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诗歌:北岛 - 回答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31 07:14: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精选双语诗歌:北岛 - 回答

精选双语诗歌:北岛 -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AnswersCruelty is the ID pass of the cruel,

honesty the grave stone of the honest.

Look, in the sky plated gold,

crooked reflections of all the dead float around.The glacial epoch is over,

so why is there ice everywhere?

Good Hope was rounded a long time ago,

so where are these thousands of boats racing on the Dead Sea?I came into this world

with only blank pages, rope and my fingers;

therefore, before final judgements are given,

I need to speak in all the voices of the defendants.Just let me say, world,

I--dont--believe!

If a thousand challengers are under your feet

count me as challenger one-thousand-and-one.I dont believe the sky is always blue;

I dont believe it was thunder echoing;

I dont believe all dreaming is false;

I dont believe the dead cannot bring judgement.If the sea is doomed someday to break its levees

my heart must flood with all the bitter waters.

If the land is destined to form the hills again,

let real human beings learn to choose the higher ground.The latest, favorable turnings, the twinkling stars

studding the naked sky,

are pictographs five-thousand years old.

They are the eyes of the future staring at us now.

第2篇:北岛《回答》赏析

回 答

一、作者介绍:北岛,原名赵振开,另有笔名石默、艾珊等。原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就读于北京第四中学。1969年进北京一家建筑公司,当过混凝土工、铁匠等。1970年末开始写诗。1972年开始写小说。1976年参加**运动,写诗《回答》。其现代主义色彩的新诗歌形式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被称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但也受到来自传统保守势力的批评。1986年被《星星》评为“我最喜欢的中青年诗人”之一。《北岛诗选》获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1985—1986)优秀新诗(诗集)奖。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取得文化代言人资格的,非那些朦胧诗人莫属。有论者曾在评价朦胧诗和北岛的存在时说:“从我们民族本身而言,从朦胧诗运动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启蒙和重建作用而言,从北岛在朦胧诗人中所居的重要地位而言,他无疑是我们新时期文学前十年中的大诗人,绝无仅有的诗坛偶像、文化英雄。”事实上,当朦胧诗的兴起以及随之所引发的那场人数众多的论争都时过境迁之后,北岛以及他所代表的朦胧诗派在尘埃落定之时,已经渐渐被理性的批评者所认可,而其诗歌代表作《回答》更是被称作“以孤篇压倒当代”。

二、背景介绍:《回答》写于1976年的**事件中,是那一时期最有个性的时代强音,是先觉者对“新的转机”的期待和呼唤,是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对现实的严肃“回答”。后发表于朦胧诗主要阵地的民间油印刊物《今天》的第一期。

三、赏析:

全诗共7节,北岛企图在一个封闭的逻辑空间内构建一个完整、自足的“自我”形象,并依靠与外部世界的对立关系来强化这一形象的独立性。

第1、2节,是对人类生存世界的黑暗体验并由此产生质疑。在诗中所描绘的世界里,卑鄙者以卑鄙的手段可以在世上畅行,高尚者的高尚品行却使其自身走向墓地。“镀金的天空”喻示着以辉煌的表象掩盖了一个时代真正的黑暗,到处是歌功颂德,到处是粉饰太平,人性被扭曲成“弯曲的倒影”四处凋落。诗人在世界的混乱与无序中,保持着清醒的痛感,对置身其中的世界提出了疑问:“冰川纪过去了”“好望角发现了”,这个世界明明已经经历过巨大的变革、阵痛,一个旧时代曾被庄严地宣告死亡,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和“千帆相竞”的“死海”的现实,依然显示着诡异和不公正?

从第3节开始,“我”作为抒情主体,出现在一片死寂、冰凉、规则混乱和缺乏公正的世界,以一种理性的声音,开始对世俗世界审判、否定和挑战,对一切习以为常的规则表示质疑:“我——不——相——信!”

在6—7节中,这个傲岸的“我”在对这个不义的世界与历史宣战之后,毅然表达了愿以个体的自我来承担属于全部人的一切,特别是人的苦难,此时的“我”是一代人中最清醒和坚定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的历史,真的能重新开始,就让所有的苦难只存留在“我”的心中;如果一个民族的再生,需要一代人的伤痛作为代价,这一切就由我们来承担吧。这里,“海洋的决堤”、“陆地的上升”,都是以自然界恢宏阔大的沧桑变迁,喻示人类历史的涅槃和新生。

最后一节,对人类与世界的未来新的转机充满信心和期望:“闪闪的星斗”缀满天空,“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是一个民族悠久和坚实的力量。既然诗人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承担起了重整乾坤的伟大使命,因而诗作中始终能感到历史的目光在注视。

“*”结束后,文坛上先“伤痕”继而“反思”的写作,纷纷竞相展示苦难和控诉历史,在对历史的鞭挞中把现实指认为“新生”。而北岛的《回答》却是以清醒的眼光审视过去,愤怒而又不失理性,拒绝承认全部现实的新生性,以一种批判的立场,为了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庄严宣告。北岛在《回答》一诗中向世界喊出“我不相信!”传达了一代青年人的心声,使由来已久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主义道德神话的大厦应声坍塌。

这里丝毫看不到任何撒娇的痕迹,只有愤怒和反抗挑战之声。新的一代人成熟了。曾经撒娇和哭闹的孩童,如今喊出了独立的、自我的声音。而作为一代人成熟的标志,倒不仅仅是他们已知道审时度势和懂得事物要害,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然拥有了自己的原则和信条,那就是“怀疑”,是说出“我不相信!”的勇气和能力。北岛的这些带有“怀疑主义”倾向的诗歌,事实上标志着一个新的启蒙时代的到来。它的伟大的精神光芒照亮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昏暗的天空。

但是,果真是什么都不相信了吗?也许。“怀疑一切”是理性的根本尺度,是“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但是,在北岛他们看来,有一样东西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自己的“声音”。因而,“我不相信!”这样的语句,首先是喊给自己听的,它提醒一代人注意到自己应有的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是更主要的)是喊给城楼上的父辈听的,它宣告了新的一代人的成熟,并表明了自己的反叛性态度。这是一次蓄意的、大胆的挑战。它典型地体现了朦胧诗中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对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呼唤,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等被践踏时的愤慨与反抗。

此外,作为北岛的代表作,诗作在抒情结构和意象的选用上,具有“北岛特色”:“审视——怀疑——否定——挑战”的抒情结构,以及“天空”“海洋”“陆地的上升”和“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等意象的拼贴与组合,追求陌生化和距离感,使用密集的意象群和飘忽不定的语义转换,从而产生“朦胧”的诗意和充满弹性与张力的结构。这与同为朦胧诗人的舒婷诗作中对于“星星”、“风铃草”、“鸢尾花”等意象的选用和诗意表达上的婉转、抒情和感伤相比,显得冷峻、势不两立和剑拔弩张。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诗歌总体特征上可以概括为象征诗。北岛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他通过所倾心的意象的接组和叠加,撞击和转换,通过所谓的超越时空的蒙太奇剪接,成功地将一个理想的艺术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民族文化传统、时代的哲学氛围、沉重的理想生活的渴求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他的诗歌基本上是由两组对立因素构成的象征意境,他用这些象征性诗歌形象再真实不过地传达出了一个充满压抑感的生活氛围,也表现了重压之下,生存意愿和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的人对苦难现实的心理反叛。

艺术手段上,象征、隐喻的运用迫于环境险恶的不得已,基本上呈现出比照性的描写。在他的笔下,政治的黑暗犹如漆黑的无所不在的夜,生活的束缚好比四处张开的网,希望的境界成了被堤岸阻隔的黎明,而觉醒者恰如被河水包围的孤独的岛屿。通过象征、暗示,诗人的主观境界过渡到了诗的世界。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北岛的诗里被普遍运用,表明了诗人丰富的再造性想象力。

由于心里感受的真实的外象化,北岛的诗歌染上了一层阴冷的色彩,给人以冷峻凄怆的感觉。北岛诗歌阴悒的冷峻虽不是象征主义的直接感染,但他却从生命感受这共同层次上验证了现代艺术的本质。

四、写作手法

1、《回答》最具特色的当属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通过不同意象所表达的象征意义,含蓄又恰到好处的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诗歌开头“冰川”、“好望角”、“死海”等意象,并不指真正意义上的地域,而是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无序。在诗人眼中,所谓“冰川纪”,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旧时代。旧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社会仍然还是那么寒冷;“好望角”这个地理名词被诗人巧妙地揉合在朴实的想象中,可当成“美好的希望”,人们所盼望的新生活到来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享受到新生活的果实,那些“卑鄙者”仍在“死海”里“千帆相竞”。无论是卑鄙者,还是高尚者,他们赖以生存的空间,都已变成毁灭生命的“死海”。诗歌的结尾,诗人又运用了一连串的复合意象,表现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同时也将诗歌升华到具有历史性的哲理的高度。“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中国特有的象征性的符号,是神州大地的代称,是诗人“重新选择生存”的祖国。“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也意味着未来人类的焦点和希望之所在!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转机充满了信心。

《回答》典型地体现了北岛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即善于运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并且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成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镀金的天空”和“弯曲的倒影”这些超现实的物象无疑喻示了貌似辉煌实则黑暗的年代对于人的戕害与扭曲,而“到处都是冰棱”及“千帆相竞”的“死海”则象征着诗人所处的险恶的时代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诗人以傲岸不屈的“挑战者”的姿态对不义的世界进行了严正的回答。诗作的第四至第七节所突显的是一个怀疑和挑战现实、具有博大的胸怀及坚定的历史信念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经成为广为传诵的具有历史积淀意义的著名诗句。

2、整首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全诗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经历了“审视——怀疑——否定——挑战”等一系列的转变过程,让诗歌更具有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

3、诗歌的语言也颇具特色,诗人灵活运用了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等不同的句式,同时还运用了对偶、排比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四句“我不相信”,强健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作为“挑战者”的怀疑与抗争,语言简洁、明白晓畅,显示出了一种冷峻而刚强的美,这在朦胧诗中是不多见的。

第3篇:北岛诗歌

引导语:北岛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冷峻的风格和坚硬的质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岛诗歌精选,欢迎参考阅读!

触电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当我和那些有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它们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我不敢再和别人握手

总把手藏在背后

可当我祈祷

上苍,双手合十

一声惨叫

在我的内心深处

留下了烙印

枫树和七颗星星

世界小得象一条街的布景

我们相遇了,你点点头

省略了所有的往事

省略了问候

也许欢乐只是一个过程

一切都已经结束

可你为什么还带着那块红头巾

看看吧,枫叶装饰的天空

多么晴朗,阳光

已移向最后一扇玻璃窗

巨大的屋顶后面

那七颗星星升起来

不再象一串成熟的葡萄

这是又一个秋天

当然,路灯就要亮了

我多想看看你的微笑

宽恕而冷漠

还有那平静的目光

路灯就要亮了

和弦

树林和我紧紧围住了小湖

手伸进水里

搅乱雨燕深沉的睡眠

风孤零零的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北岛诗歌

北岛诗歌

北岛(1949- ),原名赵振开,出版的诗集有《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零度以下的风景》、《开锁》、小说集《归来的陌生人》、散文集《蓝房子》。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北岛诗歌,欢迎大家阅读!

你好,百花山

琴声飘忽不定,

捧在手中的雪花微微震颤。

当阵阵迷雾退去,

显出旋律般起伏的山峦。

我收集过四季的遗产

山谷里,没有人烟。

采摘下的野花继续生长,

开放,那是死亡的时间。

沿着原始森林的小路,

绿色的阳光在缝隙里流窜。

一只红褐色的苍鹰,

用鸟语翻译这山中恐怖的谣传。

我猛地喊了一声:

“你好,百---花---山---“

“你好,孩---子---“

回音来自遥远的瀑涧

那是风中之风,

使万物应和,骚动不安。

我喃喃低语,

手中的'雪花飘进深渊。

五色花

在深渊的边缘上,

你守护我每一个孤独的梦

---那风啊吹动草叶的喧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北岛回答读后感(精选24篇)

读后感是一篇记录读者对所读书籍感受和思考的文章。读后感需要有批判性的思考,不仅要赞美作品的优点,还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这些是一些我在网上收集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北岛回答读后感篇一

两年后,再看一遍《回答不了》,评分随之也从三星加到了四星,倒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感悟,看别人的故事,再多的领悟也提炼不了感同身受,只是越发觉得生活不易,切勿以己度人。

用算法来类比爱情,显得很公式化,可是不仅形似,而且还真有点异曲同工,第四个章节爱情经营者们虚拟采访某位程序员,说道:

“我理解的爱情其实和算法一样,算法和用户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了解用户。

我们也是,你花越多的时间和一个人在一起,其实也就掌握了关于那个人越多的数据。如果某个时间段你放弃了,那么这些数据就只能变成你的回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双语诗歌:北岛 - 回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语诗歌:北岛 - 回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