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国旗下讲话稿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国旗下讲话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讲话稿的情境愈发增多,讲话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大家知道讲话稿怎么写才正确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国旗下讲话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国旗下讲话稿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看着电视栏目中山区孩子们糊满泥巴的双手,与他们那因对水的渴求而变得灼热的眼神,你的心中可曾为之震撼?
在你的耳边,水龙头中的水滴嗒滴嗒,你难道不觉得这每一声都有穿石的力量一滴一滴深深地打在自己的心上?
同学们,节约——这是来自生命的呼唤! 但是在校园里,我们还是经常看到乱倒剩饭剩菜现象。看到教室里亮堂堂的时候电灯却还亮着。看到一张崭新的作业纸才写一行就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筒里等等等等现象。节约的意识想必大家都有,其实节约做起来并不难,当路过走廊看到灯光和太阳争辉时,走过教室看到吊扇孤独的转个不停时,你如果能够抬起手将他们关掉,那么节约用电有何难?
当用过水后,如果你能够及时将水龙头关好,那么节约用水有何难?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有道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当我们做了一件节约的事的时候,我们就是做了一件好事。当然,节约不是校园的专利,在家中,在生活中,在每一个角落里,节约都有用武之地;节约也不是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要以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共同节约,节约,属于每一个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不在乎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元钱,那么,将有多少宝贵的财富凭空蒸发掉;如果每个人都能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元钱,那么,结果又是怎样呢?天壤之别,只源于一念之间。俗话说得好:勤劳是幸福的左手,节约是幸福的右手,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这样一双宝贵的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环境保护是我们的生存之本,节约办学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力求居安思危、戒奢倡俭、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学校是民族希望的摇篮,在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过程中更应当发挥率先模范作用,现在我校正积极创建节约型校园,就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作出部署。在这个时候,我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节约每一份耗材
1、在超市,如果只购买少量物品能不拿塑料袋就应尽量不去拿;
2、在寝室中,对多余的塑料袋应尽量利用,减少白色污染,减少纸张使用量,提倡双面用纸。
二、节约每一滴水
1、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自觉做到爱水、惜水、节水,做到人走水断;
2、控制出水量,避免“长流水”,提倡用脸盆洗脸洗手;
3、发现水龙头滴水主动拧紧,发现供水设施损坏及时报修。
三、节缺每一度电
1、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尽可能关闭照明电源或减少照明源数量,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灭;
2、减少电脑等大功率电器的使用时间,合理控制电器使用功率;
3、学生公寓不使用违章电器,不使用不相关电器,离开房间及时关闭所有电器电源。
四、节约每一粒米
爱惜粮食,杜绝浪费,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盆菜,减少剩饭剩菜。
五、宿舍、校园等公共场所应整洁干净,不随意丢扔废弃物
六、互相监督,共建节约型、环保型校园,作到勤俭节约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关注每一项节约环节,堵塞每一处浪费漏洞,把节水、节电、节粮和节约耗材变成我们自觉的行动。
同学们,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学校掀起一个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办校的新高潮,以实际行动迎接我校教学水平评估,齐心合力,共建节约型、环保校园。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国旗下讲话稿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七10班的林覃。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生命之水》。
大家是否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水就枯竭了。然后画面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鲁迅先生对水作过这样的评价:“一滴水将与一滴血等价”。有人会说,一滴水算得了什么,把它与“一滴血”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似乎有点危言耸听。对此,科学试验给出了如下结论:假如一个人不吃任何食物,生命可以维持二十多天,而若是不喝水,过不了一星期就可能死亡,“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足以说明水的重要。因此,许多专家形容“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灵来说,缺少饮用水就意味着疾病、饥饿和死亡。“人类发展到今天,水的作用巨大而无可替代。然而,人类却没有善待水资源,近年来水资源污染令人叹息。随着人类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作为“生命之源”的水资源已严重短缺,有些地方已闹起水荒。一向温顺的水,向人类敲响了警钟。长期以来,人们把水看作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无偿赠品,尽情地享用它,甚至挥霍它。但事实上,我国的水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人均淡水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 110位。我国水资源总量中,可用水储量只有1。1万亿立方米,而目前用水量已达5600亿立方米,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其中108个严重缺水,因为缺水每年造成工业损失达2300多亿元。并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今天,这个一向被人类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已开始向人类亮起了“短缺”的黄牌。
但在我们身边还存在着不珍惜水、浪费水的现象。同学们,请你在心里轻轻问自己——每天刷牙、洗脸、漱口、涂肥皂时,你是否一直都开着水龙头呢?当浪费了水时,你是否觉得“这只不过几块钱而已,没关系”?当你看到厕所水箱漏水时,你会想“这是别人管的事,不关我的事”?当你看到别人往河里倒垃圾或扔废电池,会觉得这很正常吗?当你从正在漏水的水龙头旁经过,你会若无其事吗?多么希望大家都在心里说:不,我每时每刻都在珍惜水,因为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
你们可知道,当你随手拧紧一个没有关的水龙头时,你就拯救了一片海洋;你们可知道,当你将一盆水重复利用时,你就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珍惜每一滴水,用实际行动珍爱生命之水。牢固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信念,养成节水的好习惯,培养节水的美德,让生命之水常流不息!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2篇: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
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
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了粮食,世间万物该何去何从?记得小时候,躺在姥姥的怀里,听姥姥讲小时候苦难的童年。那时候人们没有粮食吃,饿了就吃一些粗枝烂叶、树皮来充饥。能吃饱一顿饭便成了奢望。“苦啊,现在的生活总算是好了”,是啊,在离小康社会只差一步的今天,温饱已不成问题。可就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人却在变。拿我们学校来说,每天一个班就剩下半桶的菜,上上下下十六个班,得浪费多少呢?
一个白白的馒头,没吃几口,转眼间就成了垃圾桶的菜。前几天,我们同学聚会,订了一桌的菜,刚吃了一点儿,就被同学们闹成了一片狼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诗句,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它的含义?每一粒粮食,都是我们的父母在火球似的太阳下,用汗水浇灌,用血液滋润而成的,是无比珍贵的,可是有些人,就这样无视他们的辛劳,就这么轻易的浪费掉了。看到这样,我们身为农民的父母又是何等的辛酸,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浪费一点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如果人人都在浪费,天天都在浪费,这又是一笔多大的数目?
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多么惊人的数字!而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我们这里,在那些偏远的小山区,那些穷乡旮旯里。上不起学的孩子,每天都在托着下巴渴望我们的帮助,那可怜的眼神,谁能不心碎?如果我们每天都节省下这一点,捐给他们,那这个社会不就和谐美好了吗?“节约“,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要实际走进心里,从我做起,就有可能感染身边的人,甚至整个世界!只有人人在生活中养成一个自然的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切实融入人们的生活,社会才有可能养成一个人人节约的良好风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都是来之不易的。学会珍惜尤为重要,我们这样声嘶力竭的劝导,浪费的人啊,你该觉醒了!珍惜粮食就是拯救人类,拯救人类就是在拯救世界,同时也在净化自己。
第3篇: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句话我们应该一直牢记在心,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农村的孩子们,一张发黄的纸片,正面写得满满的之后,在反过来接着写,写完了还不舍得扔;铅笔哪怕用成了一个短短的铅笔头,还可以套一个套子再接着用;为了能省电,常常只用一点点微弱的灯光写作业。看到农村孩子的举动,我不禁羞愧起来,比起他们来,我是多么浪费:手机还没有用坏,甚至还是新的就要换,只不过为了那一时的虚荣;一盘饭菜,只吃了一小半,就要倒掉,毫不在意墙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新买的铅笔拿小刀刻得到处是坑,橡皮也被揪的不成样子,然后看都不看就丢尽了垃圾桶。
在学校里,老师们反复的说我们要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张纸。同学们也都答应着。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怎样勤俭节约。可惜,才刚刚获得老师
第4篇: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作文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作文1
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铺张浪费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行为习惯。单从外出吃饭这一个方面来讲,每年的餐桌浪费价值高达20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领导会见,只寥寥数人,却要将大锅小锅挤满整张餐桌,而真正被筷子沾过的菜又有几道?老友聚会,觥筹交错后,桌上一片狼藉,剩饭剩菜又有几个人愿意打包带走?一家人下馆子,父母宠溺孩子,为了满足孩子的喜好还在不停地点菜,多的菜又该怎么处理?事实上,这些菜最终都只落得一个下场——被一盘一盘的倒掉。
而我们所有的粮食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