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我从哪里来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05 07:13: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幼儿园小班我从哪里来教案

幼儿园小班我从哪里来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我从哪里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我从哪里来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体验爸爸妈妈的艰辛。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课件:我从哪里来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与幼儿交流。

“宝宝们,你是从哪里来的呢?猜猜看。”

回答各异:有的说捡来的,有的说妈妈生出来的。

不同的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

二、看课件。

1、爸爸的种子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

师问:爸爸的种子像什么?(像小蝌蚪)师:这些小蝌蚪游得可真欢啊!学小蝌蚪游呀游的动作。

它们住在妈妈的肚子叫什么?(子宫)

2、妈妈吃东西的情节,认识脐带的作用

3、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情节,宝宝在肚子里会干什么?

幼儿:会睡觉,会伸手,也会翻身……我们一起来学小胎儿做做动作吧。

师:妈妈为了宝宝要改变许多不好的习惯。

4、宝宝出生时的样子。

有的宝宝自己爬出来,有的需要医生帮忙。

宝宝出生了,大家叫他婴儿或新生儿。

三、感受妈妈的辛苦,表达对妈妈的爱。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妈妈我爱你!

妈妈真辛苦!

我要帮妈妈做事。

我要听妈妈的话。

反思:

成功之处:上好一节科学活动,特别是有关宝宝出生方面的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会变得很枯燥,我充分利用课件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使孩子明白一个生命史如何起源的,更体验到母亲的艰辛,在孩子的言行中有不少宝宝明白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相信这节课后,他们明白,一个生命创造是爸爸妈妈共同努力的。

不足之处:如果能请一位怀孕的妈妈或医生阿姨讲述妈妈怀孕时的艰辛,讲讲宝宝出生时的故事,幼儿会更感兴趣,记忆会更深刻。

幼儿园小班我从哪里来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体验爸爸妈妈的艰辛。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我从哪里来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与幼儿交流。

“宝宝们,你是从哪里来的呢?猜猜看。”

回答各异:有的说捡来的,有的说妈妈生出来的。

不同的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

二、看课件。

1、爸爸的种子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

师问:爸爸的种子像什么?(像小蝌蚪)师:这些小蝌蚪游得可真欢啊!学小蝌蚪游呀游的动作。

它们住在妈妈的肚子叫什么?(子宫)

2、妈妈吃东西的情节,认识脐带的作用

3、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情节,宝宝在肚子里会干什么?

幼儿:会睡觉,会伸手,也会翻身……我们一起来学小胎儿做做动作吧。

师:妈妈为了宝宝要改变许多不好的习惯。

4、宝宝出生时的样子。

有的宝宝自己爬出来,有的需要医生帮忙。

宝宝出生了,大家叫他婴儿或新生儿。

三、感受妈妈的辛苦,表达对妈妈的爱。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妈妈我爱你!

妈妈真辛苦!

我要帮妈妈做事。

我要听妈妈的话。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上好一节科学活动,特别是有关宝宝出生方面的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会变得很枯燥,我充分利用课件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使孩子明白一个生命史如何起源的,更体验到母亲的艰辛,在孩子的言行中有不少宝宝明白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相信这节课后,他们明白,一个生命创造是爸爸妈妈共同努力的。

不足之处:

如果能请一位怀孕的妈妈或医生阿姨讲述妈妈怀孕时的艰辛,讲讲宝宝出生时的故事,幼儿会更感兴趣,记忆会更深刻。

第2篇:我从哪里来幼儿园小班课时教案

我从哪里来幼儿园小班课时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从哪里来幼儿园小班课时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体验爸爸妈妈的艰辛。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课件:我从哪里来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与幼儿交流。

“宝宝们,你是从哪里来的呢?猜猜看。”

回答各异:有的说捡来的,有的说妈妈生出来的。

不同的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

二、看课件。

1.爸爸的种子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

师问:爸爸的种子像什么?(像小蝌蚪)师:这些小蝌蚪游得可真欢啊!学小蝌蚪游呀游的动作。

它们住在妈妈的肚子叫什么?(子宫)

2:妈妈吃东西的情节,认识脐带的作用

3: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情节,宝宝在肚子里会干什么?

幼儿:会睡觉,会伸手,也会翻身……我们一起来学小胎儿做做动作吧。

师:妈妈为了宝宝要改变许多不好的习惯。

4宝宝出生时的样子。

有的'宝宝自己爬出来,有的需要医生帮忙。宝宝出生了,大家叫他婴儿或新生儿。

三、感受妈妈的辛苦

表达对妈妈的爱。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的话。

妈妈我爱你!妈妈真辛苦!

我要帮妈妈做事。我要听妈妈的话。

课后小结:

成功之处:上好一节科学活动,特别是有关宝宝出生方面的课,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握不好,会变得很枯燥,我充分利用课件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使孩子明白一个生命史如何起源的,更体验到母亲的艰辛,在孩子的言行中有不少宝宝明白自己是妈妈生出来的。相信这节课后,他们明白,一个生命创造是爸爸妈妈共同努力的。

不足之处:如果能请一位怀孕的妈妈或医生阿姨讲述妈妈怀孕时的艰辛,讲讲宝宝出生时的故事,幼儿会更感兴趣,记忆会更深刻。

第3篇:我从哪里来幼儿园小班课时教案

我从哪里来幼儿园小班课时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体验爸爸妈妈的艰辛。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课件:我从哪里来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与幼儿交流。

“宝宝们,你是从哪里来的呢?猜猜看。”

回答各异:有的说捡来的,有的说妈妈生出来的。

不同的回答给予不同的评价

二、看课件。

1. 爸爸的种子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

师问:爸爸的种子像什么?(像小蝌蚪)师:这些小蝌蚪游得可真欢啊!学小蝌蚪游呀游的动作。

它们住在妈妈的肚子叫什么?(子宫)2:妈妈吃东西的情节,认识脐带的作用3: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情节,宝宝在肚子里会干什么?

幼儿:会睡觉,会伸手,也会翻身……我们一起来学小胎儿做做动作吧。

师:妈妈为了宝宝要改变许多不好的习惯。

4宝宝出生时的`样子。

有的宝宝自己爬出来,有的需要医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说课教案

授课班级:五年二班 授课时间:2010.11.3 授课人:黎洪清 节次:3

课题:我从哪里来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感受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很多老师,它们今天和我们一同来学习,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本节课的新同学。

一、交流资料,解决问题

1、师:上一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积极查找资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案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不容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搜集法,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3.查找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及其他成长资料。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2.动物(小马、小鸡)出生的情景录象。3.父母的结婚照片、妈妈怀孕的照片。4.胚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课程目的:

1、帮助儿童了解生命的起源,从植物、动物引导至人类出生的过程。

2、了解孕育孩子的过程,帮助孩子对精子、卵子、受精卵等有初步的认知,解答孩子对我从哪里来的疑问。

3、引导孩子热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的方法: 自主探究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家庭 2.这些小孩子是不是和大家一样可爱!

3.那么,这些宝宝和你们又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来的吗?不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生命的课题。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4.出示学习目标。

二、讨论。

1.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都是怎么说的,说你是从哪里来的?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下。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 2.爸爸妈妈他们都是这么说的?那么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

贾杉琪

活动目标:

1、对自我生命的起源感兴趣,加深对妈妈的爱。

2、知道是妈妈的子宫孕育了自己。

3、初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成长的粗浅知识。

活动准备:

1、胎儿在子宫内生长的视频。

2、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图片。

活动过程:

1、设置疑问,引发幼儿思考:我从哪里来?(1)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小狗呢?小朋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妈妈生出来的)

(2)我们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引导幼儿根据以后经验自由讲述)

2、观察ppt,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1)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2)出示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放)。

(3)师: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

(4)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我从哪里来教案

《我从哪里来》

执教教师:王 敏

活动领域:语言、健康综合课 活动班级:大二班 幼儿人数:

人 活动地点:二楼大二班 授课时间:9月29日

9:40

我从哪里来

一、设计意图:

对于生命的开始,孩子们都很好奇这个问题。也有不少孩子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当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其实人生中最好的第一个性启蒙阶段就开始了,但是我们现阶段对幼儿于性启蒙教育还较为缺稀,从而失去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机会,我在他们的答案寻找的背后很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连生命都不了解的孩子,我们凭什么去要求他们学会爱、学会尊重生命,所以我根据《3—6儿童发展指南》中对于大班年龄段幼儿在健康领域的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本次活动我着重点在心理健康方面,帮助孩子们形成最初的科学的生命观,正确引导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幼儿园小班我从哪里来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小班我从哪里来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