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信英文版格式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9 07:13: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国信

经济步入新一轮上升期 进攻首选周期类行业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2010年年度宏观策略观点

2010年中国经济复苏路径将出现大的阶段性切换:民间投资、出口、消费等需求渐次复苏,逐步接替刺激政策弱化所减少的需求,最终形成“一减三加”的新的总需求结构。“一减”指的是国家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对经济拉动的边际效应将递减,按照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09年刺激计划的边际效应极强,是推动全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约33%的核心力量。2010年财政刺激投入按计划增加22.6%,这其中含义深远,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之前的5年间,中国基础设施类投资的增长均在22-23%之间,刺激计划的边际效应在2009年大幅发挥之后,至2010年,其设计的增长目标是跟上投资“大部队”的内生增速,形成既不刺激也不拖后腿的基本格局。“三个加”包括,外贸的稳步复苏,国内消费的继续增加,以及因应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增加而产生的民间投资需求增加。我们相对更加看好外贸以及民间投资需求的恢复。

驱动经济的“三架马车”中出口复苏将主导2010年中国经济。2009年初对外贸易休克式的大幅衰退属于暂时现象,一方面,2009年6-10月的月均进出口总额比1-5月大幅回升29.7%,回升态势已为事实;另一方面,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仍将延续,以贸易规模占比作为权重,中国最大16个贸易伙伴国的GDP2009年预计增长-3.3%,而2010年将正增长3.1%,推动中国外贸增长的驱动力量明显存在。我们用了两类方法预测2010年中国出口增速,一是出口目的地国家GDP加权增长率法,预测结果是出口将增长22.6%,二是出口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法,预测结果是22.0%,两种方法殊途同归,我们认为,由于2009年基数低,以及未来恢复趋势延续,2010年中国出口增长22%左右的可能性较大,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约为19.4%。对于进口,我们仅使用月度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2010年中国进口增长23%,实际增长20.4%,同样因为基数低,恢复趋势确定,进口将出现大幅增长。美国经济复苏向上趋势至少可持续到明年上半年。我们重点关注三个变量:1)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最为确定,首次购房税收优惠政策的延期支持地产销量回升仍可持续,30年抵押贷款利率也处于相对历史地位;2)PMI指数未来有波动下滑风险,但目前来看复苏的基本面并未恶化;3)实际消费需求已经承接政府加杠杆化对经济复苏的拉动支撑,预计在房地产市场、就业和实际平均时薪改善的背景下Q4美国实际PCE将继续缓步回升,这一趋势至少可持续到明年上半年。我们维持如下观点:在政府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以及失业率尚未见顶回落的背景下,Q4经济环比增长动能略逊于Q3,并且基数的抬升也导致Q4实际GDP环比增速略微放缓,但同比来看,经济“V”型复苏的趋势至少可持续到明年上半年。09年Q4环比增速约为2%,09全年经济下滑2.7%;到2010年初有可能恢复到接近2.5%-3%的增速。

市场一派观点认为,本轮危机后,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将大大弱化,以后增长靠内需,而我们认为,未来5年外贸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中国实现总供需平衡不可替代的方式。这其中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经济阶段特征的背景。在OECD国家和金砖四国中,现在中国抚养比39.1%,最低;城市化率45%,第二低,低抚养率与低城市化率并存,从根本上决定了当前中国具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且相对于国内当期需求又是过剩的。抚养率、城市化率变化的缓慢,又决定中国外贸依存度较高问题的解决也必然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另外,我们认为民间投资复苏的催化剂也主要基于外贸复苏。从周期位臵看,2010年是新一轮经济上升阶段的初期,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将形成良好的搭配。宏观月度数据定局“前高后低”,5、6月份形成高低转换的阶段性敏感区间。2010年5、6月风险来源于:投资增速届时将由30%降至24%以下;外贸增速的基数效应收窄,同比增速较1季度有所回落;新增贷款可能从1季度的高位回落;其他宏观指标也将从高点不同程度地回落。

预计2010年中国GDP全年增长10.8%,1季度最高,为13.8%。1季度GDP的较高同比增长主要是因为外贸同比出现大幅正增长,而投资增幅收窄幅度仍不大。消费将延续其作为非周期性经济部类的稳定特征,实际消费增长16.9%(名义19%),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增速与拉动较2009年均有小幅提升,但不宜期望过高;因大规模基数效应和全球经济复苏,我国实际外贸需求增长20%(名义22.5%),拉动GDP增长3.27个百分点(2009年-1.5);投资上,政府主导投资的边际效应大幅递减,民间投资因出口和消费需求的加权增长率提高而出现较快恢复,实际总投资增长22.4%(名义25%),拉动GDP增长3.51个百分点(2009年6.2),增速与拉动较2009年大幅下降。消费、投资、外贸合计拉动GDP增长10.8%。

与总需求一样,2010年中国流动性形势也面临驱动因素的阶段性切换:以贷款派生存款为主的内生货币创造对于流动性的贡献有所弱化;以外汇占款增加推动的外生基础货币增长将显著加强。随着2010年刺激性金融政策的逐渐弱化,以及外贸复苏、人民币重回升值轨道,预计2002-2008年流动性来源的基本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上复归,这一点已经在2009年8-10月的数据中得到体现,这期间新增贷款11800亿元、新增外汇占款7541亿元,而在此前的7个月中,新增贷款77743亿元、新增外汇占款11688亿元。流动性来源的大格局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2010年这种变化将延续,以新增贷款派生新增存款为主的内生货币创造,以及以外汇占款增加推动的外生基础货币增长的对于流动性的贡献比例将重新向2002-2008年的大趋势靠拢。

2010年决定市场运行的两大核心变量分别是美元和中国的货币紧缩。我们将市场的资金来源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内银行的贷款,另一部分是国外的热钱流入。经济周期中国内的流动性分为三个阶段:1)经济周期衰退末期和复苏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偏正面的流动性;2)经济扩张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偏中性的流动性(并且在1年中表现为上半年松下半年紧);3)经济衰退期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偏负面的流动性。我们判断2010年1季度资金面将非常宽松,主要源自于信贷的规律性放开+出口转正背景下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强烈导致的热钱流入加速,2季度资金面仍然宽裕,但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1)美元的可能反转;2)中国政府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目前决定美元指数中期趋势的核心是市场对于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即美联储何时在其议息会议的声明中改变“较长时间将利率维持低位”的声明。一旦声明改变,市场的加息预期将出现,并导致美元进入到一轮升值周期。明年3月或4月将成为美元指数反转的重要时间窗口。美元指数的反转首先影响美国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其次影响热钱流入到中国内地。

由于目前还无法确定中美两国加息的步调、频率与幅度,我们暂时无法精确描述美联储加息预期出现之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变化状态,但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以下有效结论: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期是升值趋势;2)每次美元的持续性反弹,无论是基于加息预期还是每次实质性的加息,都会造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阶段性贬值(这在美元兑人民币12月NDF上会体现的更明显;3)无论是基于加息预期还是每次实质性的加息,都会导致套息交易的持续平仓,对A股市场的热钱流入流出造成巨大冲击;4)美元指数的上升将降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预期幅度,从而影响热钱流入的速度。

2季度市场资金面仍然宽裕。目前央行可以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和利率以及传统的“窗口指导”的信贷规模控制。我们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判断如下:1)2季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低。目前法定准备金率已经高达15%,已经决定了央行在此工具上到底还有多少剩余空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号。2)加息的步伐可能与美国市场同步,最早发生于10年6月。我们判断美国最早启动加息会在10年6月,这意味着中国最早加息也不会早于6月份(国信宏观组判断加息会在下半年)。3)信贷管制可能出现于CPI持续超过3%之后。按照往常的规律,当CPI开始快速上行之后,央行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其次是依次加息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后才是直接进行“窗口指导”的信贷规模控制。按照目前国信宏观组对CPI的判断,可以断定2季度不存在出现信贷管制的可能性。

2010年市场预判:1季度冲高回落、2季度继续上行。我们判断市场在1季度冲高回落的理由有两点:1)1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淡季将导致主要周期类行业价格出现滞涨或调整,这将与1季度资金面宽裕背景下的乐观情绪形成强烈反差,因为低于市场预期而出现调整;2)房地产优惠政策的部分退出对房屋销量在1、2月份的影响。未来我们将密切跟踪主要的行业层面数据(BDI指数、钢铁价格、有色价格和煤炭价格)来提示1季度何时回落,以便转换行业配臵。

我们判断市场在2季度将继续上行的主要理由是: 1)政府投资叠加私人投资对资源品的挤出效应可能持续至2010年6月。对应2010年2季度中国的情况就是,政府投资未退出(需要观测1季度的宏观数据来决定退出的力度,时间在4月份),而以房地产投资带动的私人投资迅速回升,由此可能会形成刺激性政策维持及民间经济强劲复苏的暂时重叠,导致资源品价格挤出效应非常明显(1-4月政府投资+私人投资对资源品的拉动作用集中在2季度显现)。2)2季度为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旺季,同时房地产投资对于中游钢铁、有色等行业的拉动作用主要在09年4季度和10年2季度中集中体现,这种背景下主要周期类行业的催化剂因素都偏正面。3)同时,由于CPI仍可控,央行不会采取信贷管制的措施,首次加息也最早在10年6月份,市场资金面仍然相对宽松。如果届时CPI超预期上升,我们认为调控时点可能在2010年6-7月份。

行业配臵:超配地产金融钢铁煤炭化工,回调配臵非周期类消费品。主要理由如下:

1)周期类行业仍然是股市上升周期的配臵首选。简单统计1999年初至今的行业涨跌幅数据如下可以明显发现市场上升周期周期类行业表现更佳,市场回调或中级调整期间消费类行业表现更佳。

2)行业选择的要素:相对估值低+产能利用率预期高+催化剂因素偏正面。这里所说的产能利用率预期高指的是当前产能利用率高且2010年新增产能较少的行业,满足这种条件的周期类行业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上升的幅度更大。

3)行业配臵的时机—跟随房地产政策的退出节奏以及行业的季节性。行业配臵的时机必须结合两点:一是市场的阶段性调整,另一个就是房地产优惠政策的退出。前者决定何时配臵需要转换到防御类行业,从行业的季节性来看,1季度固定资产淡季对主要周期类行业的作用将在2月份左右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以价格作为催化剂的行业),后者则决定了地产银行板块的配臵时机。

综合考虑行业选择的要素、房地产政策的退出节奏、行业的季节性以及美元可能的反转时点,我们建议主要行业超配时机如下:12-1月超配地产(二三线地产)、钢铁、有色(黄金+铜)、煤炭(动力煤)、化工(氨纶),2-3月超配传统的消费类行业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纺织服装、医药保健,2010年2季度超配地产(二三线地产)、金融、钢铁、焦煤+无烟煤、化工(PVC)、汽车。

第2篇:国信集团简介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简介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直属青岛市政府的综合性国有投资控股集团,主要职能是作为政府投资主体、运营国有资本、经营国有股权,进行投资、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2011年末集团资产总额预计超过300亿元,净资产达100亿元,目前已经形成了实业、金融、现代服务业以及置业四大主业板块。

公司主要投资项目:青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项目、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体育中心、青岛大剧院、青岛海天大酒店、青岛东方饭店、山东黄岛发电厂、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中石化青岛大炼油项目、光大银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泰信基金管理公司、房地产项目等。

公司经营宗旨:作为政府投资与资产运营的受托主体,按照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参与城市功能开发,为城市功能提升进行投融资活动,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公司经营范围:城乡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政府重大公益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经营房产、旅游、土地开发等服务业及经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服务业;经政府批准的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以外的其他资产投资与运营活动。1

第3篇:国信招标集团

发展多元化业务,提供包括招投标代理、工程咨询、项目管理、造价咨询等全方位专业服务。

国信招标集团是由国信招标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和参股成员公司共同组建的国家级综合性咨询服务机构。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会长叶青任集团公司董事长,《招标投标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袁炳玉任集团公司总裁。

这家集团公司拥有开展招标、咨询及相关业务的最高资质,包括各类招标甲级资质、工程咨询甲级资质、造价资质、拍卖资质和进出口经营权等,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招投标代理、工程咨询、项目管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拍卖、典当、国际贸易、物资供应、投融资咨询、网络技术服务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据袁炳玉介绍,与我国《招标投标法》同龄的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成为业绩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公司。2008年招标项目委托金额超过1700亿元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出国信英文版格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出国信英文版格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