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语文的根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6 07:13: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守住语文的根教学反思

守住语文的根教学反思

今天全天都是黄亢美老师的课,上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学习,黄老师依据“问题教学法”的特点,采用竞赛的方式,把比较抽象的新课标理论编成一道道情境思考题,边讲解,边演示,边竞赛,并给抢答的学员记相应的奖分,让我们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活动中领悟了新理念。

我作为第四小组的组长,认真组织本组组员认真讨论交流,鼓励大家踊跃发言,在一旁不时地提醒答案,最后我们组获取了最高分,大家欢呼雀跃,拥着我说:“我们组长真棒!”其实,只有我自己明白,这些知识,平时在听黄老师的讲座和与黄老师的交流中,或多或少我已接触过,并不是我是理论功底好。当竞赛出现一些自己没看过的案例分析时,我只有看着学员们精彩的发言,很多学员深厚的语文底蕴常令我汗颜!我很喜欢黄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成功来自信心,信心来自厚实的文化底蕴”,是啊,只有胸藏万卷书,才能口吐莲花。

下午的`课是《文字学与识字教学》。黄老师说,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根据字理识字,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就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几年前,我们学校给每位教师订了黄亢美老师的《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手册》,并且在平时的教师培训中,我们也进行了字理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字理,我并不觉得陌生。可是,当竞赛开始时,有很多字的字理,我只能意会却不能言传,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去字理析词就更说不出个所以然了。今天有幸亲耳聆听黄老师的课,我对字理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识字教学就是要充分地依据汉字构字的原理,引导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形象地识记汉字。低年级重在字理识字,中高年级重在字理析词。

正如佟乐泉先生指出,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加强学习字理知识,并运用到教学中,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第2篇: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当代识字教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借鉴文字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继续前进,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各种识字方法纷纷出台。可是,方法的多样性并没有达到有效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的作用,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不免令我们这些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感到失落和彷徨。如果要想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就必须痛下决心改革语文识字教学,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根”的失落

一个世纪以来,一些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所谓专家,习惯于拿着放大镜来审视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为此,他们动不动就要去废这废那的,使国人陷入简单的非理性的存废之争,而不能静下心去研究和解决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对待汉字的态度,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及对汉字的错误认识,才使得我们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这条道路上举步维艰。

下面系统地谈一下专家们关于汉字的种种错误认识。

1.关于“汉字落后论”

“汉字落后论”是“五四”先驱们提出来的。他们在致力于教育兴国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发现了汉字难识难记问题。然而,当时却无人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了“汉字落后论”,都认为汉字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2.关于“汉字先进论”

20世纪80年代后,汉字计算机输入问题得到解决,国人反对进一步去改变汉字本身,并将前人质疑激进改革派的言论汇集起来,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汉字先进论”。

3.关于现行简体字

目前,部分学者着力于论证现行简体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缺乏基本的科学精神,危害性很大;艮人则反对废除现行简体字。其实,我们应着力于解决汉字难识难记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二、语文教学“根”的用途

在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领略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必须加强字理教学。

1.字理析词有利与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在字理教学过程中,强化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灵活用词。

2.字理析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析解字理就是对汉字“六书”的分析,其中最基本的是象形字。一般来说,析解象形字字理时必须给儿童展示由图画到古汉字再到楷体汉字的大致过程,并着力去寻找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即找出它们之间形体的共同点,以建立由图画到楷体汉字的思维过程

3.字理识字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字理教学时,如某位老师教生字“毯”,在解析字理时,有的学生说:“‘毛毯’,和‘毛’有关系,所以是‘毛’字旁。”教师肯定了他的说法,又因势利导:“能不能用‘火’字和‘毛’字的关系来记一记‘毯’?”学生回答得很精彩。

三、语文教学“根”的寻觅

可喜的是,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一部分语文识字方面的教育专家也开始积极探索起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之路来,而且卓有成效,他们在字理识字教学上开拓出了另外一片开阔的新天地。其中成效最大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黄亢美老师。他在小学语文字理教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得上是字理教学方面的一位专家甚至是大家。之后,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更多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也致力于字理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上,真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其实,此项识字教学的大改革,从《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陆志平的论述中就窥见一斑。他指出:“要把符合儿童心理心理与符合字理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识字效率的新路子……可以说,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识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也肯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

语文教学要守根固本就必须加强语言训练,加强语言训练就必须注重字词的学习,识字析词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字理是识字析词的基础和根本,因此,要把语文教学的根留住,首先就要加强字理的学习!

四、语文教学“根”的守望

难忘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在“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动情地高唱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感动于他对“守根课堂”的执着追求,也感动于他对汉字字理深刻而又深入浅出的剖析。那天,我就像一位小学生那样坐在台下听他讲课,他的字理识字让我感觉“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为了帮助我们提高字理识字的有效性,黄老师还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探索出了一套字理识字的基本方略:独体字:溯源――对照;合体字:分解――组合。字理析词的基本方略:先字理析词理解本义,再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义。为此,我们所能做的是:

(一)创设情境,建立大语文观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记忆力强,喜欢朗诵、听故事、背韵文等。因此,利用生动的插图,再配合文字和故事情节,制造一个具体而有意义的情境,让儿童透过图画推测故事情节和认识生字,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师要从“教”的理论中走出来,在识字教学中将教师的“教”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学”的能力。在字理教学中,字理识字的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五、语文教学“根”的繁衍

在生态的语文园圃里,只有吮吸汉字文化的甘露,沐浴语言训练的惠风,渗透人文教育的春雨,才能真正地使语文教学之树枝更繁,叶更绿!

同样是在“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当黄亢美老师动情地高唱完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后,随后特级教师叶秀萍老师运用“文字溯源法”和一年级的孩子一起遨游在识字八的字海中,他们一起追根溯源,共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源远流长。听罢,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不得不感动于字理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识字艺术的魅力也是震撼人心,今天笔者谈到的字理教学法还只是冰山一角。“把根留住”,用这股魅力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必定要修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必将要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感染给学生,必将要把汉语言文字源远流长的文化浸润给学生,必将要把析形索义、因文记形的识字方法与能力传递给学生。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吗?看来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紧跟着黄老师动情地高歌语文教学要“把根留住”。

第3篇:把根守住美文

把根守住美文

2019年3月4号清晨,我们一行12人去滨州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

久闻这位教育大家其名,也曾拜读过他的几部专著。一度默默的崇拜他。同时,他还是我们邢校长非常欣赏的教育家之一。平时言谈中,时常把魏老师的的思想言论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因此,对这次学习我们都充满期待。

九点,会议正式开始,当瘦削、精干的魏老师一路小跑上台,我竟不敢猜测他的年龄。先是一个深鞠躬,然后面带微笑,如叙家常般,款款道来。他先从《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篇,他反复强调,守住根本,不折腾。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对于这句话,词典上这样解释“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直到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把根守住美文

把根守住美文(共10篇)由网友 “吧唧吧唧吧唧”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把根守住美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把根守住的美文

把根守住的美文

3月4号清晨,我们一行12人去滨州听魏书生老师的报告。

久闻这位教育大家其名,也曾拜读过他的几部专著。一度默默的崇拜他。同时,他还是我们邢校长非常欣赏的教育家之一。平时言谈中,时常把魏老师的的思想言论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因此,对这次学习我们都充满期待。

九点,会议正式开始,当瘦削、精干的魏老师一路小跑上台,我竟不敢猜测他的年龄。先是一个深鞠躬,然后面带微笑,如叙家常般,款款道来。他先从《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篇,他反复强调,守住根本,不折腾。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对于这句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浅谈语文教学一定要守住语文的根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一定要守住语文的根论文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线老师都在用自己的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的理解来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我认为无论教学模式怎么变都不能脱离语文的根,那么语文的根到底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有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这才是语文课的目的和归宿。

我听过很多课,由于老师对语文理解产生偏差,语文课就被上成了音乐.美术.自然等大杂烩的课.语文课应该是语文的综合,语文的实践.没有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就不是语文课了。有专家讲“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这才是语文课.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手段是听、说、读、写。语文课上的不是语文课了,主要有两方面的误区。

一、语文课只重形式,不重目的,多媒体使用效果差

多媒体的运用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守住生命的根诗歌

守住生命的根诗歌

我要用多大的纸和笔,把二十年的光阴搬运

美丽的格桑花,在我的身体上

留下永恒的胎记。用生命的`根,给我命名

用光芒触摸,滚烫如初

在生命最契合灵魂的地方,如此殷红

一小撮的记忆,足以让我熬过一个长夜

格桑花的洁白,将所有的美好,凝聚

生命的根,让一个个文字,都变得

厚重,有温度。让漂泊靠岸,有了避风港

在夜的尽头,孤独被风干

无知的肆意挥霍,让清澈干净的瞳孔

干涸。再也看不到色彩的斑斓

生命的根,屈身于这俗世的种种喧嚣

一路风雨,解读不出这背后的秘密和心酸

炊烟,就着最后一缕留恋的如血残阳

坠落在时光的转角,没有人听见那哀伤

虚无的夜,开始了等待的漫长

卸下伪装,用柔软安抚悲凉

拾捡一枚落叶,触摸熟悉的纹路

找到与自己灵魂相契合的地方,唤醒沉睡的心跳

让生命的根,随着沸腾的血液,静静流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

【作文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前不久,全国高校200多位英语教师云集上海,批阅26万专业英语四级卷。一道关于端午节的试题四问:一问屈原的性别?回答非男即女;二问:屈原生活的年代?答东周西汉的,南唐北宋的,淸末民初的,花样繁多;三问:屈原之死?答被国王一刀砍了脑袋的,被皇帝绑上绞刑架的,答失足落水的有之。四问:投粽之意?相对集中:因为粽子是屈原的最爱,屈原托梦给朋友,说他馋粽子了,而水晶宫里只有海鲜的段子......四个题答错了近一半。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

如果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丰富的创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中国文化_守住我们的根

中国文化——守住我们的根

文/戴 廉

9月3日至9月5日,在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举办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60多名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名流聚集到一起,讨论的焦点正是“全球化与中华文化。”

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浪潮是游戏规则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中国如想在世界舞台上保住自己的位置,更需要她的儿女学会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如何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消灭自己。这就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根基。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困惑

改革开放起步时,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已经基本在“*”期间被架空了。处于传统真空中的中国人在陡然面对外来文明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种种不成熟甚至是焦灼的心态。

失去了对传统的敬意和温情,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和中秋,都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运动中日益凋零,作家朱大可说:“人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守住语文的根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守住语文的根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