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里面讲到:爱发脾气的正确引导;学会感恩;抵抗挫折;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成长空间的大小,也是因人而不同的;知道了一个孩子如果能用他的行动让别人感到幸福,那么,他的收获就会远远超过他的付出……我觉得老师讲得很有道理
老师讲的许多地方都是我的不足点,其中有一个使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喜欢乱发脾气的孩子,按照父亲教的篱上钉钉的方法渐渐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最终改掉了乱发脾气的毛病。我也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常常向妈妈提一些无理的要求,让她给我买一些没用的东西等,如果她满足不了我的愿望就会乱发脾气,无理取闹,现在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坏毛病,这样就相当于在妈妈心里钉钉子,人一定要学会感恩。我暗自发誓:这些不足我一定会改正,不再让妈妈伤心难过!
节目结束了,我学到了很多书中没有的知识和道理。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不是吗?
第2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于丹《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今天早上8:20,南方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我和我爸爸准时坐在电视前进行收看。看完电视后,我们感概良多。
于丹老师认为,“中小学人格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追寻一种生命的快乐和尊严。通过这个节目,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知道了“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很多快乐,比他掌握很多知识更重要”;知道了“一个小孩子,如果能用他的行动让别人感到幸福的时候,那么,他的收获远比他的付出多。”我更知道了老师和父母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
这个节目让我感受最深还是节目开头的那个“一碗米的故事”。于丹老师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徒弟问师傅,一碗米有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成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有多少价值,要因人而异。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的价值都是“一碗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和人的价值拉开了差距。发展的不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对“一碗米”的加工程度。通常说来,加工的时间越短,离米的形态越近,价值就越低;加工的时间越长,离原来的形状越远,价值也就越大。因此,要提升个人的价值,就要善于加工自己,善于开发自己的价值空间。
提升自己的价值,贵在有一颗勇敢的心。米和酒相比,价值不一样。这当中的变化,是经过无数次的发酵、锻造、熏蒸换来的。这与人对待成功的态度一样,只有勇敢地付出,才会有非凡的价值。有些人害怕艰苦的生活、寂寞的付出,不敢面对失败、面对挫折,不愿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只能原地踏步。很多年过去
1了,“米”还是原来的“米”,人还是原来的人。有些人勇于拼搏、不怕困难、持之以恒、艰苦奋斗,最终脱胎换骨。
开发自己的价值,要有一颗宁静的心。俗话说,急于求成则不成。可是,有些人受“快速成功、急速成名”心态的影响,急躁、浮躁、烦躁、暴躁,缺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心胸和境界。一些人没有锻炼成熟,就抢着争名利、找官位。这样的人,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也会因为能力欠缺、素质不够,干不成大事。要想成功,唯有一心一意、精力专注,靠读书生灵气,用学习筑底气,以积淀养才气,让能力胜任岗位的需要。
拓展自己的价值,还要有长远的眼光。泰山不是一天长起来的,人的价值也不是一天就能提升的。从“一碗米”到“一瓶酒”的价值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信息膨胀、知识爆炸、创意不断的现代社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充电,知识才不会老化、思想才不会僵化、能力才不会退化。一个不爱学习、不思进取的人,只能保持“一碗米”的价值。相反,心怀忧患、终身学习的人,眼界才会越来越开阔、思想才会越来越深刻、境界才会越来越高远、价值才会越来越厚实。
总之,这个节目值得一看。
第3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天津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我们并把这个内容录下来,反复听了多少遍,于丹老师讲得真好,讲座中图文并茂,理据充足,生动感人,催人泪下,感人肺腹,对于如今的家长,现代的孩子太有必要了,她给家长怎样正确教育培训孩子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交给了方法,给孩子指点了人生的光明道路,拟定了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
回顾我自己教育孩子,有成功,有挫折,也有失败,我有一个女儿,从小我就注重对她的培养教育,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就好学,好奇心很强,她总是不停地发问,见到什么问什么,总要有一个为什么。我做为家长的不是厌烦,而是耐心地一一解答着,这就培训了孩子爱动脑的习惯,我还有意识地陪着孩子去书店,去游乐场,去孩子活动的
第4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阳城实验小学
四
(四)于柠漫
今天,我观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我的感受很深,因为我看到自己的很多缺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它的意思是“一个人知道了解一种知识,不好爱好这种知识,爱好这种知识不生命如乐在其中,享受发现。我的学习就是一个活例子,我现在喜欢学习数学,已成为一种爱好,不用下太大力气也能学好,而语文和英语感觉学的枯燥无味,虽然也用力了但成绩总不太好,今后我学语文和英语要象数学一样,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相信一定会像数学一样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取得好成绩。
我们平时要学习和劳动相结合,余时间多做做手工、家务……慢慢培养我们的自立能力,多参加
第5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人格教育是很重要的教育,下面小编整理了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1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这是我刚刚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感触。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
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
第6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2篇
家长看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12月22日上午7:15,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我观看了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于丹老师说:“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追寻一种生命的快乐和尊严。”她以其博学、睿智和思辨震慑了我的心。
回顾我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有成功,有挫折,也有失败。我觉得孩子虽小,难以理解生命,但是身为父母,总是期望能缩短孩子成长过程中混沌的历程,期望能尽早地对自己、对社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清醒的认识。一个孩子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善通人情世事比他认知知识更重要,滋长朴素的人格和内心道德力量比获取知识和技巧更重要。
通过于丹老师的讲述和举例阐述,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
第7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星期六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在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的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于丹老师的讲座主要讲了四个内容:一是父母该怎样正确认识孩子,如何拟定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二是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三是让孩子怎样理解父母,懂得感恩;四是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看完了于丹老师为我们上的这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 一. 要快乐地学习
于丹老师讲了学习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知之”,就知道怎么学习,一种是“好之”就是爱好学习,一种是“乐之”就是以学习为乐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我们学习不是为
第8篇:《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1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许多关于孝的名言,例如: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首:正为本,孝为先等。历史和现代有很多个人在孝道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例如:宋代精忠报国的岳飞,现代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周六上午八点,我和妈妈共同收看了威海公共频道于丹老师的讲座——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令我获益匪浅。
众所周知,于丹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儒家经典有着很深的研究。她的演讲声情并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通过于丹老师讲述的几个小故事,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