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半年工作总结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31 07:13: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脱贫攻坚半年工作总结

2018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

总 结

2018年,我校切实按照XX县教育局和XX镇脱贫攻坚“七个全覆盖”的总体部署和“全上学、上好学、促成长”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11234”工作措施,全力推进我校教育提质提速,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我校按照“教育大协作、学校大帮扶、师生大帮助”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教育脱贫工作,精准定位目标任务,全力破解教育脱贫难题,实施六大帮扶措施,全方位助推教育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一)强化保障,实施领导包联帮扶。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干部包联帮扶制度,按照《XX县脱贫攻坚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实施方案》、《XX县全员育人导师制“1+N”智力扶贫行动实施方案》、《XX县2018年教育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等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科学施策,实施教师结对帮扶。按照“百千万”工程以及“双五”工作制度的工作要求,对3—25周岁人口进行了教师包保责任制,重点掌握3-25周岁在读学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受资助的情况。对本校建档立卡户学生开展“1+N+1”帮扶活动。全体教职工深入贫困学生家庭访贫问苦,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对贫困家庭宣讲国家脱贫攻坚惠民政策以及家庭文明卫生知识,通过实施“扶志向、扶学习、扶生活”三扶活动,为学生制定成长计划,为家庭制定脱贫规划,实现了每个贫困学生帮扶导师全覆盖。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建立考核、督查机制,与教师评优评先挂钩,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明显的教师严格问责。半年来,共发放教育扶贫惠民政策资助明白卡2000余份,开展全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专题会议5次以上,学校通过宣传栏、板报、墙报、校园网站、家长会、家访、家校通、QQ群、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极大提高了群众对学生资助政策的知晓率。

(三)精准资助,实施贫困资助帮扶。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2018年春季学期,我校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20.75万元,资助学生415人;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落实资27.8万元,惠及学生695人。实现了我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贫困户家庭子女因贫失学、不让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

(四)夯实基础,实施教育教学帮扶。2018年上半年投入资金60多万元完善了学校绿化、班级文化、楼道文化、功能室文化建设等,硬件设施的完善,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迎接义教均衡验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因户施策,实施结对帮扶。按照XX镇“54321”挂帮安排部署,我校全体干部职工挂帮XX社区精准扶贫户,全体教师入户遍访、宣讲政策、送钱送物、引导发展,共开展“54321”干部帮扶遍访回访300余人次,确保挂帮户政策知晓率达100%,满意度100%。

(六)聚焦课堂,实施教育质量帮扶。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2018年春季学期,学校按照《局长、校长进课堂》实施意见,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聚焦“教师”、“课堂”两个核心,规范教师教学常规,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全面实行校长带班制、教师坐班制,严格八小时工作制度,聚焦学校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自活动开展以来,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深入课堂听课100余节,参与教研活动20余次,举办优质课竞赛2次。

二、存在的问题

1、困难学生资助的面与度有限。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国家资助项目资金较少,加上资助资金支持力度和发挥的效益有限,需要多方争取资助资金,进一步加大资助的面与度。

2、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提高。我校学校的办学条件有很大改善,但离优质均衡发展还有差距。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纵深发展,学校大班额现象亟待解决。

3、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职业倦怠现象严重,个别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工作被动,形式主义严重,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教师培训和引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扎实开展教育脱贫攻坚“大比武”,深化责任担当、路径方法、干部作风、精神状态,精准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面实现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保证应助尽助,精准资助,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因贫辍学、不让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2.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保障学生享有优质教育的公平权,确保2018年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评估验收。

3.深入实施“1+N+1”全员育人导师制。以开展的“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和积极倡导的“爱心行动”以及“一对一对一”精准帮扶为抓手,以课内课外活动为主线,以“关爱一个孩子,帮扶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理念,进一步落实“1+N+1”全员育人导师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形成家校携手、合力助推教育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4.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提质提速。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切入点,大力开展“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进课堂”活动为载体,狠抓教学常规,向课堂要质量;以校长、教师全员坐班制为抓手,4 向管理要效益,突破教育质量瓶颈,加快教育提质提速,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在XX镇党工委和XX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按照“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要求,充分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树立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在施策上出实招,在推进上下实功,在落地上见实效,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同步全面小康。

XX县XX镇中心小学

2018年7月10日

第2篇: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半年以来,我镇严格贯彻落实县委县府重要讲话精神“确保同步,力争先于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贫困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以增收脱贫为核心,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以能力扶贫为根本,以产业扶持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路径,以社会保障为兜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目前,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是脱贫攻坚的道路仍然困难重重,现就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4年底,我镇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要求和程序在所辖的19个行政村精准识别了783户贫困户,2952个贫困人口,另有特殊群体286人。通过强有力的扶贫措施,2015年脱贫162户,642人。2016年工作计划:预计脱贫697人;3个贫困村摘帽,分别是茂林村、新华村、新庄村;易地搬迁落实人数248人;光荣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二、脱贫攻坚工作进度。

(一)完善国家子系统和省六有系统数据。

年初,已经完成六有系统的采集和录入工作。在4月份,对子系统又做了一次数据更新。在6月初,对两个系统数据做了对照修改,要求两个系统贫困户数和人数一致;2014、2015年度脱贫人口户数和人数一致;2015年底未脱贫人口户数和人数一致。

(二)“宣传引导+党建扶贫”,激发贫困户脱贫愿望。

一是注重宣传引导。依托展板、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媒介大力宣传省、市、县全会精神,并在各村由联系片区领导就全会精神进行宣讲,进一步深化了对扶贫攻坚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坚定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心,增强了加快扶贫开发的信心。二是加强党建扶贫。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在于“谋人”,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在于“谋事”,要“谋事”必先“谋人”。为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我镇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党支部书记、下派第一支部书记开展了涉农、扶贫政策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力求将党员干部培养成为致富能手,带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另一方面抓好班子队伍建设,将抓党建促扶贫作为对村党支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抓好精准扶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项目争取+产业扶持”,搭建发展平台。加大项目争取。通过我镇领导班子的多方努力,目前,我镇新华村、新庄村顺利争取到了脱贫解困资金人平2000元,用于发展产业。5月份,新华、新庄分别召开贫困户大会,完成产业规划,在产业脱贫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光荣村争取到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00万。完成产业项目验收,对2014、2015年实施了产业项目的村实施了验收,根据验收结果为农户一一兑现扶贫资金共计61.283万。

(四)落实“雨露计划”工程,上报2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参加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素质,促进转移就业。

三、主要问题

(一)产业扶持、易地搬迁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已经过半,但项目才刚开始启动,下半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务十分艰巨。新华、新庄的脱贫解困资金的落实,光荣村的整村推进,易地搬迁涉及的相关贫困户房屋建设等都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二)资金项目整合不够。当前县上的各种项目因为各自在使用方向、原则、程序和管理办法上都有自己的管理规定,整合使用的难度大。甚至有很多资金都不能在同一个项目上重合,但是一个项目又不能够彻底改变农户贫困落后的面貌。另外一些项目资金的审批程序复杂,资金到位迟缓,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基础条件改善困难。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十分落后,通过几次的基础数据调查,贫困户对基本条件的改善愿望强烈,但是我镇的财力和项目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贫困户的需求,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四)自主参与主动性差。由于经济基础差,文化素质低,加之扶贫开发工作又是政府主导,贫困户容易对政府产生强烈的依赖。在整个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怎么说,贫困户就怎么做,缺少主动扶贫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虽然我镇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工作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使扶贫开发工作还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一步我镇将严格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分批扶持”的原则,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给予扶持,推动贫困村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小康户转变。主要着力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抓实扶贫开发工作:

(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易地搬迁中配套的基础设施经费。把茂林、新华、新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入户路、生产道、村道硬化必须完成。水、电、通信设施也要相应跟上。

(二)落实2016年易地搬迁项目248人,茂林村88人、新华村80人、新庄村80人,确保无房户、危房户、地理条件偏远户,搬迁到水、电、交通覆盖的地方。让农村贫困家庭住上安全、交通方面的房屋。

(三)开展文化道德宣传,改变群众落后观念。解放思想是脱贫致富的钥匙,发展教育是解决传统落后观念的唯一途径。一方面坚持教育资源向贫困村倾斜,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不辍学,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另一方面我镇将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贫困户观看《焦裕禄》、《第一支部书记》等带农民致富的宣传电影,用整个社会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来感化群众,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让贫困村“形成好风气”。

(四)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经济收入。产业发展一直是贫困村脱贫发展的短板,但是产业发展也是精准扶贫工作从“输血”到“造血”转变的根本途径,下一步,我镇将针对贫困村制定脱贫方案,通过与县农业局农技人员联系,发展特色种植脱毒马铃薯;创新扶贫产业模式,打捆扶贫产业资金,发展适合本村的支柱产业,利用市场、管理等优势搭乘产业发展顺风车,确保贫困户收益,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第3篇: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报

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报

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报

今年1至6月,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亿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544个,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3万人(1至5月完成减贫8.5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1%。在20xx年全省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总结会上,我市荣获全省20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考核特等奖(第一名)。今年成功召开省、市20xx年第一次(扶贫)项目观摩会,成功召开上海对口帮扶遵义第四次联谊会,成功举办全国第一书记培训班,成功举办世界银行专家考察外资扶贫项目活动,集中展示了遵义脱贫攻坚的成效和亮点。

一、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一)精准谋划攻坚。我市建立完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组织协调工作。一是强化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乡镇脱贫攻坚半年工作总结

乡镇脱贫攻坚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县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常庄镇干部职工协力同心、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常庄镇总面积9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总人口5.4万,耕地面积8万多亩。现有贫困村4个(常庄村、蒋庄村、边子张村、胡赵庄村),脱贫村1个(任庄村2014年脱贫),贫困户899户、2028人(贫困村281户、708人,非贫困村618户、1320人)。其中,因病致贫281户、704人,因学致贫46户、145人,因残致贫193户、452人,缺劳力致贫271户、363人,缺技术致贫57户、199人,缺资金致贫26户、67人,其它原因致贫25户98人。在2017年底动态调整过程中,新识别贫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脱贫攻坚半年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脱贫攻坚半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