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名著讲解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名著讲解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具体要求是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常见考法
近几年,全国中考名著导读试题大都取自课标推荐篇目,考查内容有: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故事、主要人物及性格;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
题型主要有: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简答题、评价题、概述题等。
误区提醒
例析: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联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1)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2)请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答案:(1)示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遭遇白骨精先后变作花容少女、老妇人、老公公的诱骗,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孙悟空不顾师父念咒阻拦,终将白骨精打死。(2)示例:变少女,变老妇,变老翁,白骨三变,三变都逃不过你火眼金睛;遭斥责,遭恶咒,遭恨逐,师父三惩,三惩都挡不住你斩妖除魔。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分析:此题设有两个小题,一题要求考生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二题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解答这两道题,前提是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一定要熟悉,至少要看过相关内容的文学或影视作品;还要对白骨精三次变化的欺骗行为有本质的认识,对孙悟空斩妖除魔的精神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就简述不了经过,也写不了颁奖词。颁奖词的语言表述要得体流畅,注意运用恰切的修辞手法,富含一定的文采。
例析:名著阅读。
(1)凭借你阅读《格列佛游记》的体验,从下列地名中选出格列佛没游历过的一项( )
A.小人国 B.车迟国 C.大人国 D.慧骃国
(2)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故事情节。
①发现“水帘洞” ②获取“金箍棒” ③炼就“火眼金睛”
故事情节:
(3)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 (2)示例:①有一天,群猴在水边洗澡,溯流而上发现一股瀑布。石猴率先跃入瀑布中,发现瀑布后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他就率领群猴入住其中……②石猴想要一件合适的兵器,就去找东海龙王。试用了几件兵器都不满意,最后他看中了龙宫的定海神珍铁,便取来做他的兵器…… ③美猴王大闹天宫被抓,太上老君将他关到八卦炉中。他在炉中被煅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想到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 (3)示例一:此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这种写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譬如,小说将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自我的全过程刻画得非常细腻感人。示例二:这本书的名言警句很多,能激励我们成长。如:“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示例三: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物形象。譬如:保尔在手术之后,医生诊断他将双目失明,失去劳动能力。但他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骑兵师的中篇小说……
分析:此题共三个小题,分别从三个方面对考生名著阅读状态进行考查。第(1)题的失分原因,考生可能没有仔细阅读《格列佛游记》,对格列佛到底游历过哪些地方印象不深;第(2)题失分的原因是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叙述试题要求的一个故事;第(3)题可能由于时代与环境的原因,考生说不深刻。阅读名著,一定要有选择性地予以精读、深读,融入自己的思索,读出智慧,读出情感,读出其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2篇: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仿写讲解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仿写讲解
课标和教材对文字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仿写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语意连贯、语法结构、修辞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能力。
仿写看似简单,其实得分率并不高。学生对开放性试题重视不够,平日练习过少或不屑练习,认为随便写上几句即可,其实开放并不是无原则的渲染,也是有规则在里面的。
基本方法:
1、注意内容的统一性,仿句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2、注意结构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以及句式一致,字数近量相同,至少相近。
3、注意修辞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
4、注意语意上的协调性,仿句要与例句前后语意连贯,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风格协调一致。
解题方法:看要求,析句式修辞,搭骨架,装血肉,查漏洞。
常见考法
句子仿写通常都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误区提醒
1、解答仿写题应具备下面一些知识与能力
首先是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用语言的规律,掌握它们无疑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句子。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自选话题的仿写。品读所给例句,我们能看出以下特点:一是全句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歌颂了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是例句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层为并列关系,第二层为转折关系(标志词“却”)。我们做这道仿写题时可不考虑所写句子的内容,因题干无此项要求,但整齐的排比句式、活泼的拟人手法则必须用上,且句子之间的关系也一定与例句一致。仿写示例:“青春无语,却焕发出活力;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春雨无语,却滋润着大地。”
其次是丰富的联想能力。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如果不能展开联想,答案依然不恰当。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扩大生活与知识积累,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仍以“她”为开头补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指定话题的仿写练习。按要求,我们仿写的句子仍然得围绕春姑娘展开,要表现出春天给大地、人间带来了什么。从形式上说,我们仿写的句子必须使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要跟例句保持一致。合起来构成一个整齐的排比句。做这道题,我们要展开联想:春天除了万紫千红。还有什么。仿写示例:“她伴着淅沥的小雨点,把美丽的故事讲给鱼儿,讲给青蛙;她跟着山间的小溪流,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她带着归来的小燕子,把春天的喜讯传遍山村,传遍农家。”
再次是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是小型的写作练习,它要求我们在极为有限的字数内尽情展示才情。如果语言表达平平,就很难在这块小天地里有大的作为。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鲜活的心灵去感受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露珠的晶莹剔透、晚霞的绚丽迷人……化入心中,流入笔端,即成为美妙动人的文字。有了关注万物、珍爱生命的热情,辅之以广泛的阅读——读好书,读美文,再通过必要的语言训练,就不愁写不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字。
2、解答仿写题要做到四个统一
(1)话题要统一
“话题”在这里指仿写句子的中心,它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显性话题,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
请仿照例句,以“友谊”为话题造句。
例句: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示例:“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要用理解去护理,要用热情去浇灌。”。
第二,隐性话题,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仿写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精心选材。
仿照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________;________。
示例:“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2)句式要统一
仿写句了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约束性,即严格按要求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弄清它是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陈述旬、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同时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假设、总分等,仿写时必须严格按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
(3)修辞要统一
仿写句子的考查一般与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
(4)色调要统一
色调即色彩和情调。在这里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值得说明的是。此项要求与前三项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①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②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
示例:①“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②“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总之,仿写句子考查的是综合能力,做这种题要对例句分析透、把握准,严格做到四个统一。
【典型例题透视】
1、套用式仿写题
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秋天的3个特点;从句式上看,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此本题的仿写重在仿句内容的选定,句式直接套用例句即可。内容的选择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人或物,关键要把握其特点。如:“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2、修改式仿写题
删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在原句基础上进行修改式仿写。题目要求删改后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即两句在词语和句式方面都要整齐相对,既是对后句的修改,又是对前句的仿写。据此不难得出对仗工整的修改句:“近看西北,造数间临水轩斋。”
3、续写式仿写题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还要注意句中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如:“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装点一分春色。”
4、造句式仿写题
“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其实是让学生在理解“摆渡”一词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仿照示例的格式“把……摆渡到……”造句。仿写的关键是对“摆渡”一词比喻意义的把握。仿句:“(1)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2)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
第3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冰心原名谢婉莹,是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和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
2.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3.冰心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164首、《春水》(182首;短篇小说集《超人》、《冬儿姑娘》;散文集《寄小读者》、《归来之后》、《樱花赞》等。
4.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5.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6.《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7.《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
第4篇: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1
课标与教材对句子排序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语段内容,在语段中正确地衔接上下文,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
1.空间关系: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
2.时间关系: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
3.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人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
4.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
5.思维规律: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
第5篇:语文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总结
语文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总结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
第6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15篇)由网友 “津总看电影” 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
第7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 常考注音字形
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ân)、皂荚(jiá)树、油蛉(líng)、斑蝥(máo)、臃肿(yōng zhǒng)、珊瑚(shān hú)、敛(liǎn)、攒(cuán)人迹罕(hǎn)至、秕谷(bǐ)、系(jì)长绳、蝉蜕(tuì)、盔(kuī)甲、拗(ǎo)、轻捷、蟋蟀、脑髓、相宜、书塾、方正、博学、人声鼎沸、鸡毛掸(dǎn)子、玉簪(zān)花、骊(lí)歌、肿胀、叮嘱、恐惧、花圃、木屐(jī)、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山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哽(gěng)咽、懊悔、祈祷、逼狭、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炽(chì)痛、谰(lán)语、镐(gǎo)头、嗥鸣、斑斓、怪诞、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