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论语》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19 07:13: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论语》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论语》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论语》十六则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论语》十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曾子曰: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2篇: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74篇)

初中必背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前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关睢》 诗经 18.《蒹葭》 诗经 19.《观沧海》 曹操 20.《饮酒》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25.《行路难》 李白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 35.《赤壁》 杜牧 36.《泊秦淮》 杜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 李商隐 39.《相见欢》 李煜 40.《渔家傲》 范仲淹 41.《浣溪沙》 晏殊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 4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44.《水调歌头》 苏轼 45.《游山西村》 陆游 46.《破阵子》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高中必背

51.《劝学》 荀子 52.《逍遥游》 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 55.《赤壁赋》 苏轼 56.《氓》 诗经 57.《离骚》 屈原 58.《蜀道难》 李白 59.《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白居 61.《锦瑟》 李商隐 62.《虞美人》 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初中新增必背篇目十篇

1、《卖炭翁》 白居易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3、伯牙善鼓琴《列子》

4、《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5、木兰诗

6、《湖心亭看雪 》张岱

7、河中石兽

8、《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

9、《满江红 》 秋瑾

1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2.作比较:用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事物作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即是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4.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8.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10.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引用的数字要准确无误、有可靠的根据)以便读者理解。

第3篇: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2018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64+10)

初中50篇

1.《论语》(共十则)

2.《孟子·鱼我所欲也》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左传·曹刿论战》

5.《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前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诗经·关睢》

18.《诗经·蒹葭》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1.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2.鱼,我所欲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论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论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