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学实习报告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7 07:13: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育种学实习

一、实习目的 育种学实习

通过实习认识和理解耕作学的主要内容,了解实习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土壤、地貌等自然生态因素;理解掌握间、混、套作、复种、轮作与连作,了解合理水肥管理下地养地制度.掌握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有关知识,以及如何进行土壤耕作、保护和培肥土地的知识,加深对耕作学知识的掌握;达到能够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不同作物的生态适应性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的目的。

二、实习地点:

青岛农业大学莱阳科教试验田

莱阳叶家泊村农田

三、实习时间:10月24号

四、实习内容

1、种植制度

了解考察地的作物布局,作物种类、面积和比例;加深认识间、混、套作、复种、轮作与连作不同的种植方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采用不同种植方式的理论依据。

2、养地制度

结合考察地情况,认识如何进行土壤耕作、土壤培肥、保持水土等。

五、实习结果

1、种植制度

通过对叶家泊农田的调查以及对当地农民的走访,我们了解到当地多半是种一些价值高周期短的作物,这样一年能收好几季。耕作制度主要是一些经济作物的套作与间作,还搭配一部分混作,轮作也较普遍。大多是黄秋葵与稻豆套种,玉米与花菜间作,菠菜与油菜间作,秋月梨与黄秋葵套种,小麦和玉米轮作等等。

(1)在一块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几种庄稼,叫间作套种。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间作具体是指在一块地上,同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这种栽培方式叫间种。间种的两种生物共同生长期长。间种往往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种,如玉米间种大豆或蔬菜。实行间种对高作物可以密植,充分利

用边际效应获得高产,矮作物受影响较小,就总体来说由于通风透光好,可充分利用光能和CO2,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能提高20%左右的产量。其中高作物行数越少,矮作物的行数越多,间种效果越好。间作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如宽窄行间作或带状间作中的高杆作物有一定的边行优势、豆科与禾本科间作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元素的消耗等。但间作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因此对株型高矮不

一、生育期长短稍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在田间配置宽窄不等的种植行距,有助于提高间作效果。当前的趋势是旱地、低产地、用人畜力耕作的田地及豆科、禾本科作物应用间作较多。

套作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其生活周期中的一部分时间同时生长在田间,即在前季作物成熟前就播下另一季作物。套作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共生期只占生育期的一小部分时间,是一种解决前后季作物间季节矛盾的复种方式。中国是世界上实行套作最普遍的国家之一。主要方式有:小麦套玉米或再套甘薯或大白菜;麦、油菜或蚕豆套棉花;稻套紫云英和水稻套甘蔗、黄麻、甘薯等。套作的主要作用是争取时间以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后季作物适时播种;缓和用工矛盾和避免旱涝或低温灾害。套作应选配适当的作物组合,调节好作物田间配置,掌握好套种时间,解决不同作物在套作共生期间互相争夺日光、水分、养分等矛盾,促使后季作物幼苗生长良好。

总的来说,间作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这是为了节约土地 提高光能利用率而设计的一种种植方式。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同时,间套后,调整了田间结构,变单作顶部平面用光为分层、分时交替用光,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的混作。混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在同一块田地上的种植方式。多不分行,或在同行内混播或在株间点播。混作通过不同作物的恰当组合,可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在选用耐旱涝、耐瘠薄、抗性强的作物组合时,还能减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达到稳产保收。但混作会造成作物群体内部互相争夺光照和水、肥的矛盾,而且田间管理不便,不适合高产栽培的要求,故采用这种种植制度的相对较少。轮作的意思就是几种作物轮流种植,这是因地域或种植时间不同而定。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

植方式。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中国早在西汉时就实行休闲轮作。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已指出了作物轮作的必要性,并记述了当时的轮作顺序。长期以来中国旱地多采用以禾谷类为主或禾谷类作物、经济作物与豆类作物的轮换,或与绿肥作物的轮换,有的水稻田实行与旱作物轮换种植的水旱轮作。当地就是用稻豆与黄秋葵轮作来缓解地力的。

(2)当然,当地种植制度还存在一些弊端。由于经济作物价钱好,农民往往连续几年在同一片田地种植同一种作物,而忽略了其中的危害。例如黄秋葵,连续种植两年产量和质量就大大下降。其中的道理可以用连作来解释。

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在一定条件下采用连作,有利于充分利用一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大量种植生态上适应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作物。生产者通过连续种植,也较易掌握某一特定作物的栽培技术。但连作往往会造成多种弊害:①加重对作物有专一性危害的病原微生物、害虫和寄生性、伴生性杂草的滋生繁殖。如马铃薯的黑痣病、蚕豆的根腐病、西瓜的蔓割病以及花生线虫、大豆菟丝子、向日葵列当、稗草等的滋生都和连作有关;②影响土壤的理、化性状,使肥效降低;③加速消耗某些营养元素,形成养分偏失;④土壤中不断累积某些有毒的根系分泌物,引起连作作物的自身“中毒”等。不同作物连作后的反应各不相同。一般是禾本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的作物较耐连作;豆科、菊科、葫芦科作物不耐连作。

2、养地制度

养地制度也就是合理地利用套作、间作、轮作等优良方式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的制度。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为了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不断恢复和提高地力,增加作物和牧草产量。

六、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认识和理解了耕作学的主要内容,掌握了间、混、套作、复种、轮作与连作,了解合理水肥管理下地养地制度.掌握了如何进行土壤耕作、保护和培肥土地的知识,加深对耕作学知识的掌握。此外,我们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觉悟、专业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位置,体现出自我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习充实了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帮我们检验了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成果为以后做好准备。

第2篇:植物育种学实习报告

植物育种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理解和掌握作物育种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操作玉米、棉花、花生等常见作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技能。为以后能够理论联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地点: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保学院试验田

山东省莱州市金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实习时间:棉花有性杂交技术 8月22日-8月23日

花生有性杂交技术 8月24日-8月25日

玉米有性杂交技术 8月26日-8月27日

登海种业参观 9月24日 四:实习内容:

(一)棉花杂交技术 1.花器构造

棉花的花为两性完全花,单生。花的构造有以下特点:①雄蕊的花丝基部联合成管状,称雄蕊管,与花冠基部相连接,套在花柱下部 ②苞叶内外及花萼内侧,陆地棉与海岛棉均有蜜腺,中棉与草棉没有。2.杂交的一般步骤 2.1选株

选择性状典型、纯度高、生长良好的棉株作为母本株,在母本株上,选择中部果枝上靠近主秆第一、二节位的正常花作为杂交花朵。2.2去雄

(1)去雄时间。适宜的去雄时间是开花前1天的下午3点左右。判断花朵次日开放的标志是花冠已经长大,已经伸出于副萼之外。这样的花,第二天早晨即可开放。

(2)去雄方法。棉花去雄常用的方法有徒手去雄和工具去雄两种。

①徒手去雄。是用手将花冠和雄蕊管一起撕去,只保留雌蕊。操作时不要碰伤子房和压破花药。去雄后用顶端带节的3厘米长的麦管套住柱头,一直压到子房上端,但麦管上端有节的部分须离开柱头1厘米以上。套好麦管后,挂上纸牌(或塑料牌),纸牌上写明母本名称和去雄时间。

②工具去雄。是用剪刀剪去花冠,再用镊子除去花药。如有残留花粉,可用清水洗净。去雄后用麦管套好柱头。并挂好纸牌(或塑料牌)。2.3授粉

选择与母本花朵同时开花的父本花蕾,在开花前1天用纸袋将花蕾套好,以防止昆虫进入花内,带进其它花粉。第二天上午9~10时,将父本花朵摘下,将花瓣向外翻卷,在此同时,摘下母本花中柱头上的麦管,用父本雄蕊在母本柱头上轻轻涂抹几下,完成授粉工作。涂抹时,量要多些,以利受精。然后,再用麦管套好柱头。2.4挂牌

在牌上写明父本名称、授粉日期和操作者姓名。

(二)花生杂交技术种植亲本 因为花生植株矮,开花部位低,花器官结构复杂。去雄和授粉都比较困难,所以大多采用高台池栽,池高大约在80cm左右,池宽以种植两行母本为宜。这样,去雄授粉都可以坐在板凳上进行,既可以减轻杂交过程的劳动强度。又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2 杂交的一般步骤

2.1 去雄 一般是在母本始花后几天开始去雄杂交去雄时间,一般是每天16:00以后。选用花萼微裂。显露出黄色花瓣的花蕾,即第2天早上能正常开放的花。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花蕾的基部,右手持镊子轻轻将花萼、旗瓣、翼瓣拨开,再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压住已拨开的花瓣,然后用镊子轻压龙骨瓣的弯背处,使花蕊露出,用镊子一次或多次将8个雄蕊的花药摘除去净,不要损伤雌蕊的柱头,再用手指将龙骨瓣推回原来位置。使旗瓣、翼瓣恢复原状。

2.2 授粉 第2天早5:00-9:00对去雄的花朵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前。按组合先采集一定数量的父本花,然后,用镊子将父本花的花粉挤出放入用酒精消过毒的玻璃培养皿或左手手背上混合均匀,授粉时,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托住去过雄的花朵,右手拇指或用镊子轻轻挤压龙骨瓣,使雌蕊柱头露出,再用镊子尖端蘸取花粉涂在柱头上,并随即将龙骨瓣复原,包住柱头,也可以采用父本的花朵直接授粉。

(三)玉米杂交技术 1.花器构造开花习性:

雌雄同株异花。雄穗由植株的顶端生长锥分化而成,为圆锥状花序,由主轴和侧枝组成。雌穗一般由从上向下的第6—7节的腋芽发育而成,为肉状花序。玉米雄穗一般抽出后1—3天左右便开花散粉。每天7—11时开花。以9—10时开花最盛,开花顺序是先主轴后侧枝,主轴由中上部开始向上向下依次开放;侧枝则由上而下开放,始花后3—5天为盛花期,一株雄穗花期约7—10天。一个雄穗大约可产生1500—3000万个花粉粒。2.杂交的一般步骤:

2.1选株:当雌穗膨大从叶腋中露出尚未吐丝时,选择具有亲本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

2.2雌穗套袋:先将雌穗苞叶顶端剪去2—3cm,然后用硫酸纸袋套上雌穗,用回形针将袋口夹牢。

2.3剪花丝:如套袋的雌穗已有花丝伸出,则在下午取下雌穗上所套的纸袋,用经酒精擦过的剪刀将雌穗已吐出的花丝剪齐,留下长约2cm,再套回纸袋,待第2 天上午授粉。

2.4雄穗套袋:在剪花丝的当天下午,用大硫酸纸袋将同株的雄穗套住,并使雄穗在纸袋内自然平展,然后将袋口对称折叠,用回形针卡穗轴基部固定。

2.5授粉 :雄穗套袋后的第2 天上午,在露水干后的盛花期进行

2.6挂牌登记:授粉后在果穗所在节位挂上塑料牌,用铅笔注明材料代号或名称、自交符号、授粉日期和操作者姓名,并在工作本上作好记录。

(四)金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习

9月24日我们去了在金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对玉米的研究,尤其以金海5号这个已荣获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大科研成果的玉米良种新贵。金海5号”创造了夏玉米高产纪录后,“金海种业”的种子销售额每年成倍增长:2002年销售100多万公斤,2003年200多万公斤,2005年1 000万公斤,2008年1500多万公斤。“金海5号”高产抗病抗倒的优点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每公斤售价14~15元依然供不应求,单粒播种每亩用1.3公斤,可达4800株。据了解,公司又选配了一万多个玉米分离材料,组织出5000多个新品系,还从国内外征集了2000多个最新品种进行实验对比。迄今为止,金海系列玉米新品种已编到了50多号。在实习中我们先后参观玉米种植及品种选育基地、花卉栽培基地和研究中心。从中学到的不少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五:实习总结

在实习中我们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觉悟、为今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观念与目光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与转换。实习充实了我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把我们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科研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科研工作有更多,更广,更深刻的了解。实习也帮我们检验了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成果,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达到更高的目标。

最后,我们真心地感谢金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史新海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次意义重大而深远的自我锻炼机会,让我们能更好的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觉悟、专业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观念与目光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与转换。

第3篇:育种学实习报告范文

育种学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背景

种子园是由优良遗传特性的林木组成的人工林,其目的是生产大量优质的种子。种子园在实现林木良种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习和了解种子园的总体规划和区划、建园技术等对我们的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

二、实习目的

了解种子园营建及管理工作之全过程,初步掌握种子园花粉管理技术。

三、实习内容

种子园概况了解,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观察。

1、种子园概况了解:参观马尾松种子园,由种子园工作人员讲解该种子园的类别,种子园的总体规划和区划,种子园建立技术,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技术等相关知识。

2、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观察:选取一定数量的无性系及单株,进行雌雄球花的形态发育阶段观察,不同无性系的授粉期和撒粉期观察,各无性系的雌雄花分布观察,各无性系雌雄花比研究,在种子园内设定若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园艺育种学实习报告

蔬菜栽培学实习报告

一 实习内容

9月23日我们坐车来到定兴县蔬菜育苗生产基地。定兴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县,蔬菜(包括芦笋、麻山药、西甜瓜、草莓、鲜食玉米等)常年播种面积25.2万亩,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5万亩,塑料大棚3.4万亩,中小拱棚2.6万亩,地膜2.5万亩。总产量100万吨左右;产值13.2亿元。产品80%供应北京市场。先后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茄子之乡”、“河北麻山药之乡”、“河北蔬菜之乡”。

种植状况

1、甜椒:播种面积1.6万亩,总产量7.2万吨;

2、芦笋:播种面积1.8万亩,总产量0.48万吨;

3、茄子:播种面积0.65万亩,总产量3.9万吨;

4、西瓜:播种面积1.1万亩,总产量4.1万吨;

5、麻山药:播种面积0.8万亩,总产量1.3万吨;

6、萝卜:播种面积1.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育种学实习报告[材料]

作物育种学课技能训练实习报告

植保1122 叶吉 201211344232 一.目的和意义

《作物育种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给同学们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启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灵活的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习理解和掌握作物育种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操作甘薯等常见作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技能。为以后能够理论联系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地点和内容

1、外环甘薯地,甘薯种质资源的种植。

2、外环甘薯地,甘薯杂交亲本搭架。

3、外环甘薯地,甘薯杂交技术。

4、农科所,不同作物育种程序参观。

5、外环甘薯地,甘薯实生种子的收获。

三.实习过程

1、甘薯种质资源的种植

老师带我们来到学校外环的甘薯地里,这里有一行一行起好的垄地。垄地旁摆着一排甘薯幼苗,这些幼苗是被编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育种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育种学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