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05 07:13: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满山的灯笼火把》第二课时讲的是在一次意外遇险时,全村的乡亲们都举着灯笼火把四处搜寻我,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这课时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教育。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活泼,但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我让他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语能力。

2、要让学生很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亲情,必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想力,并设身处地思考怎样做。

3、通过学习,加深体会,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8自然段。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亲情的伟大,关心他人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难点:说说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你感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3、板书课题:满山的灯笼火把。

二、教学2---8自然段

(一)师范读课文第2—8自然段,了解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价朗读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同桌互相说说读懂了什么?再指名回答。

2、找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提出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自学结果,老师对疑难问题加以点拨。

(三)重点分析

1、我为什么不再挣扎?又为什么不再哭喊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学生分成八小组讨论反馈:

(1)我突然间明白了———不能再这样盲目地胡乱挣扎了,结果只能更坏,我应该保存体力。

(2)我不再哭喊——我要用全力拽住井边的杂草,不让自己再往下坠。

(3)我相信亲人们一定会来救我。

2、我坚持的结果怎样?我的眼泪为什么会不停地流着,是热的?学生讨论反馈:(1)我听到了焦急、亲切而又悠长的呼唤,我还看到了那满山的灯笼火把。

(2)我被亲情所感动。

3、适时板书: 照亮 灯笼火把 我 寻找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互动,以多种方式来读

(五)情感升华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板书设计

照亮

灯笼 火把 我 关爱 全村人民

寻找

第2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播放:寂静无人的野外,傍晚时分,狂风骤起,乌云翻滚,下着滂沱大雨。天色渐渐暗下来,四周一片苍茫。

2.设问:在这样一个夜晚,假如你一个人卡在土井中出不来,你会怎么样?

3.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真实,也很感人,动画中的情景是作者邹德学童年亲身经历的一场灾难,那么当时幼小的他又是怎么脱离险境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跟随作者一起走进现场,亲身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我们继续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

4、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抢读。

2、开火车读读文。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发生了一件什么感人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每人读两段,找四名同学)思考:本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愿意把你的理解告诉大家?

3、小组讨论,反馈。

(这个故事分两部分写,首先写“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定会前来援救;再写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出了“我”。)

4、板书:坠井

得救(多指名学生说说)

三、细读课文

(一)、分析课文2-5自然段。

1、小组传递感动之处。

师:狂风暴雨,乌云翻滚,多么可怕的夜晚啊,一个被卡在井口,一幕幕又那么扣人心弦,又是那么的感人,那么在这一部分中(也就是课文2-5段)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呢,找出来在小组内说一说,把你的感动传递给其它同学。

2、指名读出感动之外,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如找不准提醒:坠井后我的处境怎么样?找到描写我的处境的那句话)

3、播放动画,创设情境。

4、指导朗读。

黑夜漆漆、狂风肆虐、大雨滂沱,身临险境,举目无亲,这是何等的可怕与绝望啊!应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

5、在这种情况下,我处于本能地哭着、喊着,挣扎着,希望能爬上来,可能这样做能够解决问题么?不能!那我该怎么办呢?

6、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多么聪明的孩子!遇到意外在一阵慌乱之后马上冷静下来,动脑筋思考,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保存体力,坚持着 字串87、齐读第三自然段。板书——坚持

8.这个孩子只是聪明么?在阴雨天的旷野里,又是黑暗的夜晚,四周死一般的寂静,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害怕了吗?——没有,说明我还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9、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读出我的勇敢。

10.小节:在大雨后泥泞的野外,卡在井口的孩子,毕竟人小力单,无法摆脱困境,但是他的勇敢,他的聪明,他的坚强信念,使他对于险恶的环境毫不畏惧,他具有一定的自救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这种自救意识和野外生存能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字

11、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多么希望别人的帮助呀。所以同学们当别人遇到困难,请你伸出你的手去帮帮他们吧,“予人玫瑰,手有余香”。12.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那么你又是怎样克服的呢?举例说一说。

在汶川大地震中,二年级学生林浩,在废墟中从两个伤病的同学重压下硬是爬了出来,做到了自救。而且还把原来压在他身上的两个同学背了出去,成了抗震救灾的英雄,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和著名的体育明星姚明共同担任中国队的国旗手。还有的在废墟中坚持三天、五天,终于被营救出来的人。他们都有自救的意识,他们是了不起的人。

13、师谈话: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可能遭遇挫折和意外。当然我们都不希望有什么灾难或意外,但意外却不会因为我们不欢迎而不降临,那么在遭受意外的情况下,我们要有自救意识,要保持冷静,动脑子想办法脱离险境。字串3

(二)、分析课文6-8自然段。

1、师;孩子的险恶处境牵动着外婆的心,牵动着亲人的心,牵动着全村人的心。听!“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

2指名读第6-8段。

3、在这一部分中,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呢,用笔画出来并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一读。

4、指名读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动。

5、学生有感情地读第6段。

6、师:是啊,这一部分也许是同学都倍受感动的地方,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最后竟然是满山的灯笼火把,多少感人的一幕啊!那“满山遍野”是什么情景呢?

(指导看图)

这说明了什么呢?(来的人之多,我的危难牵挂着全村所有的人,)此时,我泪如涌泉。

7、板书并释义:泪如泉涌

8、在危难中我看到了光亮,看到了满山的灯笼火把,这是生命的曙光,这是爱的见证,那么,爱是什么?(板书:爱,并画心形)爱是你我用心交织的生活,因为有爱拥抱着我,才让我看到了阳光闪烁。其中,有一首歌淋漓尽致的诠释了爱的含义,请欣赏歌曲《爱是你我》。师:听了这首深情而感人的曲子,也许我们的心情特激动,那么请同学们就用感激的心情来朗读这一段,除了感激之外,还应读出那种死里逃生的惊喜。(重音:大,越)

9、我怎么能够不感动呢?当我看到我坚信的事实果然出现时,我感受到了周围人们对我的关心、关怀和疼爱,我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热泪。虽然全身已经冻僵,但是那眼泪却是热的。这是亲人、乡邻的关爱之情温暖了我,这是感动的眼泪,这是感动的热泪!

10、最后一段,注意标点符号,这是作者对这种浓浓亲情重重地又描上了一笔,这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感情。齐读,读出浓浓的深情。

11、拓展延伸

师:多么感人的画面啊,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呢!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长辈们、亲人们的关怀和爱护,我们要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哺育之恩,感谢教师的谆谆教导,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所以,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这个世界。在此,我想对

说:。

四、课堂练习:(1)、听写生字,同桌检查,纠正错误。(2)、选词填空。

希望 期望 愿望

1.我们要勤奋学习,不要辜负长辈对我们的()。

2.我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能爬上来。

3.他的()是长大了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坚持 保持 维持

1.两位交警叔叔在交通路口()交通秩序。

2.我们要讲卫生,()教室整洁。

3.虽然四肢已经发麻直哆嗦,身子又可怕地往下陷了一点儿,可是我仍然()着。(3)、读一读,从带点的词语中选两个,各写一句话。我应该保存体力,坚持着不再往下掉,等人来援救。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漫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4)、小练笔:写给亲人的一封信。(学了这节课,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亲人对我们的爱,也懂得了感恩,也许我们要说的太多,但面对他们难以说出口,那么,抽这次机会我们就把自己积蓄多年的感激之言用书信的形式表达出来吧!)

五、课堂小结

《满山的灯笼火把》寄寓了多少亲人的关爱,面对这无边的爱,我应该做得就是学会感恩,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感恩的心》。是啊!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绘画着一幅幅美丽的图卷,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瓣把美丽献给泥土,馈赠泥土对它的养育之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的生命的真谛!

第3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1

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文中的“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遭遇挫折和意外。那么在遭遇意外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去应对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

二. 勾画批注学习课文的2—5自然段

1. 师出示课件,提出自学要求

勾画出文中可以表现出“我”心理活动的词句作批注,思考“我”产生这种心理活动的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满山的灯笼火把》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从作者童年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引语,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灯笼吗?为什么会有满山的灯笼火把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分段,归纳段意。第一段(1):讲我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生活。

第二段(2—5):讲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会来救援。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遇到危险时的勇敢镇定及得救后的心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能抓住文中重点部分,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悟课文内容,学生知道在危难中要勇敢、冷静、沉着、坚强,知道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帮助。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我”在危急时刻的沉着、冷静,感受全村人对“我”的爱。教学难点:

对文中第七自然段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满山的灯笼火把》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大概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继续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师板书课题。这篇课文主讲: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外婆家。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满山的灯笼火把

《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积累或运用词语。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让生观看风雨交加的视频短片,创设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感受那一份紧张,从而直接入文。

指名谈自己看短片的感受(紧张、害怕、恐惧„„)

师:就是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傍晚,一个跟大家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一个人走在野外的小路上,可是不小心竟然掉到了一个土坑中,他的命运会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满山的灯笼火把》,去感受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板书: 9.满山的灯笼火把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满山的灯笼火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