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反思学生互批作文
反思学生互批作文
大凡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批改学生作文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的事。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互批互改作文批改法应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为此本学期我实施了一次学生互批作文。
首先我把全班分成四人若干小组,每组中优、中、差搭配组合,指定一位责任心强的学生任组长,每组发四本作文,规定好修改要求,小组先轮流把四本作文看完,然后每个学生对所评作文拿出修改意见,大家讨论。意见明确后,再指定一名字写得好的同学执笔,给每篇作文写评语,评语当然是大家集体的意见,并推荐出好作文.教师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强调指出的是,评语要有诱导性、启发性,措词要委婉富有激励性,绝不可恶语伤人或一棍子把人打死,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互批互改时,我还给学生介绍批语常用的两种形式(眉批和总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至于文中的错别字、不恰当的词语以及语言不通的`句子,用相应的符号标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改,去订正。
评改中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互批互改,不仅可以从别人的进步与缺陷中,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同时学生在评议过程中,通过减分,亲身感受到病句和错别字的危害,从而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并且使学生了解“结构”、“语言”、“内容”、“书写“等方面的评判标准。也从同学那里学到了很多长处,受益菲浅.
第2篇:学生互批作文的妙处
学生互批作文的妙处
扬子江高级中学李金妹
进入高三,学生作文训练相对高
一、高二要多一些。如何最短时间内高质量地批好,我一直在思考。
按惯例,一篇大作文写好,老师在两周内批好,评讲完,接着做下一篇。可是对高三学生来讲,两周时间相隔太长,学生已经没有了写作时的激动,有的可能已忘记自己写的什么内容了。于是,我又动起学生互改作文的念头。
记得在上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是副校长,事务繁忙,上完课就走人。我是语文课代表,所有的默写都是我出题,同学互改;所有的作文,是老师出题,我找几个同学一起改。两年的时间,竟然没有嫌烦过,反而是能力得到了提高。后来参加工作,外出听专家介绍,也有好多专家是发动学生互批作文。于是,我也效仿让学生互批。但由于效仿的老师多了,浑水摸鱼的也多了。领导怕老师偷懒,于是由不提倡到禁止。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暑假里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一个很有个性的同学说了一段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他说他参加工作后从来没写过备课笔记。有位老教师批评他。他反驳对方:我虽然没写备课笔记,但我每节课都用心上得不一样。你备了一辈子的课,但你每年备的都是同样的课,没有创新的课,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课。对方哑口无言。是啊,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不能用一层不变的方法去教育,那是死板的,是落后的。这个同学重在方法指导,重在让学生看名著,重在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他的教学成果很显著,在当地很有名,学生爱上他的课。
是啊,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曾经也是那么有想法,有上进心的。可后来迫于压力,很多想法、做法都放弃了。
我决定再作尝试,还由于看了《品味时尚》满分作者刘丽丽的事迹。据她的语文老师介绍,这个奇才给同学800字的作文加了1000多字的评语。我在所教的两个班级宣讲刘丽丽的成功经验,给学生看刘丽丽的作文,听刘丽丽介绍如何写作文。学生由羡慕到跃跃欲试。时机成熟了。我让课代表选了十个同学,每人拿五本作文本。我先批改评讲他们的作文,告诉他们批改的规范符号,常用的批语,评分的标准,鼓励他们大胆动笔。第一篇作文改得有点拘束,到第二篇就放开手脚了。
针对抄袭范文的现象,学生评道:“平时的写作练习是为高考铺路的,所以要多动脑哦!” 这样的评语由学生对学生说,是很容易被接受的。我在评讲作文时,把“铺路”二字写在黑板上,让大家理解这位同学要表达的意思。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学生平时写作文的重要性,很直观。
针对不认真审题的现象,学生评道:“本文开头、结尾都与中心不相符合,所举事例也不恰当。就此文而言,语言过于平淡,要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读完这段话,接着就把这篇文章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体会什么是不符合,什么是不恰当,什么是平淡。我发现学生们听得比平时认真多了。
针对有的同学不点题、不扣题的现象,有个学生这样评道:“通篇看不到一个‘感动’,这是严重的不扣题!要小心噢!”写作文的学生不服气,找出里面的“激动”一词,说“我这不点题了吗?”批改作文的同学翻开字典,让他弄清“激动”和“感动”的区别,他才心服口服了。
针对主题明确、举例恰当,但语言组织能力欠缺的现象,有同学这样评道:“本文所举事例平凡却令人感动,与主题相符。文章第三段写得不错。我个人认为第五段句式不整齐,稍有点乱,我重新组织了一下,不是很好,仅供参考。”看到这儿,我很是感动:多好的学生!多好的品质!多好的修养!先看原文:“我愤然,我气愤,为着那个不懂得老父一片爱子之心的青年,他的内心是自私的,是的,他简直没有资格跨入大学的门,他是一个软弱的人,一个重伤自己父亲的人。他不爱惜自己,匆匆踏上异地,更不顾抚养他的亲人,使他们如此牵念。”再看修改后的文章:“我气愤,他是一个不爱惜自己的软弱的人,只因高考落榜便离家出走,不敢面对现实。他更是一个自私的人,不顾他的亲人对他的爱而匆匆踏上异地,使他们甚为牵念。”我把原文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感受什么是乱,再把修改过的关键词一写,层进式结构立刻显露无疑。学生脸上露出的佩服神情让我深深感动:老师评得再好学生会认为老师本来就厉害,感觉有距离,他们不一定认真看,而来自于同学的评语让他们觉得更容易接受,因而听得认真,看得认真。我问写这篇文章的同学,如何看这样的修改,他一脸的心悦诚服。我相信,我相信,这次的修改会令他终生难忘,他以后一定不会再犯类似错误。
让学生互批作文有以下妙处:
一、让批改作文的学生得到了提高。他们首先看我给他们批改的作文,然后听我面批,知道了自己的得失,在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时,增强了识别能力;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不一样,除少数同学不用心写作外,其他同学还是挺认真的,批改作文的同学每改一篇作文,等于和一个同学多了一次交流,就为自己多积累了一份写作素材;我让学生批改后留下姓名,学生不是完人,难免会有认识不到位的,或是误解,或是笔误,这样,有什么争议,可以继续交流,有什么错误可以得到纠正;批改作文的同学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很喜欢老师在全班的表扬,很想保持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会认真批改,连字都比平时工整;学生看过的作文我还要抽查,发现问题还要集中起来再提醒他们。
二、让被批改作文的同学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怕写作文,对老师的评语早已“审美疲劳”往往是懒懒地看一下分数,就收起来了。就是看评语的,也不往心里去。而来自同学的批改,却看得很仔细。他们是平等的,更容易沟通。他们还有一种竞争意识,不服输意识,不愿意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会更加认真地对待下一次作文。
三、让老师得到提高。五十几个学生的作文,在短时间内都精批细改是不可能的,难免会有批不到位的,难免会有不反复推敲的。而现在每次只需先批一小部分,情形就不一样了。而且,来自十个学生的评语有时也能给老师启发,这也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去精心备课,课上得更生动形象,学生更喜欢听,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当然,要充分发挥学生互改作文的优势,必须注意老师千万不能有偷懒心理,千万不能放而不收,一定要加强复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在老师的密切关注下,学生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提高。
第3篇:学生互批作文教学论文
学生互批作文教学论文
1.学生互批法的实践意义
学生互批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学生互批法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他人的作品,学生会更加认真的对待,也会注意到别人文章中的闪光点,最总要的是学生个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更加注意素材的积累,因为学生都能看到彼此的文章,为了避免被同学“笑话”,很多学生会变得比往常更加认真;其二,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过去的作文批改过程中,学生只能看到老师给的分数和评语,而老师的评语也已缺乏创新,形成了一定的“评语模式”,导致学生对于作文批改这件事情已经产生麻木的心理。学生互批则不同,学生会看到不一样的评价,感受不一样的文章,并且在批改过程中还要进行分析,这会提高学生的分析
第4篇:关于学生互批作文的形式
文/风中一苇
学生互批作文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式,写自己的,批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而且能让老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有时间致力于钻研教材教法。以下是一些作文互批的设想与尝试,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就学生互批作文的形式而言,有一对一式,一对多式和多对一式等。
一对一式有结对、交错、随机等几种情况。结对可为同桌,可为教师指定,也可自由组合,互相对批。交错即指甲批乙的,乙批丙的,依此类推。互相对批便于双方的互评互改,交流沟通。交错批改则体现了公正性,较客观地体现了一篇作文在班级中的等级和评价。
随机互批可以抽签的形式进行,特级教师魏书生实行的作文互批,就是抽签式的互批,每次都抽签换人,抽到哪本就批哪本,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
第5篇:互批检查材料
互批检查材料(整理5篇)由网友 “阿虹啊”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互批检查材料,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作文互批指导教案
作文互批指导教案
作文互批指导教案 一、重要性 叶圣 陶老先生说,作文要交给学生改,教师在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之后,要放手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读一读,改一改,进而互改互评,互挑毛病,互找优点,取长补短,如此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其收获较老师改要大得多,而且“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 二、互批指导 1、明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 (25―21分) 二等 (20―16分) 三等 (15―11分) 四等 (10―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5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第6篇:学生作文互批评阅内容和标准
学生作文互批评阅内容和标准
一、格式:标题居中,自然段开头空两格。书信、日记等文体符合该应用文格式要求。
二、卷面:整洁,干净,无涂抹乱画,沾污破损等。书写:规范;工整;能辨认;不潦草。
三、汉字:有无错别字。若有,指出并改正。
四、标点:书写正确、规范。若有错误,指出并改正。
五、句子:有无病句。若有,指出并说明病因,提出修改意见。
六、标题:切题,无语病;简明;生动新颖等。若有问题,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七、主题:明确;突出;集中;深刻;新颖等。若存在问题,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八、选材:切题,合理;精当;集中;新颖等。若存在问题,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九、结构:合理、完整;层次清晰;过渡自然;首尾呼应等。篇幅:300字以上(作文纸2页以上)。若存在问题,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十、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精当
第7篇:最新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潜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潜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个性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潜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潜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潜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潜力。”
而现实教学中,老师们“一批到底”,批作文成了教师最烦恼的事。耗费了超多心血,收效却不大。学生怕写作文,总是对作文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