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11 07:12: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盟鸥①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①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1、“千丈翠奁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带湖的哪些特点?(3分)

2、作者借鸥鹭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请从内容上作简要说明。(4分)

3、结合全词,说说“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比喻、夸张。(1分,答出其一即可)表现带湖宽广、翠绿、清澈、平静。(2分,只答出1点不给分)

2、作者只能与鸥鹭为伴,表现其落职闲居的孤独之情;感叹鸥鹭不能理解自己举杯浇愁的情怀,表现其不被理解的孤独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对带湖的'喜爱;对不得志的自我劝慰;不能用世的无奈(落寞)。(每点1分)

第2篇:《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盟鸥①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作者被投降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1、“千丈翠奁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带湖的哪些特点?(3分)

2、作者借鸥鹭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请从内容上作简要说明。(4分)

3、结合全词,说说“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3分)比喻、夸张。(1分,答出其一即可)表现带湖宽广、翠绿、清澈、平静。(2分,只答出1点不给分)

2、(4分)作者只能与鸥鹭为伴,表现其落职闲居的孤独之情;感叹鸥鹭不能理解自己举杯浇愁的情怀,表现其不被理解的孤独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3分)对带湖的喜爱;对不得志的自我劝慰;不能用世的无奈(落寞)。(每点1分)

第3篇: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作者被投降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1、“千丈翠奁开”一句,写出了带湖、的特点。(2分)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爱湖之“甚”,故对鸥鹭产生结盟之愿,运用比拟的手法,希望结盟之后常来常往,不要互相猜疑。

B、词人与鸥鹭结盟,但是鸥鹭立于水边苍苔上,时而拨动浮萍,时而排开水藻,对词人的美意不理不睬。

C、“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两句,运用今昔对比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水调歌头·盟鸥赏析

水调歌头·盟鸥赏析

水调歌头·盟鸥是一首写景的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水调歌头·盟鸥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水调歌头·盟鸥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译文

带湖是我最爱的地方啊,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我闲居无事,手扶竹杖,脚穿麻鞋,徜徉湖畔,一日里竟然千百次绕湖徘徊。鸥鸟啊,你既和我缔结盟好之后,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水调歌头·盟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罢官归家不久,反映了词人当时的生活,包含了抑郁和悲愤的思想感情。此词表面是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作者表示要与鸥鹭为友,寄情于山水,他想到带湖的今昔,感慨人世间的悲欢和变迁,实际上是在忧虑国事,叹惜自己的远大志向不能实现。全词主要特点在于题为“盟鸥”,戏用会盟体,在新奇当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下面*****小编整理了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的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调歌头·盟鸥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水调歌头盟鸥》赏析

《水调歌头盟鸥》赏析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

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白鹤在何处?

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

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怀。

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鉴赏

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词题“盟鸥”,是活用《列子。黄帝》狎鸥鸟不惊的典故,指与鸥鸟约盟为友,永在水国云乡一起栖隐之意,但读细自品味会发现另有所抒。

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次句用“千丈翠奁开”之比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甚爱”原因。放眼千丈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翠绿色的镜匣一样,一片晶莹清澈。面对如此美景,难怪“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了。这是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程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