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5 07:12: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论文摘要: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整体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介绍了课程设计的理念、思想,对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资源设计进行了探讨,初步实现了课程的整体设计。

论文关键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设计理念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技术核心课程。该课程是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技能课程,是基于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开发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属于职业学习领域课程之一,它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担任单片机程序的编制、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等岗位的重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扩展、单片机的应用等,培养学生具有单片机的编程、硬件的结构设计的能力及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这对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整体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共设置9个学习项目, 每个学习项目均应从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教学的标准。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岗位具体工作对能力、知识、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本课程总体目标是实现学生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2、知识目标:理解单片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掌握单片机的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等各种指令系统。掌握单片机软件编程的方法;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硬件扩展的方法。

3、态度目标: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实践意识;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二)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有关岗位的要求,我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反复研讨后,选择了贴近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将教学项目组织为5个对应的能力训练项目。

(三)教学方法设计

另外,还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资源设计

使用高等职业教育时空技术专业“双证课程”培养方案规划教材、高职高专系列教材等作为教学参考教材,实行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网络教学环境;推荐优秀网站,建立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件等内容的教学资源库。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利用校内实验实训教学条件,让学生有目的的,主动地去学习。

四、小结

文章介绍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思想,对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资源设计也进行了探讨,实现了课程的初步整体设计,这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2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后题

2、MCS-51单片机内部包含了:

1.8位CPU,片内振荡器、2.128字节RAM、4K字节ROM、3.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4.32根可编程I/O口、5.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6.各64K的可寻址外部程序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

7.中断结构:具有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

8.一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

9.有位寻址功能,适于布尔处理的位处理机。

4、RAM中有4组(0、1、2、3)工作寄存器,每组8个寄存器(R0~R7),所以共32个寄存器。寄存器工作区的选择是通过状态标志寄存器PSW的第3、4位也即RS1、RS0进行的。当RS1和RS0都为低电平时,工作的寄存器地址为00~07;当RS1为低电平,RS0为高电平时,工作的寄存器地址为08~0F;当RS1为高电平,RS0为低电平时,工作的寄存器地址为10~17;当RS1和RS0都为高电平时,工作的寄存器地址为18~1F。

6、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的作用是:用于程序运行状态的信息,以便查询和判断。

常用的标志位及解释如下:

CY(PSW.7):进位标志,除了用于运算结果最高位产生进、借位标志外,还在布尔处理中作为累加器使用,程序中常用“C”表示。

AC(PSW.6):辅助进、借位标志,又称半进位标志,它反映了两个8位数运算低4位是否有半进位,即低4位相加(减)有否进位(借位),如有则AC为1状态,否则为0.常用于BCD码运算调整。

F0(PSW.5):用户标志位,可由用户通过软件定义或检测。

RS1、RS0(PSW.4,PSW.3):工作寄存器组选择位。选择工作寄存器组位,用于选择内部4个工作寄存器组中的其中一组。

OV(PSW.2):溢出标志位,用于带符号数运算的溢出。当两个带符号位的数进行运算时,仅当运算结果数的D7、D6位中只有一位产生进位(或借位)时置位溢出位(OV=1),表示产生溢出,否则复位溢出位(OV=0)。

P(PSW.0):奇偶校验位,用来表示ALU运算结果中二进制数位“1”的个数的奇偶性。若为奇数,则P=1,否则为0.运算结果有奇数个1,P=1;运算结果有偶数个1,P=0.

第3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智能电子钟(LCD显示)

1、设计内容及要求...............................................................................................2 1.1、设计内容..............................................................................................2 1.2、设计要求..............................................................................................2 1.3、撰写设计报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通信0901/02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要求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1.综合运用已学习过单片机原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知识,阅读相关单片机电路芯片资料和相关文献,了解单片机电路设计的有关知识,方法和特点,掌握基本的单片机电路设计和芯片使用方法。

2.完成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与制作,并利用最小系统完成一个单片机的简单应用实例,一人一题,所设计的电路必须制作成功,并且全部或者部分通过计算机仿真。传感器部分必须写清楚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电路设计,其输出信号可以采用电压或者电流参数代替。

3.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有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电路元器件参数设计计算、电路调试说明、电路图(自己画)、元器件装配图(自己画)、元器件清单等内容,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需要写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4.所有的文档和表格必须采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