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文言知识占据语文教学和考试中相当可观的比重,它不仅是语文授课的关键内容,更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我从夯实基础、优化教法两方面出发,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文言文;预习;归纳;积累
文言文知识抽象、含蓄而又精炼,在理解过程中也会给学生造成不少的障碍。文言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三部分:其一,预习环节缺失,字、词、句的理解拖延教学时间;同类词语和句式的归纳与总结匮乏,导致学生无法活学活用;学生对古文知识的积累欠缺,使得文言文的学习存在局限性。根据上述现状,我认为教师们应该积极创新教法,打牢学生的基础,具体可以参考如下三种策略。
一、高效预习,熟悉课文和字词
预习是课堂的奠基阶段,这一点对于各个学科来说都不例外。在古文的教学中,学生高效地预习能够使自己对课文产生初步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显著地减轻课堂的负担。据此,教师们要强调预习工作的关键作用,促使学生认真、高效预习。我在教学中会经常布置预习的作业,还会通过导学案的方式来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的工作并给出了预习提示:第一,熟读课文,查阅不懂的字词读音;第二,熟悉课后注释中词语的含义,把课文其他不懂的字词标注出来,自行查找其含义并试着理解;第三,对课文进行整体审视,归纳段意和行文线索、思路。在预习提示下,学生们展开了有目的的预习工作,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分发了导学案,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首先设计了生词和易错读词的'读音考查,如“氾南、夜缒”等;其次,融入了对重点实词含义的考查,如“贰、共其乏困”等;再次,还加入了对一些句子翻译和句式判断的考查,如“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是寡人之过也”等。导学案不仅将这一课的重点知识汇总到了一起,还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效,而我则在一旁观察大家完成导学案的情况,无形中通过导学案来激励学生认真预习。高效的预习工作和导学案的辅助测验,让学生对课文和字词有了一定程度地理解和掌握,这样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可以推进教学顺利进行,而且也对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给予了很大帮助,一举多得。
二、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好习惯
归纳与整合是古文学习中最应引起重视的工作之一,文言知识中的词性归纳、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知识点十分普遍,有效地整合文言文要点可以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在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时更加灵活。比如《过秦论》这篇文章是一篇不作为精讲内容的课文,因此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这一课时,我选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让大家独立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整篇课文,然后给大家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将本课出现的所有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是一项内容充实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这一课的重点知识,还可以促使他们对这篇文章出现的重点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认真地总结这一课的知识,不仅对“拱手、致”等实词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而、之、也”等虚词的用法进行了归纳,还对文章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了整合,如“追亡逐北”中的“追”和“逐”等,最后对课文中出现的判断句、介词宾语短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进行了汇总。大家完成这项作业之后,我利用多媒体通过大屏幕展示了这项作业的“答案”,然后带领学生们一边核对作业一边梳理这一课的重点知识,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组织学生归类和整合文言知识内容,不仅会让学生提升归纳的意识并在无形中养成细化、分类的习惯,同时这也是吃透文言文的优化途径。
三、结合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建构体系
纵观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这部分内容,不难发现课外读物的节选作为试题内容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依托课外读物来积累知识。比如我常常给学生们推荐《史记》这本书,书中以古文的形式记录了许多名人轶事,不仅语言形式是典型的文言文,而且内容丰富多样,适于教学和考试。因此我会让学生进行《史记》的阅读,对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和句式进行详细分析,把典型的内容记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再比如,我还会鼓励学生将考试题中遇到的文言文内容剪下来贴在积累本上,这样便于回顾错题、对比分析。整合课外阅读内容来积累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文言文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其效果可见一斑。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程要强调学生高效的预习工作,以此为教学打好基础;要重视发展学生归类、整合的习惯,促进他们融会贯通;还要注意鼓励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来积累文言文知识,进而建构古文的知识体系。以上只是我对于文言文教学总结的三种有效策略,希望能带给其他教师一些新的思路。今后我会继续重视学生基础的夯实并创新教法,争取将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堂组织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胡晓.试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途径[J].现代交际,2013(05).
[2]胡炉平.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实践探究[J].高考(综合版),2015(10).
第2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的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的论文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文言文的内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可以分为五类,即记叙文,如《荆轲刺秦王》;山水游记,如《赤壁赋》;议论文,如《过秦论》;人物传记,如《廉颇蔺相如传》;抒情散文,如《滕王阁序》。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应合理地增加人物分析、语言风格、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感知与体验文章的美感、内涵与思想感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丰富会增添课堂教学的精彩,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忽略教学的重点,侃侃而谈。不同类别的文章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性文言文的侧重点是要介绍与文章相应的时代社会背景和历史知识,梳理与概括文章记叙的事件,从语言、行动方面来对人物的进行分析。比如在教学《鸿门宴》时,可根据文中提到的五次“沛公入关”来分析不同的人物形象。山水游记中,作者把思想感情寄托于自然山水之中,除了对景物的描绘,还有抒情与说理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教学的重点。议论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找出中心论点,剖析好论据,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让学生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智慧思想,并得到启示。人物传记的重点在于对人物性格的剖析,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抒情散文的重点是对文体的分析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策略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内容与文体是丰富多样的,在文言文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是丰富灵活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效果较好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鉴赏法。鉴赏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文章的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获得审美体验。鉴赏法一般用于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后或文字理解相对简单的文章教学中。对文章的鉴赏教学,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与学生讨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并能说出自己的看法与体验。在鉴赏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对文章重点语句进行分析,要有独到的见解,启发与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2、朗诵法。文言文节奏感强,采用朗诵法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语言的记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能体验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诵读教学法也不是单一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齐读、分组朗诵、老师范读、老师背诵、学生背诵等多种形式。朗诵并不是为了对文章的记与背,主要是对文章内容的体验,在朗诵前,老师要适当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在朗诵之前设置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朗诵文章时进行思考。
3、比较法。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文言文内容进行归类、比较。可以进行词义、句式的比较,如《逍遥游》中的“知”字,在“蟪蛄不知春秋”中的“知”是知道的意思,在“小知不及大知”中通“智”,是智慧的意思;可以进行写作手法、文体风格间的比较;也可以进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比较。比较法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文言文中字、词、句的组成规律,使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趋于系统化,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原则要点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培养。文言文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表达艺术也是文言文的重要价值。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思想,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二,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发展规律,文言文教学必须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第三,要让学生端正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不能是为了考试而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审美认识,做到学以致用。第四,运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教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第3篇: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分析的论文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分析的论文(精选19篇)由网友 “像个大皮球”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分析的论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文言知识占据语文教学和考试中相当可观的比重,它不仅是语文授课的关键内容,更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我从夯实基础、优化教法两方面出发,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文言文;预习;归纳;积累
文言文知识抽象、含蓄而又精炼,在理解过程中也会给学生造成不少的障碍。文言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三部分:其一,预习环节缺失,字、词、句的理解拖延教学时间;同类词语和句式的归纳与总结匮乏,导致学生无法活学活用;学生对古文知识的积累欠缺,使得文言文的学习存在局限性。根
第4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的论文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文言文的内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可以分为五类,即记叙文,如《荆轲刺秦王》;山水游记,如《赤壁赋》;议论文,如《过秦论》;人物传记,如《廉颇蔺相如传》;抒情散文,如《滕王阁序》。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文章的内容应合理地增加人物分析、语言风格、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感知与体验文章的美感、内涵与思想感情,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丰富会增添课堂教学的精彩,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忽略教学的重点,侃侃而谈。不同类别的文章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性文言文的侧重点是要介绍与文章相应的时代社会背景和历史知识,梳理与概括文章记叙的事件,从语言、行动方面来对人物的进行分析。比如在教学《鸿门宴》时,可根据文中提到的五次“沛公入关
第5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分析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兴趣分析论文
摘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学生想要学好现代汉语语言的语法,就需要从古汉语语言语法中做基础性的学习,这也有利于学生基础素养的形成。其次,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产生文化自信。最后,语文在高考中占据相当的比值,对学生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行教学中,文言文被拆分成零散的知识点,以此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整体认识,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整体化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整体性教学
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虽然文言文占有重要地位,且教师会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相关
第6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分析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 文言文中包含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国学精粹,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阐明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包括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方法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等几方面,同时还阐述了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几个原则,希望能够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而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 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文言文教学意义重大,有助于发扬传统文化。但是,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常常以偏概全,一味地强调其严肃、深刻的一面,却没有注意到其生动、灵活的方面,部分学生感觉这方面内容不易理解,于是形成了一定的畏难情绪,导致他们丧失信心,并且还对语文课程的教学产生负面作用。
1教师应不断开发资料,进一步拓宽学习空
第7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第一篇: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分析
一、立足文本,区别对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选文在体裁和内容上是十分丰富的,例如选文《烛之武退秦师》、《杜甫诗第三首》、《琵琶行》、《赤壁赋》等,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在讲解这些文言文时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立足文本,有区别地对待。文言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诗歌、散文、传记等多种形式。其中又以诗歌、散文最为人们熟悉。“诗言志,歌咏言”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古典诗歌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诗歌中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也就是“文”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讲解古典诗歌时应以讲解作者的感情为主。与诗歌不同,散文的教学则是要“文”、“言”并重。高中文言文篇目,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等都是出自先秦至两汉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