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校内如何转专业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2 07:13: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本科生校内转专业暂行办法

本科生校内转专业暂行办法

华师教(2005)第71号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学分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重新选择专业,特制订本办法。

一、我校全日制一年级本科学生,除(1)留学生、港澳台学生;(2)体育特招生、艺术特招生;(3)定向生;(4)音乐学专业、美术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学专业、艺术教育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学生外,只要第1学期平均学分绩点达到或超过2.5,均可在第1学年规定的时间内,按本办法提出转专业申请。

二、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只能选择1个专业作为转入志愿。在经过考核并批准转入新专业后,不得再要求退回原专业。考核(测试)费用,由申请转专业学生负担。

三、各院(系)应制订“转入Ⅹ Ⅹ专业考核办法”、转入人数、转入条件送教务处备案后正式公布,并严格执行。教务处按考核办法,监督执行情况。

四、各院(系)允许转入人数,控制在本院系1年级本科生人数的5%。当要求转入的人数超过控制的人数时,按转入专业的考核结果,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允许转入学生名单。

五、学生转入新专业后,必须按照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完成规定学分才能毕业。跨院(系)转专业一般编入下一年级,院(系)内转专业一般编入同一年级。学生在原专业取得的公共课(必修、选修)学分和成绩有效,其他学分可以作为转入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学分(最多16学分)。在一年级时受到的处分不因转专业而撤消。

六、获准转专业的学生应认真完成原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任务。若转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1)有旷考行为,(2)或有1门课程补考不及格,(3)或达到缓退试读标准,(4)或有违纪行为,则取消其转专业资格。

七、对于那些确有专长特长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可允许其转专业。

八、严格执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决杜绝徇私舞弊行为。教务处将转专业学生名单在校园网上予以公示,接受学生的监督。最后由学校审核后予以发文。

九、本办法从2004级起试行,解释权归教务处。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2005年3月29日

第2篇:丹田内转功

“丹田内转功”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

陈式秘传太极拳内功——丹田内转论

关于“丹田内转”,在顾留馨、沈家帧著的《陈式太极拳》及顾著的《太极拳研究》等书中,都曾提及“气沉丹田与丹田内转相结合”,但其功法如何具体运用到拳术之中,其机理的依据是什么,均未详述。作者自1972年至1980年从师陈照奎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深得老师口传身授的太极精义。现将陈式秘传有关丹田内转功法之要点简介如下。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 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当然炼精也离不开真气的带动。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但炼精毕竟是养生的筑基功。梁代医学家陶弘景云:“养生之道以精为宝。”《性命圭旨》把炼精列为“首关”,有云:“初关炼精,为动静兼用之功。”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无精,气从何而来?触及到“精”字,也是多讲“保精”、惜精”、“戒欲”、“节欲”、“禁欲”、以及“上士分床,下士

异被”等控制性生活诸法。只讲“节流”,不讲或很少讲“开源”。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何谓精?这里讲的精是指人体的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的分泌物,即激素(荷尔蒙)。这种激素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

器官的活动。按“炼精化气”的原理,它可转化为真气、顺经络循环到身体各处,充盈周身,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力。这种激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产生这种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向来是为养生家所重视。道家养生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根”,为“安炉立鼎。炼金丹的地方。《黄庭经》的“黄庭”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胎息经》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处,认为此处为人体生命之源(人体力学家认为此处是人体重心、中心所在)。前人讲:“抓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太极拳家则把丹田称为“太极点”,系太极拳运动的轴心,故又称“太极核”。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创编人陈王庭遗词所云:“一卷《黄庭》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陈氏太极拳图说》),当时造拳也是参照《黄庭经》,抓

住了这个炼功的关键部位,而提出了“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相结合”,作为太极拳的内功功法,从而使太极拳成为一套内功、外功兼练的拳种。

丹田,一般都指脐内向里斜下一寸三分(又称一寸半)处。即小腹之内,骨盆之中,膀胱之后,骶椎之前,气功家称此处为储藏真气的“夹室”。其实,此处是人体许多重要脏器所在之地。尤其是生殖器官聚集的地方。由外及内进行剖析,首先是腹肌,腹肌是牵动人体腰部及下肢力量的关键,它并对小腹内的脏腑起保护作用。其内部则是生殖腺聚集的部位。如精囊腺、前列腺、女性的卵巢等性分泌腺。科学家认为增强这些内分泌脏器的机能,是增强人体生命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些性机能的增强,可以保证人体产生自身所需要的性激素。这些激素是促进人体各器官生长、发育,并持久地维持其正常状态,延长寿命的极其重要的生命原素。运动这个部位,即某些运动家提倡的“腹部体操”、“骨盆体操”等,也就是太极拳运动强调的“丹田内转”之

内功功法,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增强性功能,培养真气,增强内分泌,产生性激素,从而达到健美、健脑、嫩肤。这种丹田内功与整体运动(外功)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祛病延年 健康长寿的境域。

从技击角度分析,这种丹田内转功法,则是太极拳所特有的旋型的松活弹科劲的动力源泉。拳论所谓“主宰于腰”,实质上就是主宰于丹田。太极拳运动发劲时,丹田内部潜转活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表现在:发,则放射到四肢,即气贯四梢;卷,则从四梢收到丹田,即气聚丹田。但这种力量的收和放,都不是直线的,而是通过人体所特有的一系列的螺旋动作、节节贯穿地来实现。平素的套路锻炼,推手、单式锻炼,一招一式都着眼于丹田内转,着眼于丹田内转带动四肢乃至周身,不断发挥丹田内转这种人体的枢纽作用,对于增强人体的自卫、技击能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拳论中所谓: “周身柔软似无骨,忽然放出都是手,”即这种丹田爆发力的形象描述。

二、丹田内转功法的基本特征

怎样“抓住丹田练功夫”?各种功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有的取站桩功,有的持静坐法,有的则配合以简单动作,称为动功,还有更简要的方法采取揉腹法、揉肾囊等,方法各异。

陈式太极拳则与众不同,它是在复杂的拳势演练过程中(第一路83式,近400个动作;第二路71式.近300个动作),意注丹田,以意领气,气沉丹田,然后取逆腹式呼吸法,以真气带动,调动丹田内转,丹田内转又带动全身的螺旋式运动。形之于外则为“顺逆缠丝”、“胸腰折叠”诸形式。而且强调丹田内功与四肢、躯体动作完全协调一致,叫做“一气贯穿,周身一家”。拳论云:“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打起拳来,小腹内部内气鼓荡,翻江倒海:外形则转臂旋腕,旋腕转背,旋踝转膝,以丹田内转为核心(原动力),贯串整体一系列的螺旋运动,非圆即弧。这种丹田内转功夫,可以使腹部脏器,特别是盆腔内的脏器,通过自我摩荡,自我按摩,而增强其机能,生精化气,有益于打通前后三关,舒通经络,通任督二脉。

丹田内转,是陈式太极拳拳理拳法有机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了解丹田内转的功法,必须与了解太极拳的整个拳理拳法相结合。现在,只能从这套拳艺的一个侧面来阐述一下关于其内功(丹田内转)的一些特征。

(一)意注丹田,气沉丹田,丹田真气充盈,是发动丹田内转的基础。打拳时,先入静片刻,洗心涤虑,壹志凝神,检查全身放松状态,引真气下行,意注丹田,感到真气充盈丹田(发热)之后,再由丹田内转启动周身。而且是以外呼吸引动内呼吸,以真气带动小腹内的诸脏器取螺旋形式转动起来。所以,我主张上场打拳起动之前,要适当延长预备式的时间。(二)由外及内,由内及外,内外结合,促使丹田内部转动起来。即拳论中讲的胸腰折叠与丹田内转结合。丹田内转、与其他功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孤立的动,不是静坐中求内动,而是内部与整个躯体一起动,动功与静功相结合。从打拳讲,打拳强调走身法,在身法端正的基础上,胸腰走螺旋劲,“刻刻留心在腰间”,以腰为轴,以太极核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带动全身,走立体螺旋劲,从腰到四肢,都是顺逆缠丝劲,所有动作都是圈,这种周身的螺旋运动是丹田内转的实质。整套拳的大小动作都要与丹田内转相协调一致。如拳论所述:“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出肾入肾是真诀”,“节节贯穿,周身一家”。而且强调以这种内动作用为主、为先。同时又注意内动与外动(内功外功)相结合。丹田内转的方式,包括前后、左右、上下、斜向、横向等多种立体螺旋方式。但都要与外形协调一致。如丹田走前后圈时,外形也走前后卷放、开合、蓄发,如“左冲”“右冲”等式;丹田走左右圈时,外形也要走左右螺旋,如“掩手肱锤”、“三换掌”诸式;丹田走斜圈,外形动作也是斜向旋转,如“白鹤亮翅”、“六封四闭”等拳式。

(三)以提肛、松胯和两臀翻沉为特征的骨盆动作。陈式太极拳的丹田内转法,是呼吸运动、腹部运动、骨盆运动三结合的一种锻炼方式。拳论强调“裆走下弧”、“提肛、松胯”、“吸气收

腹,呼气突腹“,“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等等。这些措施实质是增强骨盆运动。人体骨盆及骨盆肌正好象一个保护盆,从左、右、后、下几个方面来保护人体小腹内重要的脏器,手臂

和脚腿则可以从前方保护它。打拳时经常提肛、松胯、沉翻左右两臀、会阴处一提一松,骨盆处髋关节立体螺旋式的上下转动,即斜向走“∞”字形的运动,都可以使人注意会阴穴,增强人体

下部的活动,从而使大脑皮质与下部内脏器官关系密切起来(即气功中讲的心肾相交),以调节内分泌机能。并且可以使腹肌、骨盆肌,以及下部器官的各种括约肌、提肌、竖立肌等等,保持

良好的弹性,这对增强性机能和增加性激素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取得“炼精化气,还精补脑”之功效。

(四)外呼吸与内呼吸相结合,呼吸与动作相结合。丹田内转,其实质就是一种丹田呼吸法,它与肺呼吸、体呼吸谐调一致,故称为内呼吸。所谓呼吸与动作相配合,主要是指这种以丹田呼吸为核心的鼓荡之内气与拳架动作相随,所形成的人体特有的一种“周天开合呼吸法”。同时,陈式太极拳的呼吸法注重呼气。这种注重呼气的练拳方法,是许多武术门派所重视的,它既有利于呼净肺部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又有利于导引真气下行。根据现代医学家分析,常常注意呼气有利于肌体放松,对神经系统有好的影响。从丹田内转的功法考虑,注意呼气可以使真气顺任脉下行,气聚丹田。(关于内呼吸与外呼吸、呼吸与动作如何相配合,见作者另文《周天开合论》)(五)动功、静功和辅助功相结合。

陈式太被拳是动功静功相结合的一个拳种。这种动功静功兼练还含有双重意义:一是指打拳过程中,达到动(体)静(脑)相结合;二是打拳之外要单练静功。打拳时怎样使大脑得到平静?这其间有微妙的道理。因为两套拳有155个式子,700多个动作,为了节节贯穿、连绵不断、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打起拳来只能壹志凝神,循规蹈矩。脑子一点也不能“走私”。每次运行,大脑都要专注于那些复杂而又已熟悉的动作,从而使大脑得到平时难以得到的平静。而四肢和躯体,则在进行难度较大的运动。即“以一念代万念”,使人体“司令部”在肢体运动中得到休整。正如艺术理论家温克尔曼所讲述的一种状态,“就象大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寂静里,不管它的表面多么狂涛汹涌”。陈式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比某些动作简单的运动方式效果好就好在这里。因为跑步、简易体操等 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大脑往往可以“开小差”。关于太极拳的静功,其功法与真气运行法基本相同。关于辅助功法,可以因人而异(有的是为了提高技击功夫,有的则是为了健身的需要),比如拧太极尺,抖大极杆,百把气功桩等等功法,都可以与丹田内转功法结合练习。此外,练功的人,还要重视道德修养(养性功夫)。如此,持之以恒,必然会使你的精气神得到全面锻炼。

第3篇:西悉尼大学本科护理专业

www.daodoc.com

西悉尼大学本科护理专业为高级护理学学士方向,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护理学领域的领导人员和研究人员。该专业的课程形式包括高级课堂教学、拓展活动、研究训练和专业实践,学生将有机会和经验丰富的学术专家一起进行研究活动。在高级课程和拓展活动中,高级护理学的学生还可以与医药专业的学生一起进行活动。此外,该专业学生的平均分必须保持在5.5分以上,否则将被自动调剂到护理学学士专业进行学习。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针对已本科毕业的中国学生,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具备条件申请从事澳大利亚职业注册护士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课程重点研究人的生命中健康和健康衰退后的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学生学习物理与行为科学,并将其应用于护理工作的看护、科研方针、技能和应用方面;在模拟实验室中,学习护理技能的理论与实践;在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悉尼大学校内如何转专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悉尼大学校内如何转专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