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第九册第3课)
教学内容 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知识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1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
2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单击此处输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课堂练习P9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P913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追记
小数乘小数(这里分成大于1和小与1的小数)两种情况,这个对于判断计算结果也是很有帮助的,考题一般是以比较小数乘法积的大小出现的。
积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P10例6积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知识重点 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要根据哪个数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用具 电子幻灯PPT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幻灯片出示几个语句,你知道哪些句子表述的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你是根据句子中的哪些字、词来判断的呢?
(1) 我们班有52人
(2) 仙岳小学现有学生数约600人
(3) 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体重大约60千克 通过一些语句,让学生回顾准确数和近似数以及判断方法
概念分析 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很精准的数字,比如:
但有些时候又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准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呢?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时候只需要近似数,回顾四舍五入
例题讲解 一、小数四舍五入的练习
保留一位小数
0.5964≈1.025≈1.9937≈
保留两位小数
12.038≈12.3045≈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大于5。
二、P10【例6】
现在公安警察在捉拿坏人的时候经常要携带一种嗅觉非常灵敏的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幻灯片出示《狗抓坏人》情境图以及问题
(1) 让学生自读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
(a)题目的条件(b)条件的之间关系(c)题目求什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2) 独立列横式和竖式求解
(3) 根据题目问题要求,如何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的练习是让学生判断根据哪一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哪一位?
(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课堂练习(1)P10做一做(2)P13第1、2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求积的近似数,先按法则算出积,保留位数多一位,四舍五入得出近似数
本课作业 [单击此处输入本课作业]
课后追记
这里的四舍五入和在4年级学习的有所不同,首先要考虑的是实际情况(进一法和取整法)
第2篇:第三课时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P6例5、做一做,P9练习一第10-12、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
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可以发现答案是7.28是错的.
师:所以每个小朋友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3.2×2.5=0.8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第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页8题,P9页11、14题
课后小记:
本课教学难度不大,但学生在学习过程存在一些困惑:
1、当已知单价、数量为小数时,不能正确列式解答,说明对小数乘法意义的谈化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2、作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下列计算题存在问题,需加强指导:
(1)第二个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如P9第13题:0.96*16.5
(2)其中有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计算题.如P8第8题:150*18.7
第四课时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0.2863.272.04
×0.32×1.5×28
2057216351632
30858327408
3.291524.9055712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3.5783.5743.583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P8第1题。
课后小记:
补充的一道生活中购物的题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全班仅一人主动保留了结果,这反映出数学与生活脱离的现象及待解决与完善。但这题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学生保留的是一位,而我建议他们保留两位,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
第3篇:《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6例
5、做一做,P9练习一第10—
12、14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
第4篇:《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学设计范文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P6例5、做一做,P9练习一第10—12、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
第5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较复杂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转化、对比,延伸学习》
——《较复杂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较复杂小数乘法是整数乘法的延伸,是小数乘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即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是学习的重点。我以为这一节知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本节课的课后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出现以下错误现象:1、竖式中的错误:部分学生列竖式时,按照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对齐小数点的位置列式,显然是对算理没有理解。
2、积的小数位数数不对,体现在两方面:有的孩子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也算在小数位数里了,导致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多两位;还有部分学生
第6篇:小学五年级数学《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的例3、例4,第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会用0补足;
使学生初步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积中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如何用“0”补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7×0.84.2×0.31.3×0.5
口算并说说怎样想的?
2、指名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把下面各数缩小1000倍
12.5256103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0.056×0.15
(1)启发提问:①怎样列竖式?要不要小数点对齐?为什么?
②怎样把0.056×0.15转化成整数乘法?
③按整数乘法乘出来的积,比原题的结果扩大了多少倍?
④要得到原来的
第7篇: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数学教案(专业13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案应该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对于不同年级和教学内容,教案的设计也会有所差异。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会用0补足.。
2.使学生初步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一的第10题.。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先让两个中等水平的学生说一说.说得不完全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把下面各数缩小1000倍.。
12.5256103。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引导.如:
“根据被乘数、乘数的小数位数,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有多少位?”(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