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教案 《老鼠阿姨的礼物》
小班综合活动《老鼠阿姨的礼物》
活动目标:
1.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材质的关系。2.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活动准备:
课件、糖果、糖果罐 活动过程:
.引出老鼠阿姨的礼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小老鼠)小老鼠,在动物园里面在森林里面小动物们都叫它老鼠阿姨。跟老鼠阿姨打个招呼。(老鼠阿姨早,老鼠阿姨早)老鼠阿姨说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鼠阿姨手里拿的东西你们看见了吗?是什么好东西?(礼物)猜一猜老鼠阿姨为什么要给小动物送礼物?(引导幼儿猜想后放音乐“生日快乐” 小结:原来是老鼠阿姨过生日了,要给小动物送礼物。2.数数有几个小动物来拿礼物呢?一共需要几分礼物。
听,来了几个小动物?(4个)(和小动物打招呼,小兔好,小猪好„„)排在第一个的是谁?谁排在第三个?最后一个是谁呢?
来了四个小动物,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4份,一起数一数)
二、听声音,猜测礼物 1.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礼物?
小动物们拿了礼物可高兴了。小动物们都问“老鼠阿姨,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啊?”我们一起来问问“老鼠阿姨这盒子里装的是?”(幼儿一起说)
老鼠阿姨说这个礼物不能用眼睛看,只能用„„(出示耳朵的图片,幼儿说出听的方法)2.第一次听一听,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同样的糖果,摇晃时响的多。听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为什么?(教师摇晃红白两个罐子)
你怎么知道这个白的多?(白的声音响,声音响糖就多。)
老师再摇一次。请小朋友要給多的拍手。
3. 3.第二次听一听,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糖装满了就摇不出声音了。小结老鼠阿姨说孩子们耳朵真灵。再送两罐糖给你们,这什么颜色?(绿色)。听一听哪个多?怎么这个罐子没声音呢? 打开罐子瞧一瞧,到底是哪一个多呢?(绿色的)为什么装满糖的罐子摇起来没有声音呢?(因为太多了,装满了,摇不出声音了。)
现在这里一共有几罐糖?第几罐是最多的?(第四罐绿色的最多)。
一、4.第三次听一听,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软糖的声音小,硬糖的声音大。
这一罐糖怎么又没有声音呢?到底是不是空的呢?你看到了?这是什么?(棉花糖)
糖装满了没声音的,可是这个也不满怎么声音这么轻?(因为硬硬的糖声音响,软软的糖声音轻)哪一罐糖多呢?(棉花糖多)
这么多糖,一共有几罐了?(一二三四五六,六罐了。)5.哪个罐子里糖最多?老师数,数到哪一罐最多,你就喊停,看看是不是这一罐最多?
三、听故事,分享礼物 这么多的糖糖拿回去送给,给谁?(小动物)小猪连忙说:“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小兔子也说:“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小松鼠说:“谢谢老鼠阿姨,这句话可好听了,老鼠阿姨一听到这句好听的话就把糖全都送给小动物了,你们想不想要糖呢?你们也要说那句好听的话给我听,什么话?(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
我是老鼠阿姨吗?你们该怎么谢谢我呢?(谢谢老师,你真好!)这些糖全都送给你们,回教室要分给其他宝宝吃的。
第2篇: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
《老鼠阿姨的礼物》
(一)故事导入、引发兴趣
师:前几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老鼠阿姨的礼物》老鼠阿姨给小动物们送什么礼物来?(橘子)
师:过几天是圣诞节也是新年,老鼠阿姨又给小动物们送来了礼物,(出示ppt1)看看谁来拿礼物(小兔、小鸭、小猪、小青蛙、小松鼠)师: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在幼儿回答的同时,出现数字宝宝,帮助幼儿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师:一共来了五只小动物,小朋友们仔细想想应该准备几份礼物? 师:盒子里装装的是什么礼物啊?[让幼儿来说,从而使幼儿融入到情景中。给幼儿创造了大胆猜测的机会。] {教师以故事《老鼠阿姨的礼物》导入,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出示小动物时,渗透数的学习,将数概念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学习中}
(二)听声音,感知音量与糖果多少、材质的关系。
师:今天的礼物不能用眼睛看,要用耳朵听,老师把礼物拿来啦,听一听是什么?(糖果){让幼儿猜测礼物,现场充满新奇感和期待感,让幼儿始终期盼着活动继续进行。} 幼儿对比听第一次:(a 2或3颗;b 少半瓶)
这两罐糖哪罐多,哪罐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回答}在孩子们猜对后告诉幼儿多的糖归你们,少的糖送给森林幼儿园的小动物。{糖对孩子们的诱惑是很大的,以此来激发幼儿猜测兴趣,及时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小结:声音大说明糖果多,而声音小说明糖果少。幼儿对比听第二次:(c 多半罐;d 满罐)这两罐糖,谁多谁少?
小结:满罐的糖没有声音,半罐糖声音大。幼儿对比听第三次:(e 半罐;f 棉花糖)再送你们罐糖要不要啊?
小结:软软的棉花糖没有声音,硬硬的糖有声音。
师:有好多好多罐糖,咱们一起来数数到底有几罐?(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6,再次渗透数概念的学习)
哪罐糖果最多啊?小朋友找到后就把多的送给你们,剩下的送给森林幼儿园的小动物。{第二环节是重点,也是完成目标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反复倾听、猜测。第一次倾听,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理解;第二次倾听,幼儿多数以为声音大的就糖果多但结果在孩子们的意料之外,更增加了一份神秘感;第三次倾听,又提升了难度,孩子们在猜想、验证中理解音量与材质的关系。}
(三)听故事,分享礼物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观看ppt老鼠阿姨把xx颜色的糖果送给了xx,她高兴的双手接过礼物对老鼠阿姨说: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当讲到第三个时,教师停顿,让孩子们来说。随即渗透幼儿的礼貌用语)老鼠阿姨看到小动物们这么有礼貌非常高兴,把糖果都给了他们,你们说的好了,我也把糖果都送给你们。
教师为幼儿倒糖,幼儿说“谢谢老师,你真好”幼儿一直说,教师一直倒;幼儿停说,教师停倒。
现在我们一起和老鼠阿姨、客人老师说再见,说完后就找老师来分糖糖。
{让幼儿分享礼物。品尝糖果,感受活动的乐趣,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而且使活动流程完美结束,在分享礼物的过程中,渗透幼儿的礼貌用语,也是从小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第3篇: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
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1
设计意图:
为了契合班级“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我设计的《老鼠阿姨的礼物》这个活动内容,这是一本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小班年龄阶段阅读的绘本,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收礼物是孩子最为高兴的事情,孩子的期待、惊喜、享受通通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来了。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PPT和神秘的礼物,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整个情境中学习语言并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并通过耳朵这一感官“听”来猜测糖果的多少,使幼儿得到了认知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
1、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
第4篇:老鼠阿姨的礼物说课稿
老鼠阿姨的礼物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鼠阿姨的礼物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鼠阿姨的礼物说课稿1
设计思路
“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这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在谜底揭晓前不断激发着3岁幼儿的好奇心。故事中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以及松鼠的灵巧小手,暗示着它们能用各自的本领解决问题。同样,送礼物的环节也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地待人接物。
整个活动设计始终让幼儿与故事的情感脉络保持同步发展,以感知觉(看、听、闻、摸、尝)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不断进行推测,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力。首先,猜动物、认识动物的不同特征,为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用
第5篇:小班综合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
小班综合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综合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综合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1
活动目标:
1、学着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
2、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耳、手、鼻子、嘴的作用。
活动准备:
ppt;盒子;眼罩;卡片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盒,说说自己是否收到过礼物,是什么礼物。
(2)这是谁要送礼物呢。引出故事《老鼠阿姨的礼物》
2、引导观察
(1)老鼠阿姨会把这么多礼物送给谁呢?(引导幼儿从动物的特征去猜测)
(2)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从动物的表情上、动态上加以理解)
(3)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猜猜,会是什么礼物呢?
第6篇:小班游戏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
小班游戏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游戏教案老鼠阿姨的礼物,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内容简介
今天是小猪、小兔、小松鼠和小青蛙的生日,老鼠阿姨为它们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小兔子支着耳朵听声音……小猪用鼻子闻闻气味……小松鼠用手摸了摸……小青蛙用嘴尝了尝……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呢?
(二)主题分析
故事通过讲述小动物们用听、嗅、摸、尝的办法来寻找老鼠阿姨的神秘礼物的有趣历程,让孩子们知道了认识事物除了能用眼睛看以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常用的感官,从而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并尝试根据不同的感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猜测,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情节分析
过生日是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