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摇摆舞》大班艺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快、愉快的情绪。
2、感知简单的节奏型,尝试做出即兴动作。
3、在集体舞中准确的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与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西纳西摇摆舞》音乐;
2、手腕花人手一个(带右手);
3、小猴头饰、图谱、小桃子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入场:跳跃入场。使用“小兔跳跳跳”感受节奏 XX XXX
一、感知节奏。
听节奏语言做动作
看教师动作感受节奏:使用节奏型 XXX XXX XXXX XXX
二、幼儿创编即兴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猴子”为原型,大方的表现自我,创编“小猴”舞蹈动作。
三、教师示范动作。
播放《西纳西摇摆舞》音乐,教师带小猴子的头饰,扮演小猴表演舞蹈。
四、幼儿练习动作。
出示舞蹈图谱,根据图谱做动作。
五、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幼儿找好“小桃子”标记,站好队形。
内圈幼儿不动,外圈幼儿向手腕花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交换舞伴。
内圈幼儿顺时针转动,外圈幼儿逆时针转动,交换舞伴。
六、放松运动。
做拍拍手、拍拍胳膊、拍拍大腿等动作,进行放松运动。
第2篇:《摇摆舞》大班艺术教案
《摇摆舞》大班艺术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快、愉快的情绪。
2、感知简单的节奏型,尝试做出即兴动作。
3、在集体舞中准确的'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与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西纳西摇摆舞》音乐;
2、手腕花人手一个(带右手);
3、小猴头饰、图谱、小桃子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入场:跳跃入场。使用“小兔跳跳跳”感受节奏 XX XXX
一、感知节奏。
听节奏语言做动作
看教师动作感受节奏:使用节奏型 XXX XXX XXXX XXX
二、幼儿创编即兴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以“小猴子”为原型,大方的表现自我,创编“小猴”舞蹈动作。
三、教师示范动作。
播放《西纳西摇摆舞》音乐,教师带小猴子的头饰,扮演小猴表演舞蹈。
四、幼儿练习动作。
出示舞蹈图谱,根据图谱做动作。
五、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幼儿找好“小桃子”标记,站好队形。
内圈幼儿不动,外圈幼儿向手腕花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交换舞伴。
内圈幼儿顺时针转动,外圈幼儿逆时针转动,交换舞伴。
六、放松运动。
做拍拍手、拍拍胳膊、拍拍大腿等动作,进行放松运动。
第3篇:大班摇摆舞艺术活动教案
大班摇摆舞艺术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舞,并能创编部分动作。
2﹑能听清教师指令,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3﹑能与同伴用目光﹑姿态相互交流,体验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重点:初步学会跳双圈集体舞。
活动难点:能听清教师指令交换舞伴。
活动准备:
1、幼儿熟练掌握《拉手摇摆》舞曲的节奏特点
2、音乐《拉手摇摆》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入教室,活动幼儿身体
二、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动作。
(一)教师做“拍拍,扭一扭”的动作让幼儿模仿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其它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启发幼儿互相学习
启发性提问:“你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替换“拍”的动作呢?”
重点启发幼儿用日常生活的动作或幼儿熟悉的动物叫声来替换“拍”的动作。如:“刷刷,扭一扭”、“喵喵,扭一扭
第4篇:关于大班艺术活动教案摇摆舞
关于大班艺术活动教案摇摆舞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舞,并能创编部分动作。
2﹑能听清教师指令,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3﹑能与同伴用目光﹑姿态相互交流,体验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重点:初步学会跳双圈集体舞。
活动难点:能听清教师指令交换舞伴。
活动准备:
1、幼儿熟练掌握《拉手摇摆》舞曲的节奏特点
2、音乐《拉手摇摆》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入教室,活动幼儿身体
二、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发挥想象创编动作。
(一)教师做“拍拍,扭一扭”的动作让幼儿模仿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其它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启发幼儿互相学习
启发性提问:“你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替换“拍”的动作呢?”
重点启发幼儿用日常生活的动作或幼儿熟悉的动物叫声来替换“拍”的动作。如:“刷刷,扭一扭”、“喵喵,扭
第5篇:大班集体舞教案:田纳西摇摆舞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第一小节自由创编动作,第二小节自由扭动)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领袖舞蹈的表现模式,努力尝试在XX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
3、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交换舞伴,并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
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袖游戏。
4、乐曲——田纳西摇摆舞。
5、手腕花21个。分两种颜色(11个红色,10个黄色)
活动过程:
1、听 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感受并随音乐表达简单的节奏型。
2、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并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教师先
第6篇:大班艺术教案
大班艺术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艺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艺术教案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欣赏诗歌《春天》,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心中的“春天”。
2、表现春天的某一个特征,并用语言仿编诗句。
3、愿意用美丽的色彩表现春天的景象。
活动准备:
记号笔,油画棒。幼儿用书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朗诵诗歌《春天》,进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
教师:诗歌中说春天是一本怎样的书?(彩色的、会唱的、会笑的书)
二、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1、教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春天还可以是一本怎样的书?春天是怎样的书呢?
2、引导幼儿找出春天的特征,编
第7篇:大班艺术教案
大班艺术公开课《会跳舞的彩带》
教师:范睿
活动目标:
1.熟悉、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用彩带跳舞的愿望。
2.能够初步的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活动准备:
《兔子舞》音乐、《春节序曲》音乐、幼儿每人两条彩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播放“兔子舞”音乐,律动“会跳舞的小脚”入场。1.幼儿和教师一起自由地随音乐节奏跳出各种舞步。如:走、走、跳跳跳;蹦蹦蹦、扭、扭等。
2.我们的小脚跳累了,小朋友们坐在小凳子上休息一下吧。3.你刚才用小脚跳了什么动作?请个别幼儿表演刚才的舞步。
4.除了我们的小脚会跳舞,还有什么也会跳舞?“(小手、眼睛、头、花等,鼓励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演。)(二)出示彩色绸带
1.老师这有两条彩带,它也想跳舞了,试一试,怎样让它跳起来?”幼儿讨论。 小结:挥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