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04 07:13: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口耳目 教案教学设计

孙欣

教材分析:

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教学目标:

 1比鲜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3种笔画。

 2备形蚝鹤值男蜗笮裕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前面,我们为一、二、三找到了他们的家。其它的汉字看见了,都很羡慕,也都想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是哪些汉字呢?他们想跟大家捉个迷藏,他们就藏在这些图画里。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找得最多。

二、联系生活,自主识字

 1、老师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画上画的是什么。

 2、动手做一做。将图片分发到学生手中。分小组找找,每幅图中都藏着哪个汉字。比一比哪个组找的最多。(因为这些字比较简单,可能多数孩子已经认识,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猜想。)

 3、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将图贴到黑板上,在图的下面写上自己猜出的汉字。(这里可能黑板会显得小,教师可以先发一张整的白纸,让各小组贴在白纸上,再展示在黑板上。每个小组在展示的时候,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让他们当小老师,教大家读。如果绝大多数小组都找到的字,就只让学生读读。而学生没有找到的或是找到的很少的,教师就要通过抽读、领读的形式让学生多读几遍。)

4、引导学生了解图画与汉字的关系。先让学生观察图画,看看图上多了什么。告诉学生,这些字叫做象形字。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有一些汉字,就是从图变化而来的。

5、区分“目”和“木”的字义。出示下列词语让学生读一读:目光、节目、木马、树木,让学生结合熟悉的事物感知字的意思。

三、游戏巩固识字

 1、同桌相互认读。

 2、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书上连一连连,同桌对一下是不是一样,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3、游戏。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对应的象形字,有的拿图片,找到对应的朋友。如可让学生说“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活跃课堂气氛。

口--就像一张张大的嘴巴。

耳--就像一个耳朵,贴在脸上。

目--就是眼睛的意思,就像一只竖起来的眼睛。

日--像太阳的轮廓,其中的一点表明它是实体。

月--就像一轮明月,弯弯的娥眉月。

火--就像一堆烧起来的火,下面是木材,上面是火。

(学生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1、 请小朋友要依据象形字的特点,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找出这个字和图画的关系。告诉学生,古人就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画图,这些图就是最早的文字。现在的一些汉字就是从这些图画演变而来的。

三、巩固识字

1、 请同学之间互相认一认这六个字。

2、 把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请小朋友做“连连说说”的游戏。

四、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找一找,还有什么字是和它所表示的事物很像的。

第二课时

一、趣味导入

上节课我们吃了小熊贝贝家的苹果,味道怎么样?还想不想吃?

那我们一起看看小熊贝贝家的苹果还有没有熟的?

二、多媒体游戏识字(多媒体显示小熊贝贝家)

1、小熊:嗨!大家好!你们又想吃苹果了是吗?今天的苹果真是又大又圆,通过上一节课我发现小朋友们果然是特别聪明。今天,我想请小朋友做闯关游戏,如果7关都闯过了,你们可以吃到又大又圆的苹果啦,首先请大家闯第一关:请用多种方法认识六只苹果上的生字。

2、小熊贝贝为什么鼓励我们用多种方法来识字呢?因为上节课,我们在学习这六个生字(口耳木日月火)的时候,大家表现的非常好,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抢读生字)

3、读得真好!老师和小熊贝贝都知道同学们是因为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才把这几个字记住得又准又牢,现在,我们就从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六个生字中找出一个一起学一学,给在场的各位老师展示一下好不好?

这个字笔画最多,我们就先把它所表示的实物请出来(多媒体课件显示兔和兔子的彩色图片)先看一看,它怎样读?

(上面的“ ”字头像兔子的两只耳朵,中间的口像兔子的头,下面像兔子的身体和爪子,一点像兔子的短尾巴。)

4、那剩下的5个生字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自学,同桌互学,小组研究学)

5、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我能帮大家记住“羊”字,“羊”字的上面是羊的两个犄角,三横是羊的五官,一竖是羊的胡须。

我记住了“木”字,“大”加上一竖就是“木”。一横像上面的两个树枝,一撇一捺像下面的两个树杈,一竖像中间的干。

我学会了鸟字,鸟字的上半部像鸟头,下半部像鸟的身子,一横像那根树枝,一点像鸟的眼睛。

我们这真有一株禾苗,说一说你怎样记住它?木字加一撇。禾字的一撇是禾苗上面穗,下面“禾”是禾苗的“杆”。

竹子的竹,大熊猫吃竹子。两个“丁”字各加一撇,左边“丁“勾去掉。

三、认识象形字

1、同学们往前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今天的六个字与它所表示的实物也非常像,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同学们看着图能把这些字认的很好。现在我们离开图片,相信大家也能认的好。

2、出示卡片。

(生齐读)

3.同桌之间相互检查一下。

进行开火车游戏认字。两列火车比一比,看那列火车不脱节,开的快。

四、学写十、木、禾三个字。两列火车跑的都不做,现在我宣布第一关顺利通过,看看地二关是什么内容?

(课件显示第二关:书写最大三只苹果上的字)

1、让我们写“十、木、禾”三个字。这个也难不到我们,对不对?

2、请把笔和本准备好,在学写这三个字之前,让我们先认识3种笔画,第一种:“竖”竖有两种,一种是带针尖的竖(板书),一种是不带针尖的竖(板书),第二种笔画“ ”(撇)从右上到右下,起笔重,越来越轻,收笔时比较快(板书),第三种笔画“ ”(捺)从左上到右下,起笔轻,越往下越重,收笔时更重,稍稍顿一下轻轻收起。

五、读儿歌

大家都很能干,小熊贝贝非常关心我们,第三关的内容非常轻松的我们就能通过。请看第三关:请你跟我一起说。(课件显示)

小朋友们表现好,山羊开口咩咩叫。

熊猫拍手直叫好,吃着竹子满地跑。

学会生字不骄傲,易错地方要记牢。

木禾相差只一撇,千万不要弄混淆。

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

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课件小熊:同学们表现真好,现在去自选商场取苹果吧!

板书设计:象形字:

课后记

1、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识记字形是难点,教师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生字,渗透了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识记其它几个生字,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2、写字指导到位。教师采用了讲解、书空、范写具体指导了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特别注意了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笔收笔及笔顺规则等。为学生写好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喜欢的动画引课堂。以小熊贝贝为线索,利用闯关的形式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4、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强调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第2篇: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口耳目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感受学习汉字的兴趣。

2、掌握象形字的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识记12个生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四、教学策略: 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和多媒体课件, 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路,游戏巩固

1、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人们。有勇敢的爸爸,勤劳的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一天清晨,一轮红日从竹林里升起(多媒体课件“红日”图),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爸爸们出去打猎。这一天,收获可真大。他们捉到了一只兔子和一头羊(多媒体课件“兔”和“羊”图)。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妈妈们在田地里辛勤地培育禾苗(多媒体课件出示“结着穗儿的禾苗”图)。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竹林里游戏。一阵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多媒体课件出示“竹子”图)林子里的鸟儿一边喳喳的欢唱,(多媒体课件出示“鸟”图)一边扑楞楞地欢舞。鸟儿们可喜欢那群孩子们了!因为孩子们不但有一张乖巧的嘴巴,(多媒体课件出示“嘴巴”图)还有一双机灵的耳朵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多媒体课件出示“耳朵”和“眼睛”)。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日子可过得真快!夜悄悄地来临了。你看!月儿弯弯挂蓝天(多媒体课件出示“月儿”图),今晚的月色可真好。懂事的孩子们决定用他们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为劳动了一天的爸爸妈妈们拂去疲劳。于是他们用木头燃起了火把(多媒体课件出示“木头”和“火把”图)。熊熊的火把映着他们美丽的笑脸。他们唱啊,跳啊,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小朋友,这个美丽的故事中包含了12个生字,你们能说出来吗?能准确的认出来吗?

2、“给字宝宝戴帽子”。

a、多媒体出示12个“字宝宝”和15顶“帽子”(其中有3顶帽子非本课生字的音节),字与音节各自打乱顺序摆排列。

b、指名给“字宝宝”“戴帽子”。

c、开火车读上述带拼音的生字。

3、“拾贝壳”。

a、沙滩上有12个贝壳,贝壳背面为本课生字。(贝壳按本课中生字分类,有意识的体现为四种颜色。)

b、指名“拾贝壳”,拾到“贝壳”后要领读背面的生字。

c、读读想象给“贝壳”分成四类,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

4、猜字谜、编字谜。

a、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如: ⑴ 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

⑵ 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b、学生围绕本课生字是编字谜让大家猜。

5、加一加、变一变。

如:“口”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加两笔呢? “木”加一笔呢?

a、同桌互相考一考。

b、师生互相考一考。

d、课件显示“口”变的过程“日 中 目 申 白”。“木”变的过程“禾 本”

6、抢苹果游戏 练习给字组词

7、课间休息拍手唱儿歌:(多媒体出示儿歌,儿歌注有拼音)小朋友们表现好,山羊开口咩咩叫。

熊猫拍手直叫好,吃着竹子满地跑。

木禾相差只一撇,千万不要弄混淆。

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

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7、我会连”: 多媒体出示课后的“鱼、石、刀、网”的图片、象形字和简化字。请学生一一对应起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先小组合作,连连说说,并读准字音。

(三)综合能力训练题: 把下列括号中的象形字换成今天所学的简化字,看谁最聪明?:()语花香 风和()丽()聪()明

()明星稀 心直()快 亡()补牢

()上浇油

水落()出 古()参天

第3篇:口耳目教学设计

2.《口耳目》教学设计

兴庆区二十四小 马小燕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认识3 种笔画“竖、撇、捺”和1 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3、感悟汉字的形象性,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4、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识记12个生字,会写三个字。“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分。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拼音

2.做五官操。教师示范五官操,学生集体做一做。

下面跟着老师来做五官操,找找自己的五官,请跟着老师说和做。五官操 耳耳耳,我有两只耳

鼻鼻鼻,我有一个鼻 口口口,我有一张口

目目目,我有一双目

眉眉眉,我有两条眉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再集体来一遍。

二、看图识生字

(一)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口耳目》教学设计

3.《口耳目》教案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主 题: 口耳目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李静/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教材分析

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口耳目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口耳目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