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赏析李清照词《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赏析李清照词《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这是一首当春怀人、盼望远人归来之作。较之表现同一题材的许多作品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写个人独居之苦闷,也没有写良人不归之怨恨,而是热情地呼唤远行在外的丈夫早日归来,一同度过春天的美好时光。小词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易安词追求自然、不假雕饰的一贯风格。
起首三句以白描笔法描绘早春景色,但又不同于一般地写景。“春到长门春草青”,直接袭用五代薛昭蕴《小重山》词之首句,暗寓幽闺独居之意。“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幽闭于此。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妬。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薛词即借此事以写宫怨。易安将自己的.居处比作长门,意在表明丈夫离家后的孤独。较之陈皇后,她此时虽然不是被弃,却同是幽居。“春草青”,字面的意思是说春天已经到来,阶前砌下的小草开始返青,隐含的意思则是春草已青而良人未归。《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暗用其意。“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言野梅只有少许嫩蕊初放,尚未遍开,而此时也正是赏梅的好时节。“些子”,犹言一些。以上三句突出写春色尚早,目的是要引出歇拍呼唤远人归来“著意过今春”之意。如果“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青玉案》),也就不会有“著意过今春”的渴望。
次三句写晨起品茶。宋人习惯将茶制成茶饼,有月团、凤团等数种,饮用时皆须先碾后煮。“碧云笼碾玉成尘”,写饮茶前的准备。“碧云”,以茶叶之颜色指代茶饼;亦可理解为茶笼上雕饰的花纹。“笼”,贮茶之具。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四云:“(韩魏公)不甚喜茶,无精粗,共置一笼,每尽,即取碾。”“碾玉成尘”,言将茶饼碾成碎末,犹如碧玉之屑;“玉”亦谓茶之名贵。明冯时可《茶录》:“蔡君谟谓范文正公:《采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今茶绝品,色甚白,翠绿乃下者,请改为‘玉尘飞’、‘素涛起’,何如?”所叙之事可资参证。‘留晓梦,惊破一瓯春。”写晓梦初醒,所梦之事犹残留在心,而香茗一杯,顿使人神志清爽,梦意尽消。“一瓯春”,犹一瓯春茶之省称。联系全词来看,“晓梦”似与怀人有关,然含而未露,颇耐人寻味。
过后三句仍是写景,不过时间由清晓移到了黄昏。“花影压重门”,言梅花的姿影投射在重门之上显得很浓重。“花”,指上片所言之江梅。“重门”,一层一层的门。由此句很容易使读者联想起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来。“疏帘铺淡月”,言春月的清辉铺洒在窗帘上,显得很均匀。这两句词以对偶形式出之,匀齐中富于变化。按照习惯,“花影压重门”本应对以“淡月铺疏帘”,但在这里词人似乎有意将“淡月”和“疏帘”位置互换,一方面为了合于平仄,一方面也避免了雕饰之嫌。词本不同于律诗,是不必追求对仗的严谨工稳的。两句词生动地创造出初春月夜静谧幽美的境界,为全词精彩之笔;“压”、“铺”二字下得尤为精警,写出了词人对景物的特殊感受,令人不能不叹服易安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
以上由春草返青写到江梅初绽,由花影压门写到淡月铺帘,中间更穿插以春晨早起,茶香驱梦,如此反反复复描写春天之美好,终于逼出了歇拍三句:“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东君”,谓春日、春天之神。农历遇闰年,常有重春现象。据《金石录后序》可知,易安婚后,明诚或因负笈远行,或因异地为官,每与易安分别。丈夫常年在外,如今算来,已有两年三个春天没有在家里度过了。因此词人急切地呼唤道:请你立刻回来吧,让我们一同倍加珍惜地度过今春这大好时光!三句词卒章显志,为一篇结穴。这一结尾,感情的激流直泻而下,心底的情话冲口而出,把全词的抒情有力地推向了高潮。
第2篇: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赏析
李清照《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赏析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在汴京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描写初春之景和作者的闲适生活,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上片写春晨,借景抒情;下片写春夜,直抒胸臆。全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易安词追求自然、不假雕饰的一贯风格。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已到长门宫,春草青青,梅花才绽开,一点点,未开匀。
取出笼中碧云茶,碾碎的末儿玉一样晶莹,想留住消晨的好梦,咂一口,惊破了一杯碧绿的春景。
层层花影掩映着重重门,疏疏帘幕透进淡淡月影,多么好的黄昏。
两年第三次辜负了春神,归来吧,说什么也要好好品味今春的温馨。
注释
长门:长门宫,汉代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因妒失宠,打入长门宫。这里以“长门”意指女主人公冷寂孤独的住所。
些子:少许。破:绽开、吐艳。
碧云:指茶团。宋代的茶叶大都制成团状,饮用时要碾碎再煮。碧:形容茶的颜色。笼碾:两种碾茶用具,这里作为动词用,指把茶团放在各种器皿中碾碎。玉成尘:把茶团碾得细如粉尘。这里“玉”字呼应“碧”字。
留晓梦:还留恋和陶醉在拂晓时分做的好梦中。
一瓯春:指一盂茶。瓯:盆、盂等盛器。以春字暗喻茶水,含蕴变得丰富。春茶,春醪,春水,春花,春情,春天的一切美好之物,均含在面前这一瓯浓液之中。
二年三度:指第一年的春天到第三年的初春,就时间而言是两年或两年多,就逢春次数而言则是三次。东君:原指太阳,后演变为春神。词中指美好的春光。
赏析
这首词,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
作品的开头描绘出初春好景象:“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词人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派新春景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为全词定下了基调。
第3篇:《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李清照宋词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这首词闲适淡雅,表惜春之情,为作者早期作品。下面一起来赏析看看!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作者:宋·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注释】
①些子:一些。宋·蔡士裕《金缕曲》:“著些子,更奇妙。”宋·柳永《洞仙歌》: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酒“。
②碾玉:即碾茶。黄庭坚《催公静碾茶诗》:”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其中的”碾玉尘“与此词”碾玉成尘“意同。宋时崇尚团茶,即将茶叶调和香料压制成团状,用时再碾碎,故称”碾玉“
③一瓯春:瓯:饮料容器。李煜《渔父》词:”花满渚,酒满瓯“春:指茶。黄庭坚《踏莎行》:”碾破春风,香凝午
第4篇: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翻译赏析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翻译赏析(集锦12篇)由网友 “迷花不事君”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翻译赏析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翻译赏析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前言】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在汴京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描写初春之景和作者的闲适生活,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上片写春晨,借景抒情;下片写春夜,直抒胸臆。全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
第5篇: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翻译赏析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翻译赏析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前言】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在汴京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描写初春之景和作者的闲适生活,以惜春为抒情线索,塑造了一个感情丰富而专注的女主人公形象。上片写春晨,借景抒情;下片写春夜,直抒胸臆。全词写景如画,意境淡远,将热烈真挚的情感抒发得直率深切,表现出易安词追求自然、不假雕饰的一贯风格。
【注释】
⑴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⑵长门句:此句是用五代薛昭蕴同调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