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备什么 这样集中是否有用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14 07:13: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集体备课备什么 这样集中是否有用

中国教育报2001-08-22记者 李建平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记者在一些学校调查发现,中小学集体备课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集体备课应突出研究风气

集体备课要研教研学,尤其要研课堂之教、学生之学。一些学校集体备课“重教轻学”,只重视教师如何去教,忽视对学生学的研究与探索。要实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就要在备课中,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要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教法、学生如何运用学法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一些学校在集体备课中恰恰忽略了这些内容的研究。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研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研究教材如何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相应教法。

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不完整,大多数只有知识目标,缺乏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不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教学目标应当由“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组成,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

教研组作用不可低估

集体备课应当强调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大纲的基础上集体交流。有的学校为了便于研究,确定中心发言人,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为的是提高备课质量,而不是一人备课,集体模仿,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当“听客”和“看客”,更不能照搬别人的教案。学习别人的教案不能代替个人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不吃透教材、深钻大纲,不广泛查阅资料,不细心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而机械地套用他人编写的教案,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习他人的经验,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鼓励教师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许多抓教学的领导认为,集体备课的最佳境界就是整齐划一。不少学校对集体备课作出严格规定,课时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作业统一,乃至教案的格式也要求统一。对此,一些教学管理干部认为,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我们不否认要有共同的目标,但如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无疑会扼制教师的个性,抑制教师的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就无从谈起。

还有些学校只重视同学科的集体备课,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沟通。实际上,由于一些学校以学科为单位安排办公室,同学科教师交流的时间较多,而不同学科的教师却很少有机会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为此,教师们建议,集体备课形式应灵活多样,既有集中,又有分散,除了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还可以不同年级同学科大组备课,或同年级不同学科集体备课,特别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

第2篇:集体备课初备

1------3年组集体备课(初备):刘恩芝

《手捧空花盆儿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这是一篇由传说改编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为了考验他们是否具有诚实的品质,他特意发给每个孩子一粒煮熟的花籽。国王最后选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为接班人,这是为什么呢?故事悬念迭生,引人入胜。不读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开谜团。很多孩子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弄虚作假,偷换花籽以求取胜,只有这个捧着空花盆的孩子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这个故事在成年人看来,含义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是,让二年级的孩子来读这个故事,他们未必轻而易举就能读明白,如果学生不了解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以及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便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这堂课,我主要围绕“孩子们的两种不同成绩”和“国王的两种不同态度”这两条主线来设计,让学生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朗读,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两种不同的情况,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情况?重点放在对这两种孩子的角色体验上,感受孩子们的诚实与不诚实。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3、通过阅读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学重难点:

认读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指导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2、引导学生结合字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三、指导读通顺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提出认读过程中较难的字全班交流好办法帮助识字

3、同桌互相指认生字,互相教读。

4、当小老师读生字

5、游戏:“花盆蹦字”

6、四人小组内接读

四、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下面把你们自制的生字卡片拿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老师这里有一个要求:请各小组长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负责维持好组内的纪律。(有的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或组词、有的指名读、有的小组长带读)

1、全班交流。(指名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师:最近同学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后,我们很多同学都成了识字小能手,就说今天的这些生字,谁有识记好办法,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指名回答。)

师:你能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或者用它说一句话吗?生做扩词、说话练习。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开火车”检查生字。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小火车谁来开? 生:小小火车我来开。

3、猜字游戏。指名到黑板前比动作(“捧”的动作),让全班同学猜猜这是哪个字?

五、总结:说说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本课的生字

第3篇:集体备课备什么

一、集备备什么?如何参与集备,又不被集备束缚?怎么做到既统一又独立?既吸收共性又体现个性?

“集备,顾名思义就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备课,各人把自己的教学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贡献出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优化组合,形成最佳教学宏观方案。之后,教师再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风格特长实施富有个性的教学。”由此可见,真正实用并能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和特色的教案应该走好三步:第一步,个人钻研,每个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处理也是不同,集体备课前,先布置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并准备一定的知识素材写初案,主要解决教师怎么“教”的问题;第二步,集体备课时提出自己的思考、经验、困惑,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通过集备博取众长、引发思考,特别是学生可能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集体备课备什么 这样集中是否有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集体备课备什么 这样集中是否有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