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14 07:13: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杨扬

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

2.识记文学常识、理解文章主题。

3.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深入体会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

2.能够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两位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与民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对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赏析能力。

3.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引入本课学习。

二、复习内容

知识点梳理:(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读《岳阳楼记》回答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2、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6、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7、“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8、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

9、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10、“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1、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读《醉翁亭记》回答

12、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13、写山间早晨、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14、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15、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

16、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17、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

(六)、名句背诵:

1、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

2、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

3、洞庭湖月夜美景:

4、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

5、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

6、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句子:

7、迁客骚人因己而悲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1、两篇散文语言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命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2、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下联:

3、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状元之星》61页第6题73页第3题

第2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代文体。

2、思想贯通:了解古代的贬官文化和隐士文化。

3、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4、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教学重点

人文文化熏陶,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和隐士文化。

教学难点

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教学方法

情景陶冶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习题、实物投影、录音机、彩粉笔、笔记本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配乐诗朗诵

指名读:

成就可以更大,但你必须大胆梦想。当然实现梦想的过程必定艰辛万分,因此你必须保持一种愉快的态度,用轻松的心情面对挑战。这样你才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适应压力,放飞心灵,才能在踏实中筑梦,才能顺利走向成功。缓解紧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体验

古之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遭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中,不乏饱读诗书的志士。由于对认识变迁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清醒更深刻地认识,创作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

学生举例:

如: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刘禹锡的《陋室铭》……为解决本课重点埋下伏笔。

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就付息一下《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感受这些孤独而又高贵的灵魂,体验他们发自内心深处无奈而不屈的声音。粗略回顾三篇文章,并指出异同。(分小组讨论)

复习过程

1、提示三篇文章的基础知识

2、复习记这种文体既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

板书:叙事,描写,议论

3、像这样文体隐含在题目当中的'文言文你还了解哪些?

板书:说: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序:临别赠言

4、提出问题《小石潭记》时乐常忧《岳阳楼记》因国而乐《醉翁亭记》因景而乐过度:“乐”也好,“优”也罢,三篇文章的表现方式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景物描写来体现。

5、勾画突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屏幕显示)隐士文化与贬官文化

6、练习描写景物(屏幕显示)一段有关秀美山川的录像

点拨:语言内容主旨

A文体都是“记”。

B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三作者同为贬官,但对贬官的态度不同。

C都有景物描写,作用不同。(屏幕显示)让一名学生读: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情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

学生举例:

依据问题,分行思考,选代表作答:

1、《小石潭记〉中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伧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

2、《醉翁亭记》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意无穷也”与《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中的“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学生动笔:

小结:

同是写景抒情,但主旨不同,文笔也不同,愿与作者的经历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学生阅读理解学生习作了解所学过的古代文体完成目标。

写作技巧的点拨完成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和隐士文化,完成目标2。

练习

布置习题:

练习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突破难点。

课堂小结稻粱发酵以成美酒,少材躬压以成犁辕。范仲淹这些大臣在漫长的遭贬过程中,成就了另一番学业,那酵成的美酒芬芳诱人,那工成的犁辕带着信念走向春的田野,划出美丽的诗文!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2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

2、识记文学常识、理解文章主题。

3、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深入体会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

2、能够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两位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与民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对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赏析能力。

3、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引入本课学习。

二、复习内容

知识点梳理:(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读《岳阳楼记》回答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2、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6、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7、“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8、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

9、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10、“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11、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读《醉翁亭记》回答

12、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13、写山间早晨、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14、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15、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

16、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17、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

(六)、名句背诵:

1、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

2、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

3、洞庭湖月夜美景:

4、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

5、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

6、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句子:

7、迁客骚人因己而悲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1、两篇散文语言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命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2、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状元之星》61页第6题73页第3题

第3篇:《岳阳楼记》教案(北师大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古月一郎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3、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范仲淹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4、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范仲淹豁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3、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记叙、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关系,品味文章写作特色。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诵录音、卡片、小黑板,默写题每人一份。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兴2/

由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楼以文传”导入。

二)检查预习15/

1、朗读对抗赛:

推荐五名代表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流利程度等方面评议,评出优胜者1-2名。

2、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朗读节奏、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教学案(苏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复习篇目:《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能准确翻译重点语句

3、能运用课内文言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

预习要求:1、整理、记忆两篇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2、能准确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归类

A《岳阳楼记》

一、填空。

1、《岳阳楼记》,作者,字,(朝代)文学家。是他的谥号。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前人之述”指的是,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作者在文中表达自己阔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分别是。

二、重要词语归类解释。

1、圈画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百废具兴属予作文

2、用横线画出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谪守巴陵郡长烟一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岳阳楼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代文体。

2.思想贯通:了解古代的贬官文化和隐士文化。

3.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4、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教学重点 人文文化熏陶,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和隐士文化。

教学难点 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教学方法 情景陶冶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习题、实物投影、录音机、彩粉笔、笔记本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配乐诗朗诵

指名读:

成就可以更大,但你必须大胆梦想。当然实现梦想的过程必定艰辛万分,因此你必须保持一种愉快的态度,用轻松的心情面对挑战。这样你才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适应压力,放飞心灵,才能在踏实中筑梦,才能顺利走向成功。 缓解紧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体验

古之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遭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目标:

1、作者简介及作品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

4、文意理解及拓展迁移。

二、复习过程:

1.熟读课文,背诵名句。

2.复习作者和作品主题。

(1)范仲淹,字 , 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有《 》,我们曾学过他的《渔家傲》。

(2)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3)中心思想: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知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

3.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通假字。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二、古今异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复习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藤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概,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景,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千载传诵,读之令人慨然。语言优美有韵,内容情景交融,是一赏读名篇。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本文内容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因而对文中作者情感与胸怀的解读有难度,老师在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介绍一定要到位,使学生能披情入文;同时,要加强朗读的训练,使学生在熟练和用情的朗读中分享作者的胸襟与抱负,使自己的人生观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文言知识;了解作者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岳阳楼记》教案及习题(北师大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3、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范仲淹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4、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范仲淹豁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3、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记叙、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关系,品味文章写作特色。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诵录音、卡片、小黑板,默写题每人一份。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兴2/

由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楼以文传”导入。

二)检查预习15/

1、朗读对抗赛:

推荐五名代表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流利程度等方面评议,评出优胜者1-2名。

2、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朗读节奏、语气,指导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