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中必修有机化学课件
高中必修有机化学课件
高中必修有机化学课件
【学习目标】
1.知道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了解乙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3.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发生化学变化时的断键方式
新课学习:
【基础知识】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俗称: )
颜 色:
气 味:
状 态:
密 度:
挥发性:
溶解性: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问题探究】实验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 C2H6O ,已知该分子是由2个-C-,1个-O-,6个-H拼接而成,请问你能想出几种拼接方式?
A B 思考:如何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 。
【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现象:
(1)烃的衍生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常见的官能团包括碳碳双键、碳碳三键、-OH、-X(F、Cl、Br、I)、-CHO、-COOH、-COOR等等。
(3)乙醇的分子结构:
①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为: 结构式为: 结构简式为:
②乙醇的分子结构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CH3CH3)中的_____ 被___ _取代的产物;乙醇是一种____________,它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 ,官能团结构简式为: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是: 。 实验现象是:
[练习]其它活泼金属如钾、镁和铝等也可与乙醇反应,均可产生H2 ,请写出镁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化反应
(1)、燃烧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催化氧化:
实验过程及现象: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其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试管中,反复进行几次,可发现铜丝受热后表面因被_ 而变_ 色,放入乙醇中后又变为_ 色,同时在试管中产生有 气味的_ 体。
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反应中铜丝的作用为___________。 应用:工业上是利用上述原理,通过乙醇的催化氧化_制取乙醛。
③与酸性KMnO4溶液或K2Cr2O7溶液反应:现象为_二者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_,乙醇最终被直接氧化为 。
【自主探究】
1、试根据官能团的概念判断下列物质的官能团是什么?
C2H5OH: CH3COOH: CH3CHO: C2H5Cl: CH2= CH2 CH= C-CH3
2、试分析乙醇与钠的反应判断在乙醇与钠的反应中,乙醇分子中的何处发生断键,其反应从形式上理解是如何发生的?乙醇与钠的反应属于何种反应类型?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时,-OH与生成氢气的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乙醇除了能与活泼金属钠等发生取代反应外,也能与氢卤酸(HX)发生反应:如HCl、HBr等,但是发生反应的断键部位有所差别,当乙醇与氢卤酸反应时乙醇分子中的-OH被HX中的-X所取代, 请试着写出乙醇与HBr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乙醇能够与O2在铜、银做催化剂条件下可以被催化氧化。请根据其反应方程式中乙醇的变化从形式上分析乙醇的断键部位和新键的形成方式?
分子中含有-OH的有机物一般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请试着根据你的分析写出CH3CH2CH2OH和
O2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断键方式请思考是不是所有含-OH的物质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呢?
5、乙醇除了能发生上述化学反应以外,还可以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如果反应在170下进行,则发生分子内脱水,其断键方式为:乙醇分子中-OH脱去,与-OH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脱去一个H,而在相邻碳原子间形成双键。如果反应在140下进行,则发生分子间脱水,其断键方式为:一个乙醇分子中-OH脱去,另一个乙醇分子则脱去-OH中的H原子,而生成醚键。 试写出乙醇发生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子内脱水:
②分子间脱水:
第2篇:高中必修化学课件
高中必修化学课件
高中必修化学课件已经为大家整理好啦,老师们一起来参考以下是教案内容,整理好授课思路吧!
一 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
(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
(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
难点为: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属种类选了“钠、铝、铁、铜”,具有代表性:除钠外,其他三种金属都是常见金属,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应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是金属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录象等展示,让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再学习
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过金属材料及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
义。
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以致过多使用课堂资源。应该着力开展实践活动(小论文要延伸至课外,做好动员和指导即可),组织好关于选用材料的讨论。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和教学资源。
(三)学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可展示常见铁和铜金属材料的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多种金属材料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认识。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关网站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这节课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灵活地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1.独立思考
2.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4.学生小结
六、教学资源建议
(一)上网查阅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二)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交流讨论
(三)任选你感兴趣的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完成一篇关于合金的小论文。
七、课堂评价建议
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评价的内容评价细目结果备注
ABC
主题选择1、为什么选择此设计思路?
2、对能否完成好此设计思路是否进行论证?
活动过程评价1、学生的参与意识
2、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资料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是否有恰当的帮助?
资料收集与整理1、小组成员能否分工?通过多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
2、能否对收集资料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
3、收集的资料是否充分并能围绕设计思路?
交流与表达1、能否对所选设计思路作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2、能否对他人观点做准确、恰当的补充?
3、能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并能正确回答他人质疑?
整体评价1、参与意识
2、合作意识
3、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交流表达能力
5、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
6、处理现场提问的应变能力
整体表现评价结果
第3篇:有机化学课件
有机化学课件
怎样上好有机化学这一堂课呢?接下来要给大家推荐的是有机化学课件,欢迎阅读以及参考!
有机化学课件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