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序次序句序段序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7 07:13: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语序次序句序段序(网友来稿)

广东省和平县教育局谢国平

人们在说话作文的时候,总是根据一定的语言法则,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构字成词,来遣词造句,来组句成段,来组段成篇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语序、词序、句序和段序的运筹调遣。这四序的不同安排,会造成不同的意义重点,或给人以迥然有别的印象。

语序。比如,有许多两个语素构成的双音合成词,哪个语素在先,哪个语素在后,排列顺序不同,词义、词性等也就不同。例如:“学科”和“科学”,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两者具有种属关系。“语法”和“法语”,前者指语言的构造规律,后者指法国的语言。“颂歌”和“歌颂”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词性和含义有异,语法功能也不同。可见,语序会影响词义和词性。

词序。词序是指词在短语或句子中的先后次序。在汉语里,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法手段,也是一种很有用的修辞方式。例如:“英雄抗日”不同于“抗日英雄”,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是偏正结构,词序改变了短语的结构形式。“不完全知道”有别于“完全不知道”,词序改变了短语的意义,使之完全相反。“屡战屡败”迥异于“屡败屡战”,前者说某人是无能之辈,后者说某人是英雄好汉,词序使短语具有不同的色彩。再如“光未然《黄河大合唱》写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名词作主语在前,动词作谓语在后。此例突出的是“谁”(马、黄河)。郭沫若在《屈原》写道:“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动词作谓语在前,名词作主语在后。此例突出的是“怎么样?”(鼓动、咆哮、闪耀)。从这两例可看出,词序能改变句子的表达重点。

句序。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举过这样两个例子:1、“虽然事出有因,而查无实据”和“虽然查无实据,而事出有因”。2、“情实可悯而法无可恕”和“法无可恕而情实可悯”。哪个句子写在先,哪个句子写在后,处理问题的态度相去很远,处理结果就有霄壤之别,甚至是生死交关。鲁迅《论“费厄泼濑”应该缓行》说:“总之,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这是个条件复句,为了强调正句,突出咬人之狗都有必须痛打的观点,先写正句,后写偏句。“清洁工默默地为人民创造洁清的环境,尽管别人常常忘记他们。”这是个转折复句,正句在先,突出清洁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偏句在后,起补充说明正句的作用。

段序。一篇文章常常有若干段组成,先写哪一段,后写哪一段,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的。如果是并列的几个段,排列顺序不同,就会给读者留下不同的印象。心理学家曾做个一项实验,将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学生的性格特点的两段材料,其中一段写吉姆热情外向,一段写吉姆冷淡沉默,作先后不同的两种排列,然后给两个各方面情况相似的等组阅读。读后,要求各组回答问题:吉姆是怎样一个人?结果表明:阅读描写吉姆热情外向一段先出现,冷淡内向一段后出现的那一组,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一个热情外向的人;相反,阅读描写吉姆冷淡内向一段先出现,热情外向后出现的那一组,只有18%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外向的人。这项实验说明,人们首先接触的材料印象深,后来接触的材料印象浅。像新闻报道这种文体,就是运用这个规律的典型,将最重要的内容写在前面,次要的内容则写在后面。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叫做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对字词句段的先后次序理应斟酌推敲,不可随意待之,以准确地表达我们想表达的意思。

作者邮箱:xieguopingaaa@21cn.com

第2篇:如何使用正确的句序

1.在横线上填入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D

立春之后, __________。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①冰雪融化②草木萌发③各种花次第开放④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⑤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A.②①⑤③④ B.⑤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⑤④ D.⑤①②③④

2.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A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_______

①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②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③院子中,一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④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A.①④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C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__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 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彷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 无穷。

A.③①②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4.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外国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米的城墙。城墙上开有4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③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5.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3分)()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6.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2分)(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A.(5)(6)(4)(1)(3)(2)B.(5)(1)(3)(6)(4)(2)C.(1)(3)(2)(5)(4)(6)D.(3)(2)(5)(1)(4)(6)7.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5.B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③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⑤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A.①②④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①②⑤③④ D.④⑤①②③ 8.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9.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③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

④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

⑤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卡符”。

⑤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

①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形去表达了。A.②③⑤⑥⑦①④

B.④②①⑤⑥③⑦ C.⑦①②④③⑥⑤

D.④③⑥⑤①⑦②

10.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恻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11.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12.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1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雨林区,砍伐树木,兴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

②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③用不了几年时间牧场主就放弃原来的牧场,去寻找新的牧场。④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⑤然而这种做法效率极低。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④①⑤ C.①⑤④②③ D①⑤②③④

14.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⑤总论,①承接⑤从反面举例论证,③承接⑤①说原因,②承接③论述,④承接②论述。)

①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②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③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④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⑤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A.⑤①③②④ B.①③②④⑤ C.⑤③①②④ D.①③⑤②④(2011南充市)

6、语言运用(2分)6.①③⑤④⑥② ①极目远望

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④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上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是:

第3篇:滕王阁序重点句

滕王阁序重点句

王勃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文章让反骈的韩愈读了之后也大为赞赏,称其“读之可以忘忧”也。

滕王阁序名句

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2、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9、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0、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滕王阁序》(全文)

作者:[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语序次序句序段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序次序句序段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