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理不是躲藏生活的地方散文
大理不是躲藏生活的地方散文
“是不是生活不如意,才去得大理?”
“啊?”
“假如生活不尽意,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这是在丽江的一位客栈老板说的话。我有些意外,大理难道是生活的避难所?
飞机落到昆明机场的时候,就匆匆往火车站买了一张卧铺赶去大理。车厢里,遇到了一个说话温柔,且长得恬静的女人,年纪比我大许多。我与她换了床铺。她这次的旅行地是在丽江,她说要去疗伤。
难道她感情上出了问题?
是的。她感情出了问题,但无关风月。
“我养的一只狗死了,我很难过,就想来丽江散散心。”
她很善良,也很多愁,这一点,我们很相像。
“可是在火车站的时候,我手机掉了,估计是被偷了。里头存了许多狗狗的照片。”她说着,突然有些哽咽。
火车到大理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五点左右。她还在梦中睡着,我轻声起床,背起包离开了。天还没亮,温度有些低,拉客的司机蜂拥而上。转过身,心想着,估计月台上已经空无一人,火车已经走了。那个悲伤的女人离丽江不远了。
假如生活不尽意,不应该是去丽江吗?至少比起大理,丽江梦幻的夜色让人分不清虚实,这让人更容易忘却生活,更容易释放内心所压抑的轻狂与妄想。而大理,它就是一个文静的地方,不应是逃离生活的避难所。苍山雪,洱海月,还有海地生活的.双廊,哪一个不是如诗如画?当真生活不尽意,来了大理,一切就如意了?或许,这或许是唯一能安慰人们的最好方法了。也当真是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不尽意的生活状态,逃往一个不被生活所纷扰的地方,那即是大理。
如我说,她就该随我一起下车,不该一人独往丽江。倘若,这里真的能躲藏生活,那么她的这份悲伤就更容易被融化了。只是,她要去丽江。兴许,这有着她的想法。
大理的天气甚好,天空很蓝,飘着白云,前不久柴静的穹顶之下的纪录片还传得疯狂。如今,这云南的苍天之下可谓一片净透。古城里的樱花开得盛,搭配着蓝天,着实好看。好些年轻的姑娘们都头戴着一顶花环,穿着漂亮的衣服,还有的穿得就是古城铺子里所卖的一些民族风服装,在这蓝天的樱花树下走着、笑着,真似是步步生莲,好看极了。
她们这是生活不尽意吗?
在古城,我待的时间不长。大多时候都留给了苍山洱海,以及双廊,和整个大理。但我想把整个心思只留给大理,因为我无法只偏袒于苍山雪,或洱海月,或双廊。大理,我是第一次来。我没有生活不尽意。只是想来,便就来了。
早上五点到大理的时候,我找了个客栈先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去了洱海。在没有出发来大理的时候,我先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当然,我很少看攻略,这跟性子有关。我在网上查得最多的就是洱海的图片。有一张,深入我心。
一米阳光温柔的洒落过来,海面上(其实是湖)泛起点点晶莹的小光圈。一个披着长发的少女坐在一个白色的高凳子上,背靠着一张白色的长桌,长桌上还摆放着一个罐子,罐子里插了一朵红色的花。背对着的少女脸朝着洱海,她的表情我看不到,但见她高高的举起胳膊,那纤细的左手摆出一个V字形。我想,她应该笑得很开心,而且很阳光。
就是为了这张图,来到大理后,第一件事就先奔去洱海。
我要找到这个地方。
但我不知道,我找到之后要怎么做。也没想过。
问着路人,我终于找到洱海。但我并没有看见那张白色的凳子,还有长桌子,以及那一米阳光。可我没有放弃,我准备坐船“出海”,我想那个地方一定是在某一个岛屿上。花了120块钱买了一张船票,不是为了逃难,不是为了让谁跟我走,也不是为了去追谁。只是单纯想找到那一张白色的凳子和长桌。
金梭岛。在船上待了近40分钟,船靠了一个码头。师傅说,这是金梭岛,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来这里。我以为,这里就是我要找的地方。
但不是。师傅应该是说谎了。这里,年轻人是不会喜欢的。但我相信了,所以也就后悔了。师傅只允许大家在岛上逗留一个小时。起初,我还跟他抱怨,说一个小时怎么够?师傅没理我,看都没看一眼。我想,我那个时候的样子,应该很讨厌。下了船,我没有跟导游走(不晓得哪里冒出的导游,应该是游船这边给安排好的。),只是寻着阳光,自己随便走了走。岛上很安静,风吹得很柔和,这性情跟双廊是一个模样。这不是一个被旅游所开发的岛屿,人们的生活比较传统,质朴,这跟双廊一模一样。但在我心里,还是双廊好。
(可能是被忽悠的关系,我不推荐大家花费120元只为坐船40分钟,然后岛上一个钟头。实际上,一张船票180.,学生票150,我这120,是费尽了口舌,加上淡季,没什么人才有幸砍到的价格。但事后发现,我仍是被别人给砍了,确实生活不如意啊。)
离开金梭岛,后来就去了大理古城。印象深刻的便就是樱花盛时,姑娘好美。在古城,还有着许多开着小百花的树,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花,但很漂亮,仿佛比艳俏的樱花更能吸引我。
我又想起去丽江的那个女人了。
这个时候,她应该是在古城里闲逛了。
不知道她是不是跟我一样,正在一棵樱花树下呢?
我多么希望,她当初的决定是选择大理。尽管空气一样稀薄,天空一样碧蓝,但风景迥然不同。多么希望,她此时,是坐在我找到的那张白色的高凳子上,背靠着一张白色的长桌,边上摆着一个插着小花的罐子。洱海的风轻轻的吹乱着她的发梢,她的发梢缭乱在她悲伤的脸上温柔的飞舞着。一米阳光,温度恰好,她若一开始,去的不是丽江,而是大理,我想她的悲伤兴许会有好一点儿。
丽江,始终是个适合艳遇的地方。
对她的悲伤,没有好处。
也许,大理也难以治疗吧。
谁说生活不尽意,就一定要一路向西去大理呢?仅仅一部电影?一句台词?就真的去了?去了就真的一切如意了?
算了吧。还是喝一杯小粒咖啡,吃一块鲜花饼安慰安慰自己吧。还是买一条长裙子,戴一顶漂亮的花环美美自己吧。生活不如意,终究会过去。不必找个借口,找个地方,像个狼狈的逃兵躲躲藏藏。
逃,是逃不了的。去了大理,也不会好起来的。大理,终究不是躲藏生活的地方,它跟我们一样,也在生活,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我们不必要去找一段新的故事来忘却已发生的故事,也不必要发生一段新的故事去结束另一段已旧的故事。生活,终究是不会输给我们的。而我们也并非弱者,只是面对生活,我们往往表现的像个弱者,这使得它看起来更加强大,才使得我们后来都想要逃跑。
第2篇:无处躲藏散文
无处躲藏散文
1.
我知道你没错。生活的本质就在于,叫人知晓许多微细,并且,心甘情愿承受。微细的是那些庸常俗事。就像是明枪暗箭,谁也无法避免。这些明枪暗箭让你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筋疲力尽。你无处躲藏,就像是一个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之后的溃退者。
阳光穿过空气。空气里满是尘埃。尘埃飞舞,或者挣扎。这现象再自然不过,再真实不过,但却让人感慨。这便是生活的象征。我们置身其中。
在阳光里飞舞的尘埃;或者在阳光里挣扎的尘埃。任你怎么说,怎么看,尘埃总归是尘埃。它们自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像秋要来,夏要去,冬将至,春会临,我们已经在这样的季节更替里麻木了神经。无论是谁,都不会轻易因此改变自己匆匆奔向下一个目的地的脚步。生命的轨道已经安排就绪,你的欢喜,你的忧伤,你的财富,你的智慧,都无法改变这样的现实。生活的脚步不急不忙,你必须让自己的脚步与之吻合。就像机器上相互咬合的齿轮,大了不行,小了不行,刚刚好。这考验你的耐心。
当你将自己融于大千世界,成为芸芸众生之一,终日奔忙——为柴米油盐,为孩子上学找工作,为父母看病安享晚年,为改变家人居住条件不惜大半生劳动所得一掷千金张罗房子等等——当你为这些人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这事那事奔波不堪的时候,你会彻底丧失一些东西,你会彻底明白一些东西。世上好多事都是一个道理。想得到与想不到,看得开与看不开,大不相同。这决定了生活的质量,决定了人的生活层次,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问题是我们往往对此熟视无睹,无所谓,好像真的与自己无关。事实上恰恰相反。很多生活经验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我们当然可以熟视无睹,问题是,你并非生活在真空里。总会有一些事情进入生活轨道,打乱你的思维,使你的步伐紊乱,不成章法。
陷阱无处不在。血盆大口总在前方等着你。吞噬已成必然。无所畏惧也好,神态安详也好,都一样。现实毕竟是现实。有谁能逃得出现实的围追堵截?在日复一日里麻木,沉陷,崩溃,丧失,一点一滴,风化成尘埃,目光逡巡,游弋,总是自信满满,又总是狼狈不堪。面对老谋深算的命运之手,你满目疮痍,遍体鳞伤。
2.
常有人问我,你做什么工作?答说书刊编辑。再问,你上的什么大学?答说没上大学。对方就摇头,疑惑的眼神一再掠过我。我仍然说没上,真的。于是就都沉默。
我不明白。从事什么工作与上不上大学,关系大吗?上大学就真的那么重要吗?人的高下之别,是通过上大学与否来判断吗?我感受到了某种不可理解的东西。我无法避免这种东西的伤害。尽管总是告诫自己,尽量以不以为然的姿态面对,尽量不去多想这些。然而,生命历程里总是充满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局面,衰老以毫不迟疑的步伐入侵我的肌体:记忆衰退,思维迟钝,嗜睡多倦,腿沉脚乏,腰椎劳损,老年斑遍布脸庞……还不到五十岁,就步入了老年的行列了。毋庸讳言,身体上的衰老直接影响到了精神。我持续低迷的状态,让我百思不解,却无能为力。这一点比起别人关于我上没上大学的议论与关注,更容易击倒我。
我一直以为,衰老与否,并非直接看年龄几何,而是以心态为基准的。我们楼上有一位年逾70岁的老先生,步履矫健,思维明晰,谈吐爽利,给人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位老先生看去已是老年人了,但却呈现出年轻人的`精神状态。生命的春天在他肌体里蓬蓬勃勃,活力无限。无论是谁,在他面前,都能够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活生生的气息。这是耐人寻味的。
和谐与平衡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看似冷漠平静的状态一下子就会改变。为什么要激烈?嘶声?痛隐在内心。
大喊大叫一点儿也不解决问题。早明白这回事,就是控制不住。将近五十岁的人了,一来就孩子气。成熟,精明,智慧,离自己太远。
3.
秋风阵阵,黄叶飘零。有多少热望,就有多少惆怅。
常常会陷入烂泥塘,常常会心烦意乱。其实人之所以是人,就贵在可以思想。思想到一定的程度上,自己就可以排解,完全不需要别人费心饶舌。自己会把握分寸尺度。凡事都有因由。底线在那里。生活常态不可改变。任何坎坷都不会长久。老百姓的生存智慧常常帮助我们确立自信心,以及耐受力。柔性是必须的,刚性也是必须的。斡旋于生活的夹缝里,你成长的速度特别快,质量特别高。就像阳光雨露里的禾苗。那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任何力量都不能改变之。你拥有了这些,也就拥有了生存的利器。这样一来,就没有谁能够打败你。你会是清新爽目、心境明净的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艰难,你都会以微笑面对,以自信乐观面对。所有的事情都会井井有条,按部就班。世界在你眼前展现出其瑰丽的魅力。你动力十足,渐臻佳境。
仔细想想,二十年后,三十年后,至多四五十年后,会是什么情况?那时候,世上大概已经没有我这个人。亲人、朋友,同事,熟人,都会渐渐忘却我,对我的曾经在世与已经离世不以为然。换句话说,我会渐渐淡出他们的视线,心间。我两手空空离开这个世界,一切都不再与我相关。我读过的正在读的未读的书,我写完的正在写的未写的文字,都与我不再相关。它们的去留也不必再让我操心。一切随风逝去,留下的仅仅是由我的肢体变化而成的残骸,它们与尘埃融为一体,成为这个世界上数以亿万计的微生物之一。
第3篇:生活不是大眼瞪小眼散文
生活不是大眼瞪小眼散文
时光悠悠然,许多未曾见,向前的人生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划,只是掌握了当下突破烦恼的办法,让生命充满一种活力和信仰、理解与体谅,许多努力没有半途而废,如此活出生命的质量。
不管你用到什么办法,也不可能避免到烦恼的干扰,与其去挑剔烦恼的困扰,不如从内心深处去认识这些烦恼的必然性,生活中缺乏不了那些琐琐碎碎的困扰,它是生活的一种提醒,甚至是一种反省,就把它当作一种一路同行的声音,不必要觉得痛苦。
生活的禅法,是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或者理解为面对生命中得失、荣辱、爱恨、沉浮的一种心理素质,谁也不是生活的旁观者,不要埋怨幸福多么遥远,向着幸福跑过去,或者幸福已经跑远,但是你把幸福放在心底。
内心充满信心,许多事情才不至于更糟糕,人生当中的那些不如意,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学习,这世间最大的不足
第4篇:家不是说理的地方哲理性散文
家不是说理的地方哲理性散文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句名言古训,道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生活的个中苦涩。历滚滚红尘,食人间烟火,处纷繁家庭,人人都得“读”这本难念的经。纵观历史,或贫穷艰辛之家庭,或坎坷不幸之家庭,或幸福美满之家庭,谁家没有发生过“战争”?谁家没有弥漫过 “硝烟”?谁家没有产生过矛盾?谁家没有出现过摩擦?千百年来的历史证明: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
“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因为家庭不是法庭;因为家庭中男女老幼、数代人并存;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是有思想、有灵魂、有独特性格的人?!所有家庭中的矛盾,法官难以断清,即便包拯在世,又能奈何?因此,若想家庭和谐幸福,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须做到人人自律,个个讲理!
在任何一个家庭,夫妻关系的融洽至关重要。因为夫妻相处的频率最高,
第5篇:情感散文生活不是对等
生活不是对等的,人生不是相同的,你很在意对方,不必要求对方是否在意你,你付出了说明你乐意,所以你不必委屈。人们总说时间会改变一切,但是实际上你需要自己努力去改变。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方向正确,不是别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别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人生,最好的心态是平静,最好的感觉就是自由,最好的心情那是童心。光明一直都在,不要急着去说别无选择,下个路口就会遇见希望。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如果你无法忘掉昨天,就不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走得再远,远不过一场梦。;前路曲折其实是好事,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感恩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总有一些很随意的
第6篇:情感散文生活不是对等
情感散文生活不是对等
生活不是对等的,人生不是相同的,你很在意对方,不必要求对方是否在意你,你付出了说明你乐意,所以你不必委屈。人们总说时间会改变一切,但是实际上你需要自己努力去改变。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方向正确,不是别人使你烦恼,而是你拿别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人生,最好的心态是平静,最好的感觉就是自由,最好的心情那是童心。光明一直都在,不要急着去说别无选择,下个路口就会遇见希望。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 ,如果你无法忘掉昨天,就不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走得再远,远不过一场梦。;前路曲折其实是好事,因为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得意的时候少,无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要淡定。感恩生活,你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