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厦大印象杂文随笔
厦大印象杂文随笔
清晨六点钟光景,就有鸟儿在窗外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我闭着眼睛在床上寻思,今天一定是个好天气。
在建南楼的阳台上,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精神为之一振。不远处,青山红楼之侧,即是南普陀。真是一个美好的早晨。
在厦大的手绘地图上,有个地方叫做“上弦场”,非常好听的名字,上次竟然错过了,这次我决定探个究竟。先不管上弦场的'具体方位,芙蓉湖是每天都要去转一转的。
走到芙蓉湖边,我才开始使用导航,但到了岔路口,我还是有点犯懵。应该已经到上弦场附近了,但是没有看到标注上弦场的指示牌。我忽然想起群贤校门一侧有个体育场,会是那儿吗?正是周末,群贤校门处热闹非凡,扩音器里播放着雄壮的音乐声,原来是校内幼儿园在举办亲子运动会。我寻声走过去,却大失所望,上弦场不在这儿。来时经过鲁迅先生的雕像,雕像后面是个小山坡,我没走上去,上弦场一定是在那!于是,我又折回鲁迅纪念像处。
山坡上林木苍翠,建筑物古朴典雅。一直走到坡顶,眼前出现了一圈又一圈弧形石阶,心里好一阵激动,终于找到了!这些石阶其实就是看台,形状宛如上弦月,上弦场因此得名。如此诗意的场地,历史上可是水师练兵场呢。我拾级而下,走到球场中央,抬头一看,正前方就是建南大礼堂。
这一上午寻寻觅觅,颇费了一番脚力。往日亏欠的步数,可算是补上了。
第2篇:新疆印象杂文随笔
新疆印象杂文随笔
刚从一场旅行回来的人最需要一个假期。
不记得是谁说的,反正不是我的杜撰,是某个国外名人说过。或许不是原话,但意思是这样的。
这话说着极为拉仇恨,从7月26日早上7点多出门,到8月5日晚上10点多到家,整整玩了11天,却还如此不知足。
但看着桌上一堆的被很贴心的分门别类放好的文件,以及邮箱里尚未去收的可以想见的邮件,我的头在隐隐的痛。不知有多同意前面的那句话。昨晚十点多才到家的我,多么希望这个时候能继续和我的床相亲相爱,或者依旧在旅途中。
碰到的熟人都问我,新疆好玩吗?
我当然是笑着说好玩。但扪心自问,不是没有遗憾的。
对新疆的第一个感觉是大,太大了。
看地图就知道,在中国地图上,新疆的版图占了极大一块。出发前,我用巴掌在上面丈量着,看着这片涂了黄褐色的图,暗暗在心中将此次行程的艰难程度往上调了调。
7月26日早上刚过7点半,我与蚯蚓程宇就出发了。我们订的班车的车票是8点整的。而经过班车动车飞机三连杀,到达乌鲁木齐与大部队会合时,已是晚上12点了。可见新疆之远!不夸张的说,这个时间,跑个新加坡马来西亚什么的松松的。
北美豹猫安凡已跟着大部队在21日就出发了。当梅花鹿勇做出16天的行程之后,看到那每日动辄四五百公里的车程,我的心就有些忐忑,最后,估摸着自己的身体状况,我还是决定砍掉头上几天,与蚯蚓程宇推迟到26日再出发到乌鲁木齐与他们会和。
而会合后的第一天,7月27日,就是几乎一整天在车上。
我无比庆幸我的这个决定,到结束那天,我的.体力已是耗尽,再没有游玩的力气。而幸好,旅程已结束,开始返家。又是整整一天,早上5点半出发前往机场,到家是晚上10点半。
我们是在乌鲁木齐租车自驾游的。
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看着不算远,四五百公里而已,但是基本限速60,甚至40。每日要在车上耗7个钟头以上,甚至10来个钟。晚上9点10点到达住宿地是非常寻常的,有一日轮胎爆了一个,耽误了大约三小时,给到达住宿地已是凌晨1点。看着一马平川的坦途,要控制在60的车速,车上一票老司机们说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地幅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对新疆的第一印象。
时常开上两三个钟头也没有经过一个可以吃饭的小镇。路上很少看见什么人影,感觉着看见牛羊蒙古包的比例远低于上次的海拉尔之行。远远看到头牛都能让我们呼朋引伴一番,猜测前方是否能多看到些活物。对了,还有鹰,时常盘旋着,甚至有一只停在我们车子必经的路上,我们拥在车窗前直看着它在路中间扑腾几下,展翅而起。大约是距离产生美吧,原看它们在天上盘旋时的霸气在这近距离之下淡然无存。也曾有牛大咧咧地堵在路中间,半天不走,我们无奈,只能小心翼翼地从它身边开过,一个轮子已经压在路边上了。总的来说,据几次进藏的蚯蚓程宇说,野生动物比西藏少了太多。大约因为这里开发的比西藏更彻底吧?但放养的牛群羊群马群又比内蒙少了很多。因为地理环境更恶劣?沙漠边上是只零星看到些放养的骆驼,长的就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驼峰软塌塌的。
第3篇:星巴克咖啡馆印象杂文随笔
对咖啡馆印象还是源于无意间看到的奥美为两岸咖啡写的广告文案。一个人,孤独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然后自给自足,大概是一种精神状态,带点文艺的气息。
今天人不多,恰好有位置,抱着电脑来这里冥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每天脑子一团浆糊,拎不清,打不开,一团糟,在家里压抑着更糟糕,几乎都要成抑郁症了,来这里缓解一下,难得清醒清醒。
不知是心理原因,还是怎么,这里也不算是很安静的环境,相反还有些嘈杂,但是心却可以安静下来想事情。
看着窗外的人流往来,身旁的人也一换再换,倒有种自个儿独守世界的自在,这种感觉说不上独特,但很美妙,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洞察,又好像一颗心游离于凡尘俗世,坐在方寸之间就能思绪纵贯,四处碰撞。
昏黄不刺眼的灯,低沉的音乐,偏黑色系的装潢,低调、自我,是嘈杂中的静谧,适合思绪翻飞,适合回忆
第4篇:桂林初印象杂文随笔
桂林初印象杂文随笔
乘坐早上7:06分武汉开往南宁的高铁,全程5个小时19分。列车一路驰骋,我只睡了一个小时。先是岳阳,到长沙,再进入广西,到桂林。越往南,天空越澄澈,心情也越来越清朗。在车上处理了一些琐碎的事,主要是回复微信和水群。
也许是因为最近几年乘车比较多的缘故,5个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
出站时,对桂林的第一印象是:城市真小,和陕西汉中差不多。车站一点都不气派,反而比较陈旧。按说,像这样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应该有气派的火车站做名片的(或许机场很气派?我没坐过,不得而知哇)。
出站直行100米就到了乘坐出租车的地方,两列出租汽车井然有序地像前挪动着,要到前方50米处的固定地点停下等待乘客。让我刮目相看的是,无一人违反。
出租车司机很nice,见我拖着箱子,赶紧从驾驶座上下来帮我把箱子放进后备箱(咱
第5篇:新疆印象的杂文随笔
新疆印象的杂文随笔
旅途总有许多的第一次。这就是旅行的魅力。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近雪山。老实说,我不觉得雪山有多少好看。黑色的山峰连绵着在蓝色的天幕下。顶上覆盖着不太多的白色的尚未化尽的冰或者雪,像一顶顶不太规则的帽子。
其实从飞机上往下看更好看一些。那些山像孩子玩过的沙丘,黄灰带黑,看去高矮差不了太多,被冰川水冲出一道道褶皱,只有极少的山窝处有些小片的松,多是秃着的。水也并未看见,大约现在是旱季,只看见干涸的水道。
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冰川水。
一直喜欢水,也看过许多水的不同颜色,多是蓝与绿比例的不同混合。冰川水也以蓝绿为主体,但又有些不同,带些灰蓝色。温度特别的偏低些,虽在烈日之下,触手处,冰凉直透骨头。
喀纳斯湖很平静,没有看到大鱼什么的,倒是延伸进来的小水洼子里,有三五成群的野鸭子在戏水捉鱼。
在新疆游一
第6篇:新疆印象的杂文随笔
新疆印象的杂文随笔
旅途总有许多的第一次。这就是旅行的魅力。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近雪山。老实说,我不觉得雪山有多少好看。黑色的山峰连绵着在蓝色的天幕下。顶上覆盖着不太多的白色的尚未化尽的冰或者雪,像一顶顶不太规则的帽子。
其实从飞机上往下看更好看一些。那些山像孩子玩过的沙丘,黄灰带黑,看去高矮差不了太多,被冰川水冲出一道道褶皱,只有极少的山窝处有些小片的松,多是秃着的。水也并未看见,大约现在是旱季,只看见干涸的水道。
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冰川水。
一直喜欢水,也看过许多水的不同颜色,多是蓝与绿比例的不同混合。冰川水也以蓝绿为主体,但又有些不同,带些灰蓝色。温度特别的偏低些,虽在烈日之下,触手处,冰凉直透骨头。
喀纳斯湖很平静,没有看到大鱼什么的,倒是延伸进来的小水洼子里,有三五成群的野鸭子在戏水捉鱼。
在新疆游一
第7篇:星巴克咖啡馆印象杂文随笔
星巴克咖啡馆印象杂文随笔
对咖啡馆印象还是源于无意间看到的奥美为两岸咖啡写的广告文案。一个人,孤独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然后自给自足,大概是一种精神状态,带点文艺的气息。
今天人不多,恰好有位置,抱着电脑来这里冥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每天脑子一团浆糊,拎不清,打不开,一团糟,在家里压抑着更糟糕,几乎都要成抑郁症了,来这里缓解一下,难得清醒清醒。
不知是心理原因,还是怎么,这里也不算是很安静的环境,相反还有些嘈杂,但是心却可以安静下来想事情。
看着窗外的人流往来,身旁的人也一换再换,倒有种自个儿独守世界的自在,这种感觉说不上独特,但很美妙,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洞察,又好像一颗心游离于凡尘俗世,坐在方寸之间就能思绪纵贯,四处碰撞。
昏黄不刺眼的灯,低沉的音乐,偏黑色系的装潢,低调、自我,是嘈杂中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