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年级语文《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练习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2、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肃然起敬”一词的理解以及这个句子意思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巩固给汉字确定部首的训练。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用“……是……”句式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1)读课题:
A、课题中的“我”是谁?
B、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
C、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
2、听录音:听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A、讨论作业本第1题。
B、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C、师生共同评价检查情况。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
A、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B、“著名”是什么意思?
(2)结合B介绍居里夫人。
(3)用“居里夫人是( )”说一句话。
(4)再读这一段。
(5)课堂练习:抄写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明确本单元训练重点,学2—4段,懂得尊敬老师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过程:
1、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指示学生学习单元提示的一、二句。
(1)读懂一段话首先要读懂句子。
(2)读懂句子可抓住其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3、学习课文第2段:
(1)自读,看看共有几句?哪几句较难读懂?
(2)齐读第2句,讨论。
*“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用上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么样读懂的.?
(4)用学第2句的方法学习第4句。
*自读,理解“吸引”“神情”。
*什么“吸引”居里夫人?当时样子是怎样的?
*居里夫人为什么会神情激动呢?说明了什么?
*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学习第3段。
(1)自己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题2。
(3)居里夫人尊敬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热爱老师是通过她的什么描写反映出来的?
*具体按什么顺序写的?
5、学习课文第4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映呢?
(2)理解第2句:
*“深情”是什么意思?
*“深情地说”我们应该怎样读?
*居里夫人深情介绍自己的小学老师说明了什么?
(3)读懂最后一句,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6、读单元提示的后半部分,小结。
7、读通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示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巩固字词,培养尊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词语复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4
(1)学生独立练习。
(2)讨论校正,比较“献给”与“递给”,“亲吻”与“轻吻”,“深情地”与“有感情地”。
(3)居里夫人为什么要点出“小学”的老师?
4、自由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5、指示感情朗读。
(1)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2)指名分读,师生评价。
(3)齐读课文。
6、再读单元学习提示。加深理解学习方法。
(1)读“单元提示”。
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第2篇:小学语文三年级《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尊敬老师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簇拥、深情、白发苍苍、亲吻”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6、能仿照课文最后一段设问句的写法,学写几句话。
重点:
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准备:课文录音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学习字词,细读课文第1段。
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听录音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四、初读课文。
要求读通句子,完成作业本第一题。编好自然段序号。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2、结合“著名”一词,简介居里夫人。
六、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目标:
巩固字词,细读2—4段,落实句子理解的训练,完成相关作业。
过程:
一、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指导学生学习“学习提示”第一二句话。
三、学校课文第2段。
1、自读课文。看看这一段共几句话?
2、齐读第2句。讨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难以理解?“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3、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样读懂的。
4、用学习第2句话的方法,来学习第4句。
四、学习课文第3段
1、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3、居里夫人推着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这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应?
2、理解第2句。“深情”是什么意思?“深情地说”我们应怎样读呢?
3、读懂最后一句话。着重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4、读《学习提示》的后半部分。
六、通读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巩固字词,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进一步体味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培养尊师重教的思想感情。
过程:
一、复习词语。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四、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整理句子。(作业本第六题)
五、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学会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什么道理?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练习学写设问句,完成作业。
第3篇:三年级《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
三年级《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
三年级《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练习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2、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肃然起敬”一词的理解以及这个句子意思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巩固给汉字确定部首的训练。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用“……是……”句式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1)读课题:
A、课题中的“我”是谁?
B、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
C、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
第4篇:三年级《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教学设计范文
一、导入
1、你认为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做什么?(读书,把书读好)
2、学生自由认认真真地读课文。
二、了解居里夫人和老妇人
1、解题:题目中的“这”指___,“我”指___。
2、谁来介绍一下居里夫人。
(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波兰人,在德国工作,发现了镭元素,制造原子弹用的,两次获诺贝尔奖等)
3、谁来介绍一下老妇人。
(白发苍苍,坐在轮椅上)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文中还有什么东西很重要?(板书:鲜花)
有多少鲜花?板书:一大束。
比较:一大束与一束、一朵
2、形成板书:把一大束鲜花献给。
3、练习:
人们把一大束鲜花献给居里夫人,是因为_______。
读第2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人们对居里夫人的尊敬?
讨论、朗读指导与练习。
4、练习:
居里夫
第5篇:三年级语文《我想》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我想》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我想》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整体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再编一段。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2.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做到熟读能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
第6篇:《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什么》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歌曲以谜语为歌词,“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生动形象富有童趣,那是什么发出的“嘀嗒”与“当当”的声音呢,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知道音有长短,音有高低、音有强弱。
2、通过学习碰铃和双响筒的用法,为歌曲伴奏。
3、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教学设计亮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以及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1、分辨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闹钟、碰铃、双响筒 教学过程
第7篇:《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这是什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这是什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是什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表演《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创编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创编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节奏,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它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内容:
1、表演《这是什么》
2、欣赏《调皮的小闹钟》
3、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
小闹钟、录音机、同步音乐、钢琴
教学过程:
一、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老师今天让大家猜个谜语,看你行不行,“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