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不负如来不负卿》:为了你,我甘愿破戒
《不负如来不负卿》:为了你,我甘愿破戒
《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一部穿越类的言情小说,作者是小春。这部小说真的写得非常精彩,刚开始看的时候因为觉得是写僧人的所以有点排斥,但是朋友多次推荐,我就软下心来看了。结果不看还好,看了以后哭得稀里哗啦。作者的用词用句真的非常感人,每次看都会觉得有种特别的感觉。
作者小春笔下的这部小说,写的是女主角艾晴因为热爱历史,去参加一个穿越科研活动的时候,穿越到了鸠摩罗什的时代,和著名的佛文翻译家、也是著名的僧人鸠摩罗什相识相知相爱。这部小说真的非常值得一看,一定会让你感动。现在就先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小说吧!
1、为做小白鼠,三次试验,却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小说的女主角艾晴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为了探知历史,以接受辐射为代价,三次穿越到了古代,遇到了鸠摩罗什。刚开始遇到鸠摩罗什的时候,罗什比艾晴要小十岁。但是冥冥天意让他们对彼此都产生了情愫,只是因为不同朝代,所以这注定是一份艰难的爱情。
2、第三次穿越的.时候,我便知道我们会是对方生命里舍弃不掉的牵绊
第二次艾晴穿越回去的时候,那时候艾晴和罗什同年,他们相爱了。但是那时候他们并不能在一起。还记得他们彼此约定说:“ 既然今生有缘见,你我相约到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而那一次,艾晴知道罗什有难,所以特地穿越过去帮他的。
在这么多次的穿越里,艾晴的容貌没有什么变化,只有罗什的变化很明显。从中也可以看出,其实他们的相爱是备受煎熬的,也是痛并快乐着的。艾晴穿越回去现代以后,罗什每一天都在等她。
3、最后一次穿越,我在最后的时光里,等你
最后一次穿越回去,已经时隔16年了,罗什都50多岁了,她和罗什的孩子也已经5岁多了。但是半年后艾晴就要带着儿子回到现代了。后来又经过漫长的岁月,小什来到罗什身边,告诉他艾晴因为辐射过多,身怀绝症。最后的结局,是他们永远在一起了。
对于这一部小说,编者真的是爱不释手,但是也不忍剧透太多。反正过程真的非常好看,而且语言用得非常好,非常感人。这部小说充满了大胆的想象,最后罗什也为了艾晴破戒了。爱一个人,可能真的什么都能做到吧。那在《不负如来不负卿》中,你最疑惑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第2篇:不负如来,不负卿
自惭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不负如来,不负卿。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照搬小说题目来写读后感,我也觉着不好意思。找来找去,却找不到更好的。唯有这七个字,可以表达我内心最深处的感动;也唯有这七个字,可以见证他和她历经艰辛而刻骨铭心的爱情。
一千六百五十年前的乱世,战火燎原,枭雄并起,却掩不住一代高僧鸠摩罗什传奇的一生。他满怀慈悲,为弘扬佛法忍辱负重,周转各地。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社会,生活富足,安定平和,却挡不住历史才女艾晴自损以追爱的脚步。她聪敏纯净,一次次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只求能换取与他的片刻相守。少年时的偶遇,他们亦师亦友,互相学习;青年时的重逢,他们脉脉相处,互袒心意;壮年时的追寻,他们终能结发,相濡以沫;老年时的诀别,他们相守半年,许下来生。每一次的相见,都付出了他十年又十年的等待,和她越来越虚弱的身体。漫漫人生几十年,他们相处时间不超过十分之一,分离的日日夜夜,唯有回忆相伴。到底是如何的执念,才结下了此果?
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从来都不公平。艾晴在现代的短短几月,对于罗什却是真真实实的一个又一个十年。从十三岁与艾晴相遇,到五十三岁与艾晴诀别,他花了四十年来爱一个虚无缥缈来去无踪的女子。只因为艾晴可以选择罗什的任何一个时期穿越。然而艾晴也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健康,每次回到21世纪都是因为身体已经损毁到生命承受的极限,读后感《不负如来,不负卿》。喜欢罗什的坚忍,喜欢艾晴的无畏。正如文中所说,第一历史早已掩埋在时间长河中,没有人知道在一千六百五十年年前究竟真实的发生过什么。历史留给后人的,只有史书里关于鸠摩罗什的短短几句评论。所以我只能说,我不想去深究历史中那个鸠摩罗什是什么样的品性,不想去质疑历史中是否真有艾晴其人在推波助澜,不想去思考一次又一次穿越的可能性。我喜欢的,仅仅是小春笔下的那个罗什,和那个艾晴。
艾晴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初到古代,本着对历史的尊重,不敢做出任何有可能改动历史的行为;而慢慢适应后,却又感情战胜了理智,屡次使用自己来自未来的知识点拨他人,解救自己。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终是殊途同归,历史仍旧是历史,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书中从头至尾充斥着一种宿命感,字里行间都是对既定历史的无奈。作者对历史的尊重都在一丝不苟的细节中体现。他们共渡饥荒的那段描写,令我印象尤为深刻。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百多年的乱世里,有多少枭雄,就有数万倍的士兵葬身沙场,数万倍的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以前听说古代的刑罚,动辄令人身体残废,受尽苦楚,总觉着太残酷了。苦笑,这些比起人相食的惨剧,比起万人坑的白骨,真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时谷价踊贵,斗值五百,人相食,死者太半。”作者用自己的笔为我们再现了史书中的十六个字。对于我们,这十六个字太遥远。
史书中记载的关于罗什的所有未卜先知或者其他异于常人的神力,作者都为他安排了一个艾晴作为因由,就连死后的不烂之舌也变成了罗什假死的计谋。让罗什穿越到现代,与艾晴共度余生,虽显得有点突兀,有点做作,却着实完成了大团圆结局。毕竟,大多数人是希望看到他们幸福地在一起的。信佛,本来也就是相信来世的幸福。有了希望,人才能熬过眼前的苦。如果连故事都不能给人以美好的希望,那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只会日益消极,生活得更加痛苦。记得高中时学蒲松龄的《促织》,语文老师讲,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这个故事在当时的社会必定有一个原型,只不过现实中也许那可怜的一家都被迫害致死,而蒲老先生为了表达百姓的愿望,只能在故事中安排一个非现实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虽然不现实,但是更有意义。大家也都希望自己以及其他所有人都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通读全书,心中最感动的,是罗什决定去现代找艾晴时的那句“等我”。眼前最清晰的,是那两串一大一小的玛瑙臂珠,每一串上,都刻着七个字: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3篇: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负如来不负卿
——生死《牡丹亭》
文学院08(4)班石静08010065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
(一)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女学生,你可能背诵《诗经关雎》篇啊?”师傅陈最良忽然向平章大人杜保的女儿杜丽娘发出提问。婢女春香大大咧咧,痴笑道:“关…关…”,丽娘呓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那么小姐认为此语何意?”春香古灵精怪,随即而出:“师傅,这不是说,有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叫着,此鸟喜欢幽静。哦!我想起来了,早先家里有只鸟,被小姐放生了。那鸟大概去了河之洲家。下一句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在那儿等着君子,好好的来求他。”“一派胡言!”陈最良怒道,“《诗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关雎》美后妃之德也。”
第4篇:书评《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负如来不负卿》书评
《不负如来不负卿》新书放在手中,无疑是一份精美的馈赠。这是一本以随笔形式抒写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传奇、卓然不群的一生,关于他的情诗、情事、内心的矛盾纠结和宗教信仰。令人惊喜的不是传奇本身,而是姚敏独特的解读,她说“我献给你的,只是纯粹的文字。这些菲薄的文字。关于信仰、生死、爱的私人触觉。”她用素淡迷人的文字,引领你走进雪域,圣洁的高原,也同时抵达人心的圣湖。
姚敏的句式有着敦煌壁画里飞天的旋律,起止转袂孤决,冰雪盈袖,有嘎然顿止、余音未绝的收梢:“那么,爱情是不是另一种信仰?”冷淡持重,端然凝厉,忽略了性别的通达明媚。文字里传达的韧性、深度和宽广,尤如《旧约•诗篇》:“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宽广”。文字只是载体,文字变身为书,静默素淡,是时间对敏感的才情女子的馈赠,是黑夜里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