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重赠乐天》《舟中读元九书》的阅读答案及注释
《重赠乐天》《舟中读元九书》的阅读答案及注释
重赠乐天①
元稹
休遣玲珑②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 月落潮平是去时。
舟中读元九书③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释】
①乐天,即白居易。②即商玲珑,中唐有名歌唱家。③元九,即元稹。此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他被撵出长安,九月抵襄阳,然后浮汉水,入长江,东去九江。
(1)这两首诗是元稹与好友白居易互酬之作,两首诗都与离别怀人有关,元诗开头说 “我诗多是别君词”,“多”暗示 ,而“休遣玲珑唱我诗”,是因为 (2分)
答:这两首诗是元稹与好友白居易互酬之作,两首诗都与离别怀人有关,元诗开头说 “我诗多是别君词”,“多”暗示两人聚少离多,而“休遣玲珑唱我诗”,是因为诗人难以承受这种离愁。(2分)
(2)两首诗都以景语作结,但同中有异。元诗最后一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月亮落下,晨光熹微,大江上潮水平岸,烟波浩渺,自己别友而去的情景,空阔迷茫之景,流露出诗人告别友人的无限怅惘和留恋之情。而白诗 (3分)
【答案】白诗最后一句写自己黑夜里在船中独坐,听狂风卷着巨浪拍打船只的情景。狂风巨浪,既写征途险恶;也暗示仕途险恶,坏人当道,朝政日非;同时,狂风巨浪,还烘托出诗人此时此刻汹涌澎湃的情感,表达诗人了悲愤难抑的心情。
第2篇:舟中读元九阅读答案
舟中读元九阅读答案
舟中读元九阅读答案1
【原文】
舟中读元九①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①元九,是作者的好友元稹,当时被贬通州。作此诗时,白居易也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问题】
9.诗中的词句富有象征意义,如“天未明”象征【 】,“逆风吹浪”象征【 】。(2分)
10.诗卷已读完,诗人“犹暗坐”。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2分)
【参考答案】
9.(2分)“天未明”象征前途未卜,“逆风吹浪”象征被贬遭遇(人生困厄)。(各1分,意思近即可)
10.(2分)自身(与好友一起)被贬的苦闷(痛苦、悲凉、凄伤等)心情;(1分)对权贵的义愤(悲愤)之情。(1分)
舟中读元九阅读答案2
古代诗歌阅读(6分)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释】 元九: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被贬通州。
16、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书”,“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2分)
17、“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打船声”有何用意?(4分)
参考答案:
16,(1)(2分)创造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苦的人生。。
17、(2)(4分)明写江中狂风大浪,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
舟中读元九阅读答案3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 ①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1)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照应了怎样的情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可有哪些含义?
参考答案:
15. (1) .“灯前”“灯残”“灭灯”,写出了一个过程:由“ 读诗”,到“ 诗尽”,直到“ 暗坐”,表达的情谊是真挚的,而环境是阴森的,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一面是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一面是内心的阴郁与苍凉。
(2).诗作者描绘了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图画,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愤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一方面,“ 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是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时横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含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
第3篇:元稹《重赠乐天》注释
元稹《重赠乐天》注释
元稹的《重赠乐天》描写了两人赠别前的情景和对赠别时的想象,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动人。
重赠乐天⑴
休遣⑵玲珑⑶唱我诗,我诗多是别⑷君词。
明朝⑸又向江头别,月落潮⑹平是去⑺时。
【注释】
⑴重(chóng):再一次。赠:赠别。乐天:指诗人的好友白居易。
⑵休遣:不要让。休,莫,别。遣,差遣。
⑶玲珑:中唐时期著名的歌唱家。原诗题下自注:“乐人商玲珑能歌,歌予数十诗”。
⑷别:离别。
⑸明朝(zhāo):明天。
⑹潮:潮水。
⑺去:离去。
【白话译文】
不要让玲珑来演唱离歌,因为演唱的大多是你我过去的赠别之词。
明天我又要在江边送别你,月亮落下潮水平静就是送别你离开之时。
【创作背景】
《重赠乐天》是元稹在与白居易一次别后重逢又将分手时的赠别之作。先前应当是有诗赠别,所以此诗
第4篇: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译文及注释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译文及注释
《舟中读元九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译文
把你的诗卷在灯前看,诗读完了灯也快灭了而天还没有亮。
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
注释
⑴元九: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
⑵把:拿。
⑶残:残留,也可指剩下不多。
⑷犹:还。闇(àn):同“暗”。一作“暗”。
⑸逆风:迎风,顶风,与顺风相对。
第5篇:《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
《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
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
逆风吹浪打船声。
白居易诗鉴赏:
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急奏请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他被逐出长安,九月抵襄阳,然后浮汉水,入长江,东去九江。在这寂寞辛劳的谪戍旅途中,他想念那早五个月远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的好朋友元稹。在漫长水路中,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就着荧荧灯火,细读微之的诗卷,写下了这首《舟中读元九诗》。
这首小诗,字面上“读君诗”,主题是“忆斯人”,又由“斯人”的遭际飘零,引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境一转一深,一深一痛。“眼痛灭灯犹暗坐”,因为读的时间太长加上心里难过,以致两眼酸痛,只好熄灭烛火,在黑暗中呆坐着。为什么诗人还要“暗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