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31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4、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明确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步骤,并能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概括段意要明确,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语言表述要通顺连贯。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立即”、“被迫”、“雄伟”、“终于”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3、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后,老师要提4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要想答出来,你可以想一想,我可能会提哪些问题,你就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读悟
1、猜一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 指名说,表扬积极思维的学生。
3、板书要提的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敬佩不敬佩? 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没有愤恨? 课文中有没有什么地方使你觉得奇怪?
4、带着问题速读课文,回答问题要有课文中的依据。
5、反馈 随机点拨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 联系华罗庚的事迹和他信中的`一段话。 饱含诗情齐读两段话。 联系你的敬佩和愤恨,想想钱学森回国容易吗? 那一个词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终于) 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课题。
四、作业:
1、在刚才的4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写一个读后所感的片断。
2、机动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营救”、“过问”、“被迫”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放弃、折磨、迫害、限制、营救、过问
2、交流读后所感。
二、读悟
1、自读思考 钱学森为什么能顺利地回到祖国?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读一读,说说从中得到什么感受。
2、交流反馈 指名读有关句子,并用上“在……在……终于……”回答。 怎样支持?(理解“营救”)怎样关怀?(理解“过问”)
3、比较句子
(1)完成作业本第2题的(2)、(3)题。
(2)讲评作业 “被迫”一词说明了什么?“雄伟”、“终于”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4、齐读“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5、感情朗读 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朗读。
三、归纳主要内容
1、指导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
2、归纳段意。
3、尝试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说说段落大意连成课文主要内容时作了哪些修改。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5、6题。
2、补充完整读后所感。
第2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间谍、拘留、募捐、会晤”等词的意思。
2. 揣摩课文表达的顺序。
3. 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或者是令自己振奋的段落。加深对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在朗读中,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推测文中的重点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神州六号宇宙飞船是以什么为动力升入太空的吗?对,是运载火箭。在50年前,有一个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人想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却遭到百般阻挠,结果怎样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5课(板书:15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请同学们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
生读文。
谁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事情?读后汇报。
三、理解课文
他千方百计的要回到祖国来,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你们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看出来他“爱国”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一找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句子。
生读文,找句子。
指名汇报:谁能说一说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句子?(生读钱的话)学生齐读。
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一切”指什么? (联系第一自然段,是指“博士学位”、“专家”、“教授”,在美国内金钱、地位、名誉。)让学生齐读一切所包含的内容。
生回答,师相应的进行板书(金钱地位名誉)但他不能放弃的是什么?(板书:放弃)
不放弃祖国,他回国要做什么?(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那么此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比较一下他们在表达钱学森的心情上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
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决定回国工作。
当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第二句表达的更急切一些)
从“立即”这个词,可以知道钱学森迫切想回到祖国,作出回国的决定是毫不犹豫的。
但是他迫切的心愿受到了美国当局怎样的阻挠?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的相关段落,认真阅读,找一找,画一画。
板书设计:
15.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金钱 地位 名誉——放弃
热爱祖国
折磨 拘留 迫害——坚持
第3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l、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义字确定字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按照提示简要地复述课文。
3、感受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赤诚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2、看课题质疑:谁回来了,从哪儿回来,为什么要说“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口头填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 )从( )回到( )的经过,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自学检查。(略
第4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范文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懂课文,能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2、初步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坚决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习,明确目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祖国,我终于回来了》。(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给课文分了段,并自己提出了一些问题。这节课,我们要联系概括每一段的段意,进一步学懂课文,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本领——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概括段意。
(一)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交流)这一段的段意可以怎样概括?
出示段意:
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到祖国。
A、齐读段意
B、(点“决心”)自由读课文,
第5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后感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了美国航空公司。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他被迫退掉飞机票。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
第6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书笔记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说钱学森从小就十分爱国,他为了报效祖国,努力学习,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候,动荡的社会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他留学美国。数年之后,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就义无返顾地要回国,美国人为了不让他回国,使尽种种手段想要打消他回国的念头,最终钱学森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个故事使我非常感动,钱学森他不怕敌人的毒打,没有被巨大的财富诱惑,为了报效伟大的祖国,他义无返顾回国了。钱学森曾对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他归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他的这一腔爱国热情,难道不令人敬佩吗?相反,像秦桧这种人呢?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害死了对祖国有功的爱国名将岳飞,至今仍被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千人责骂,万人唾弃。陶行知曾说过:国家是大家
第7篇:《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后感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读后感
今天,我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钱学森虽然在美国拥有金钱、地位、名誉。但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毅然决定回到祖国,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可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后,美国海关硬说钱学森是间谍,就这样,钱学森被捕了,在拘留所里他受到无休止的折磨。钱学森坚持争斗了五年,后来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钱学森的爱国之情,深深的打动了我。如果他在美国,可能会开上名牌汽车,住上豪华的私人别墅,担任美国航天和火箭事业的研究制造者。他回到祖国,不但失去了在美国的一切的金钱、地位、荣誉,而且可能会过上比原来穷苦十倍,甚至二十倍的生活。当时的中国非常贫穷、落后,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可他毅然选择了回国。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心啊!他从不被利益所蒙蔽双眼,这一点,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