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列传第三十二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03 07:12: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明史·列传第三十二》原文及翻译

《明史·列传第三十二》原文及翻译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者悉平。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是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赠夏国公,谥武毅。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二》,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仆:倒下B. 尝从上出,舟胶于沙 胶:搁浅

C.土人立生祠祀焉焉:他D. 殿下但当竭诚孝敬 但:只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顾成多谋善战的一组是(3分) ()

①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②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 ③成斩所俘而纵其一

④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⑤土人立生祠祀焉 ⑥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A.①③⑤ B. ①②③ C.②④⑥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成,祖上以摆渡为业。他身材魁梧,身刺文身,力大无穷,作战勇敢,因此得以在太祖身边擎举华盖,深得太祖的信任。

B.明太祖时,顾成凭借战功,从帐前亲兵升为百户、成都后卫、指挥使,后因随傅友德征云南立功,而被封为左军都督。

C.虽然是败军之将,但是顾成深受燕王的倚重 ,得到他后,就把他送到北平,让他去辅佐世子。南军围城的时候,又让他统管防御、调度。

D.顾成侍奉三朝,他除了忠诚还很谨慎,比如他在北平,虽然常出谋划策,但是不肯统兵;也不肯辅佐太子监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

(2)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

参考答案

4. (3分)A. 仆,打倒,使动用法;

5. (3分)B.④不是直接表现其多谋善哉 ⑤⑥都不是表战争的.内容

6. (3分)B 顾成被封为左军都督,是在建文元年。

7.(10分)(1)顾成在贵州共十多年,讨伐平定诸苗洞寨数以百计,全都诛杀了他们的头领,安抚其余众人。(凡,总共;以百数,用百来计数或数以百计;渠魁,头领、统帅;抚绥,安抚。每点1分,句子连贯1分)

(2)跟随耿炳文抵御燕军,在真定作战,被俘。燕王解开他身上的绑绳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啊!”(御,抵御;执,抓捕;缚,绳索;以尔,把你。每点1分;句子连贯1分)

参考译文

顾成,字景韶,祖先是湘潭人。他的祖父以操舟为业,架船在长江、淮河之间往来谋生,于是就在江都安了家。顾成年少时身材魁伟高大,臂力超人,善于骑马使槊,文身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太祖渡过长江,前来归顺,因为英勇被选为帐前亲兵,为太祖出入撑举华盖。曾经跟随皇上出征,船陷在沙中,顾成背负船只前行。跟从攻打镇江,和十名勇士转战入城,被捉拿,那十人都死了。顾成跃起挣断绑绳,打倒持刀要杀他的人,逃脱回来。引导众人攻城,攻下了城池,太祖授他百户之职。他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都有功劳,改任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获重庆的妖贼王元保。

洪武八年调任驻守贵州。当时群蛮叛乱归服反复无常,顾成连年出兵,全都平定。不久,跟随颍川侯傅友德出征云南,做为前锋,首先攻下普定,留下顾成排列栅栏防守。蛮族数万人来攻,顾成出栅迎战,亲手杀死数十百人,贼人逃走。余下地贼人还在南城,顾成斩杀俘获的贼寇而释放了一人,说:“我夜晚二更来杀你们。”夜二更,吹起号角放起火砲,贼人听到后全都逃走,缴获器物甲衣无数。进升指挥使。隶属普定的众蛮全都被平定。洪武二十九年迁任右军都督佥事,佩带征南将军印。顾成在贵州总共十余年,讨伐平定诸苗洞寨以百计,全都诛杀了他们的头领,安抚其余众人。广泛布施恩德信义,蛮人顺服。这年二月,被召回京。

建文元年,任左军都督,跟随耿炳文抵御燕军,在真定作战,被俘。燕王解开他身上的绑绳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啊!”送往北平,辅佐世子守卫。南军围困城池,燕军防御、调度全都听从于顾成。燕王即位,论功行赏,封顾成为镇远侯,俸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文书。任命他仍旧镇守贵州。

顾成性情忠诚谨慎,广泛阅读史书。当初在北平居住时,多出谋划策,然而始终不肯统率军队,赐给他兵器也不接受。再次镇守贵州,多次平定播州、都匀的叛乱蛮众,威镇南中,当地人建立生祠祭祀他。他被召回到京师,命令辅佐太子监国。顾成叩首说:“太子仁德圣明,朝中大臣都是贤才,辅导的事情不是我所做到的,请准予我回去防备蛮人。”永乐十二年五月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赠为夏国公,谥号为“武毅”。

第2篇:明史列传第三十二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列传第三十二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缚。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者悉平。十七年,平阿黑、螺蛳等十余寨。明年奏罢普定府,析其地为三州、六长官司。进贵州都指挥同知。有告其受赇及儹用玉器等物者,以久劳不问。二十九年迁右军都督佥事,佩征南将军印。会何福讨水西蛮,斩其酋居宗必登。明年,西堡、沧浪诸寨蛮乱,成遣指挥陆秉与其子统分道讨平之。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是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赠夏国公,谥武毅。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二》)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克普定 克:攻下 B.有告其受赇 赇:贿赂

C.以久劳不问 问:询问 C.战定真,被执 执:捉住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顾成作战英勇的一项是( )(3分)

①文其身以自异 ②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

③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 ④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

⑤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 ⑥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7.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渡过长江,顾成归顺,被选为帐前亲兵,为太祖出人撑举华盖。

B.攻打镇江的时候,顾成和十名勇士转战人城,被俘,十人都被杀死,只有顾成挣断绑绳,杀死持刀的仆人,逃脱回来。

C.有一次,顾成故意放走了一个俘虏;告诉他夜晚二更去杀死他们,二更时,只吹号角放砲,就把贼人全都吓得逃走。

D.顾成镇守贵州十几年,恩威并用,用兵之中,兼用劝谕,以至当地人为他建生祠来祭祀。

8.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3分)

(2)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4分)

(3)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3分)

参考答案

5.C(问:责问,追究)

6.A(①是顾成文身显示自已与众不同;⑤只是说他到真定作战,从后文看结果还战败了;⑥非直接体现。)

7.B(“杀死持刀的仆人”有误,应为“打倒持刀要杀他的人”)

8.(1)曾经跟随皇上出征,船陷在沙中,顾成背负船只前行。(“从”“胶”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2)全都诛杀了他们的头领,安抚其余众人。广泛布施恩德信义,蛮人顺服。(“渠魁”“抚绥”“大布”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3)顾成当初在北平居住时,多出谋划策,然而始终不肯统率军队,赐给他兵器也不接受。(“始”“将”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顾成,字景韶,祖先是相潭人。他的祖父以操舟为业,架船在长江、淮河之间往来谋生,于是就在江都安了家。顾成年少时身材魁伟高大,臂力超人,善于骑马使架,文身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太祖渡过长江,前来归顺,因为英勇被选为帐前亲兵,为太祖出入撑举华盖。曾经跟随皇上出征,船陷在沙中,顾成背负船只前行。跟从攻打镇江,和十名勇士转战入城,被俘,那十人都死了。顾成跃起挣断绑绳,打倒持刀要杀他的人,逃脱回来。引导众人攻城,攻下了城池;授官百户。他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都有功劳,进升为坚城卫指挥佥事。跟从讨伐蜀地,攻打罗江,擒获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军招降汉州。蜀地平定后,改任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获重庆的妖贼王元保。

洪武八年调任驻守贵州。当时群蛮叛乱归服反复无常,顾成连年出兵,全都平定。不久,跟随颍川侯傅友德出征云南,做为前锋,首先攻下普定,留下顾成排列栅材栏防守。蛮族数万人来攻,顾成出栅迎战,亲手杀死数十百人,贼人逃走。余下地成人还在南城,顾成斩杀俘获的成寇而释放了一人,说:“我夜晚二更来杀死你们。”夜二更,吹起号角放起火砲,贼人听到后全都逃走,缴获器物甲衣无教。进升指挥使。普定的众蛮全都被平定,洪武十七年,平定阿黑、螺蛳等十余蛮寨。第二年上奏撤销普定府,把他所管棺的土地分为三个州、六个长官司。进升为贵州都指挥同知。有人告发他接受贿赂并且僭越使用玉器等物品,因为久有功劳而没有问罪。洪武二十九年迁任右军都督佥事,佩带征南将军印。会同何福讨伐水西蛮族,斩杀他们的酋长居宗必登。第二年,西堡、沧浪众寨蛮族叛乱,顾成派遣指挥陆秉及自己的.儿子顾统分道讨伐平定他们。顾成在贵州总共十余年,讨伐平定诸苗洞寨以百计,全都诛杀了他们的头领,安抚其余众人。广泛布施恩德信义,蛮人顺服。这年二月,被召回京。

建文元年,任左军都督,跟随耿文末抵御燕军,在真定作战,被俘。燕王解开他身上的绑绳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啊!”送往北平,辅佐世子守卫。南军围困城池,防御、调度全都听从于顾成。燕王即位,论功行赏,封为镇远侯,俸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文书。任命他仍旧镇守贵州。

顾成性情忠诚谨慎,广泛阅读史书。”当初在北平居住时,多出谋划策,然而始终不肯统率军队,赐给他兵器也不接受。再次镇守贵州,多次平定播州、都匀的叛乱蛮众,威镇南中,当地人建立生祠祭祀他。他被召回到京师,命令辅佐太子监国。顾成叩首说:“太子仁德圣明,朝中大臣都是贤才,辅导的事情不是我所做到的,请准予我回去防备蛮人。”当时有些奸臣阴谋改立太子,太子心中不安。顾成到文华殿向太子辞行,趁机说:“殿下只要竭诚孝敬皇帝,兢兢业业体恤百姓。万事在天,小人不值得忧虑。”永乐十二年五月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赠为夏国公,谥号为”武毅”。

第3篇:《明史:列传第三十二》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明史:列传第三十二》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进坚城卫指挥佥事。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蜀平,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夜二鼓,吹角鸣炮,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明史·列传十二》阅读答案

《明史·列传十二》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陈友定,字安国,福清人,徙居汀之清流。世业农。为人沉勇,喜游侠。乡里皆畏服。至正中,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募民兵讨贼,友定应募。公安与语,奇之,使掌所募兵,署为黄土寨巡捡。以讨平诸山寨功,迁清流县尹。陈友谅遣其将邓克明等陷汀、邵,略杉关。行省授友定汀州路总管御之。战于黄土大捷,走克明。

友定以农家子起佣伍,目不知书。及据八郡,数招致文学知名士。粗涉文史,习为五字小诗,皆有意理。然颇任威福,所属违令者辄承制诛窜不绝。漳州守将罗良不平,以书责之曰:“郡县者,国家之土地。官司者,人主之臣役。而廪者,朝廷之外府也。今足下视郡县如室家,驱官僚如圉仆,擅廪如私藏,名虽报国,实有鹰扬跋扈之心。不知足下欲为郭子仪乎,抑为曹孟德乎?”友定怒,竟以兵诛良。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明史·列传十二原文及译文解析

明史·列传十二原文及译文解析

陈友定,字安国,福清人,徙居汀之清流。世业农。为人沉勇,喜游侠。乡里皆畏服。至正中,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募民兵讨贼,友定应募。公安与语,奇之,使掌所募兵,署为黄土寨巡捡。以讨平诸山寨功,迁清流县尹。陈友谅遣其将邓克明等陷汀、邵,略杉关。行省授友定汀州路总管御之。战于黄土大捷,走克明。

友定以农家子起佣伍,目不知书。及据八郡,数招致文学知名士。粗涉文史,习为五字小诗,皆有意理。然颇任威福,所属违令者辄承制诛窜不绝。漳州守将罗良不平,以书责之曰:“郡县者,国家之土地。官司者,人主之臣役。而廪者,朝廷之外府也。今足下视郡县如室家,驱官僚如圉仆,擅廪如私藏,名虽报国,实有鹰扬跋扈之心。不知足下欲为郭子仪乎,抑为曹孟德乎?”友定怒,竟以兵诛良。而福清宣慰使陈瑞孙、崇安令孔楷、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明史列传第三十二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史列传第三十二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