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才刚刚过去,大家都哪些地方呢?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吧。
(指名回答)
师:(景点)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或者说它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师:要是让你用一个词说说置身其中的感受,你会说什么?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想身临如画的美景之中,也非常想被沉醉。(板书:沉醉)可惜,此时还不能实现这个愿望。但是,有一个人要比老师幸运多了,他亲历了这里(幻灯:黄果树瀑布),完全被沉醉,他是谁?
2、了解徐霞客
师:徐霞客是什么人?预习时了解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出示小贴示。
师:这样一个游历了名山大川的人,见过了各式奇景,为什么会为黄果树瀑布沉醉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果树瀑布。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字词。
师:要想能够读顺、读通、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必须能够准确读书文中的生字词,同学们可以读准他们吗?
出示:哗哗
人喧马嘶
喧嚣
缝隙
三叠
撩过来
隔着
胸膛
沉醉
雷声轰鸣
訇然作响
师:通过朗读读出你对这些词的理解。
师:这些生词不仅要会读,还要能够正确书写,请大家注意隙、隔,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描红这两个字。
2、检查句子。
师:文中有许多长句子,要想读通顺不容易,谁来试试?
出示: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象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三、新授14自然段。
1、师:现在,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听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的深情呼唤,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给我们的激情震撼。(揭题)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黄果树的什么特征让徐霞客那么沉醉?
3、请学生谈论自己的收获,并读读课文中给自己深刻感受的句段。
4、总结板书:声:响
5、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这响声是一成不变的吗?(点出:渐近渐响)
(3)、再请学生读一读,体会声音的渐近渐响。
(4)、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通过突出一些声音词让我们体会到了瀑布声响的变化,能找到吗?(点出:哗哗、喧嚣、人喧马嘶)齐读
(5)、师: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有几个动词尤其吸引了我,让感受更加真切,你发现了吗?(点出:飘、佛、涌、盖、)请学生再试着读读,体会动词的精妙。
(6)、师:动词用得多好呀!老师也想体会一下。(师范读)
(7)、师:水声越来越大,都涌上来了,这一个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换个词可以吗?比如冒?
(8)、练习:泉水咕嘟咕嘟从下面(
)上来。
可以填什么动词?说说你的理由。
(9)、师:这水声源源不断,气势磅礴地涌来,声音太大了,大到什么程度?(读书上的句子)大得盖过了一切声响,没有游客的交谈声,没有汽车的发动声,没有动物的鸣叫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只剩下什么?(点出:只)
(10)、师: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神奇,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竟然包含了如此丰富而震撼人心的内容,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请随着这瀑声好好的品位一下这优美的文字。(配乐朗诵第二段)
6、师:我完全被吸引了,真想走近瀑布看看。
(1)、指明朗诵第三自然段,同时播放瀑布图片。
(2)、对哪句感受最为形象,读一读。
(3)、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师:恰当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可以展开联想的翅膀,使素未蒙面的景物更加鲜活,跃然纸上。再读一读。
(4)、师:善于联想的同学是不会满足于书上的一两句大比方的,还会从一个个方块字中领会瀑布的豪情。你发现了哪个字?
泻用在这里给你什么感受?从读中去体会。
(5)、总结:这一段写了瀑布的形,如果也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形
壮)
(6)、学习重要的还要会灵活应用,你认为这里填什么动词比较合适,出示:
庐山瀑布的水从山上()下来。
7、师:瀑布的声音轰然作响,形态气势恢弘,那么它的水花呢?
(1)、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2)、对第四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点出了银雨洒金街,小组讨论:银雨是什么?金街是什么?谁把银雨洒在金街上?
朗读出这种美景,出示小贴示,补充了解,再读第四段。
(4)、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早就这种美景的?
洒用得好在哪?读出这种感觉。
8、总结: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瀑布先声夺人的吸引了我们的耳朵,他的声音震耳欲聋,摄人心魄。而当我们走近它又被它一泻千里的壮美所震撼。而它那银雨洒金街的奇景更是似真似幻。徐霞客还有我们怎能不沉醉于这瑰丽之景中,又怎能不感叹黄果树瀑布真是(出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读。
第2篇: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
3、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果树瀑布。(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
(1)“凝神谛听”是什么意思?(注意力集中仔细地听)
(2)他在凝神谛听什么呢?(远处的瀑布声)出示瀑布声响
二、感悟声响
1、请同学们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
2、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有哪些呢?谁来读一读。
3、刚进入风景区,我们听到了——
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从远处飘来是怎样的一种声音?为什么不用“传”呢?(声音很小,轻柔,要细细的听)
(2)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就像——
(3)渐近渐响,那“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水声很响)
人喧马嘶的声音大吗?现在这潮水般涌过来的瀑布声都盖过了人喧马嘶,够大的声音。
(4)这段话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的声音比作( ) 和( ) ,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远及近。
(5)指导朗读。
远听瀑布声似微风飘来,近听瀑布声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先练练。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齐读。
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1)一架织布机的声音大不大(大)现在有多少架?(千万架)
(2)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你感受到了什么?(声音很大)
(3)又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齐读这句话。
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1)从一个“泻”字中,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
(2)瀑布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如果此时,你在瀑布底下,大声的说话,旁边的人还能听到吗?(听不到)这声响够令人难忘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三、感悟形态。
1、声音虽美,但如果我们来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只听其声,未免太遗憾了!下面,请大家睁开慧眼,去真正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庐山真面目。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瀑布的形态,用浪线划出。
2、谁来读一读你划的句子。出示这两段话。
3、出示图片,教师叙述“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1)瀑布宽80米,我们的教室前后长十几米,现在有5个教室那么长。这么宽的白色缎子从织布机上泻下来,你感受到瀑布的什么?(壮美、气势非凡、不同凡响、雄伟壮观)
(2)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吧!先自己试读。
(3)指名读。
出示: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银雨”指什么?(晶莹的水珠)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怎么又变成金街了呢?(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
(2)用上课文中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想象,描写“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3)谁来读一读。
四、体悟感受。
1、细细领略瀑布不同形态的美,体会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真实画面。我们想不想与瀑布水亲密接触呢?(想)
2、我们随作者来到了谷底,让我们从作者的感受中寻求自己的感受,读读5—7小节,找到喜欢的语句,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呆会儿与同学交流。
3、现在是我们交流感受的时间了,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谁先来说?
4、谁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与瀑布隔得很近,仿佛——尽情享受“银雨”扑面的滋味,好舒服!
我们无法前往享受一番,那就想想夏天体育课后,你撩过不少冷水来洗脸,这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板书:凉丝丝)
——每个细胞怎么会灌满活力的你有怎样的感受?
想象自己端坐在谷底,与瀑布咫尺相望。壮观的瀑布直泻而下,瀑声盈耳,惊心动魄,山回谷应。我们人仿佛置身在圆形的、立体的.音乐池中。
——四周的瀑布声好比奏鸣的乐声,自然、美妙,扣人心弦,思绪也自然地飘飞着,身子仿佛就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为之激动、为之兴奋、灌注了无穷的活力。
——原本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的人,现在在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人的胸襟开阔了,人与景合而为一,人瀑相融,人仿佛也成了瀑布中的一分子。
——瀑布的壮美、生机的无限,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陶冶,所以人们向往自然,都愿意去山水间走一走,看一看,汲取大自然的力量。
2、(反复引读)我们之所以久久……衣衫,是因为聆听……。/// 聆听……生机,所以我们久久……。好深刻的感受呀!作者早已陶醉于“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中”。
五、升华感受。
1、刚才我们与瀑布水亲密接触,感受人水结合的无穷享受,情景交融的无限魅力。“此时,徐霞客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2、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一句话赞美黄果树瀑布?
3、作者又是怎么赞美的?(出示第一节文字“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在心底默默地赞叹——(齐读)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赞叹——(齐读)
4、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天地间悬挂着的歌,我们欣赏瀑布!我们赞美瀑布!现在,我们就借宋祖英的《瀑布》一曲一表我们的赞叹!
六、作业设计
1、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家人听,注意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
2、学用游览顺序,仿写一处景物,尽可能的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
第3篇:课文《黄果树瀑布》的教学设计
课文《黄果树瀑布》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图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
3、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感受,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景体验法、迁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同学们,此时此刻,在这间教室里,最吸引你注意的是什么?
二、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听”、“看”。)
2、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那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激情朗读,建构体验的基础
1、还记得海伦·凯勒吗?她正是用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师很激情地) 今天,
第4篇: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优秀)
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感受黄果树瀑布声音和形态的特点。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体会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
3、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果树瀑布。(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
(1)“凝神谛听”是什么意思?(注意力集中仔细地听)
(2)他在凝神谛听什么呢?(远处的瀑布声)出示瀑布声响
二、感悟声响
1、请同学们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
2、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有哪些呢?谁来读一读。
3、刚进入风景区,我们听到了——
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
第5篇: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
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共13篇)由网友 “Miyaaaa”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课文《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
案例反思
什么是阅读教学呢?《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文本,这是大家早就熟知的,只是这三者之间的对话怎样才能积极、有效地开展呢?在执教了《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后,这个问题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黄果树瀑布》是国标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文章词汇丰富,语句优美,尤其是比喻句大量出现,使语言格外具体生动,让人感受到黄果树瀑布
第6篇:黄果树瀑布课文
黄果树瀑布课文
要学会一篇课文,教学课本原文是离不开的因素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果树瀑布课文,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黄果树瀑布
作者:吕游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