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写景抒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5 07:13: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天凉好个秋写景抒情散文700字

天凉好个秋写景抒情散文700字

或许是因为生在秋天,我对秋天总有一种莫名的喜爱与眷恋。哲人说。秋天是死亡与新生交替的季节。秋果和秋叶,似乎是秋的代表作,也是秋的象征。盛秋时节,气候宜人,是很受人喜爱的。

然而我最爱的还是深秋。孟浩然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王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媛。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都是寒秋佳作。读来不免有一层淡淡的凉意。那是秋特有的幽冷与寂静。也为凉秋蒙上了轻纱般朦胧的诗意。

天凉了,这时秋叶的枯黄逼退了翠绿,如果说盛秋的枯黄色还尤抱琵琶半遮面的话。这时它便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要是恰巧一阵风吹过,一经树梢,枯叶便如一只只黄蝶轻巧地悠悠落地,树下便如铺上了一幅百蝶图,倒给这萧瑟的'气氛以一点凄美的慰藉。多美呀,叶儿象树的第二批果实,完整地奉献给了大地。

天凉了,晨起经常与秋雾打个照面。这秋雾可跟别的雾不一样,是秋姑娘在给大自然化妆呢。雾很清凉,恰到好处使人感受到深秋的寒冷意味。英美的诗人认为,雾很轻,附在小猫的足上。我还觉得,秋雾还总比别的雾湿润些,象牛奶的蒸气一样,雾中迷蒙的湿气钻进眼睛里,凉凉的象刚洗过眼一样。

江南的深秋是一半阴一半阳的。这是因为阴天总和晴天平分每个日子。晨暮的秋意,在正午热量稀薄的阳光映衬下。是更加明显了。

去翻翻古往今来的名家名篇,每一个都吟咏过这寒秋。也许寒秋本身就是一种意境,且先不管她各种各样冷艳的体态和谜一样的面容,单是她清冷的气质,就能醉了人的心,夺了人的魂。

现在的生活节奏可是越来越快了。热闹的春天,喧燥的夏天,冬天倒是不错,又总让人带着些许懒惰和倦意。秋无疑是最让人清醒而沉着的季节,而深秋则是其中最富于哲理的一段。我沉醉与这一段凄冷的日子。凉了,凉了,越来越富于凉意,给冬以一个完美的连接和过渡,给浮躁的心灵以冷静和沉思。无怪乎郁达夫先生要特特地赞一番秋景了。

第2篇:天凉好个秋经典抒情散文

天凉好个秋经典抒情散文

门关着,窗闭着,阵阵香味还是甜丝丝地钻进屋子里来。

天井里有一棵桂树,号称四季桂,有人甚至将其夸张成月月桂。确实,桂花经常开,虽不太多,星星点点的,好像只有隆冬没见她绽过花蕾。或许,桂树自己也明白,这八月天才是正经的花期,中秋一过,开得特别的闹猛,每天每时,香得醉醺醺的。妈妈一天到晚不知要说几多少回,真香啊,这花!

前些日子还燠热难耐,及至桂树花儿满枝了,天气像是受了某种指令,匆匆忙忙收起辣劲,真个秋意浓浓起来。

一年之中最爱的就是这秋。

想那外面的世界,金风送爽,阳光照在身上,却是一片的暖洋洋。这样的日子,满街的树,想是还没有作好落叶的准备,随处一片翠绿,与暮春与盛夏没什么两样,然而,气势是绝对不同的,抬头看看,天那么高,那么蓝,连云朵儿,都飘得那么悠闲自得,淡淡薄薄的,丝丝缕缕的,那叫纯粹。

喜欢秋,自然也就特别留意与秋相关的文字。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吟唱过秋色秋声,无可计数,印象最最深刻的,非易安居士的《声声慢》莫属。只是,不知为什么,我总固执地觉得,其实李清照最喜欢的季节应该也是秋天,瞧她的《一剪梅》开头:“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想想看,要是不爱那秋,何苦独上兰舟?不错,秋风尤其是秋雨,时时惹人闲愁,然而,那仅仅是因为她是诗人,诗人易感易愁,不单悲秋也伤春,君不见,双溪泛舟春光好,她却偏说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还有那位欧阳先生,把个秋色写得如此惨淡。峻青说“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这显然太过政治了些,大家都明白,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欧阳先生联想到的只能是时序年龄。

不愿意过于留意秋之萧杀,希望这并非阿Q气太重。始终在想,别说李清照、欧阳修,即便是林妹妹,我相信她也不会一味只悲吟“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秋的愁苦,虽不是主流,说来却也是事实。三杯两盏残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一句“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便已道尽秋的种种弊端。秋凉且主燥,最易受凉感冒,必得小心再小心,为了这天凉好个秋。

有人抱怨春日苦短,想来也是,刚刚脱却冬衣,转瞬之间,又匆匆着了夏装。倒是炎夏永昼难耐且又漫漫,即便是过了白露,说是白露身不露,其实依然一派夏日景象。秋终于来了,在人们殷殷的期盼中,只希望她可以长些更长些。

桂花香着,悠悠的会弥漫一些时日,接下去会有秋菊隆重登场。菊伴霜花而来,所谓蕊寒香冷,预示着秋已深深,也意味着我们又得期盼另一个秋。

一向喜欢郭小川的《春天的后面不是秋》,说不是秋,其实想的还是秋,这不,“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一句就泄了天机。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是秋又如何?明媚不止是春色,秋光照样连天碧。

第3篇:天凉好个秋的抒情散文

天凉好个秋的抒情散文

柳树

一阵凉爽的秋风走过,柳树的脸就白了。

它的白,先是从柳的枝条开始的,蝉卵截死了一些,稀疏几枝。那一大部分,沾了秋露,柳叶的边角上先自枯萎下去,老叶耷拉着,新叶子也没了生存的兴趣,不再向着天空。柳树的外皮枯裂,透着青色。疾跑的风中,旋着几片透亮的灰黄。

晨练的老人,把鸟笼挂在那棵最老的柳上。

笼子里的黄鹂跳起脚,又跳起脚,看几眼柳树上的灰喜鹊,灰喜鹊在柳枝上颠簸几下,冷漠地飞走了。笼子里的黄鹂很失落,对着另一只笼子里的斑鸠叫几声,斑鸠愉快地回应着。又一只灰喜鹊从柳树上飞过,颠簸几下,也冷漠地飞走。老柳树就悲伤了,它在回忆春天,满树的鸟儿,枝枝叉叉上都是。

它们在欢呼、在雀跃、在歌唱。

老柳树最怀念的就是鸟的歌唱,一个季节里,有了鸟的歌唱,还会缺少什么呢?

柳树的脸继续变白,漂过了一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天凉好个秋-写景作文

天凉好个秋-写景作文

或许是因为生在秋天,我对秋天总有一种莫名的喜爱与眷恋。哲人说。秋天是死亡与新生交替的季节。秋果和秋叶,似乎是秋的代表作,也是秋的象征。盛秋时节,气候宜人,是很受人喜爱的。

然而我最爱的还是深秋。孟浩然“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王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媛。”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都是寒秋佳作。读来不免有一层淡淡的凉意。那是秋特有的幽冷与寂静。也为凉秋蒙上了轻纱般朦胧的诗意。

天凉了,这时秋叶的枯黄逼退了翠绿,如果说盛秋的枯黄色还“尤抱琵琶半遮面”的话。这时它便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要是恰巧一阵风吹过,一经树梢,枯叶便如一只只黄蝶轻巧地悠悠落地,树下便如铺上了一幅百蝶图,倒给这萧瑟的气氛以一点凄美的慰藉。多美呀,叶儿象树的第二批果实,完整地奉献给了大地。

天凉了,晨起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天凉好个秋写景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凉好个秋写景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