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青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青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正确美观书写“清、晴、情、请”四个汉字。
2、理解儿歌内容,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的观念,渗透情感教育。
3、通过对“青”加上偏旁组成的新字进行比较,初步感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正确书写本课汉字。
教学难点:
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特点,能在生活中根据形声字的狗子特点进行识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谈话导入
1、师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有趣的儿歌,认识可爱的小青蛙。
二、学习课文,理解儿歌内容
1、学生自主朗读儿歌,说说从儿歌中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适当小结。
(1)第一句中,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身子小,眼睛大。出示青蛙图片,给
予学生直观感受。
(2)第二句中,明确青蛙吃田里的害虫,保护庄稼生长。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青蛙是补充能手的认识。
(3)第三句中,学生自主交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
3、全班齐读儿歌。
三、形近字比较,感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1、 师过渡、;小青蛙师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青蛙的“青”字也是一位爱交朋友的汉字呢!同学们在儿歌里找一找,“青”字都和哪些偏旁交上了朋友,又变成了哪些新字呢?
2、生边读儿歌边找出由“青”字组成的汉字。
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清、晴、睛、情、请,并指名认读。
4、引导学生观察这五个汉字,说说自己在读音和字形上的发现,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当小结:这五个字的读音都与“青”很接近,字形上都是由“青”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
5、师出示这五个偏旁:氵、日、目、忄、讠,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五个偏旁和“青”组成的汉字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能组成哪些词语?
6、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小结:三点水旁的“清”一般表示喝水很干净,与水有关;日字旁的“晴”是指天气晴朗,和太阳有关;目字旁的“睛”表示的是眼睛;竖心旁的“情”表示心情、事情,和人的感情有一定的关系;而言字旁的“请”表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很有礼貌,与说话有关。
7、师小结:像“清、晴、睛、情、请”这样的汉字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其中的“青”字表示读音,而另一部分的偏旁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叫“形声字”。
8、 适度拓展:鼓励学生想一想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又哪些字是形声字,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形声字板书在黑板上。
四、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剩下的要求会写的生字:清、晴、情、请。
2、学生自主观察这四个汉字的书写要领,并与同位相互交流。
3、指名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做到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一点。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和可爱的补充能手——小青蛙交上了好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一组由“青”字组成的形声字,发现了这些汉字的有趣之处,学习汉字,真的是太有趣了!
第2篇: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剩下生字“吸”、“级”。
3、懂得只要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顶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要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顶点。教学准备: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设置悬念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青蛙看海》,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还认识吗? 出示:有力的翅膀 善跑的长腿
吸了口凉气 失望
一级一级 跳上台阶
不知不觉 登上山顶
咱们来开火车读。评: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再开一列小火车,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青蛙看海》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你能联系这些词简单地说一说吗? 指名说。(青蛙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登上一座高山才能看到大海,青蛙觉得太难了,很失望,最后它一级一级地跳上山顶,看到了大海。)
(师贴青蛙图片,板画大海、高山。)这只青蛙很想看大海,可是要登上一座山,青蛙觉得太难了,最后它竟然登上山顶看到了大海。说到这儿,老师想问青蛙觉得很难的事后来怎么就做成了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吧。
二、自主探究 品读课文
(一)抓关键句,感悟登山难
1、首先请小朋友们放声读读课文1—3自然段,想想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要想登上山顶看大海很难呢?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体会青蛙的心情。
2、交流: 为什么青蛙觉得很难呢?谁来读读自己画的句子。(1)“天哪,这么高的山!”
课件出示高山图,看,这就是青蛙要登的那座山。它可真高呀!来比一比,看谁读的山高!
指名读 评(你眼前的山好高啊,比一百层大楼还高 你眼前的山比白云还要高!)
青蛙边说边吸了口凉气,学学青蛙吸了口凉气的样子,你来试一试。小青蛙,你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山太高了,很惊讶,很害怕)先吸口凉气,再读一读这句话。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试试!齐读。
过渡: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让青蛙觉得难呢?青蛙接着说了什么?
(2)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谁有一双有力的翅膀(苍鹰),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猎豹),苍鹰和猎豹要登上山顶可以怎么做呢?对它们来说太简单了,可是青蛙一样都没有,它能上得去吗?
比较句子:a、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b、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上不去了。
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一句更能体现青蛙上不去的心情呢?第一句,你来读一读(青蛙一点信心也没有了)我们想像青蛙当时的心情,一起读读第一句话。加上动作读读红颜色的部分。再来一次。语气更加强烈了。
(二)小组合作 读演体验
过渡:看来,青蛙要想登上这座山,真的是太难了。后来,它到底是怎样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4至11自然段。
1、请看学习提示二:
(1)自由读4—1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松鼠说的话,用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
(2)同桌分角色读一读松鼠与青蛙的对话。边读边体会,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好对话?
(3)想一想:青蛙是怎样登上山的?小组内交流并演一演青蛙登山的过程。
2、汇报交流
(1)学好的坐端正,我请一组小朋友来试一试。谁是小松鼠?好的,看大屏幕。
评:表现非常棒,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只热情的小松鼠,又看到了一只充满信心的小青蛙。在这段对话里,青蛙只说了两句话,它说第一句时心情怎样?它说第二句时还很失望吗?有自信了。小松鼠再鼓励一下小青蛙,让它信心更足一些。
(2)再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呀,这样吧,男生当小青蛙,女生当小松鼠,一起分角色读一读,看屏幕就可以了。
(3)小松鼠带着小青蛙跳了一个台阶又跳了一个台阶,一级一级地向上跳。(板书:跳 又跳 一级一级跳)小松鼠已经跳到前面去了,让我们快去追赶小松鼠吧。起立。
生起立。小青蛙们排好队,跳的时候跟上老师的口令。
(小青蛙,瓜呱呱,想看海,跳台阶。一级两级跳跳跳,三级四级跳跳跳,五级六级跳跳跳,七级八级跳跳跳,九级十级跳跳跳,坚持跳,跳跳跳,小青蛙,台阶高,跳高点,台阶滑,小心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三十级,四十级,不怕困难往上跳,七十级,八十级,坚持到底跳跳跳,跳跳跳——)
(4)累了吧,快坐下歇一歇吧。小青蛙们有什么感觉?(很吃力,很辛苦,累得快趴下了,肚子好饿呀,腿又酸又疼)
课件出示画面,看,山又高又陡,山路又湿又滑,小青蛙的身体那么小,它们在登山的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纷纷想到:“它们可能会摔倒。”“可能会又冷又饿。”“可能会遇到野兽的袭击。”会被暴雨淋湿,山石滚落下来,会砸到它,会被树枝划伤。
(5)天哪,这么多的困难,又累又辛苦,什么时候能到头呀?小青蛙们,我们不要再跳了,回去吧,不要看海了,看看湖水不也是一样的吗?
追问:为什么?(一定要看到大海,要坚持不放弃)所以小青蛙一定要不怕困难,还要坚持不懈。(板书: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
过渡: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跳了一级,再跳一级,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登。(移动青蛙图)你觉得青蛙最后能到达山顶吗?
(6)好,让我们再用朗读来陪着小青蛙一起登一登山吧。出示: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师引读。累了……渴了……又跟着松鼠……累了……渴了……接着又跟着松鼠……累了……渴了……不知不觉……(省略号是孩子读的部分)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7)青蛙终于登上了山顶,小朋友们,你们替它高兴吗?谁来为它们欢呼一下?让我们和它们一起欢呼吧!〖点击课件,课件出示:美丽壮阔的大海图片。”〗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大声点,让我们告诉所有的小动物我们看到大海了。
三、总结全文 深化拓展
1、多么美丽的大海,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呀!此时小青蛙站在山顶,它动情地说?(出示:小青蛙站在山顶,它动情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引导和评价。一,美景二,内心感激三,通过爬山克服困难的感受)
2、青蛙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都替青蛙高兴。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愿望,学了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3、小朋友们说得很好,只要像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里老师送给大家几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者事竟成。),一起读一读。
四、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
青蛙通过他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大海,你们也要通过努力写好生字,就让我们和青蛙比一比吧。
1、出示:吸
级
认识吗?指名读。这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观察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2、怎样写好它们呢?先看一看它们的笔顺。伸出你们的小手一起写。注意提醒:吸的笔顺要注意,右边要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而且“横折折撇”是一笔,不可写成两笔。
3、师范写:怎样在田字格中书写呢?请看老师写一个级字,看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布。注意提醒:级左窄右宽,绞丝旁很难写,右边笔顺很重要,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而且“横折折撇”是一笔,不可写成两笔。
吸同样的方法书写。
4、拿出习字册,认真地写一写这两个字吧。拿笔坐正三个一,头正身直肩要平。
5、小组内比一比谁写的字最好看。
五、作业布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课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演一演故事;收集有关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话故事,下节课进行交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青蛙看海是这样,学习更是这样,只要我们仔细写好每一个字,认真读好每一篇课文,现在做好这些小事,将来一定能做好大事,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第3篇:《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知道了青蛙只有登上一座高山,才能看到大海。
设计理念及思路:
1、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演结合,通过学生的精读和自演以及教师精到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2、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主动阅读的愿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表演、情境的创设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读懂了课文,受到了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
第4篇:《青蛙看海》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 学习课文第4-12自然段,理解课文。
2. 指导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
2. 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它要看到大海必须登上那座高山,可是它没有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善跑的长腿,怎么办呢?(轻声读读第4-10自然段)
二、教学第4-11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过渡: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 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 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 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 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
第5篇:《小书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书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东松小学
卢彩芹
教学内容:最新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目标:
1、认识“书、包、尺”等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惜文具、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养成爱惜文具、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猜谜语
1、教师说谜面,课件出示。
小小身子细又长,身穿彩衣直心肠,嘴巴尖尖会写算,只见短来不见长。(铅笔)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橡皮)有厚又有薄,有长也有方,打开看一看,知识里面藏。(书)
2、教师介绍,铅笔、橡皮、书是文具,问:它们都藏在哪里?(小书包)板书课题:8 小书包,齐读。
二、学生自学
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书包,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一些文具,(请学生上来
第6篇:小露珠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露珠,今天.老师把它请来了,让我们继续和小露珠交朋友。2.课文中的生字词还记得吗? 草秆、珍珠、俊俏、吹奏、袭来、水蒸气、笑盈盈、夜幕降临 钻石、钻山洞 乐曲、快乐
3.把新词放到句子里,你还会读吗?老师考考你们,“笑盈盈”的句子找出来。谁来笑盈盈地读读
小露珠这是在和大家告别,那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我想大家只要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小脑袋里。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
出现的时间:晚上到第二天的黎明;(太阳公公下山了,田野里雾漾漾一片,黑乎乎的,草丛中不时传来蟋蟀的鸣唱。请你们边读“夜幕降临”这个词语,边想象这种情境。)形成过程;(小露珠一边在柔软的花瓣上、草叶上、禾苗上打滚,一边尽情地闻着浓浓
第7篇:小露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露珠教学设计
1.教育目的1.让学生明白小露珠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然装饰的更加美丽 2.学会通过拟人的手法讲故事阐述道理
3.准确认识句中生词,理解句中词语用法,会灵活运用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2.能够准确的流利的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会灵活利用句中生词造句
4.理解小露珠牺牲自己,将美丽奉献给他人的崇高品格
3.教学重点
1.理解动植物对于小露珠的喜爱之情
2.体会小露珠牺牲自己,将美丽奉献给他人的品格
4.教学难点
理解小露珠牺牲自己,将美丽奉献给他人的崇高的品格 5.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6.教学安排 两课时
7.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露珠吗?有谁观察过露珠是什么样子的?看,这就是露珠,(露珠的图片),有谁可以告诉我,你看到的露珠是什么样子的?(举手提问)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