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拿错衣服后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1-02 07:14: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拿错衣服后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拿错衣服后

9月份开学后,孩子们进入了大班。1O月份天气逐渐转凉了,这天下着毛毛雨。下午离园时,康康的妈妈来得较晚。“老师,您看到康康今天穿的绿色外套了吗?我在衣架上没有找到!”我回忆了一下,康康今天确实穿了一件绿色外套,中午热的时候脱了下来。“康康,你把衣服放在哪里了?”我问康康。“我就挂在衣架上了呀!”康康很肯定地回答,还用手指着衣架给我们看。这时,我看到衣架上还挂着一件绿色外套,康康妈妈说那件不是康康的。我想应该是被人拿错了。

第二天早上,涛涛和爸爸来幼儿园时,涛涛爸爸拿了件绿色外套向我们道歉:“昨天是阿姨来接涛涛的,她把别人的衣服拿回家了,真是对不起!”事情似乎就过去了。想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经常会拿错衣服、玩具等,我在晨间谈话时问孩子们如何才能避免拿错东西。“老师,让小朋友来找不同吧!”涛涛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便把两件衣服用衣架挂起来,问:“这两件衣服一样吗?”“一样。”“不一样。”“再仔细看看。”我提醒着。这时说“一样”的孩子马上发现了不同。“那为什么刚刚有那么多人说一样呢?”我追问。“因为没看清。”“那你们可要看仔细了,我们来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马上就有孩子说:“左边的衣服有拉链,右边的衣服是系扣子的。”“左边的衣服上面有一个口袋,右边的衣服上面没有口袋。”“左边的衣服袖子上有一颗扣子,右边的衣服袖子上没有扣子。”孩子们的眼睛可真亮,连细小的不同都找了出来。最后,涛涛站了起来:“老师,还有一个不同,我那件衣服上有一块黑色的水彩笔印记,是上次画画的时候我不小心弄上去的。”“涛涛,原来你认得自己的衣服呀,那昨天怎么会拿错呢?”“昨天是阿姨帮我拿的`!”涛涛说。看来更大的问题在于孩子没有自我服务的意识。于是我说:“我们已经是大班孩子了,自己能做的事是否应该自己做呀?”“是的,衣服就应该自己拿嘛,不用让阿姨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如衣服、玩具等要自己保管好,要记住自己的物品的特征,这样就不会拿错了。从此以后,很少有孩子拿错东西了。

拿错衣服事件让我认识到,我们可以抓住生活中偶发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挖掘其教育价值,引发孩子主动讨论、思考,并通过“做”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2篇:由穿错衣服想到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由穿错衣服想到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离园时间马上到了,和往常一样,我们先让孩子们去上厕所,然后换上自己的鞋子,再拿着自己的衣服坐在小椅子上。一边和孩子们聊天,一边给宝宝们整理衣服和裤子,我们和孩子一起,忙碌地做着离园准备。

终于都整理好了!我再一次到衣帽柜检查,却发现还有一件绿色的衣服挂在那里。匆忙间,我没有细看究竟是谁的衣服,只是凭印象,把衣服套在了尧尧的身上:“尧尧,这还有你的`一件衣服,你怎么忘拿了?”说话间,尧尧就被送车的老师接走了。

送完乘车的孩子,我们再回过来为其他孩子整理衣服。这个时候,我发现辰辰的衣服不见了。辰辰的衣服哪去了?不好,辰辰好像穿的是绿色的衣服!我一下子紧张起来:我居然把辰辰的衣服给尧尧穿上了!怎么办呢?我匆忙给辰辰妈打电话,幸好,辰辰妈非常大度,还一再跟我说:“没有关系,陈老师,你不用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事情虽然过去了,我却觉得自己真的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幼儿教师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是体现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的,不管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做个有心人,不能光凭着自己的感觉做事情,否则,就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麻烦,也给孩子们和家长们带来不便。今天发生的这件事情,给我敲起了警钟:防漏补缺,为时不晚,关键在于,事事用心,时时有心!

第3篇:不是他的错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不是他的错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中午,孩子们吃完饭后跟着配班老师出去散步了,餐桌上又只留下哆哆一个人。哆哆微微地低着头,使劲地咀嚼着,小脸蛋一鼓一鼓的。哆哆转入中班快两个月了,每天吃饭都是最后一名。无论我用什么方法鼓励他,都没什么用。我注意到哆哆吃饭时并没有像有的孩子那样只顾说话,不动饭勺。相反,他每次都是一口一口地使劲咀嚼着。会不会有其他原因呢?我心里嘀咕着。眼看着天越来越冷了,哆哆可能每天都会因为吃得慢而吃逐渐变冷的饭菜。想到这里,我的心变得沉重起来。

傍晚,我与哆哆妈妈聊起了这件事,尽管我说得非常委婉,但哆哆妈妈还是一下子急了起来:“老师,说起这件事,我就一肚子的气。我以前还揍过他呢,但打也没用,骂也没用,现在只能不管他了。老师,他吃饭一直都是这样的,你随他好了,我不怪你的!”妈妈拉着哆哆走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孩子的错谁之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孩子的错谁之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最近家长反映,孩子越大了越不听话了,动不动还发脾气,回家光知道玩,看电视也不学习,没法管了。

每当听到类似抱怨的话,我都会反问家长: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孩子光想着看电视、玩?为什么孩子喜欢独处?为什么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

相信以上问题有很多家长都遇到过,但这些真的是孩子错了吗?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意识到了,孩子并没有错,孩子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成人的影子,孩子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与家长有关。孩子不听话时,你问清孩子自己的意思了吗?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吗?当孩子不喜欢学习时,请问你的教育方法引起孩子的`兴趣了吗?当孩子在看电视、玩的时候,你有没有去管束?你忙的时候,有说过“一边玩去,看电视去”的话吗?当孩子想和你说话时,你在干什么?

以上问题,家长问听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幼儿教师《我们的餐后餐》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我们的餐后餐》教育随笔

每次领这孩子们去午睡间的路上,都会有这个问题:“老师今天讲故事吗?”明知答案是肯定的,仍按耐不住急切的心情天天会问,足见,孩子对听故事的期待与喜爱。坚持了将近两年了,自己也记不清出讲过多少故事,只知道,故事书换了四本而且,还有好多自己编的故事。

今天在睡前的讨论上,又有孩子问:“老师讲什么故事?”我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睡前听故事。”孩子们讨论开了。“一边听故事一边睡觉我就感觉很舒服,可以慢慢的睡着。”“有时候故事里还可以学到本领。”“故事很好听,有什么时候都喜欢听。”“听故事我觉得自己的被子软软的,还很暖和。”……

虽然他们的话很稚嫩,但是我还是听懂了很多。

睡前故事首先是催眠曲

孩子们可以在缓缓的故事节凑中入睡,应该时间愉快的是事情。而且因为怀着对故事的期待,孩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假期后的改变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假期后的改变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还记得,那是很久之前的事,那个时候,是孩子们放假回来后,虽然大家都已经入园很久了,但是,因为假期时间比较长,孩子们回来之后,就把以前培养的好习惯忘了个干干净净。很多孩子又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无论玩什么都喜欢插队。幼儿园规则的建立是幼儿集体教育的需要,它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情绪,提高幼儿生活和活动的质量,同时也可以规范和约束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幼儿,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排队常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那天上午户外活动时,我交代完了要求后请孩子们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非常兴奋,也很有秩序的排着队伍进行。可是玩了几圈后,有的孩子就出现了奔跑的现象,而又的孩子则出现了插队的现象。之间哲哲从滑梯滑下来后,又马上跑回来,直接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弄得后面的孩子差点被他推到。当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我是今年新工作的幼儿教师,在师范学习了五年,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学得了一定的技能技巧,自以为对幼教有了相当的了解。当我满怀自信,踏入幼儿园的大门时,才发现,自己懂得的仅是一些皮毛。幼儿园是那么的生动活泼,而我在校所学的是一些文本化的基本理论。一下子我迷失了方向,不知怎样才能找到理论和实践的交点。

在我面前的是一群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对幼儿园有着好奇和陌生,正如我一样。我们彼此迎接着对方的到来。新学期的前几天,孩子们对幼儿园有着诸多的不适应,他们用哭来宣泄他们的情感。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孩子们玩,吸引他们的注意;用双臂来拥抱他们,擦去他们腮边的泪水;不断的点头回答他们:宝宝吃完午饭睡一觉,醒了以后玩一会爸爸妈妈就来接了。“用话语给他们安慰。当傍晚孩子一个一个接走,关上教室门才发觉,手臂有酸胀的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拿错衣服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拿错衣服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