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子》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22 07:12: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哨子教案

哨子教案

《哨子》教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哨子》,作者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贡献,发明了避雷针。他年轻时注意培养美德,要求自己每天晚上自省日间的某些过失,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二、指导预习。①提示预习要点:

A、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B、本文是怎样列举“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引出论点的? C、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生动活泼的特点。②学生各自阅读课文并完成作业: A、利用工具书,识记生疏的词语

B、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请你为本文重拟一个标题,要体现中心论点的主要内容。C、课文第一段用的五次“哨子”,同后面用的九次“哨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③关于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2段):叙述自己的一个生活实例:为“哨子”付出过高的价钱,带来悔恨;从“哨子”事件中吸取教训,常常受益。第二部分(第3-10段):列举自己观察到的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引出论点。第一层:(3段):总提自己观察到的社会上的各种“哨子”现象,引出下文。第二层(4-9段):用六种事例并加以评述,说明“哨子”使这些人付出了太高的代价。第三层(第10段):归纳论点:许多人“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悲苦„„太高的代价”。

三、研读课文。

①先齐读课文,再分组讨论全文的结构层次(组内推选代表讲解,其他同学补充)。②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许多人“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

③文中怎样列举“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作者亲身经历(包括观察)的生活实例中提出论点,给人以启示。先叙述作者幼年时一个生活实例并归结出经验教训,由此对一个“哨子”的价值作出了错误的估价,因而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价钱”,因此而“懊恼”、“悔恨”。接着,课文以“哨子”比喻对其价值作出错误估价的事物。一一列举评述: A、哨子——恩宠荣禄(权势); B、哨子——所谓名望; C、哨子——财产; D、哨子——寻欢作乐; E、哨子——远远超出生活水平的享受;

F、哨子——依从父母之命或贪求荣华付出了太高的代价。④找议论文的论点:一篇议论文,一般说来论点言简意赅,一目了然,读者比较容易捕捉。论点的出现也有一定的规律,有时标题就是论点,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有时论点在论述的过程中,如《想和做》;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哨子”一文,依次运用了六个事例,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论点。

[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加红线的字注音并释义,再解释词语。热衷(): 懊恼(): 恩宠荣禄: 人面兽心:

3、用“当”或者“假如”为引起词,试写几段段间排比句,不低于四组。

第2篇:《哨子》教案

《哨子》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及作者---富兰克林生平。2.把握文章中心及结构,思考文章思路。3.学习用事实作为论据的方法。4.理解“哨子”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塑造自己的美好人生。重点难点: 1.重点:

(l)从生活实例提出论点的方法。(2)多角度选用事实作为论据。2.难点:理解“哨子”的真正含义。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法指导:多步读,勾画评注,读写结合,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议论文,看看它是怎样提出论点的。[板题] 本文以“哨子”’为题,新鲜而不落俗套。课文多次提到“哨子”,可见“哨子”在文章中,在作者心目中都十分重要。那么作者到底赋予“哨子”什么含义呢?我们在研究课文时要着重理解。

二、学习课文

1,初读,了解作者,解决字词

(1)作者简介: 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也是一位科学家。

(2)通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重点掌握下列字词:

热衷:十分爱好某种活动或急切盼望得到某件东西。猎取:夺取。醉心:沉迷。歧途:歧路,比喻错误的道路。

恩宠荣禄:恩惠宠爱荣华富贵。慷慨无私:不吝惜无私心。人面兽心:外貌像人,内心狠毒,如野兽一般,指人品质恶劣。生性恶劣:从小养成的性格、习惯很坏。(3)朗读课文,注意节奏,重音,通畅流利。2,再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并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速读课文,按议论文结构特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思考:运用段落排比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3,研读,探究“哨子”的比喻义。

(1)学生边读边勾划批注课文: ①标出段序号并用横线划出中心句;

②指出文中的关键性段落、段落中的关键性语句; ③找出不理解的句段,标上问号。(2)思考下列问题:

①给7~12段中的“哨子”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其含义,然后给“哨子”下一个定义。

②第4、5段中的“哨子”与下文提到的“哨子”有什么关联?(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作答。4,拓读,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1)讨论课后练习三。

学生讨论、思考,教师归纳明确。

(2)仿照7—12段句式及表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写一段话,谈自己为哨子付出了哪些过高的代价。

三、小结

本文从亲身经历的事情入手,总结出教训,展开议论,引出中心论 点。由真实的哨子,到社会上种种“哨子”现象,通过评述,展示各自含 义,最后归纳中心论点。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文章用六个段从各方面连 续举例,从不同角度深入论证中心论点,说理充分。语言幽默含蓄,行 文生动活泼。文章举例部分写法同中有异,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 使用,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避免单一呆板。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以“哨子”为题,写一篇作文,重点介绍“哨子”的作用、特点以及由“哨子”想到的人和物。

第3篇:哨子教案示例

《哨子》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一、正确估价人生的价值。

二、学习一事一议、连续举例论述同一论点的写法。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练习仿写:知识生成能力。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简介富兰克林的生平和轶事。

参照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资料》

一、二部分。另补充一则于下: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仅读过二三年书。他从12岁起就在印刷所做学徒,20岁出头开始单独经营印刷业,一直到晚年。他在刻苦自学中追求科学,真正的科学研究是在40岁以后开始的,有过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他一生都以自己的微贱出身为荣,从不炫耀自己的头衔和荣誉。他认为唯有科学的事业才是永存的,并将由后代不断的发展。他在逝世前几年,就为自己写好了如下的墓志:

“印刷业者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身体(像一本旧书的皮子,内容已经撕去,书面的印字和烫金也剥掉了)长眠此地,作蛆虫的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哨子》精品教案

《哨子》精品教案

《哨子》精品教案

《哨子》教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哨子》,作者富兰克林是美国 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贡献,发明了避雷针。他年轻时注意培养美德,要求自己每天晚上自省日间的某些过失,这种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二、指导预习。

①提示预习要点:

A、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B、本文是怎样列举“哨子”现象,从中归纳引出论点的?

C、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生动活泼的特点。

②学生各自阅读课文并完成 作业:

A、利用工具书,识记生疏的词语

B、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请你为本文重拟一个标题,要体现中心论点的主要内容。

C、课文第一段用的五次 “哨子”,同后面用的九次“哨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来源:]

③关于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叙述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初中语文《哨子》教案

初中语文《哨子》教案

初中语文《哨子》教案

教材说明

《哨子》处于浙江省编写的义务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中第二课《杂感两篇》里的第二篇。本单元是深入阅读议论文的起始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初步学会阅读议论文或听人发表议论时,能分辨议论的观点、材料及两者的关系;并在自己发表议论时能提出明确的观点,选用充分的材料加以证明。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正确鲜明,材料必须确切而充分。

2、了解议论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统一关系。

教学设想

1、重点:对议论的观点和材料的要求。

2、难点:①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关系。

②“哨子”的不同含义。

3、学法指导:议论的观点和材料的概括方法。

4、整体设计:三大板块:材料—观点—关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哨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哨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