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型解读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7 07:12: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高考作文题型解读

高考作文题型解读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要想猜中题目是很难的,特别是占高考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要想猜中作文题目就更难的`,所以猜题押题无此必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题型解读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范围,总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命题的思路还是可以分析的,定位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心理素质,关注现实生活,倡导科学思维方法,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追求崇高思想境界,倡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按照“不陈旧、不怪诞、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的命题规律,提醒广大考生,高考作文的命题范围,会侧重以下18个方面,考生在临近高考前不妨围绕这些万变不离其宗的作文命题预习:

1、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

2、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

3、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4、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

5、人际关系,如和谐平等、交流互助等;

6、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7、人格精神,如爱心、自信、自强、追求、奉献、坚强、诚实等;

8、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

9、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

10、教育成长,如文明、律己、尊重、执着、兴趣、习惯、方法等

11、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

12、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

13、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

14、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

15、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

16、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

17、情感关怀,如亲情、友情等;

18、科学思维,如辩证、发展、创新等。

第2篇:高考作文题型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六大类型 看名家如何点评

大家聊作文

“今年高考作文原来是恋爱大纲。你走过我身边,念着一首《顾城的诗》,打破我《生活的平衡》,暗恋的心情由此萌芽,宛如《蝴蝶》的飞舞。但生活永远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有些事能去做,有些事却不能》。《我愿意》经历大海洗涤,淘去砂砾只留《珍珠》。”

高考第一天顺利落幕,现在,一大波高考作文题正在向你靠近„„

一、A与B

全国卷:真诚与友善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名家点评】

海岩(作家):同学关系很尖锐。这个题要在往年就是个太平庸的题,但因为今年出现多起同学杀同学的案件,导致同学关系变成个非常尖锐的社会话题,很多人在说“感谢同学不杀之恩”。可以从“当代人际关系追求温暖而不得”的角度来写,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

一群人在神秘洞穴探险,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网友点评】

@Ent_evo:正常情况下蝴蝶不会对山洞有什么爱好。当然,有时候蝴蝶会在山洞里过夜,它们也可能选择干燥而寒冷的洞穴冬眠,所以或许也有可能在洞穴里遇到蝴蝶。不过这段文字的原出处提到这是一个钟乳洞,这样的洞穴湿度较高,并不适合蝴蝶栖息。

辽宁卷:沙子和珍珠

一个年轻人觉得做什么事也不成功,在海边遇到的一位老者对他说,把一个石头扔进大海看不见,但扔进一个珍珠就有可能容易被发现!石头会沉下去,但珍珠更容易被发现,你愿意做哪个?

【名人作文】

陈数(演员):很多人都执着于成为一颗独特的珍珠。殊不知每一颗珍珠内核都裹着一粒沙子,又或者说,一粒沙子经过一层层珍珠质的包裹、海浪的颠簸、黑暗中的漫长等待,才能成为珍珠。成功纵然使人向往,但它只会青睐能够用知识和修养武装自己并且经得起困难考验的人。

湖北卷:方与圆

装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名家点评】

海岩:“方圆”也是不错的作文题目,它是一个很哲学的命题。比如说我们中国人讲“内方外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可以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A或B

安徽卷: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围绕萧伯纳的话:“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为什么不做这件事?”体裁不限。

【网友点评】

@乔乔:impoibleisnothing,译为“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事”

湖南卷:“我不累”或“我愿意”

1.“它”往上飞,有一个声音问它累不累,它说我不累。2.父亲在剪报纸,孩子在旁边抱着他,说:我愿意就这样陪着你。(考生根据理解来二选一作文)。

【网友作文】

@温剑文_朝阳:老婆昨天病了,5岁的儿子细心地照顾着她,用稚嫩的声音给她讲故事。我问儿子:“宝宝,你累不累?”“累啊,可是照顾妈妈,我愿意!”我的眼睛里有了一些湿润的东西!很多时候,亲情没有必要问愿不愿意,她是来自内心最深刻的东西!

三、根据XX写作文

重庆卷:根据大豆写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但煮熟的大豆不好吃且易使肠胃胀气。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让普通大豆得到了升华。

【网友作文】

@小乔001:参考标题:《从“土肥圆”到“白腐美”》、《白富美的成就史》、《疯狂的豆子》、《“豆”你玩之其实我很美》。

福建卷:根据《忧天》写作文

根据顾城的诗《忧天》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网友作文】

@宫吐槽:忧天——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四、怎么看?怎么填?怎么做?

北京卷:爱迪生怎么看手机

材料为科学家与文学家的对话,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爱迪生回到21世纪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名家点评】

海岩:爱迪生这个给我印象最深,因为其本身就是有一个矛盾冲突在里面,一个旧时代的人碰到新时代的科技,他会怎么想?很能激发想象力。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夷人爱迪生穿越至天朝,乃见一异物,人手持之,点点戳戳间,或傻笑或痴呆或疯癫,餐前必照之,餐后必阅之。爱氏不解,急求问,众曰手机也,可微博可微信。爱氏亦操之,多见已加密,遂苦研破解,以其神灵之脑超人之智,得解再登录,惊见:您已销号。爱氏悲,再卒。

天津卷:___而知之

以《___而知之(填入一个字,学字除外)》为题,写一篇文章

【网友作文】

@李大人爱美食:默而知之。默即沉默,当你不再想开口说话反击那些在你面前或背后嚼舌根之人的时候,那么,你便知晓了母亲经常在你耳边唠叨的那句老话——少说话,多听多看多做事。

广西卷:捡到手机之后

尚先生丢了手机后,拨打该手机号码被挂掉。于是尚先生给该号码发了条短信,希望用2000元换回手机。但后来捡到手机者归还了手机,没有拿酬金就离开了。捡到手机的人说,看了手机里的照片和短信,得知失主给芦山地震灾区的人捐了款,才决定归还失主,“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我们要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网友作文】

@张继勇LC:捡到手机之后。答:第一步发406到10010,第二步安装联通手机营业厅,第三步帮失主加入网龄计划,第四步留言失主告诉每月增加的流量可以看多少新闻,第五步把手机还给失主。

山东卷:给“莫言”纠错

有读者给莫言的文字纠错,莫言坦诚相对,勇于承认错误。

【名家点评】

海岩:这个题常规了一点,后辈给前辈纠错无可厚非,前辈可能就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错误,像莫言这样的大家,以他的胸怀肯定会是坦然接受,而且欣然接受,(当然)如果这个说服他的话。但也容易写得比较俗套,不好写。

五、三个XXX

广东卷:三个家庭对待捐助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名家点评】

于丹(著名学者):材料作文“富翁捐款”这个题目很有时效性,能够反映当下人们的价值观。这里主要考察两个方面:第一是关于慈善的意义,第二是关于慈善的价值。

你看看三户人家的态度,就是对于慈善的三种不同理解:第一户人家接受,就是把慈善当做一种无偿的捐助;第二户人家是把慈善当做一种借贷,用以缓解一时燃眉之急的周转;第三户人家拒绝,认为这样给钱是以尊严作为代价的施舍。每个人对待财富都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人使用财富都能换来不同的效益,究竟这样一种手到擒来、无偿接受的财富,后续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决心以后偿还,这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完全拒绝这种施舍,则是把尊严看得高于一切。

这一切都是人和财富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平衡,是一种观念上决定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最后导致了我们生活的幸福综合指数。

江西卷:学生有三怕

在中学时代学生对奥数、英文、周树人有三怕,请你对此阐述自己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

【网友点评】

@不想长大:学生有三怕,我说怕孤单、怕长大、怕考不好挨骂!

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

【网友点评】

@学而思王乃中:这个题目有点“体味青春”的意思,其中某个角度甚至还能联想到之前媒体“80后暮气沉沉”的评语,也算是一个贴近学生的题目。然则“青春”这种话题很容易被写成大而无当表决心滥煽情,其实三句话中每句深究下去都可展开成文,比如视线不拐弯,就是“直率天真”的隐喻。

六、生活„„

四川卷: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以“过一个平衡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

【名家点评】

海岩:“过一个平衡的生活”是一个比较符合这个时代的话题。这个时代太浮躁了,太多的陷阱和机会,太多命运的升沉起伏,在这个时代让年轻人有这样一个思考,过一个平衡的生活,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事。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个人生哲学就是一个平衡,中庸也是平衡,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很多事情,(包括)和谐它也是平衡,它不能一头沉。

【网友作文】

@Clive_Li:高三学生的平衡生活:星期一,复习语文。星期二,数学。星期三,英语。星期四,物理。星期五,化学。星期六,生物。星期天,综合复习。

上海卷:生活中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名家点评】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在今年高考作文一片苍茫中,我看到的一束光亮是上海。上海题目沿袭去年思辨风格,让学生从重要与更重要现象中论证并提出观点,有思想性也给出思考路径,这题目可给80分以上。在许多发达国家学生考试作文题都是富有哲理、锻炼思想的,中国语文教育应跟上现代化潮流。综合>>对话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对作文题感觉“忧郁极了”:

立意拘泥 思想浅薄折射语文教育偏差

高考的开场大戏语文昨日落幕,引来一年一度的“作文热”。昨日,华商报记者专访了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纵观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他说:感觉“忧郁极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乏善可陈,正折射出我国的语文教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总的印象:勉强60分

华商报:你曾呼吁高考作文“离现实更近些,离思想更近些”。今年的命题从整体上看,离你的呼吁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王旭明:更遥远了。整体上看:一是题材远离现实生活;二是立意拘泥狭窄空间;三是思想浅薄之至;四是抑制学生思考、想像和语文多方面能力展示与发挥。总的印象:勉强给60分吧。

该考什么?不要粉饰太平无病呻吟

华商报:高考作文到底该考什么?命题应遵照什么标准?

王旭明:从主题来说,就应该让学生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他真心要表达的内容,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而不要无病呻吟。我非常反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或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逃避现实,粉饰太平,弄虚作假,说假话,这都是我坚决反对的,但现在很多作文题就在引导学生说假话。还有许多老师在教授所谓的作文模板、套路,这也让我十分反感。

一句话:“教学改革,语文优先”

华商报:作文命题乏善可陈,是否反映语文教育存在偏差?

王旭明:这些问题折射出语文教学过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观、语文评价等存在一系列问题,一句话:“教学改革,语文优先。”我个人认为,今天整个中华民族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亟待提高。语文教育的唯一出路就是回归语文本来面目,找到出发原点,教真真实实语文,考真真实实生活!

华商报:如果您出高考作文题,你会出什么?

王旭明:不是我不告诉你,我还在思考,还没有得出结论。稍后我会在微博上把我的想法写出来。

第3篇:高考作文解读

2018高考作文解读

全国卷Ⅰ(来源《广州日报》官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考作文解读

2012高考作文解读

新课标卷

船主与油漆工

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解读:有两个角度去理解材料

(1)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涂船是他自己的工作,无可置疑,写作者要抓住的是后者,他为什么堵那个洞?如果他不堵那个洞会怎么样?对他来说他认为自己做工作时要认真踏实,要有一种发现的眼光去解决问题,不拘泥与某些指导。堵船洞要成本吗?要当然要,他却没有要钱,这是奉献,让出自己的利益。还有就是双赢,一个老话题,他为顾客做那么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英语高考作文素材题型

英语高考作文素材题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英语高考作文素材题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there has long been an old saying tha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great talent without great will power,which idencates an essential way to success.I'm totally approve of this point ,The following are my reasons

First of all ,e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高考作文常见题型例举

高考作文常见题型例举

一、命题作文

(一)全命题作文

1、(2016北京卷)作文(50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他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2、(练习卷)请以“美,不只在一瞬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半命题作文

(2013天津卷)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高考作文解读及

【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解读福建高考作文

不变的理性追求

——试谈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由半命题回归到材料作文,不变的是对理性的追求,只不过2009年的“这也是一种 ”把理性思考投注于一个“也”字上,而今年则通过《格林童话》问世的一段曲折来呈现。

材料作文的立意在于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本次试题材料观点的提炼有三个立足点:一是格林兄弟、二是“86个传说”、三是朋友。从格林兄弟的角度来看,兄弟俩原想从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中寻找到它们与人类发展历史暗藏的联系,希望破灭后便“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其实,当时他们若能换一种眼光,而不宥于“传说与历史”,便可发现这86个传说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若非朋友发现,文学史上岂不少了《格林童话》这座经久不衰的艺术宝库?由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高考阅卷负责人谈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作者:周宏来源:文汇报

◆议论文里,两类作文能够获得一类卷:中规中矩思想深刻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作文。◆记叙性文体要达到一类卷,则要求“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能够在文中形象地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倘若命题形式是材料作文,应该以叙述描写或水到渠成的抒情来暗示主题,专门用一段文字交代文章和材料的关系反而会不伦不类,影响得分。

◆针对前几年高考阅卷和平时学校作文评判过于严苛,教师基本不给一类卷,严格控制

二类卷的现象,阅卷组反复强调,二类卷并非好作文,而是在各方面比较合格的过关作文。高考作文评价原则:“开放包容灵活多元”八字方针

所谓“开放”指: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阅卷组对立意事先不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解读福建高考作文

2011年福建卷高考作文解读

【原题回放】

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点评]2011年福建卷的作文是道材料作文题。通过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材料只是叙述了“一个人、两件事”:以省略号为分界点,一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好身体,二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梦想。将两件事进一步提炼,命题者的思路也就水落石出了:一份经常需要日晒雨淋、异常艰苦的“工作”,在乐观的袁隆平看来,那些艰难困苦对自己是一种锻炼;袁隆平之所乐观,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梦想。理清题意后,立意角度也就水到渠成了。围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高考作文题型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作文题型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