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山村那浓浓的茶香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31 07:13: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故乡山村那浓浓的茶香作文

故乡山村那浓浓的茶香作文

建德古属严州,南宋绍兴年前严州称睦州。说起种茶的历史少说也有上千年了,《茶经》中記载的唐代全国八大茶区,其中就包括睦州。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淹贬知睦州时在诗作《潇洒桐庐郡》中就有描写古睦州(建德)的茶事,“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说明建德自古就有种茶的传统历史,在历史上,建德不但茶叶历史悠久,而且品质上乘,建德苞茶创制于1870年,有百余年历史,销往杭州、上海、汉口、营口及天津等大中城市。据杭州莊源丰茶莊记载,1919年時曾远销苏联。90年代以來,经进一步研制,形质更佳,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名茶。《中国名茶》一书收入了建德苞茶。近几年,建德名茶“千岛银针”更是闻名遐迩,誉享海内外。

建德是我国老茶区之一。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这里气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溫16.9℃,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且分布在茶树生長旺期的3月至7月,特別是春季常细雨蒙蒙,滿山云雾,夏季雷阵雨不断,日夜溫差较大。茶园四周,松杉茂盛,空气四季湿润,极宜茶树生长,具备制作优质茶的条件。

我的故乡四散里地处建德的中南部,种茶历史恐怕难以考证,但在时间上推断肯定不会太短。怎见得?四散里有人居住的历史可不短,虽无县志更不可能有村志记载,但位于西坞村口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峰庙载明该庙始建于宋绍兴五年(1135年),有庙的地方肯定有人住,有人住的地方肯定得有茶。四散里人挂在嘴边说的最多的就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四散里人看来,茶叶在四散里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元素。茶叶文化涵盖着社会,影响着四散里人的一生。有亲戚朋友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完了酒吃饱了饭后还是泡茶;送礼最拿得出手的还是山里的好茶;小孩出生用茶叶米当枕头;老人去世了棺材中也是万万不能缺少茶叶的。 在炎热的夏天,四散里人有烧钵头(一种陶制的容器)茶的习惯,女人们每天起床一大早在烧粥前必须先烧水泡钵头茶,绝不能图省事在头晚将茶泡好,山里人虽穷,但对茶特别有讲究,他们认为隔夜的茶不能喝,尤其是给来往的过路客喝,这样是对人的大不敬。过去位于严婺古道上的四散里,每天人来人往的真不少,尤其是兰溪客,砍柴买炭的,收购木材的,-----山里没有旅店,更没有饭店,渴了累了只有随便找户人家歇歇脚,干粮都是自带的,干巴巴的没有茶水根本难以下咽。善良好客的四散里人面对陌生的客人总是大方地说:“山里人穷,没什么招待,但凉茶尽管用。”末了,还填上一句“是今天一早烧的。”非亲非故原本拘谨的兰溪客面对一脸诚恳的山里人自然也就不再客套了。口渴加上山里的茶水实在太好喝了,一大钵头凉茶喝的所剩无几,客人有些不好意思,四散里人大方地说:“没什么,山里有的是好水好茶,特不缺烧水的柴火。”脸上充满了自豪。我在兰溪做生意结识了不少过去到过四散里的人,他们至今念念不忘四散里人的好,“严州山里四散里的人真好!”在外生活的我听到有如此让人记忆几十年的家乡父老,怎不让人心潮澎湃!

真正让四散里山里人过上扬眉吐气的生活还是茶叶。想当年六七十年代,四散里出了个老唐(老唐的事迹详见《为了忘却的纪念》),带领大家改造荒山变茶园,兴办茶厂,硬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建德首屈一指的富裕村。建德全县第一个通电的村庄;第一个坐在三层楼的洋房里办公的大队干部;第一个全民免费医疗的大队;人均一担(100斤)干茶,创全县村级茶叶数量最多;下徐茶叶质量最优,炒青茶评比多次获得建德第一名;大宗茶(炒青)还在杭州市的比武中面对几百家的茶厂的激烈竞争勇夺第三名。------ 八十年代初全国性的《茶叶》刊物还发表过《下徐大队的茶园为什么能连续十几年高产丰收》的文章,使得下徐大队的茶叶名声大震。

我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也是源于我的娘舅老唐,是娘舅是茶叶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高中毕业差二分高考落榜,大队原想叫我代课当老师,是我娘舅硬生生要我放弃当“孩子王”,去茶厂做技术工作。后来镇里考文化站长,我偷偷的报了名。我平时爱好写作,是当时县广播站的特约通讯员,县报(建德科技报)的通讯员,经常广播能听到范通(当年的笔名)的报道,报上能看到范通的“豆腐干”,着实羡慕死了厂里的年轻人,虽然稿费仅有两毛、五毛、八毛,我记得最高只有过一元五角,但那种精神享受是任何物质无法比拟的。考试结束,我拔得头筹,至于后来为什么没有选上我就不得而知了。从此以后的岁月我就踏踏实实的从事茶叶事业了。从茶叶的播种到茶叶的修剪养蓬,茶园的除草施肥,采摘管理,茶叶的初精制加工,名茶的制作;后来研究茶叶的审评,又该行做茶叶的销售。凡有关茶叶的内容我都涉猎了,茶叶的高级职称评下来也将近二十年了。

茶啊茶,故乡的茶,我为你放弃了自己的最爱,放弃了青年时曾经的梦想。我年轻时就有写书的夙愿,过去的岁月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忍痛割舍自己的残梦,一刀一刀割得好疼。直到近年家境好了些许,才仓皇想起重拾可能已经生疏的秃笔想写点什么,记点什么。

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唯一不变的还是家乡那浓浓的茶香,故乡人对茶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痴爱。我作为一个茶人当仁不让应当为家乡的茶叶事业出力,可惜我没有老唐娘舅那样的魄力与能力,恨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惭愧哪!

第2篇:山村月色浓散文

山村月色浓散文

1994年的中秋节,我第一次没有与父母家人一起渡过那万家团圆的月夜。因为踏出校门的我,迈上了三尺讲台,由学生摇身一变,变成了16个孩子的老师。而我也正是同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家人一起,渡过了让我一生不可能忘怀的节日。

那是一个小小的山村,远离城市的纷繁与喧嚣,依然纯净如后山的那湾清泉。那里除了蓝天白云,高山流水,绿树野花外,还有纯朴、热情的山里人,那里的空气清馨得如处理过的一般,让你不由得总想深呼吸。那里仅有32户人家,是彝族和苗族杂居的地方。用村里人的话说:“我是到他们这里的第一个外乡人,也是到他们这里生活的第一个‘城市人’”。

参加工作的兴奋让我对这里充满了十二分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远离父母家人和熟识已久的同学,又让我不免有几分的伤感和落寞。虽然我正忙于转换角色,忙于接受新的生活和挑战,可孩子们会把三五棵家里种的核桃或板栗放在讲台上,使我不得不接受中秋节即将到来的讯息。让我不得不挤出点时间和精力思考该如何过即将到来的节日,让我不得不有了更多的思乡情绪。

中秋节那天,学校并没通知放假,我们也从没想过要放假,因为十多年的学生生涯在这一天都从没放过假。我也做好了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准备,也准备好了一个人独自赏月,把酒向群山的准备。

中秋节那天早上,每个学生都在我一个人的时候来到我身边,羞涩的和我说让我晚上到他们家和他们一起过中秋节,还说:“假如我不答应的话,他们的家长会亲自过来请我的!”面对这些孩子诚挚的邀请,我真的很感动,也使我孤单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慰籍。

最后,我还是到了我唯一的同事赵老师家里一起过中秋节,同他的父母家人及孩子们共进丰盛的晚餐,让我冲淡了远离家人所产生的孤单感觉。

当夜的黑色渐渐取代了满山的翠绿,当星星的影子随月亮的升起而逐渐暗淡时,校园里来了几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他们带来了月饼、核桃、板栗、梨、还有自制的'荞糕、荞稣、蒸糕等。他们说:“我一个外乡人为了他们的孩子,来到这小村庄,可不能让我感到孤零零的,因此他们要和我一起渡过这个应该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后来,其他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们也都陆续来到了仅有两百多平米的学校操场上,甚至没有孩子上学的村民们也一起来到了这里。他们是为了让一个外乡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我减少一分思乡的情绪而来和我共渡节日的。我的眼睛几度湿润,我的心强烈地受到震动,我甚至暗暗下定决心说:“一定要把孩子们教好,一定要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在那风都静止了的夜晚,我与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们一起分享了各自带来的中秋食品。我抱起了吉它,唱起了我最拿手的流行歌曲。孩子们表演了六一儿童节赵老师教他们的节目,家长们更是唱起了流传了多年的歌谣。操场上不时传出的歌声和欢笑声,把寂静山村的夜渲染得格外的热烈动情,而这样的欢乐也一直持续到深夜……

大街上,各种月饼已经开始上市了,向我传达着中秋即将到来的讯息,曾给我留下多少美好记忆的山村依然宁静吧,月色也如记忆中的一样浓郁吧,我最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一切都还好吧!

第3篇:山村年味浓作文

山村年味浓作文

今年过年,我回了青泥河,那儿虽然没有大城市热闹,却有着浓郁的年味儿。

三十早上,爸爸早早就拿出大红春联,准备张贴。哥哥端来搅好的糨糊,用高粱刷均匀地涂在春联背面,爸爸小心地拿起,对准事先画好的线,轻轻一按,再用手来回抚摸几遍,崭新的`春联就贴好了。看,上联“天赐平安福禄寿”,下联“地生金玉富贵春”,横批“五福临门”。接着,爸爸又在两扇门板上各贴了一张门神,这门神手持大刀,怒目圆睁,看起来威风凛凛。爷爷望着门神,说:“他俩一定会看好门户,保佑我们一家平安吉祥、幸福永远。”

中午,爸爸带我和弟弟去上坟。来到坟前,就见爸爸拿了三根香一根蜡,恭恭敬敬地作揖,恭恭敬敬地磕头,恭恭敬敬地鞠躬,恭恭敬敬地插入土中,恭恭敬敬地烧纸……我和弟弟被爸爸的这份虔诚感染,也有模有样地学他,表达我们对先祖的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那香醉浓情的洒》读后感

小时候.爷爷常对我说: “酒是我的命,仍;是我的命根。”我不明LI、闭为那时我只有五岁。

印象中,爷爷饭前总是端着。’杯白开水似的东西。先放在鼻前闯一闻.然后闭上眼睛,好像陶醉在美妙的仙境一般:接着,他把小杯放嘴前轻轻地抿亡一D,嘴巴“吧喀吧咯”两声,回味一番,然后笑眯眯地看我一眼,有时还捏捏我的鼻子: “有你有酒,这样的日子赛神仙厂有时候饭菜都摆好厂,却碰到洒壶是空的,家人总会劝爷爷:。这顿就免了吧:”爷爷却说: “你们想要我的命?”然后,他就背起我乐呵呵地往商店跑……

那时,我十分肯定地认为:这个叫酒的东西一定比玉皇大帝的茶还好喝。突然,一个念头在我幼小无知的心中破土而出。我从瓶子哩倒丁一些酒在杯中,轻轻闻一下,一股很刺鼻的气味冲到我鼻子里v呛得我险些捧在地上。我不甘心,又闻了一下,这下可大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那香醉浓情的洒》读后感范文

《那香醉浓情的洒》读后感范文

小时候.爷爷常对我说: “酒是我的命,仍;是我的命根。”我不明LI、闭为那时我只有五岁。

印象中,爷爷饭前总是端着。’杯白开水似的东西。先放在鼻前闯一闻.然后闭上眼睛,好像陶醉在美妙的仙境一般:接着,他把小杯放嘴前轻轻地抿亡一D,嘴巴“吧喀吧咯”两声,回味一番,然后笑眯眯地看我一眼,有时还捏捏我的鼻子: “有你有酒,这样的`日子赛神仙厂有时候饭菜都摆好厂,却碰到洒壶是空的,家人总会劝爷爷: 。这顿就免了吧:”爷爷却说: “你们想要我的命?”然后,他就背起我乐呵呵地往商店跑……

那时,我十分肯定地认为:这个叫酒的东西一定比玉皇大帝的茶还好喝。突然,一个念头在我幼小无知的心中破土而出。我从瓶子哩倒丁一些酒在杯中,轻轻闻一下,一股很刺鼻的气味冲到我鼻子里v呛得我险些捧在地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那淡淡的香作文

那淡淡的香作文

故乡高高的山崖上,生长着一种极其普通的花——岩瓣,城里人给它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百合。在乡下,一到开花时节,这种花随处可见。兴许不经意间在险峻的绝壁上,你就会看见它在和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摆弄着。与其它花儿不一样,它不会专挑肥沃、坦荡如的土地生长,而是在悬崖峭壁上一枝独秀,狰狞的石头是它的温床,荆棘是它的挚友。在恶劣的环境下,它为峭壁增添了生命力,为树木镶上了亮丽的花边。或许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我才对岩瓣产生了爱意,它那幽幽清香,似乎能洗掉我的忧愁,让我忘却一切痛楚.

上小学时,我似乎很痴,很笨.尽管自己是所谓的“教师子女”,成绩却老是在不及格的边缘徘徊。几次考试下来,成绩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同学们渐渐疏远我,评论声此起彼伏。起初,我并不在意,我坚信自己可以好起来,就像开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我爱那充满浓情的故乡作文1200字

我爱那充满浓情的故乡作文12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爱那充满浓情的故乡作文12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家乡就在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书里故事发生的地方,那里距离城区约六十公里,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回到那个安静的村落——白鹿村。

记事以来,我很少回来过白鹿村,印象中那里的房子都还是土坯房,看到的是破旧,感觉到的是萧条,道路也是土路,一下雨满是泥泞,无处下脚,村民也是刁蛮的,时不时就能听到几句叫骂声,这样的故里对我没有太多吸引,可这次清明返乡探亲却改变了我一往的印象……

在回乡的路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因为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茶是故乡浓作文

茶是故乡浓作文

茶是故乡浓,月是故乡明,酒是故乡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茶是故乡浓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茶是故乡浓作文

深爱着潮汕这片土地,也深爱着一壶壶浓浓的工夫茶。在一个女孩眼中:茶是故乡浓,深埋着潮汕地区的文化底蕴,有着一种种朴素的味儿。

从小酷爱喝茶,在茶中我看到了人生的种种……

工夫茶中我总会品味到几分淡雅娴静,所以闲暇时,我总喜欢泡上一壶,慢慢品味。让工夫茶的香气弥漫我的心灵,让故乡的味道十里飘香。

工夫茶中我总能读到人情味,它几乎成为潮汕人的待客之道。只要客人一道,哪管熟人或陌客,总少不了清茶的袅袅香气。

一杯浓茶,浓在故乡的情结中,总能营造出几分淡雅,却不失真诚清纯。

一壶工夫茶折射着潮汕人民淳朴辛劳的可爱形象,它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朴实的情结。当辛劳了一天的人们品上一杯工夫茶,那么身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故乡浓情优秀作文

故乡浓情优秀作文

【篇一:乡情】

小时候,吟咏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不能理解诗中所带有的浓浓的乡情;长大后,歌咏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已能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及诗中的感情;现在啊,望着月亮,轻声朗诵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内心情不自禁地涌上一股思乡的暖流。

在《元修菜》中,苏轼钟情于巢菜,在上面寄予了他的思乡之情。试想,诗人离家已有十五年,而今又遭贬谪,被羁管于他乡异地,连小孩子说出的话都是“楚音“,他怎能不想家呢?而家乡的亲人多已逝世,最能勾起他回忆的便是自小食用的巢菜了。于是,他在巢菜上寄予了他全部的乡情。而从诗中看,其思乡之情深意切,有时竟达到了不能自己的地步。

余光中的《乡愁》中,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浓厚的历史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故乡山村那浓浓的茶香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乡山村那浓浓的茶香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