于后
雕像者回答说,赫耳墨斯的雕像可以“白送”。赫耳墨斯想不到竟然是这种结果,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雕像者的回答其实是让故事情节有了一次巨大的转折,180度的转折,这就是蓄势于前,急转于后。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余味悠长。这是它最高妙的手法。
师:许多个世纪以后,有个小说家叫“欧?亨利”,他的作品就常用这种“急转于后”的方式结尾,我们称它为“欧?亨利式结尾”。你们的作业就是去了解一下“欧?亨利式结尾”。 (生做笔记)
(屏显)
学习小结
在读与练中学语文、懂道理,练能力。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读与练中学语文,懂道理,练能力。同学们很聪明,谢谢大家,下课!
篇4:《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后练习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后练习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庇护(pì)爱慕(mù)
B.俯视(fǔ)乏味(fàn)
C.惭愧(cán)妒忌(dù)
D.烟囱(cōng)矗立(chù)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3.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 ()
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
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
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
篇5:初中语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2.重点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仔细品味,理解寓意。
3.学习不同的描写手法,体会其中的妙处。
4.发挥联想和想象,训练构思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相信你们对《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这样的故事一定非常熟悉,那么你知道他们属于什么体裁吗?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文学体裁形式中的一篇:对!《赫尔莫斯和雕像者》。
(教师板书课题)
二.阅读文章,叙述故事。(这则寓言内容上可以分为故事和寓意两部分,总体叙述练习及分角色复述训练。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做到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三.查找资料,厚读文章,丰富知识。
(一)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二)知道古希腊神话中宙斯、赫拉以及赫尔墨斯的关系及其各自的大概情况。
(三)知道《伊索寓言》的大概情形。(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集。)
(四)揣摩文中赫尔莫斯的心理,体会寓意。
试根据赫尔墨斯的性格特点,在下面两个空格上填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四.品读文章,完成目标。
(一)品味赫耳墨斯三次问话,引入描写方法的问题予以解决。
1.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分析三问中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第一次问,神态平静,问话简洁,语气平直;第二问是在得知最高神、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竟然不值一个银元后“笑”着问,听说赫拉的雕像“要贵些”时,大大出乎意料,语气急切。三问三答,赫耳墨斯的心理有起有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受到了教训,但愿他以后再也不敢自以为了不起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爱慕虚荣的人一文不值。
(二)品味文中三次答话,引入对比手法的问题予以赏析。
三次答话,简洁有异,加以品味,各抒己见。教师点评适当补充。
五.续写文章,精彩展示。(注重描述,做到生动。)
六.薄读文章,简简概括。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三问三答,生动描述,变化统一,起伏跌宕,耐人寻味,告诉我们: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其实最没有价值,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受人尊重呢?(要谦虚,要有真才实学不要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七.板书设计(略)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力图以本文简短的故事做切入点,简洁高效的让同学们把握较为丰富的文学知识,同时有一定的训练机会,并且在课堂之中得到应有的为人熏陶,得以良好的人生教益。这是一次尝试,我们可以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但问题是我们能够解决好多问题的情况下,为什么就只解决一个问题呢,那是不是一种浪费。
篇6:初中语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寓言以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揣摩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分析赫尔墨斯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寓意,体会、感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事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人物的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难点:多元解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5分钟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1分钟)
1、用“你知道自己值多少钱?”导入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3分钟)
1、理清故事内容:
(1)赫尔墨斯为什么要问自己雕像价格?如何问价?——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宙斯——赫拉——赫耳墨斯
2、理清人物背景
宙斯:众神之王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妇女的保护神。
赫尔墨斯: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从辈分上看,赫耳墨斯是晚辈;从官职上看,赫耳墨斯的官小)
三、品读细节,合作探究(5分钟)
1、品三问三答:找出三次对话的不同
根据学情相应指导:
(1)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篇7:初中语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则伊索寓言。首先了解一下背景材料,一起读(屏显):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实际上是古希腊流传于民间的讽喻故事,共三百多篇。
师:请注意,把“讽刺性”、“哲理性”、“文学作品”批注在课本上。(生批注)
师:好,继续读材料。(屏显)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师:再批注。这则寓言以“神”为主人公。寓言有的以人为主人公,也有的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生批注)
二、浅文深教,阅读训练
师:同学们,这节课是“浅文深教”,你们就是浅文深学。好,把课文读起来。
(生齐读课文)
师:注意两个词的读音:“庇bì护神”、“那nèi两个”。“那nà”后面如果跟的是数量词,它就读nèi。好,刚才的朗读有一个弱点,不像读故事,我们要用读故事的语调来读,(师示范读第一节)用叙述的语调,讲故事的语调读出来,好不好?好,各自读起来。
(生自由读课文)
1.文意把握训练。
师:好,我们开始第一次训练(屏显):
文意把握训练:提取这则寓言中的关键信息,找出四五个关键词(语)。
师:其实我们读一遍,就已经知道文意了,但是我们要学用一定的方法来提取这则寓言中的关键信息,找出其中的四五个关键词。我先举例:寓言中有一个人物,那么人物就是一个关键词。请大家接着“赫耳墨斯”四个字,再找四个关键词(语)。好,各自读课文,找关键词语。(生找关键词语)
师:好的,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找到了关于赫耳墨斯的五个表动作的词语。 “想”、“问”、“笑着问”、“心想”、“问”。
师:啊,文章中为什么写三次问呢?这个“问”一定是个关键词。
生: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于是来到人间。这是故事的起因。
师:我们要注意两个字,赫耳墨斯想的是“尊重”。于是下到凡间去“问”人家。
生:我从“一个银元”,还有“还要贵一点”,“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绕头,白送”,看出这三个神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是多高。
师:你说的是钱,这个钱在课文里是不是有一句话呀?赫耳墨斯怎么问的呀?“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关键地方。那么经,问的结果如何?
生:不被雕像者重视。
师:是,但是课文中没有直接说。
生:我和这位同学的看法是一样的。“不被人重视”正好和雕像者的回答呼应,看出赫耳墨斯不被人重视。
师:是啊,但关键词在哪?
生:我觉得是“白送”。
师:我们来看是不是这样(屏显):
赫耳墨斯
尊重
问
值多少钱
白送
师:就这五个词语,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说话,来概说这个故事。说起来。
(生自由说话训练)
师:这就是故事的主要信息。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概括的方法同样可以理解文意,把这段话读一读(屏显):
我们还可以用“概括”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则寓言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三问三答来展开故事,讽刺了那些自以为了不得其实远不如别人的人,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2.层次分析训练。
师:咱们开始第二次训练(屏显):
层次分析训练:分析这则寓言的层次并说明这样分析的道理。
师:提示一下,这个寓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开始!各小组讨论。
生:我觉得第一层应该到“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这说明了起因,后面是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三问三答。
师:这位同学不仅回答了分到哪里,还阐述了理由。很好。
生:第一层次分到“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前面是赫耳墨斯询问赫拉和宙斯,询问别人的价值,后面是询问自己的价值,询问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
师:言之有理。
生:我是按照后面是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它说“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所以我的第一层分到“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讲的是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而后面讲的是赫耳墨斯从此知道自己并不被人重视。
师:你要注意一个问题,“于是问道”与前面的内容是紧接着的,所以这个地方分不开。
生:“后来”是故事情节给我们的一个提示,所以我第一层分到“还要贵一点”。
师:对,故事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发展的。
生:我觉得第一层应该分到“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这是寓言的开始。后面三次问答是经过。
师:到底怎样看待两个层次呢?第一位同学和最后一位同学是准确的。我告诉大家一种分析方法(屏显):
第一层:概写一笔
第二层:细写几笔
师:以后你们遇到的很多文章或文段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展开的。
(屏显)
“概写一笔、细写几笔”是一种常用的段落形式。也是常用的段落分析的着眼点。
师:不管是写景文,还是叙事文,还是讲道理的文章,概写一笔和细写几笔是一种常用的段落形式,它也是常用的段落分析的着眼点之一。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根据情节结构来分析(屏显):
故事的开端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故事的发展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故事的高潮与结局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师:继续旁批。第一句话是故事的开端,前面的两问是故事的发展,最后的一次答问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师示范读最后一次答问)
师:听我刚才的朗读,注意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值多少钱”,注意神的口气,“值”要拖一下;第二个地方,“这个值多少钱”,注意“这个”后面要停顿一下;第三个地方是雕像者的回答,“白送”两个字要读得很有味道,“白—送”。(生齐读,师跟读)
3.人物评价训练。(屏显)
人物评价训练:用几个成语或者四字短话评价赫耳墨斯这个人物形象。
师:好,接下来是我们的第三次训练活动。请大家用几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评价赫耳墨斯的形象。马上想,直接回答。
生:爱慕虚荣。
篇8:《赫耳墨斯与雕像者》《蚊子与狮子》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蚊子与狮子》
教学步骤:
一、 课前准备
1、 熟读《赫》与《蚊》两则故事
2、 每人准备一则《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或其它寓言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3、 选定两组学生排演《赫》《蚊》,三人一组(一人旁白,两人表演)。
4、 搜集或查找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二、 情境表演
1、教师激情导入新课
2、表演《赫 》与《蚊》(情境一:由三个学生或素描代替宙斯、赫拉、赫耳墨斯雕像;情境二:支一网子)
3、 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
三、 寓意新探
1、 看表演后,师生再读故事,同找故事寓意。
2、 抛开故事原有的寓意,再读故事,你有新的见解吗?
(师生同读、同说,教师可先从一个方面说出自己的见解以此给学生以思维的导引。如:从赫耳墨斯角度:人要有自知知明;人要谦逊,但不等于不自信;要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价值;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从蚊子的角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 如果你是赫耳墨斯或是蚊子或是狮子,你想说点什么?
(师生同说,教师可先说,也可在学生说完后说。师生与文中人物对话。)
4、 教师小结: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简介,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寓言的欲望。
四、 拓展延伸
1、 分小组讲寓言故事――小组推荐一人上台讲故事――师说寓意
2、 教师出示准备的寓言故事――学生说寓意
3、 自由编写寓言故事――师生共同编写――全班交流评比
篇9: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反思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重讨论,强调“读”、“议”结合。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就课文各抒己见,有什么感受都可以提出来讨论,让学生学会从各个不同角度用各种表现方式来揭示课文的思想和寓意。
如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有的同学认为赫尔墨斯是过分的.自我陶醉,如果他能够把握好这个度,那么有时自我陶醉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呀。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这种看法很有见地。我觉得这是得益于他对课文的朗读理解。
在教学中,老师可常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的讨论,通过讨论辨真伪,知美丑,晓善恶,教师则只需要适当点评。在辩论的过程中,不同思维的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从而使课堂充满着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即“有思考、有感情、有个性的思想的积极”活动。
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读读议议,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又能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艺术形象和语言手段,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学生的阅读的自主习惯自然也会形成。
第2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
过程方法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1、把握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
2、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难点
1、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对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
二、人物介绍
在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以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希腊神话中的大人物,为什么说是大人物呢?我们且来听听他们的大名。一个叫宙斯,还有一个叫赫拉。有人认识吗?介绍宙斯、赫拉、赫尔墨斯的地位及各自的职责。
宙斯:众神之王,至高无上的主神天神
赫拉:宙斯妻子,掌管婚姻,是生育及婚姻的保护者,她代表女性的美德和尊严。
赫尔墨斯:在奥林珀斯山担任宙斯和诸神的使者和传译,又是司畜牧、商业、交通旅游,偷窃,狡猾,撒谎体育运动的神,还是小偷们所崇拜的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字词读音、朗读节奏、语气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读后复述寓言故事内容。
4、总结寓言寓意。(课文最后一句话)
认真倾听老师的语言,打开课本准备进入本课的学习。
四、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找出课文中表现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的语句,并演读
(想知道-问道-笑着问道-心想-问道;为什么先问宙斯
和赫拉的?看见?还是特意找的?如果连赫尔墨斯的雕像都没有会怎么样?笑着问道,笑背后的内心在想什么?)
2、多角度提炼寓言寓意。
先总结“《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寓言的最后往往用一句精练的话点名寓意。”再引出白山先生的话,“但有些寓言后面的‘教训’,现在看来则显得牵强,我们在阅读时,不妨只从寓言故事出发,而不必用这些‘教训’来理解故事。”,启发学生要多角度从故事中总结道理。如:
⑴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认识自己。
⑵在一个岗位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⑶人的价值不是通过地位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看一个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⑷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五、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寓意来源于故事,那如果故事的结尾不一样,那寓言的寓意会不会改变呢?思考:赫尔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能算“饶头”,白送后,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并思考寓意是否发生变化。
六、拓展延伸/作业
阅读《伊索寓言》中的《樵夫与赫耳墨斯》,从该故事中多角度提炼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2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更有人说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学习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2.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一、新课导入
安徒生的童话,古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去享受绮丽瑰宝——寓言的无穷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hè)宙斯(zhòu)庇护(bì)粘住(zhān)
2.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4.背景链接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东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交流点拨】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3.下面两则是改动情节后的寓言,讨论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并说明原因。
改动后的寓言: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交流点拨】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没有了。
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二)深层探究
人物形象: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1)赫尔墨斯的性格: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三)语言品析
仔细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交流点拨】一个“笑”字,描写赫尔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
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交流点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得意洋洋的模样。
(四)比较阅读
深入文本,比较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板书设计
赫耳墨赫尔墨斯:宙斯雕像赫拉雕像自己的雕像爱慕
雕像者雕像者:一个银元还要贵一点白送虚荣
蚊子和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骄兵
狮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必败
五、拓展延伸
续编寓言故事: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会说些什么?
【交流】例文:赫耳墨斯听了以后又气又羞。他回到天庭以后,心里越想越有气,暗暗说:“好,既然你们不把我这个庇护神放在眼里,那我以后也就不管你们的事了。”这时,宙斯出现在他的面前,问道:“我的孩子,是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呀?”赫耳墨斯就将他在雕像者店里的经过讲了一遍。宙斯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我的孩子,原来我们这些神灵在人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尊重啊!看来我们要好好反省了。我和你母亲的雕像只能贱卖,你的只能作为添头,可想而知,雕像店的生计多么难维持呀。我们,尤其是你,这个商人的庇护神,必须为他们做几件有益的事情了,否则,你和我,我们一家都会分文不值啊。”
2.蚊子战胜狮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交流】例文: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一、导入
由人们对寓言的说法导入:
1、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2、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3、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4、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知识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3、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⑴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⑵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⑶ 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⑷ 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特的: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长出来的。
三、新课学习
1、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⑴ 检查预习:
赫拉 hè 宙斯 zhòu 庇护 bì 粘住 zhān
庇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⑵ 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听读。
看图复述课文。
课文研讨:
①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②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③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④ 根据人物特点补充人物的语言神态: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 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于是 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⑤ 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⑥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明确:原文刻画了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
2、学习《蚊子和狮子》:
⑴ 诵读感知: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蚊子:冲、咬 扬长避短 胜 狮子:抓
蚊子:吹、唱 骄傲自满 败 蜘蛛:粘
骄兵必败
⑵ 总结归纳寓意:
《蚊子和狮子》寓意是什么?(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告诫人们不应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
⑶ 改动情节,概括寓意: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告诉人们,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弱小者也能战胜强者。)
⑷ 课堂研讨:
请大家比较这则寓言和上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
① 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
② 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不同点:
① 情节不同:
《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
《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② 寓意不同:
《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③ 表现方法不同:
《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④ 表达方式不同。
《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藐视强大的敌人。描写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动作。
四、课堂小结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用动物间的关系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
五、拓展与延伸
1、练习概括寓意:
燕子与乌鸦
燕子与乌鸦争吵谁最美丽。乌鸦对燕子说:春天才能看到你美丽的外貌,我的身体却可以抵御冬季的严寒。这就是(健康的身体是最漂亮的外貌。)
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这就是(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2、根据提供的材料编写寓言:
⑴ 树和斧子
⑵ 画笔和颜料
⑶ 蜜蜂和花朵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及阅读方法。
2.学习文中对比、留白、反差等艺术表现手法。
3.教育学生为人不可爱慕虚荣等。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指导把握人物形象,掌握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揣摩赫耳墨斯的心理。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质疑标题):读完标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二、阅读感悟
1.自主感悟(独学)
2.合作交流(群学)
三、展示点拨
1.一理结构脉络和故事层次。
理出文章先叙事、后画龙点睛揭示蕴含的哲理的结构。
开端:点明人物、事件、地点,点赫耳墨斯“下凡”的“目的”——证明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
发展:问宙斯、赫拉的雕像价格。
高潮:问自己雕像的价格。
2.二品人物形象和故事写法。
结合指导朗读,品析人物,赏析反差、留白、白描、对比以及蓄势在前急转于后等艺术手法。
3.三悟文体特点和阅读方法。
四、自我检测
运用所学方法,自学《蚊子和狮子》。
五、拓展迁移
荐读,布置课后任务:阅读教材名著导读内容《伊索寓言》,并选择一则寓言进行解读。
第3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
第4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说课稿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中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作品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遐思。学习这个单元,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分析教材
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这两篇寓言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从明代传入我国,影响深远。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伊索寓
第5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则伊索寓言。首先了解一下背景材料,一起读(屏显):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寓言》实际上是古希腊流传于民间的讽喻故事,共三百多篇。
师:请注意,把“讽刺性”、“哲理性”、“文学作品”批注在课本上。(生批注)
师:好,继续读材料。(屏显)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师:再批注。这则寓言以“神”为主人公。寓言有的以人为主人公,也有的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生批注)
二、浅文深教,阅读训练
师:同学们,这节课是“浅文深教”,你们就是浅文深学。好,把课文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