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容积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10 07:13: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体积和容积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执教:许建军(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指导:卓玉仪(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小学)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页“体积与容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体积与容积》的学习。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积单位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感知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为了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我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体积和容积的问题,把它们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在他们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经验,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疑问是:体积和容积差不多呀,怎么分呢?测量体积是不是从物体的外围量,而容积是不是从容器的里面量呢?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

②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

③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换算。

④会进行体积和容积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都看见过动画片《猫捉老鼠》吧?为什么每到一个地方,小老鼠能轻易的通过,而猫却被撞的非常惨?

2.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

3.比较一些容易看出大小的物体。

(师手中拿着两个不一样大的铅笔盒)

问:这两个铅笔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

师:这样的例子是举不完的。老师手中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看一下哪个大?(请同学猜一猜)

师:用眼睛看很难做出判断。想想看能用什么办法解决?(生想办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体有多有少。

二、实验

(师出使两个有刻度的量杯,里面盛有同样多的水)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在哪个位置?

先把苹果放入水中,同学们观察发生什么变化。

水面上升了,说明什么?(苹果占了空间,把水往上挤)

把梨放入水中,水面也上升。

师:观察比较两个杯子的水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两个果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某某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桌占也有一定的空间。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师:物体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揭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比一比,老师的体积与某同学比谁大?像这样的例子你会举吗?

结论:这说明苹果或梨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设计意图:采用直观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苹果和梨的“大小”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明白体积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随后揭示体积概念。

三、想一想

(出示盛水的杯子)

师:这是一个装水的容器。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容器?

(出示杯子和碗)

师:杯子和碗谁装的水多?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说办法。选择一种全班实验

实验:将杯子和碗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同样大小的有刻度的杯子中,观察水位的刻度。

师: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杯子装的水比碗多,我们就说杯子的容积比碗大。

师:什么是容积?说说你的理解?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演示:倒半杯水,这时候所装的水量是不是杯子的容积?再倒满,此时杯子所容纳的最大容量才是杯子的容积。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你对它们的定义有什么不理解,可以提一提。

问:杯子有体积吗?杯子的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感知什么是容积,从而得出容积的概念,这样就会从一种感性认识很容易升华为理性认识。)

四、习题设计

1.42页“试一试”

谁搭的长方体体积大?你有什么办法知道?

怎样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

2.玩玩橡皮泥(伴乐)。

要求:用一团橡皮泥,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如果捏成任意形状的物体,体积有没有变化?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一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保持不变。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充分观察讨论。

(同样10枚硬币,第一堆与第二堆比,因为一枚1元硬币比一枚1角硬币大,所以第一堆体积大;而第一堆与第三堆比,都是同样的硬币,只是堆放的方式不同,所以体积不变。)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如果每个杯子的大小不同,那么3杯就可能等于2杯)

五、全课总结(略)

『江西赣州会场一等奖(现场研讨课)』

第2篇: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一. 创设引入:

喜欢做实验吗?师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同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师做实验:把一个地瓜放入量杯里,加满水,然后再把地瓜取出。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面会下降?(使学生明白,地瓜占有一定的空间。)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生举例说一说。

二. 探究新知:

1.师课件出示:电视机和遥控器、课桌和凳子,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

指生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占得空间比较大,那些物体占得空间比较小。

生举例说一说。

2.师出示一个地瓜和一个土豆,问谁占得空间大。

生猜测。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到底谁占得空间大。

生四人为一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找代表汇报。重点说方法,并让学生到讲台前操作。

3.揭示体积概念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小。

生举例说一说。

4.师课件出示:笑笑和淘气搭的长方体,谁的体积大。

生说一说。

5.师拿出一个橡皮泥做的长方体,然后把它捏成球体,问: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6.出示一组图片:苹果、书包、冰箱、橡皮、碗、魔方。

把这些物体按能不能装其他物品分成两类。

生分一分。

揭示容器概念。

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容器。生举例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收集的容器图片。

7.出示一个玻璃杯和一个塑料杯,问:哪个容器装的水多?

生猜测。

有什么办法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汇报方法,并让学生操作。

师揭示容积概念。

8.出示半杯水

我能不能说杯子里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为什么?

9.课件出示:冰箱的体积与冰箱的容积那个大?为什么?

生讨论后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对于同一个容器,它的体积一般比容积大,因为它有厚度。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判断

(1)洗衣机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2)游泳池里注入半池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3)两个盒子的体积一样大,他们的容积一定一样大。()

2课本练一练的第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也可以说说你的体会、感想。

第3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两个量杯、土豆、红薯、水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二、讲授新课:

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体积与容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1~42页“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能力目标: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之美,增强合作意识和喜爱数学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四单元《长方体

(二)》第一课《体积与容积》,教材第36、37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活动,体验和感知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数学思考:经历猜想、实验、归纳结论等活动过程,形成空间观念,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

3、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生活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情感态度:养成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体会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准备] 2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土豆,红薯,小球,橡皮泥,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知与技能:

①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②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操作、观察、交流、对比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师与生以及生与生的交流合作中,注意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对比的活动中,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气球、大小不一的蔬菜、一元硬币 21 枚、五角硬币 10 枚、泡沫板、套娃、烧杯、饮料盒、长方体盒子等等。

【教学过程】

一、理解体积的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体积和容积》 教学设计

古阳小学 范艳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活动,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2、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提高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有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些体验,没有什么知识基础,正确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对学生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要非常重视这节起始课的教学。

例6主要通过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验体积的意义。第一层次,让学生感知桃占去了杯中的一些空间;第二层次,让学生感知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第三层次,通过操作,来推理验证对三种水果所占空间大小的判断。有了这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体积和容积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积和容积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